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后来诏夫人给微臣出了个主意。她说,给点利息给存钱的人,多多宣传,好叫那些地主老财将埋在地窖里的金银铜钱全都存到钱庄换利息,如此一来,钱庄就有了本钱。
而且还能替代户部,收拢全天下的金银铜钱。这些年,朝廷一直苦于铜钱不够。如果真的能将地主老财存在地窖里面的铜钱收拢,便是贴点利息给储户,也是值得的。
所以,老臣就听取了诏夫人的意见,暂时在京畿一带试行存钱有利息的制度。”
“哦!”
文德帝细细琢磨了一番这里面的利害关系,问道:“存钱给利息,果真能吸纳金银铜钱?我看这账本上,说是试行了一个月,效果如何?”
“启禀陛下,因为没有进行广而告之的宣传,效果并不明显。老臣本打算,等开了春,就全面推广此项制度。还请陛下准许。”
少府家令躬身恳请道。
文德帝嗯了一声,“如果真的能让地主老财将存在地窖里面的金银铜钱搬出来,存入钱庄,贴点利息也无妨。”
大周的铜矿,以及金银矿,都不富裕。
加上民间有把钱存入地窖,几代人都不花用的习惯,流通在市面上的金银铜自然就越来越少。
朝廷要铸钱,却没有足够的铜。
以至于铜钱质量下降,掺假。民间私铸钱币泛滥,进一步影响了朝廷税收。
尤其是在南边,私铸钱币已经到了明目张胆的地步。
甚至于地方官府发给衙役的俸禄,用的都是私铸的铜钱。
别小看一枚小小的铜钱。
户部每发行一枚铜钱,都能获取一部分收入。
户部发行的铜钱越少,所获取的收入自然就越少。
早些年,估摸着几十年前吧。户部光是靠着发行铜钱,一年就有上百万两的进项。
如今,这笔收入已经降到十万两。十几倍的差距,令人心塞。
户部也没办法啊。
铜矿有限,市场上流通的黄铜也很少。
加上皇宫和大户人家,每年都要消耗大量的黄铜。
留给户部的黄铜根本没剩什么。
朝廷发行的铜钱,自然也就越来越少。
恶性循环,一直无解。
直到今日,文德帝似乎找到了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
文德帝再次强调,“只要能将民间百姓储存的铜钱收拢起来,就算多给点利息都成。朕甚至可以下旨,让地方官府帮着钱庄宣传。以后官府收取的税银,甚至可以走钱庄的账目,汇聚到京城后再结算。”
少府家令意外惊喜,“陛下果真让税银走钱庄账户?”
这可是一笔庞大的收入啊。
就算只存入短短一两个月,也能解决钱庄本金不足的大问题。
文德帝说道:“前提是,少府钱庄真的有办法将地主老财埋在地窖里面的金银铜收拢起来。若是办不到,朕也没理由,让官府将税银存入钱庄,然后到京城结算。”
少府家令一副干劲十足的模样,“陛下放心,老臣绝不辜负陛下所托,一定用尽办法,将地主老财埋在地窖里面的金银铜统统搜罗出来。”
“如此甚好。等等,钱庄还打算发行小面额银票?”
少府家令忙说道:“诏夫人建议,既然要收拢民间铜钱,那就必须有替代铜钱的东西存在。
过去,最小面额的银票是一两。但是绝大部分百姓在生活中,根本用不到银子,只用铜钱。
想要收拢百姓手中的铜钱,就要发行小面额的银票。
老臣同少府的官员商议了许久,打算先印发五十文,一百文,两百文,五百文,四种小面额银票。”
文德帝好奇问道:“为何只印刷五十文面额的银票?十文,一文,不行吗?”
“老百姓没有用银票的习惯,揣在兜里容易掉。一般的交易,还是先用铜钱。先等百姓习惯了使用银票,再印刷更小面额的银票也不迟。”
文德帝顿时明白过来,连连点头,“你们考虑得很周到。百姓习惯用铜钱,贸然用银票代替铜钱,就怕激起民变。不错,不错,果然是老持稳重的做法。就照着计划慢慢去做。朕相信你们少府能办好这件事。”
第556章 就是这么自信(三更)
少府家令琢磨着,今儿这场君臣谈话是不是该结束的时候,就听到文德帝提起分红。
少府家令心头咯噔一下,果然在这里等着呢。
文德帝乐呵呵地问道:“朕听说今儿很多人都拿了一大笔分红,叔祖拿了多少啊?”
少府家令躬身说道:“不多,不多。过年时候能多加两盘菜。”
“叔祖过年加的菜不便宜啊。”
少府家令汗水都出来了。
“朕当年也投了钱给顾玖,她怎么没给朕送钱?”
“陛下日理万机,估计诏夫人怕打扰陛下。”
“事关金钱,任何时候都是大事。怎么能因为怕打扰,就不主动送钱。真是岂有此理。”
文德帝貌似是在调侃。
然而少府家令却有些胆战心惊。
他担心文德帝喜怒不定,迁怒到顾玖头上,于是说道:“今儿老臣还见了诏夫人。她说当年王府走公账投了五万两,她问老臣,这笔本金的分红该交给谁。
老臣也拿不定主意,想着要不少府先收下来,等账本做好了,再交给陛下和娘娘过目?”
文德帝哈哈一笑,“朕差点忘了这事。来人,去未央宫说一声,今晚朕到未央宫用晚膳,朕要和皇后喝两杯。”
内侍领命,赶紧前往未央宫通知此事。
文德帝又看着少府家令,“叔祖是不是还有账目没说啊?”
果然是记得的。
少府家令赶忙说道:“启禀陛下,诏夫人还有一难题。当年先帝投了三十万两,这笔本金的分红,该如何做账,还请陛下吩咐。”
文德帝说道:“你先告诉朕,三十万本金,这回能拿多少分红。”
少府家令直接说了个数字,分红和本金相比,直接翻倍啦。
文德帝暗自咋舌,“有这么多?”
“老臣不敢欺瞒陛下,的确有这么多。”
“这么说朕投的那五万两,也都翻倍了?”
“正是。”
文德帝先是哈哈一笑,笑得很开怀。
这是最近一个月来,最好的消息,没有之一。
年底就看到花钱,没看到进账,文德帝都愁死了。
没想到顾玖给了他意外惊喜。
不过笑过之后,文德帝又板着脸,“哼,上次见她,她还在朕面前哭穷。朕还清楚记得,去年过年,太后让老大纳妾。顾玖口口声声说养不起。她这是欺君之罪。”
少府家令迟疑了一下,“叫诏夫人拿嫁妆养妾室,不太合适吧。”
文德帝似笑非笑地看着少府家令,“叔祖倒是一心维护顾玖。”
少府家令正儿八经地说道:“她是老臣的晚辈,又帮了老臣许多。老臣不愿意看她委屈。”
“你倒是坦诚。”
文德帝的表情和缓了些许,少府家令偷偷松了口气。
伺候文德帝这种看不透喜怒的帝王,真心累。真不如伺候先帝来得轻松。
先帝喜怒都在脸上,懒得耍花腔。不高兴就是不高兴,要杀人就杀人。
一切看得清清楚楚,倒也让臣子们省却了许多心思。
文德帝喜欢反话正说,正话反着说。身为臣子,应付起来真心很累啊!
有内侍走进大殿,说是诏夫人来了。
文德帝笑了笑,“叫她候着。朕和叔祖还没聊完。”
……
顾玖被请进皇宫的时候,就知道躲不过。迟早的事情。
她在偏殿等候,琢磨着一会见了文德帝,要怎么说话。
等候了大约半个时辰,才被请进大殿。
这个时候,少府家令已经领了旨意出宫去了。二人没能碰面。
“儿媳给父皇请安,父皇万岁!”
“别万岁了。朕听说今儿分红,个个喜笑颜开。唯独朕这里,没见到一个铜板。”
文德帝故意板着脸,十分威严。
居移气养移体,短短两年时间,文德帝早已经脱胎换骨,不是当年的宁王。浑身帝王威严,给人十足的压力。
顾玖深吸一口气,“父皇容禀,父皇的钱,因为不知该交给谁,儿媳便自作主张,先交给少府保管。不知少府有没有转交给父皇?”
“为何你不亲自送到宫里来?”
“区区小事,哪里敢打搅父皇。”
“事关银钱,岂能是小事。世人蝇营狗苟,不就是为了那阿堵物。朕也是俗人,自然不能免俗。”
顾玖嘴角一阵抽抽。
陛下啊,你是皇帝啊,光明正大说自己爱钱,真的好吗?
顾玖很果断,“儿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