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富贵芳华-第23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于是喜鹊娘赶紧上前把女儿拉住,“你这丫头,怎么说走就走?你爹也没不答应,是不?”

    喜鹊爹顺势道,“就算是去,总得让家里人商量商量吧。到底是哪个留下,总也得听听你几个哥哥的想法。我可告诉你们,咱家也就你们妹妹在二姐儿跟前还有点体面。求来这差事虽辛苦了些,却也未必没有前程。头先我不吭声是怕你们吃不了苦,回头没得担不下来,还让你们妹妹在主子跟前落埋怨,如今既知她是一心盼着家里好,你们也都别谦让了,想去的就赶紧说。”

    喜鹊听了这话,才拉着张脸勉强坐下,“真不知道你们那脑子是怎么长的,若是留下,那可就是主子的心腹了,还能亏待得了你们?”

    这话可让她几个哥哥嫂嫂心思都活动开了,原先不想去,这会子又七嘴八舌想争着留下了。

    最后吵到半夜,还是喜鹊爹作主,定下了花家老大。

    老头还是有私心的,虽然几个儿子当中,他不一定最喜欢老大,但养老还是要靠他。先把他拉拔起来了,日后他们二老才有好日子过。

    至于他和花大娘,既不想去乡下,也不想去京城,因在金陵宁府也有不少亲戚,便想留下看房子,顺便也可照看小孙子。至于其他的儿子媳妇,就随主子安置了。

    喜鹊回去一说,宁芳便作主同意,把喜鹊爹娘和几个老家人留下了。

    如今她们住的半边园子虽然借住,到底是宁家,怎么可能收她们房子?

    所以宁四娘早跟宁守信打好了招呼,她们人虽搬走,可房子还得给她们留两年。万一有什么事回来,也不至于没地方住。不过她们也不是要占一辈子,回头等在金陵寻到合适的园子了,她们也会搬出去。

    不过宁守信所想,干脆把这半边花园送给她们拉倒,只如今他们二房家事归宁守仪作主,况且又涉及到当年分家之事,倒不好主动开这个口。

    却没曾想,宁守仪作主叫来其他两房的人,重提起当年的分家之事。

    “当年四娘你年纪轻轻,却执意要招赘上门,我们这些做长辈的怕日后有什么变数,才那样为难你。但如今儿孙都这么大了,再说这些也没什么意思。按说这祖宅本该有长房的一份,只如今再重新划分未免麻烦。不如这半座花园,再加我那边一块后院都归你吧。”

    既然不动旁人利益,几个老太爷也没什么好说。

    宁四娘想想,领受了大伯的好意。

    只地方她不要再加了,就如今的半边花园足矣。但也不让二房白吃亏,她愿把梁溪那处老宅子置换给他们。

    宁守仪自然推辞,可宁四娘却执意让他收下。

    “都是一家人,我也不说那些虚话。长房人少,梁溪那处房子虽留了些家人看着,但到底无人居住,白搁着糟蹋了。反倒二房大伯三伯你们这边人丁兴旺,日后分给庶子,也能安置几家人。况且那边离祖产近,有个主子在那里,下人们也能安守本份。”

    听她这么一说,宁守仪方觉有理。

 第283章空壳

    梁溪可不止是靠近上下溪村,还有好些宁家祖业。自从宁四娘搬过去后,附近的田庄管事们,每年可都多交了至少两成的收益。

    什么道理,谁都能想明白。

    但水至清则无鱼,当主子的有时也不能太精明。适当睁只眼闭只眼,装装糊涂,方是合家兴旺之道。

    况且如今又不光是上下溪村有种桑养蚕,附近宁家庄子都是有分到蚕种桑苗的,等那边生意都起来了,没个主子看着怎行?

    所以想明白过后,不止是宁守仪同意,连宁守俊都表示,梁溪老宅不仅要尽快派人过去,还得派个能干的子弟过去。

    于是房子还是换了。

    只不过宁守仪知道,当初宁四娘在梁溪老宅上可花了不少钱,于是坚持划了自己的半边院子给她。

    “既要正经换,那你们也要在金陵正经安家,一应厅堂房舍都要修得象个样子。梁溪那边你既给了我们,那这边改造就画下样子,我们替你弄了就是。好在园子是新修的,改动也不会太大,这钱公中出一部分,咱们几房再随着自己心意出一部分好了。”

    宁守俊很是赞同,因他们两房不好挪动,便帮忙出钱修修屋子了,表示心意。宁守佺穷,没啥好表示的,就说会让儿孙跟着出力。

    宁四娘见此便说梁溪老宅的家具也都不动了,全送给他们处置,唯有女儿宁怀瑾的闺房,还有邹润的书房回头要原样搬过来,安置在金陵。

    几个叔伯应下,此事就这么定了。然后他们开始挑选派去梁溪的子弟,宁四娘自回去琢磨改建的新屋。

    只夏珍珍忍不住私下感慨了句,“那边的老房子也住了二十年了,怪可惜的。”

    宁芳也是,“就是,万一哪祖母天想祖父了,想回去看看都没地方了,倒不如拿田地跟他们换。”

    夏珍珍嗔道,“你这孩子傻了不成?屋子再好,也不过是个住人的地方,可田地却是家里的根本。我要是你祖母,也不愿拿田地换房子。”

    宁芳很想鄙视她娘的市侩,却更知道在江南这种人烟稠密的地方,想要置下良田有多么的不容易。祖母的选择,对于儿孙来说,无疑是最有利的。

    可是承载记忆的老屋,难道就不重要了吗?

    才疑惑着,夏珍珍已是叹道,“对你祖母来说,那里虽有许多回忆,但也有许多伤心之处。换了也好,横竖你祖父和姑姑的屋子都搬来了,要回忆就去那回忆好了。”

    忽地徐妈妈进来,宁家要上京,她也赶紧从儿女家回来了。夏珍珍正好有事交待,自去忙活了。

    宁芳忽地就不纠结了。

    过去的总归是过去了,与其沉湎在回忆里伤春悲秋,倒不如踏踏实实为活着的人多做些事,想必这才是过世的祖父和姑姑真正希望看到的。

    谁知母女俩这番谈话,却被徐妈妈听到,回头悄悄说给了宁四娘听。

    她自然是好意,只宁四娘倒有些错愕。

    她没想到最懂她心的,居然是那个素来不怎么靠谱的二儿媳妇。

    梁溪老宅的家,几乎是她和丈夫如燕子衔泥般,齐心协力建起来的。又在那里生儿育女,从青春到白发,再没人比他俩更加珍视和爱惜那个家了。

    但也因此,她才决意放弃。

    斯人已逝,守着间空屋子又有何意义?

    儿孙有儿孙们的前程要奔,做长辈的除了扶着他们前行,再适时放手,没有更多的选择。

    宁怀瑜和宁怀璧均已入官场,除非是获罪,否则此生很难再回到梁溪那个狭小的地方去追忆往昔,至于宁芳她们长大了,更有各自前程要奔,何必留着个老屋给孩子们添麻烦?

    就算将来孩子们实在怀念,想要回老宅,再找二房或买或换,也未必拿不回来。

    就如她当年被迫去到梁溪时,可曾想过有朝一日,那时瞧来面目可憎的叔伯们竟然也会有这么通情达理的一天?

    所以做人有时真不必争一时长短,只管往自己最有利的方向走就是了。

    只是感慨完了,宁四娘又顺势劝起徐妈妈。

    “如今你那一双儿女既肯孝顺,何不留在金陵?若嫌家里不安逸,你就替我守着屋子。这么一把年纪了,很不必千里迢迢跟到京城去吃那个苦。”

    徐妈妈却笑,“太太都走了,这屋子有什么好看的?我虽一把年纪,再做不动什么事,但总可以陪着太太聊聊天,解解闷。否则太太哪天想起旧事,可找谁说去呢?只要太太不嫌弃我累赘,我必是要跟去的。”

    宁四娘笑叹了口气,“那往后,咱俩就作个伴吧。”

    孩子们都大了,都会有各自的人生。也只有她们这样的老人,才能相伴终老了。

    又过了几日,宁芳打发去查消息的赵丰年回来了。

    虽说心中早有预料,可在得到确实的消息时,宁芳还是有些惊讶的。她让赵丰年去查的,是辛姨娘的庄子。而那,却早已经不是辛姨娘的庄子了。

    或者说,从一开始,那里就没有属于过辛姨娘。

    至于当年她找借口送到乡下的两个婆子,也根本没有去过,应是早被卖了。然后辛姨娘自以为隐秘发卖那些首饰,连当铺带价钱,赵丰年都打听得清清楚楚。

    辛家早就败落了,甚至有的主子还要找下人借钱遮丑。除了一个空壳,如今什么也不剩下。她所谓的嫁妆,已基本是个笑话。

    哦,还有一事。

    那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