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六零年代好家庭-第54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弟弟还活着,就是最好的安慰了。
    周明愈当然不会跟她说,当年跟着撤退登上宝岛的一些卧底,在三个月内就被清查一遍被处决大半。
    能活下来的是少数。
    他也不知道舅舅是被清理掉的那批还是侥幸活下来的那批。
    没有消息就是好消息,相信舅舅还好好地活在台湾。
    晚上睡觉的时候,周诚仁感觉老婆子很不对劲,竟然早早地就躲进被窝里,肩头还一抽一抽的。
    “我说老婆子,你这是咋个了?”
    周诚仁凑过去瞅瞅。
    张翠花拿手巾蒙着脸不理他。
    周诚仁掀了半天也没掀开,寻思是不是自己惹的?
    不对啊,他这么听媳妇儿话,疼媳妇儿的人,还能惹媳妇儿哭?
    那没有的事儿。
    年轻时候没有,这都一大把年纪更不能。
    谁不知道他家的事儿全是老婆子当家做主的。
    上头没有公婆,下头孩子都听话孝顺,多少人都羡慕老婆子没烦心事儿呢。
    他寻思着就想摸烟袋锅子抽袋烟,嗓子里一阵痒痒忍不住咳嗽了一声,想起早上他咳嗽得厉害老婆子说“你都一把年纪,这两年咳嗽也厉害,我瞅着要不就别抽那烟袋了。红鲤子不是说了嘛,那烟不是啥好东西,抽了以后肺子都黑了,老了坐病,还有人得肺病的都没法儿治呢。”
    他回忆了一下,自己当时说啥,嗯,笑嘻嘻地说没事,一大把年纪,吃好的喝好的,过了这么几年好日子,感觉够本了。
    难不成老婆子这是记着,生气呢?
    他犹豫了一下,手里捏着的火柴就没划下去,重新放回火柴盒里。
    只是烟瘾上来有些忍不住,看了一眼油灯,寻思要不就对着油灯抽两口?那油灯在灯窝子里,靠着老婆子那头呢。
    那、要不就不抽了?
    烟瘾难道还有老婆子重要?
    周诚仁寻思了一下,做了老半天思想斗争,终于压下那股子烟瘾,把烟袋锅子放一边,对张翠花道:“老婆子,我听你的,不抽烟了。”
    张翠花正躲着抹眼泪呢,这么多年也就爹娘死的时候她哭过,后来不管人家欺负还是弟弟当兵还是弟弟这么多年不回家,她也从来没有哭过。就算那时候日本鬼子进村,赶得大家东躲西藏朝不保夕的,她也没掉过泪,只想着怎么活下来。
    可这会儿知道弟弟还活着的消息,心里的大石头落下去,好像把她的眼泪闸门给砸开了,怎么都忍不住。
    眼泪不受控制地流啊流,她自己控制不住,又觉得有点丢人不好意思,生怕被人看见,所以早早地上炕困觉。
    哪里知道老头子在那里一个人嘀嘀咕咕的不知道干啥呢。
    嘀咕了半天,最后冒出这么一句来,把张翠花又弄得笑起来。
    “谁不让你抽了,你抽吧,反正这么大年纪,咱们也活够本了。”她憋着哭了半天,嗓子也哑着,这么一说听在周诚仁的耳朵里,那不就是赌气嘛!
    这还了得!
    不抽,坚决不抽了。
    他把烟袋锅和烟袋包放在张翠花靠墙的那边,坚定道:“不抽了,说不抽就不抽。”
    张翠花就知道他这是误会了,刚想扔还给他让他只管抽,又想起周明愈说的,年纪大了尽量少抽烟,免得得肺病,喘不动气可是最难受的呢。
    想着老头子今年冬天身体似乎不如以前,早上咳嗽还憋气,她又觉得误会也好,那就不要抽,正好。
    周诚仁也不知道这么一打岔,他就真的要戒烟了。
    第二日去和周诚志、周诚义等老头子说话的时候,大家一眼就看到他从不离手的烟袋锅子不见了。
    这可是大事儿!
    他们这些老家伙,最亲的就是烟袋锅子,那是五冬六夏从不离身的!
    可以说这一辈子不是天天抱着媳妇儿困觉的,但是绝对抱着烟袋锅子。
    “这是咋的了?”都纷纷问他。
    周诚仁一副云淡风轻的样子,强忍着烟瘾道:“那啥,我说你们也都戒烟吧。这不是好东西,我今年冬天咳嗽厉害憋气,晚上喘不动气,决定戒烟了。”
    周诚志:“他二婶子不让你抽了?”
    “没有的事儿!”周诚仁立刻否认,“她才不管呢,随便抽,我是觉得身体不行了。”
    周诚义还正吧嗒呢,结果被他这话呛得咳嗽起来,“咳咳咳,咳咳咳咳……”
    周诚仁给他拍拍背,“大哥,你看你,我说别抽了,喘不动气可不是玩儿的。功德叔儿怎么得的病?”
    还不是抽劣质烟抽多了?
    点了火儿正要抽的周诚志顿时抽也不是不抽也不是,那烟袋点了火儿不抽,很快就熄灭了。
    周诚志:“都装上了,不抽这不是糟蹋了?要不……咱俩一起抽了吧,以后都不抽了。”
    周诚仁咽了口唾沫,很是心动,不过想起老婆子盖着手巾抽抽搭搭哭的样子,他觉得心直抽抽,比起烟瘾来,还是老婆子重要。
    “还抽什么抽!”他一把把周诚志的烟袋锅子抢过去,在鞋底上磕了两下,把里面的烟丝都给磕出来,“行啦,也不用心疼了。”
    周诚志和周诚义几个面面相觑,真不抽了?
    周诚义还憋着咳嗽呢,加快速度吧嗒吧嗒,青烟一阵阵的冒。

☆、第277章 东方红 

    过了正月初六; 研究所的师生们就开始准备搬迁回省城去。
    但是先锋团的种子站也不拆除,改成研究所的一个分站,派工作人员留守; 同时吸收先锋团下乡的知青以及有农业生产经验的干部加入。
    形成一个研究员、知青与农村干部三结合的一个种子科研站; 继续为农村各生产团、大队提供优良种子。
    因为莫茹有空间的优势; 所以周明愈举贤不避亲,推荐她做了种子站的站长。
    她这个站长主要负责和省部的联络; 把握大局; 实际杂活自然有别人干,就算是各地开会她若是不爱去也可以安排别人去。
    她把先锋团那些连中毕业后不能读大学; 只能回乡的毕业生也吸收进来,可以让他们一边学习一边工作。免得他们觉得毕业以后只能回家下地,那还不如不读书直接下地。
    这些天周明愈和莫茹忙着给研究所帮忙,要把他们的一些试验器材以及种子、试验苗都分门别类装箱送到火车站,到时候乘坐火车回城。
    有省委的指示,再有莫应棠和谭澄宇帮忙,他们直接包了一辆货运火车; 回去非常方便。
    走的时候黄院长无比感慨,“真是破家值万贯啊,来的时候觉得没有多少东西; 才这么两年怎么攒这多家当!”
    主要是各种苗苗。
    等他们彻底离开以后,差不多也就到麦收前。
    ……
    这两年各大城市的连中、初中毕业生依然源源不断地下乡,先锋团自然也不例外,照旧要接收不少学生。
    而且到目前为止; 很多地方的高中并没有恢复,要么改成五七干校,要么就直接停课初中高中连读成连中。
    所以,学生们基本读完初中或者连中就可以毕业,然后下乡或者进厂劳动的。
    不过因为66到69的学生都下乡,70年毕业的连中和初中毕业生反而不需要下乡,他们需要补充城市缺失的劳动力,直接在城内各大工厂安排就业,算是比较幸运的一届学生。
    此后每年的毕业生少部分留下补充城市劳动力,或者有家长退休子女接替工作、或者有关系的不必下乡,其他大部分还是下乡为主。
    好在有“七二一”指示,各大学也开始积极改革,今年5月27日,北大、清华两所大学提交《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招生(试点)具体意见(修改稿)》。
    在此基础上,政府也恢复办大学的思路:恢复开办的大专院校,学制要缩短,从工农兵中选拔、推荐学生。
    之后中央有文件正式下达各地:恢复大学招生。
    这消息如同长了翅膀一样飞遍各地角落,其中最激动地莫过于那些下乡的知青了。
    他们纷纷去找各小队的排长、连队连长甚至有人直接去找周明愈和莫茹。
    ……
    周明愈和莫茹这几天累得不轻,就想趁着麦收前歇一下,所以哪里都没去在家里改造庭园更适合夏日纳凉。
    他们的院子比邻居们大了两倍不止,围墙外面是郁郁葱葱的花树,院内原本都是菜园,后来果园里也能套种蔬菜,而且各家也有自留地菜园,蔬菜都吃不完,所以家里的菜园就不必保留。
    莫茹就把菜园改成花园,栽种各种时令花草,保证一年四季都有花赏。
    南边院墙被周明愈改造的底下是迎春,上面是蔷薇、凌霄、金银花等藤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