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科举人生(快穿)-第13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贼子都有可能威胁到皇帝的性命和皇城的安危了。
  沈居淮反问一出口就直接给姜大人定了他想打北京城的主意的打算,圣上如何不气,平时两党斗斗就算了,如今国家生死存亡之际,他还如此拎不清,以一己之私来争个长短,更何况也不知道他是真蠢,还是见江山不稳,另有打算。
  在这个国家四处动荡的时候,他有没有篡位自立的想法,新帝不知道,但是在此刻危机四伏的时候,他却不能不多想一步。
  “闭嘴,不懂就不要说话。”他脾气来了的时候,说话冲的很,只是一次的失败,所有人都来觑于他的江山,他如何不恼怒。
  姜大人被新帝骂的面红耳赤,缩紧了脖子,不敢再言。
  沈居淮就接着道:“不过姜大人的顾虑也有所道理,蓟州军去了山西,那就直接等于将蓟州送到蒙古人的口中了,所以,为今之计我们只得用…”沈居淮说到这就止住话,瞥了一眼姜大人。
  他这意思很明显,他信不过姜大人,有了新帝当场砍死了李延年的经历,他直觉认为李延年和山西还有圣上与匈奴那边有什么关联,这个姜大人又是李党,是否可信呢?他不知道,所以才打住了话,静等新帝示下了。
  “你先下去吧。”新帝现在急着退敌之法,指着姜大人就很不给脸的道。
  见姜大人一副涨红了脸讪讪的退了出去,沈居淮才继续道:“为今之计,我们只能用乱敌之计了,要迷惑匈奴人,让他们以为我们派的是青州军支援山西,以他们这几年被黄总兵打的胆小如鼠的样子,定然不敢再进犯蓟州的,如果他们仍然贼心不死,青州的防守薄弱,他们必定会另外取道青州,再直逼京城更划得来。”
  “妙啊,此计甚妙。” 新帝兴奋的道,就连杨大人也是赞赏的看了沈居淮一眼,很明显也是非常赞同他的意见。
  新帝看着杨大人和沈居淮的身影消失在了门外,才用拽在手上带血的手帕擦了擦额头的虚汗,瘫倒在迎枕上,气若游丝的吩咐道:
  “去把水袖姑娘给朕请来,就说叶长青在朕的手中。”
 


第110章 傻子62
  新帝早就预料到这时候水袖不会轻易见他了,然而他使出了叶长青这个杀手锏; 宫人们依旧没有请来水袖; 只给他带回了一封书信。
  “圣上; 烟柳楼的老鸨说水袖姑娘昨夜就已经不见了; 在她屋子里只搜出有一封信。”宫人禀报道。
  新帝接过信件看一看,就见上面的四个大字:”圣上亲启”,他又打开了信封抽出了里面的信纸看了看,却只有寥寥几行字:“此事与长宏无关,长宏有危险,我要去匈奴救他,至于盐铁为何会变成精铁; 你要好好问问你的好首辅和大同总兵吧。”
  信件上大概就是这个意思; 末尾处落款还加了一句:“请你不要动长青”; 这句话倒是请求的语气。
  新帝冷笑一声,这么聪明的知道朕要找她,这么快就溜走了,说他不是和情郎私奔了; 他都不会相信; 至于李延年和大同总兵的问题,现在两人都死了,也不知道该如何查起了。
  倒是叶长青,他现在正是用蓟州兵的时候,自然不会轻易动他,不过只要他在他的手中; 还怕叶长宏和水袖有不出来的一日吗?更何况还有叶家两个老的呢,他不怕,一切等到平定山西之后再说。
  第二日,几乎忧思一夜没有睡的新帝,先是给青州总兵下了道密令,令他密切配合朝廷有关调动青州军支援山西的决定,事实上令他们按兵不动,密切防备蒙古人和鞑子的袭击,写完后又给蓟州总兵下了一道密令,令他妥善规整好蓟州军,等着他的诏令,随时准备支援山西。
  两道密令刚刚写完,天边就出现了一丝微光,他该上朝了,然后刚换上朝服,还没走到金銮殿上,又是一声咳嗽,像是有什么东西从喉咙里涌了出来,他随手就用雪白的帕子接住了,拿到眼前一看,入目就是一坨鲜红的血色。
  太医说他是悲恸太过伤及了心脉,需要静养,不能费神,然而怎么可以?他好不容易从父皇手中夺过来的江山就要没了,他如何甘心,这时候他如何还能睡的着,即使要耗费生命,他也要守住这一片祖宗基业的。
  他刚走到龙椅上,就见满朝文武大臣纷纷在袖子上绑上了白色的丝带,看来他们是在为山西牺牲的那二十万将士致敬了,他想了想也将手中的另外一条白丝帕绑在了明黄色的袖子上。
  远处响起了一声声的钟鸣,在这万籁俱静的紫禁城里久久回响,悲怆的直击每一个人的内心。
  新帝坐在上首看着底下一个个面如死灰的大臣,一副泫然欲泣的样子,忍不住也轻抹了一下眼角,沉痛的道:“匈奴人斩杀我大顺二十万将士,两座城池,毫无人性、猪狗不如,为祭奠我大顺亡士的英灵,朕决定即日起就传旨青州总兵支援山西,定要将匈奴人赶出我大顺境内,让他们生不如死。”
  最后一句新帝说的尤其阴狠,仿佛真要喝匈奴人血的样子,不过他这样义愤填膺的样子,倒是给了底下的大臣不少信心,以前你争我斗的的朝廷此刻倒是有一种众志成城、同仇敌忾的感觉了。
  为了支援山西,本来已经通过殿试的新科武进士还来不及授予官职的,新帝也懒得管了,想去山西建功立业的就让他们去山西,不想去的就留在宫中当侍卫,他也懒得废脑子来安排职务了。
  然而让人意想不到的是,这次新科武进士之中却有两个是叶长青的熟人,一人是李铁球,还有一人是与叶长青在武举府试之中有过一面之缘的沈南岸了,只是新帝的决定下来后,两人选择的路却是完全不一样的。
  沈南岸是个有雄心的人,自然会选择去山西搏一搏前程了,而李铁球却选择了在宫中当侍卫,为此原本以为李铁球和叶长青是好兄弟,必定性格也相差不多的沈南岸很是诧异了一阵。
  直到朝廷的各项调令都下来了,青州城那边先佯装调动军队,做出一心支援山西的动作后,蓟州这边观察到蒙古人已悄悄的转移了阵地,改而攻打青州城后,才开始慢慢往山西那边调兵,然而,蒙古后方必定有人窥探蓟州军的动向,如果发现蓟州军的异常而将已经取道青州的军队召了回来,那蓟州岂不危矣。
  因此蓟州的军队不可能一下子全部出动,而是一批批的前行,黄总兵的计划是因为叶长青和王大成是好兄弟,就由叶长青先带上两万兵马去解上党之危,之后再由他会带领五万军队绕道花菱到山西和匈奴的大部队碰上。
  “大人,不可,此次匈奴至少有十万人左右,您只带有五万人如何能敌?”身边的副将规劝道。
  “不用说了,此次圣上命我们支援山西本来就是背水一战的事,虽然蓟州还剩五万的大军,但是这些都是不能动的,如果万一蒙古人发现我们的异常,而来攻打蓟州,你让蓟州的这千万百姓如何办?我不能以自己一己之私而置百姓于不顾。”
  黄总兵掷地有声的声音,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个人,叶长青也深有感触,军人的使命是什么?不就是守一方疆土,保一方平安吗?太多的时候他们根本无法思及自身的安危。
  “属下遵命。”
  叶长青响亮的应答后,就遵循军令,等到第二天迷雾天气的时候,就悄悄的带领着两万人马来到了上党城。
  上党自古是兵家必争之地,易守难攻,然而根据奏报王大成的残兵加上城里面的青壮也不过五千人,如何能敌匈奴来势汹汹的三万铁骑。
  叶长青命令军队停在上党城外的时候,就见上党城的城门被匈奴人撞破开来,城内的士兵见无法守住,只得一个个拿起大刀冲了出来和匈奴人拼命拼杀了,虽然明知不是他们的对手,但也好歹能用自己的身体为后面的士兵留得一线生机的。
  眼看着匈奴士兵往城内越涌越涌多了,叶长青知道他不能再等了,原本他还计划着弄清楚匈奴的大部队的去向后,才开始解救上党之危的,然而照目前的情况来看,上党之危就在眼前,他是等不得了。
  “冲啊!”叶长青命人以旗帜发动号令后,就高喊了一声,众人纷纷跟着他往前冲去。
  叶长青作为这支军队的将领,自然是冲在最前面的,他武功高强 、力气又大,先抡起两个大铁球攻击,就能将敌人打倒一大片,后面的士兵再乘机而上就能很有优势的将敌人逼得频频后退。
  “方副将,你带领你的营队去捉住匈奴的队形那个翁口。”叶长青上阵杀了一会儿,就发现匈奴队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