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六零年代好家庭-第44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个菜都顶他们在食堂吃十来天的了。
  就算食堂小炒其实也不便宜的,这时候物资还是不丰富,搞什么代食品,人造肉,小球藻之类的,根本吃不到多少肉和蔬菜。
  莫茹看了看,点了一个人造肉大白菜,肉渣青萝卜,另外也没什么菜可吃的,再点上一大盘韭菜炒鸡蛋就算不错的。
  这里吃的倒不是粗粮,有面粉和玉米粉做的二合面馒头,还有发黑的面粉馒头,估计是麦子没有精磨的。
  就这个已经比乡下吃得不知道好多少。
  就算先锋大队有粮食,可这几年支援建设,麦子几乎全都交给了粮管所,自己大队也就留下麦种和过年的那点。
  所以他们吃的不是秫秫面就是地瓜干,玉米面都是好的呢。
  莫茹要了一大笸箩馒头,让同学几个务必吃饱。
  吃饱馒头喝光菜汤,几个同学这才摸着肚子感激地跟莫茹和周明愈道谢。
  “莫应熠,你姐姐和姐夫真大方,你不知道,我来这里这么久,这是第一次吃到撑,以前只能吃个七分饱!”童国栋笑哈哈的。
  莫茹看还剩下几个馒头,就让他们一人一个带回去晚上加餐。
  林绍禹道:“你们放心吧,我们会好好照顾莫应熠的。”
  莫茹又跟他们道谢,看看也差不多,就和他们告辞。
  “小熠,你就在这里安心学习吧,该买的学习资料别不舍得。定期给家里写信,有急事就打电报,别担心家里。”
  莫应熠都答应了,想着姐姐这就要走,他还真是舍不得,眼泪一下子就流出来。
  莫茹给他擦擦眼泪,笑道:“别让同学看见。”
  目送莫应熠和同学去了教室,莫茹和周明愈再去拜访傅家。
  傅家住在区委大院,城市的中央位置,很好找。
  两人打听了一下就步行过去。
  傅书记果然不在家,只有傅妈妈和老大家的小闺女在。
  傅臻的大哥和大嫂在青市,大儿子跟着他们读书,小闺女因为还小,就留在这里跟着奶奶。
  傅妈妈对莫茹和周明愈也算是久仰大名。
  之前就总听闺女说起两人,说是她最投缘的好朋友,后来莫茹和周明愈因为救灾窝窝头的事儿又进入了傅书记的视线,老书记回家没少夸着俩人,还说是老家的劳模,真带劲。
  前几天傅臻打电话过来,说了莫应熠的事儿,还让傅妈妈负责招待一下两人,以后也常照顾一下莫应熠之类的,傅妈妈自然都答应了。
  虽然二儿媳妇跟她告状,莫茹就会占傅臻的便宜,要巴结傅家谋什么好处的,傅妈妈却不听她的,让她不要多心,要好好和人相处云云。
  这会儿莫茹和周明愈上门,傅妈妈当然是高兴的。
  更何况莫茹和周明愈又不缺钱,上门自然不空手,乡下人不用带什么贵重物品,只需要收拾得干净利索,再带上些瓜果蔬菜、鸡蛋之类的,人家就欢喜得很。
  莫茹和周明愈俩人在僻静处就收拾了一下,两只鸡,一小篮子鸡蛋鸭蛋差不多七八十个,还有一些秋天囤下的茄子、扁豆、洋柿子等菜蔬,另外还有一袋子蘑菇。
  见了面先寒暄几句,因为有傅臻早就打过招呼,所以很快就热络起来。
  傅妈妈见他们带这么多东西,倒是吓了一跳,十分不好意思,嗔怪道:“你们这俩孩子,大老远的带这些东西干啥,要是再这样,可不行的。”
  莫茹笑道:“阿姨,一点都不费劲,我们坐火车来的。”
  “你们当我没坐过火车呐,下了火车还老远的路呢。”她把人让进去,热情地泡茶倒水,还拿了肉票让邻居帮忙去割斤肉回来。
  她又问两人回去的火车票买了没,听说是明一早的,她就道:“正好,在这里住一宿,明儿一早让小赵送你们过去。”
  小赵是傅书记的秘书,也住在这个大院里。
  两人自然不用,“打扰阿姨就很过意不去啦,不用送的,我们知道路。”
  傅妈妈也就没再说什么,去收拾一下房间,让他们在这里借宿一宿,明早吃了饭再去坐车。
  下午两人就没出去,在家里陪着傅妈妈聊天,听听收音机,聊聊新鲜事。
  晚饭是莫茹和傅妈妈一起做的,她特意做了一道南方菜——梅菜扣肉,歪打正着,正合了两人的口味。
  莫茹问了问,原来傅妈妈是南方人,后来嫁到本省的。
  见莫茹和周明愈乐意吃,傅妈妈还收拾了一些梅干菜送给他们,让他们回去自己做了吃。
  晚上傅书记没回来,他这些天都不在区委,去各县视察没回来。
  第二天一早,傅妈妈还早早做好早饭让两人吃在再走。
  告辞的时候,周明愈去拿筐子,才发现傅妈妈给装了好些个东西。
  有一网兜苹果橘子,还有几件大人孩子的旧衣服,另外还有一瓶子麦乳精、一包红糖、两包桃酥。
  莫茹忙推辞。
  傅妈妈不许他们推让,“现在也没好东西,这几件旧衣服不嫌弃就拿回去干活儿穿,麦乳精给孩子喝。”
  她虽然脾气很随和,但是因为在机关上过班的,自有一股说服人的气势,最后莫茹也不和她争只得拿上。
  两人告辞傅妈妈去火车站,正好有首班公交车过来,一人三分钱坐过去,等了没半个小时就检票上车,又咣当咣当一路回高进县。
  因为记挂儿女呢,两人只去医院和傅臻吃了顿饭,又备上一些常用药,也不久留就直接回家。
  要不是怕人家怀疑,他们是真想出门就把俩孩子揣在空间的。
  一路上归心似箭,竟感觉比平日到家还快一些。
  …………
  周七七几个正在炕上玩儿呢。
  菊花因为坷垃儿有点着凉,俩人也没去上学,菊花和周七七在翻花绳,拦子儿和坷垃儿几个玩拐骨。
  周小八靠在张翠花的腿上静静地坐着,也不看哥哥姐姐们玩儿,只盯着窗户瞧。
  真是望穿秋水的最佳诠释。
  张翠花看他这么安静,就想逗他玩儿。
  看他不爱说话有人难免怀疑他是不是哑巴啊或者脑子不大好,要不这么大正闹腾的孩子怎么一声不吭呢?张翠花可知道自己小孙子根本没问题,好着呢。她偶尔听着他蹦出个字来,说得比带子儿都清楚,只是懒得说而已,
  就是看他那么点个孩子,一本正经地坐在那里,面无表情的样子,实在是有点……牙疼?
  “拉大锯、割大槐,姥娘不来妗子来……”张翠花给小八哼哼童谣。
  周七七笑道:“嫲嫲,俺舅舅没有媳妇,俺们哪里来的妗子啊。”
  孩子们就哈哈笑起来。
  突然,小八发出一声短促的“哈”,原本的面瘫脸一下子生动起来,眼睛亮亮的,手舞足蹈的好像要站起来一样。
  张翠花连忙扶着他,“这是咋的了?”
  小八手脚并用飞快地爬到窗台上,探着脑袋从窗户的小窗口里往外瞅。
  “叮铃铃!”外面传来自行车的铃声。
  周七七也激动起来,把绳子一丢,“我爸妈回来了!”
  她蹭得跳下地,蹬蹬地往外跑。
  小八扶着窗台站起来,急得也要往前凑,“咚”一声,脑袋撞在窗户上。
  张翠花赶紧给他揉揉脑袋,“娘嘞,咋这么急呢,那窗户你还能撞过去啊?”
  很快周明愈抱着周七七,莫茹拎着网兜进来,网兜里是傅妈妈给的苹果和橘子。
  进了屋里,莫茹把网兜放在炕上给张翠花,朝着小八道:“儿子,想爸爸妈妈没有啊。”
  小八原本还探着身子往窗外瞅呢,这会儿转身蹭蹭地爬过来,速度之快让人咋舌。
  从张翠花的角度看过去,真跟一个大鹅一样,一摆一摆的。
  周小八冲到妈妈怀里,一被抱起来,他立刻把脑袋搁在莫茹肩膀上紧紧地揪着她的衣服,再也不想动了。
  如愿以偿的样子。
  莫茹要拿水果给孩子们吃,张翠花眼疾手快,一把按住,“不过年不过节的别一下子吃光了,尝尝味儿就行啦。”
  她拿了一个苹果用刀切开,再扒俩橘子给孩子们一分就拉倒。
  大冬天的水果多贵啊,也只有城里有钱人家才买这东西,不当饭不当菜的,还贵!
  苹果橘子也不那么爱坏,放阵子也放得住。
  张翠花就挂在墙上的木楔子上,每天看看心情都好。
  说了一下送莫应熠的事儿,讲讲火车、城里,满足一下孩子们的好奇心。
  冬日天短,聊了一会儿天色就晚下来。
  张翠花往外看了看,对菊花道:“你四娘娘咋还没回来呢?”
  现在张够去砖窑厂帮工,丁兰英在蘑菇大棚,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