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阿彬这次带过的礼很是丰厚,吃的、用得俱有;还单独给了宗泽跟林高瑞一人一套笔墨纸砚,砚台尤为贵重,是为歙砚。
看到这份厚礼,曹氏都不敢收,来人口口声声的说是拜谢救命之恩,可是却不肯报上名来,只说:他们有缘,很快会再见面的。
见曹氏纠结,宗泽也觉得此份礼物太过厚重了,赶紧替曹氏帮忙推:“这位大哥,烦请转告老先生,这份心意我们领了,东西还请收回吧。”
阿彬听了笑道:“老先生猜到你们会这样讲,他说了:长者赐、不敢辞,望陈公子周知。”
宗泽听了,都说到这份儿上了,看来,这份礼必须得收下了。
不过,收礼可以,但总得知道是谁送的吧。于是宗泽问道:“请恕小生无礼了,还没请教老先生的名讳?”
阿彬笑道:“陈公子,不必着急,我家老爷说了,他跟你有缘的很,不急在这一时知道他的名姓。”
见他执意不肯说,林家人也不便强行相逼,既然他说了有缘,那就当有缘吧。礼人家诚心要送,总不好让人拿回去。于是,曹氏也只得收下。
此时,宗泽心中倒是有个隐隐的想法,不会那么巧吧。算了,不想了,横竖过两天就知道。
这天天起很好,风和日丽的林大舅、二舅就带着宗泽跟林高瑞去拜访王进士了。
因知道文人讲究,怕失礼,林大舅在王进士说见他们后,又递了个帖子,列明登门日期。所以一行四人来到王宅门前,报上名去后,门上的老苍头就道:“原来是林爷来了,请随我来吧。”
马上要见到金州府的大人物了,关键是这个大人物还挺有名的。林高瑞人激动的不行,只叨叨:“宗泽,你说,王老先生会不会收下我们。”说完不等宗泽回答,自己又一摇脑袋:“我肯定没戏,你就不一样了,王老先生必定会收下你的。”
原本还算淡定的宗泽,被他叨叨的也有点紧张了。看向林高瑞,一半对他说,一半对自己说道:“别想太多,反正马上就能见到了,结果怎样也很快能有定论的。”
几人随着老苍头来到王宅后园。
王宅后园不小,有一个不大不小的池塘,池塘里的荷花开的正艳,红粉白的花儿,衬着碧绿的荷叶,嫩生生的好看极了。
荷池边柳树下站着一个戴儒巾,穿大袖衣衫的文人打扮的老者,正捻须看荷。想是听得有人进来,转过头看了过来。
宗泽一见这老者,心头一震,这么巧,难道他就是王进士?
第43章
果然; 老苍头将他们带到老者面前; 回道:“禀老爷,林爷他们到了。”
三人赶紧弯腰行礼; 王进士对着他们一颔首道:“你们来了?今日天气甚好; 在此赏荷是最好不过的。”说着吩咐婢女将茶上到这里来。
王进士率先走到大柳树下的石桌旁; 指着凳子请林明他们坐下。
林明赶紧拱手道:“老先生先请,先请。”
王进士坐下后; 林明、林勇方才坐下,宗泽跟林高瑞却是不能坐下的; 于是就站在了林明、林勇身后。
几人寒暄过后; 王进士先恭喜林家翻案:“这次你们将你们家的冤屈洗清,你父亲在天之灵; 想来也会安息了。林家有你们兄弟; 是中兴有望啊。”
林明赶紧道:“老先生过奖了,过奖了,这次也全靠故旧多有援手; 才能如此顺利翻案啊。”
王进士捻了捻胡须道:“说得很是,你们这次能如此快的翻案; 是得多谢现任知府谢思升。世侄你现在也是紫利县的典史了; 找个日子上门拜访也是应当的。”
宗泽听到此话,看来,这次翻案能如此顺利; 这王老先生也出了不少力。林明、林勇也是反应过来了; 怪道这次去金洲办事时格外顺利; 如有神助;原还想着是那胡县令手眼通天呢,想不到,还有眼前这尊大佛出手相助了。
林明、林勇赶紧站起来,又对着王进士跪下磕头道:“多谢老先生仗义相助,我们兄弟竟然一直不知,还请老先生恕罪。”
王进士哈哈一笑,弯腰扶起他们:“好了,你们兄弟也是硬气。这次竟然一直没有上门求助。我与你父也是从小一起长大,他糟此横祸,我每每想起也是心痛难忍,可恨当年我知道的太晚了,待知道时,已是无力回天了。”
林明闻听此言,眼含泪水道:“我们兄弟一直不敢上门,也怕是耽误老先生颐养天年。家父能有老先生如此挚友,实乃三生有幸。我在此替家父谢过老先生了。”
王进士微微一笑:“你今天来,不会是要一直这样谢下去吧,没想到林盛那家伙,将两个儿子教得如此啰嗦。”
林明、林勇一听,感谢的话就僵在了嘴里;宗泽好笑的同时,又有点放松,看来,这个王进士不是那等古板之人,这样相处起来就好多了。
那王进士调侃完林家兄弟后,又开始跟他们回顾起当年跟林盛在乡间的种种;这些事,林明两兄弟也是初初听说。
正说的起劲儿时,王老夫人出来了,让丫头摆上茶点,嗔道:“老头子又在说你这些陈谷子烂芝麻的事了。也不管人爱不爱听。”
见王老夫人也出来了,林明四人赶紧行礼拜见:“见过老夫人。”
王老夫人慈和的一笑:“都是乡里乡亲的,可算是自家子侄,不必如此多礼。”
王进士笑道:“就是,你们也不必一口一个老先生叫我了,就叫我世伯好了。”
叙完旧,开始步入正题了。
宗泽递上自己先前写好的策论,双手捧给王进士。
王进士打开一看,映入眼帘的字迹很是清俊挺拔,笔笔见骨,虽有不足之处,但也是很够看了,满意的点点头道:“你习的是柳体?练了多久了?”
宗泽肃身答道:“是,学生自五岁开蒙就习的是柳字。”
王进士听了点头唔了一声,不再言语,仔细的看起了宗泽的文章。
越看越有意思,这小子立意颇新,见地也独到,胆子可也太大了点。他竟然在文中写藩王列土封疆于国之害处,要不是站在眼前的不过是个十余岁的孩童;王进士简直要怀疑,是圣上身边之人写的。圣上这些年对藩王之制是颇有想法的呀。
文章立题大胆,文辞也不奈,骈四俪六,洋洋洒洒几百字。只把王进士看的心惊不已,此子要文采有文采,要心智有心智。只观此文,也足可看出,此子真非池中之物啊。
如果没有先前的这小子在面馆里的洞察人心之话,以及城隍庙里的舍命相救,王进士今天可能会婉拒掉这个学生的。
须知万事都是相辅相承的,此子如此才华横溢,锋芒毕露,这是把双刃剑哪。如果心术正,能科举出仕的话,此将是国之良才;可要是心术不正呢?那将是国之大害呀。这样的人可不能随便教。
不过,既有了先前的际遇,此子心术不必担忧,可堪放心。
压下惊讶之情后,王进士又考问起宗泽的《四书》来,毕竟,只是看了一篇文章而已,谁知道你这篇文章是不是自己写得呢。
考完,嗯,不错,此子于《四书》的基本功甚是扎实,理解的也很通透。再考《五经》,都能通背,但是,其中之意还不是很明了。
考完《四书》、《五经》的背诵,王进士又出了一道策论给宗泽,要他在两炷香的时间写完。
宗泽看到题目是“人皆有不忍人之心”,是出自《孟子》第九章《公孙丑章句上》。看来,王进士是想看看自己的心术了。
宗泽没立时提笔就写,俗话说的好,磨刀不误砍柴工,先打好腹稿,再下笔会顺畅的多。宗泽闭目凝神细细想了想如何破题,下面要如何承接,想通了后,方才下笔。
两炷香时间已到,宗泽奉上自己的文章。王进士一见,这小子写的不错,从恻隐、羞恶、辞让、 是非这四个方面来阐述‘不忍人之心’,还将《论语》里的‘性相近也,□□’也融了进去,看来他还真能将《四书》融会贯通了。
嗯,字迹也很是干净秀丽,能在短短两炷香的时间里写出一篇这样通畅秀丽的文章,当真不错。
大概知道宗泽的水平后,王进士颇为满意,此子好好教导,必非池中之物啊,他日自家这狮子庄王宅说不定能成让人景仰之地啊。
王进士因道:“你能诚心求学,我也不好拒之门外。你这个徒儿我是收下了。”宗泽一听,激动得不行,艾玛呀,总算通过了。
还不待宗泽笑完,王进士又道:“不过……”
还有不过?哎呀,吓死人了,最怕不过呀。
王进士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