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不就是嫌弃,江亭心想。霍七七不但嫌弃江婉,而且还嫌弃她和师父了。“你别担心,惠王妃就是嘴里说说而已,但她心地善良,为人大义,绝不会和你计较。你的命可是她救下的。你要是真的对她愧疚,那就赶快养好身体报答她。”
江婉呜呜地小声哭着,然后用力点头。
荣盛想为江婉出气,要去找安惜时算账。
但在大云国的京城中,哪轮到他先出手。
李元白和霍七七离开后,李元白就进宫请示皇上去了。
皇上知道安惜时就是下毒之人后,勃然大怒。此女心狠而且十分有心计,为了博得一个好名声,居然枉顾那么多百姓的性命去勾结敌国的人,在水源中下毒。其人当诛!
当然整个武义侯府必然也要为安惜时付出代价。
这个代价就是株连九族!
株连九族,在古代绝对算是重罪,皇上觉得安惜时害死了那么多人,如果轻描淡写放过安家的人,会对不住百姓。
翎王父子奉旨带领禁军去缉拿安家父子。
“可恶。”翎王父子走了以后,皇上心头的一口恶气还没有出完。
“北国和南诏的人全都掺和进来,边境应该早做打算才行。”李元白考虑得跟长远,“儿臣愿意回北地。”
“回北地?”皇上愣住,久久地看着李元白没有说话。作为帝王,皇上也曾经对李元白这个能干的儿子猜忌过,所以李元白当年选择远走北地多年,父子多年没有见面。后来他查明贤妃当年被人害死的真相后,又对李元白心生愧疚多年。加上在祖庙中供奉的先祖遗诏,他哪里舍得李元白离开京城。
“你刚大婚,丢下惠王妃,你舍得吗?”皇上不想委屈这个儿子。
“七七或许也会跟着我回北地。”李元白淡淡地回答。
“不行。”皇上大惊。
李元白淡然地看着他,“霍家的事也了结了。”
皇上沉默,许久才叹口气,“委屈你们了。”
翎王父子奉旨清查武义侯府,禁军们身穿铠甲,拿着武器杀气腾腾往武义侯府去。
大街上的人见状,纷纷猜测,京城中哪位官员又得倒霉了。
“武义侯接旨。”李元晋沉着脸走进武义侯府,就高声喊起来。
武义侯府下人早就吓得乱成了一团,都是在京城里贵族圈混的人家,谁不知道禁军的到来预示灾难。
武义侯的几个主子更是吓得魂飞魄散,他们不知发生了什么事情,慌张地到了花厅。
“臣武义侯接旨。”武义侯看着满院的禁军,以及翎王父子,腿不由得一软立刻胆战心惊地跪了下来。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武义侯府安惜时枉顾人命,勾结毒教人,在京城中水源中下毒,造成数人死亡,罪不可赦,灭九族。”李元晋冷酷地宣读手中的圣旨。
第一卷 第673章 潜逃
圣旨上说了什么,武义侯没有听清,他脑子里只盘旋着诛九族三个字。九族,九族,九族。。。。。。
安家曾经那么辉煌,他不能重现先辈们的荣耀,但这些年他战战兢兢不敢有半点儿差池,就是维护目前的状况。不求功劳,但求无罪。
可他生的孽女出手,就要了安家九族的命。
他就算死,又有何种脸面去底下见安家的先辈们?
“怎么会?王爷、郡王,你们是不是搞错呢?我儿一直在救人,她怎么会害人?”安夫人禁不住事,大声哭泣着问。
“弄错了,肯定是弄错了。妹妹她一直在救人,王爷如果不信,可以到外面街上随便问任何一个百姓。”
“我们安家为了救人,差点儿散尽家产,到底是何人要害我们?”
安家的两个嫡子也哭起来,其他女眷更是早就哭成了一团。
“冤枉?等安惜时露面,你自然就知道有没有冤枉你们。”李元晋冷笑回答。
武义侯府几个主子不敢说话,只能眼睁睁看着禁军开始抄家,府中贵重的物品全都被一一搬出装箱,下人也都被赶出来集中站在一旁。
到处一片哭声,但安夫人和武义侯还无比坚信,安惜时是无辜的,只是被人嫉妒而被人陷害,皇上一定会让人查清楚还他们一个清白公道。
“禀王爷,安惜时不在府中,武义侯府中四个嫡系小孩也消失不见。”片刻之后,一个禁军过来禀报。
“潜逃?”李元晋冷笑。武义侯还敢嘴硬,安惜时分明提前得知消息带着几个孩子跑了。
她倒是知道她自己罪大恶极,会连累家中亲人,还将几个孩子带走了。
“不是潜逃。”安夫人用力摆手辩解,“她今日说要带几个孩子去街上玩,她并不知王爷和郡王来府中。”
“检查一下,府中少了几个下人。”翎王板脸吩咐。
禁军连忙下去检查。
武义侯府在京城中也算是不小的世家,府中下人众多。
要检查出是否少人,需要一定的时间。
禁军很有经验,半个时辰后,结果就出来了。
“禀王爷,安惜时身边少了两个婢女,府中同时还少了五个侍卫,几个孩子身边或少了奶娘,或少了婢女。”禁军一五一十将检查的结果上报,“同时,府中的马车也不见了。”
“衣物呢?”
“衣物不见少,不过安惜时房中的首饰全都不见了。”
“立刻带人全城搜查,关照城门口守卫,不得放过任何嫌疑的人。”翎王下令。
几个禁军得令后立刻匆匆地离去。
武义侯和夫人此时也感觉到不妙,夫妻两个隐约感到安惜时可能真的出事了。
如果安惜时只是带着孩子出去玩,没有必要带上屋子里所有的珠宝首饰和银子。
难道老天真的要灭了他们安家不成?
翎王向来以铁面无私出名,他出面自然不会徇私。无论武义侯怎么喊冤,他也没有手软。
不过一天时间,武义侯就被抄家,府中所有珠宝全都被收刮干净不说,安家九族也立刻被捉拿归案。
因为官府并没有张贴出武义侯府为什么被清查,不明真相的很多百姓都为安家鸣不平。特别是得过安惜时恩惠的人,更是心有不甘。
不少文人甚至暗暗觉得这是一场阴谋。
安惜时对惠王的感情就被人拿出说事,更有甚至,觉得安家招人记恨,就是因为惠王妃在中毒事件中没有出力,名声受损,被安惜时比下去而心生不甘故意找安家麻烦。
当然这种大逆不道的话,大家只能在私下里传传,并没有人敢在公开场合议论。
护国公府和惠王的势力太大,虽然美人的清誉重要,但谁也不敢拿自己的脑袋说事。
但也有一批不怕死的人存在,被安惜时救下的那批小乞丐就抱着必死的决心敲响了府衙门外的鼓,他们发誓要为安家讨回一个公道。
乞丐是社会最底层的人,但几十个乞丐,满城的乞丐跪在衙门前,却也很壮观。
衙役和霍七七私下关系好,他们见这些小乞丐不知好歹,居然映射霍七七不好,一个个顿时满腹气愤,就想要用武力将人驱散。
但就在衙役要出动的时候,惠王府的人送来霍七七亲笔信,让他们不要轻举妄动,随百姓折腾不要理会即可。
霍七七早就摆脱了纨绔之名,她不爱好琴棋书画,但她的字在京城里却是千金难求。
衙役们接到她的亲笔信,一高兴,大家将她的书信撕下平分了,当然也就没有人愿意管外面瞎折腾的小乞丐了。
文人见小乞丐们有情有义,心中的热血顿时沸腾起来。加上有心人在边上推波助澜,很快,各处书院中的文人也开始出微薄之力。
府尹大人案头上堆满了厚厚的请愿书,这些请愿书全都是为安家说好话,请张大人上呈给皇上,严查安家通敌下毒案子,还安家一个清白。
此时武义侯一家在牢狱中却是万念皆灰。当他们知道安惜时消失在京城时,他们就知道一切完了。
好在安惜时还有点儿良心,将几个侄子和侄女带出去躲藏起来,不至于让整个安家绝后。
“蛇蝎之心,当初就不该让她回府。”
“安惜时,你不得好死。”
。。。。。。
安惜时的哥嫂在牢狱之中不停咒骂,丝毫不念安惜时救出他们孩子的情义。
京城百姓文人和乞丐折腾两天后,皇上终于让人贴出皇榜,上写了安惜时下毒的真相。下方不但有皇上的玉玺,还有神医谷的印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