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六零年代好家庭-第44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周明愈把完孩子再给塞进被窝里,又去倒水给莫茹喝。
  周七七揉着眼睛小声试探,“我睡不着了,能不能吃块糖啊?”
  周小八则眼睛都没睁开继续踏踏实实地睡觉。
  莫茹打了个哈欠,“大闺女,哪里有人一大早吃糖的?昨天不是还说牙疼吗?保不齐要蛀牙了。”
  周七七立刻张开嘴,“你看,没有蛀牙!”
  “那也等吃过早饭再吃。”莫茹不肯妥协。
  周七七就嘿嘿笑着钻进爸妈的被窝里,躺在两人中间,“爸爸,我心里苦。”
  周明愈:……
  莫茹翻了个身,去小八被窝搂着儿子睡了,不能和戏精打交道。周七七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招儿她可领教多次,晾着就行。
  周七七见她躲开,就开始满炕滚着玩儿。
  春天翻盖砖瓦房的时候,炕也重新盘过的。
  以前炕的尺寸是三米乘一米七,南北太窄,周明愈睡不下所以东西向睡觉。后来四个人东西向也排不下,就重新盘炕,这会儿三米乘两米的,既能让周明愈南北向伸开腿,还能让孩子们自由翻滚。
  滚到最后,她哎呀一声,脑袋居然被怀表给咯了一下,疼得开始哼唧,“哎呀,脑袋破了,被咯了个窟窿。”
  周明愈笑道:“咱上卫生室包扎一下啊。”
  莫茹:“包扎什么啊,拿块糖糊上就好了。”
  周七七:“我看行。”
  说完就咯咯笑,举着那块怀表认时间。
  这怀表是邱磊在城里用鸡蛋和蘑菇换的。
  说是一位脸上长个大痦子的老太太,因为粮油店买不到细粮、鸡蛋和蘑菇,就用怀表跟邱磊换的。
  表壳背面刻着一行字:民国十年苏氏表行。
  这是一块有年头的古董,没想到那人说卖就卖了,一点都不留恋,倒是让莫茹捡了个便宜。
  看着那块表,莫茹心头一动,她对周明愈道:“小五哥,你说咱们能不能去城里用细面换点老物件回来?”
  她听邱磊说过的,炼钢的时候家里的金银首饰都被收上去,后来多半退回,但是基本也不让戴,说这是封建地主派头,是资产阶级情调,不符合社会主义艰苦朴素的风格。从前年粮食奇缺,四处挨饿的时候,乡下城里老太太都曾拿首饰之类的想换粮食,结果根本不值钱!
  不管原本值几两银子有多贵重,在挨饿的时候,一个银镯子换不来两斤米!
  这时候比前两年饥饿还厉害,城里也许久吃不上白面,对于那些没吃惯粗粮的人家来说,还真是要疯。
  所以她觉得这是个机会。
  周明愈自然同意,反正他也不用天天去砖窑厂盯着。
  腻歪了一会儿,周明愈起来熬上粥,等差不多的时候把砂锅端下来闷着,开始煮鸡蛋馏窝窝头。
  天冷以后他们就没去南屋吃饭,因为小八冬天喜欢睡懒觉,安安静静地能睡到□□点钟,莫茹也不折腾他,就让他一直睡饱。
  所以他们就不去南屋吃早饭,自己做了吃。
  正吃早饭的时候,墙头上传来周培基的声音,“周明愈,借个火儿!”
  这是周培基又把炉子给弄死了。
  莫茹笑道:“真是服了他了,快给他送几块红炭过去。”
  周培基用得不是那么熟练,晚上封住炉子,早上想要捅开的时候,就发现已经给憋死了。
  等他们吃完早饭,莫茹一回头,就发现小八醒了,躺在那里一动不动,只瞪着眼睛盯着她看呢。
  她笑着把儿子抱起来,“亲爱的小八,饿不饿啊。”
  他还差个月就周岁了,现在还在吃母乳,莫茹也给他掺了辅食,他喜欢吃鸭蛋不喜欢吃鸡蛋,另外还能吃点小米糊糊和烂面条。
  也没见他过敏消化不良的,莫茹就由他喜欢。
  喂了奶,莫茹拿了温热的手巾给儿子擦了脸和手,又擦上自制的婴儿护肤水免得皴脸,其实就是凡士林、甘油配的。
  “叮铃铃”外面传来自行车铃的声音。
  周七七立刻跳下地,“哪里来的自行车。”
  全村除了他们家有自行车,别人没有,那这铃声就是外面的,估计是公社的干部
  周七七跑去院子里,大黄立刻跟上,她去开了院门,就见门口一个大汉推着辆破旧的自行车正呲着大白牙冲她笑呢。
  她诧异道:“你谁啊?”
  秦桂豪拍拍后座的青绿色邮包,自豪道:“邮递员!”
  周七七还不知道邮递员是啥呢,“邮递员?甜不甜?”
  好不好吃?
  秦桂豪挠挠头,嘿嘿笑道:“你爹娘呢?”
  “有信吗?给我吧。”周七七伸出小手。
  以前大舅小舅的信都是寄到公社,爸妈自己去拿的,今儿怎么还送到家门口了?哎呀,不爽,去公社的话,她还能顺便多吃块糖,送到家里来,不是没有借口了?
  秦桂豪笑道:“不光有信,还得按手印。”乡下人基本都不会写字,签名就不用想了,所以都是按手印的。
  周七七嘟着小嘴,不情愿地回去喊她爹,拉着周明愈出来,还得小声道:“爹,我给你通风报信,是不是有奖励哇。”
  周明愈轻轻地在她脑门弹了一下,笑道:“别糖衣炮弹那一套,你妈说不行就不行。”
  他过了影壁墙看到秦桂豪,立刻笑道:“哎呀,稀客,这是拿工资啦?快进来歇歇脚。”
  秦桂豪就停了车,先从邮包里拿出一封信,“这是你小舅子的,”又递给他一张单子:“你大舅子的。”
  周明愈看了看,居然是一张汇款单!
  大弟这是有津贴了?
  他摁了手印,然后请秦桂豪进屋去坐坐。
  莫茹抱着小八出来看,见了秦桂豪也挺高兴的,恭喜他有了好差事。
  秦桂豪以前的民兵队长是临时的,只管自己村,这两年公社整顿民兵编制,有的几个村合并,他的就被取消了。
  隔壁周培基听见也过来说话聊天,好奇道:“咱们公社这是有邮递员了?”
  以前有信都是送到公社的,让去开会的干部捎回来,或者定期有信的就自己家去问问,有就拿回来。
  秦桂豪咧嘴笑,拍拍自己的胸脯:“新上岗的,第一天就来给明愈送信。”
  这时候信息不那么发达,社员也没有太多信件,就说先锋大队,以前也就是陈秀芳和另外两户人家有信,其他人家一年到头有两封不错了。
  现在莫茹家反而成了信最多的,莫应棠的要慢很多,经常两三封一起到,但是莫应熠却不少,因为离着不是很远,基本固定一星期一封信。
  周培基眼里闪过一丝羡慕,却道:“叔儿原本还说公社招邮递员他也想去呢。”
  其实是想骑自行车而已。
  要真是公开招,周诚廉条件不差,不是劳模也露过脸的,而且先锋大队有俩劳模,帮着说句话周诚廉肯定能去成的。
  当然,人家秦桂豪肯定走了关系的,这点他也不嫉妒。
  几人进了屋,周明愈从莫茹怀里把儿子接过去抱着,莫茹提起炉子上的燎壶给他们冲茶喝。
  周培基又看到桌上的汇款单,惊讶道:“你大舅子汇钱来啦?”
  一共有五十块呢!
  这么多!
  秦桂豪也很是羡慕,“周明愈,你这个大舅子现在是啥兵种?他才去了有两年?竟然有这么多钱,啧啧,真是能干。”
  周培基也道:“我姥娘家大队上有个老兵,说刚去那两年一个月就三块钱津贴,还时常被克扣,现在都是六七年的老兵了,一个月也才十四块。”
  莫茹笑道:“他刚去那年还没有津贴呢,管吃管穿已经很好啦。这钱估计是他能攒下来的所有津贴了。”
  以前莫应棠在信里说过,刚去第一年津贴一个月是六块的,只不过他没拿到过,后来从炊事班调出来就开始拿钱了。
  她拿起汇款单看了看,上面的邮戳居然又变了,已经是青海发出来的,汇款五十元,汇费是五毛。
  只有汇款单,却没有信,估摸着地方远信更慢所以还没到呢。
  她问道:“这钱去公社能取?”
  秦桂豪摇头,“咱公社可取不了,得去县邮局。”
  莫茹就把汇款单收起来,回头去县里跑一趟。
  坐了一会儿,喝杯茶说几句话,秦桂豪还有工作就告辞走了。
  周培基看他骑着那么一辆破旧自行车也格外招风的样子不禁有点羡慕,也不闲聊了,赶紧家去换上鞋子去砖窑厂干活儿。
  本队有几个青年干活不要粮食要钱,队里同意的。
  他们走了以后,莫茹就把信拆开让周明愈给念。
  周七七也爬上凳子,凑过去和他一起念信。
  周小八也瞪着眼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