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须知多少百年世家,都毁在贪逸享乐上。
她宁肯孩子们都学些夏家的“小家子气”,也不愿他们大手大脚,奢侈靡费。
顾奎元原先还怕宁家瞧不起自家这样“抠门”行径,可见宁芳兄妹几个不仅不以为意,还纷纷点头赞同,于是脸也不红了,舌头也不打结了,人也大方起来。
然后,他就听宁家兄妹也七嘴八舌说起前些天打了桂花还晒干了做点心啦,写坏了的纸张还可以裁裁再用啦。就算是写废的,还能攒着冬天过年时用来引火烤栗子,比比看谁烤得多,足见那年用的功夫多。
但在此项上,宁芳已经连续几年称霸第一了,连功课最多的宁绍棠都比不过她。
看顾奎元瞪大眼,一脸惊诧,宁芳笑道,“也不能这么比的。皆因我练的都是大字,特别废纸。再说弟妹们都比我小,功课少是应该的,大哥哥要正经读书,大姐姐又要做针线,自然没我练字的时间多。”
原想说,等再过几年,宁萍渐大,画得越来越多,只怕这个第一便要让给小才女了。
谁知宁茵却不忿道,“你还没说要帮家里算账呢!那些数字最容易错了,自然你房里最多!”
宁芳听得好笑,她这妹妹别的尚可,唯有算学一塌糊涂。完美继承了夏珍珍的天赋,看到数字就眼晕,所以深恨三不五时就把她抓去算账当补课的二姐。
听她这么一说,顾奎元也红着小圆脸道,“其实我,我算学也不太好……”
偏他家也是经商出身,这些年虽把生意丢下,却没把家传的心算绝技扔下。几个兄长闭着眼都能算得游刃有余的账本,偏他只要上了一百就老出错,时常被兄长们虐得体无完肤。所以在这个问题上,他跟宁茵是相当的能感同身受了。
于是,两个算学渣倒是惺惺相惜起来,气氛比之前更加融洽。
正好此时丫鬟拿来长篙,一帮大大小小的孩子们顿时就分作两拔,开始竞赛打枣。
疯玩了一时,安哥儿不小心绊了一跤,头在树上咚地磕出一声闷响,眼看就蹭起一层油皮,泛起血丝。眼看他含了两包泪就要哇哇大哭,顾奎元吓坏了。
人是他带出来玩的,而安哥儿还是记到夏珍珍名下的嫡子,这要摔出个好歹,可怎么办?
没想到宁芳顿时厉声道,“你敢哭试试?男子汉大丈夫,你还要不要做了?”
安哥儿瘪了嘴,用力忍着。眼泪要掉不掉的,更觉可怜。
宁芳这才把他拉起来,“好了好了,让姐姐看下。哦,没事,就破了层皮,让顾小哥哥带你去洗洗可好?你家可有备着的伤药么?”
有!
家里有孩子的,怎么可能不备些常用跌打药?
顾奎元忙叫丫鬟先回他房间准备,宁芸忙把她荷包里的糖翻出来,给安哥儿塞一颗到嘴里,给他擦鼻涕,让他上药时别哭。
宁绍棠已经蹲下,背起安哥儿,“大哥背你去上药,别哭啊。让顺哥儿也跟着吧,他身子弱,才出了许多汗,也去屋里换件衣裳吧,仔细招了风。”
宁茵便顺手给顺哥儿也塞了一颗颗。
有兄姐们细心照顾的安哥儿彻底安静下来,连略显拘谨,有些怕生的顺哥儿小嘴里吸溜着糖,胆子都大了起来,还主动牵起顾奎元的手。
“大哥哥你背好二哥哥。我跟着顾哥哥走,二哥哥不疼哦,一会儿我帮你呼呼,五姐姐你给我看着枣子。”
宁萍很认真的点头,“放心,一个都少不了!”
顾家下人瞧着都暗暗点头,宁家虽是嫡庶两房,但兄弟姐妹之间处得还真是亲如手足,可见家风之好。
只是他们才走,宁芳忽地就听一个耳熟的声音欢喜道,“二姐儿,原来你们也在啊?”
宁芳扭头,却见宁淑珍赫然出现在她身后,身边挽着一个三十许的长脸妇人,而旁边还有一个更加年长,面目和善的中年妇人。
只此时三人表情大不相同,宁淑珍是满面惊喜,那长脸妇人是上下打量,而那中年慈和妇人却是略显尴尬。
第245章巧遇
好在宁淑珍很热心的开始介绍了,“这是我家大姑子,夫家姓黄。这位是府文院池院长的夫人。可巧今儿在街上遇到,我们就厚着脸皮跟着池夫人来顾家逛逛了。”
啊,宁芳恍然。
怪不得池夫人一脸尴尬,这是不小心引了人来,所以为难吧?
池夫人简直郁闷死了!
今日原本商量好的,由顾家出面,单请宁家人过来玩,然后她和兄长便假意“偶然”路过,上门拜访,顺道就“巧遇”宁家人。然后该聊什么就聊什么,回头就算亲事不成,也不惹半句闲话。
谁知出门之后,经过五香斋,听到伙计吆喝有新鲜出炉的鸭肉烧饼,池夫人闻着香气扑鼻,想着如今时已入秋,正是吃鸭的季节,况且宁家又带着孩子出门,便略停了停,让下人去买一炉烧饼打算当个小礼物。
哪想就是那么巧,遇到宁淑珍跟她的大姑子跑出来逛街了,而这位黄大奶奶的夫家偏跟池院长家又有些亲戚瓜葛,她家公公又与池院长同在金陵文院任职,所以池夫人只好停下跟她们打了个招呼。
而该说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么?就跟宁淑珍缠着宁芳,想寻个发财的门路,这位黄大奶奶也时常到嫁妆丰厚的池夫人跟前奉承,时不时就打个秋风。
今儿眼见还有富甲太湖的池家老爷在场,这黄大奶奶更加殷勤,听说是要去顾家,顿时就厚脸皮的黏上了。
池夫人苦于无法明言,又不好让宁家久等,只能带着这两个拖油瓶一起来了。
这会子因顾太太和夏珍珍聊得投机,去亭子里喝茶,故此她们进了园子,反倒先见着了宁芳兄妹。
虽然跟想象中的不大一样,但既然见到了,宁芳便大大方方的带着弟妹先跟池夫人和黄大奶奶都见了礼。
池夫人怕小姑娘拘束,给了打赏荷包便指着一向活泼又微胖的宁茵笑道,“看姐儿玩得头上都有些出汗了,快去屋里歇歇吧!”
她这是找借口让宁芳兄妹退下,回头自家兄长找她说话也便利,宁芳心知其意,正笑着告退,谁知宁淑珍好不容易才见着她一回,断不肯轻易放过。
“这些事交给丫鬟就行了。二姐儿你且留下,听我说件事儿。”
池夫人就算脾气再好,此刻也有些恼了。
这丫头到底懂不懂事?就算她别有用心,可现在宁芳是在别人家里做客,她好意思就这么当着外人的面,说这样话么?
池夫人随即明白过来,宁淑珍打的就是这样主意。当着外人的面,欺宁芳一个小姑娘面嫩心软,纵是有些非份之请,也不得不答应吧?
确实,宁淑珍打的就是这个主意。
所以根本不等宁芳找借口推托,立即就道,“其实也不是什么大事,对二姐儿来说,也不过就是少做两身新衣裳的事。”
略带妒忌的看一眼宁芳身上新衣,再看那样豌豆大小的珍珠,她想要买两颗镶一副耳坠都得咬咬牙,可她身上的加起来起码都可以串条项链了!
明明那么有钱,可为什么就是不肯帮帮她呢?就算她曾经得罪过她,可她不是已经道过歉了吗?做人怎么能这么小气?
宁淑珍不去想她所谓的道歉到底有几分诚意,只觉没有按她心意行事的宁芳实在可恶得紧,所以,她觉得自己也不用太客气了。
“你去拿三百两银子来,正好给黄大奶奶,合伙做我们上回说的小生意。没现银拿银票也行,我知道你家在城中就有店铺,这点钱,应该也难不倒你。”
听着她这轻描淡写的张口就要三百两,池夫人听不下去了。
这到底是多大脸啊!张嘴就要三百两,就算是他们这样的大户人家,也够过好几个月了。而且还是拿,可不是借。
“米二奶奶这是开玩笑吧?二姐儿小小年纪,哪敢经手这么多钱?便是你当真要借钱,这么大的数目,也得等宁二奶奶来了,写张借条的吧?”
因宁淑珍嫁的夫家姓米,夫君又行二,是以如今外人都称呼她为米二奶奶。
此时听池夫人帮腔,宁淑珍心中不悦,面上反笑道,“池夫人您可不知,我这堂侄女可是有本事得很。别说三百了,只怕三千也能支得出来。至于借不借条的,那就说笑了。只怕我写了,我这侄女还未必看得上眼。是吧?”
池夫人真没见过这么厚颜无耻的,噎得一时说不出话来,却见宁芳忽也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