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仔细想想,章奕珵才觉得宣云锦考虑的东西,还真的比他更加会过日子。
洒了一些花椒面,宣云锦将麻婆豆腐起锅,突然想到一个问题:“对了,说起银子,当初你家给的聘礼到底是多少?我爹说的一百两,总觉得不止这个数。”
章奕珵诧异:“只说了一百两?”
宣老爹不至于吧,这种事情还要瞒着女儿?
仿佛知道章奕珵的想法,宣云锦冷笑了一声:“很简单,当时给了我爹两个选择,将聘礼拿出来我当嫁妆带走,一个是直接断绝关系,结果,他选择了后者。”
章奕珵整个人怔住,有些哑然,还真是后爹么?
为了银子,直接断绝关系?
宣云锦在宣家到底过的什么日子?只怕比调查的还要可怕吧!
毕竟,宣家满得紧,有些东西外人应该是不知道的。
难怪宣云锦说是嫁过来了,全身上下却只有一件非常不合身的嫁衣。
跟净身出户一样,赶紧得可怕。
“三百。”章奕珵淡淡的说道,一开始他也不清楚,这聘礼是章老爷子做主给的。
不然的话,以章家主和风氏的抠门,别说三百两了,三十两都嫌多。
换成三两,估计都不如人给乞丐。
对于宣家,章家主和风氏一致认为,倒贴就不嫌多,花银子取实在太浪费。
章老爷子也是难得这么坚持一件事情,却被两家给搅合成这样子,难怪会觉得心灰意冷。
“三百?”宣云锦声音上扬,显得十分惊讶:“章家真这么有钱啊!”
在这个三两银子,三吊钱就可以做聘礼的时代,三百那是怎么概念?
难怪宣老爹宁愿不要她这个女儿,也要银子。
“因为爷爷很希望两家能够重归于好,结成亲家,大家一起恢复祖上的荣光,可是……似乎两家的后辈并没有这样的想法。”章奕珵挑眉,真是浪费了老爷子的一片心意。
“互相看不顺眼,不扯后腿就已经很好了……真是想不到,原来我这么值钱……”宣云锦自嘲了笑了一下。
幸亏是她过来了,若是原身还在,只怕当初没有饿死,现在也有可能伤心死。
不过……宣云锦皱着眉头想了想。
三百两啊,总觉得这么便宜了宣家,实在咽不下这口气。
尽管宣云锦觉得三百两不算个事儿,她迟早会赚到的,可是自己就这么被换了银子,心下也憋屈之极。
把她买了这么多银子,想要过好日子?做梦啊!
原本计划就这么等着看宣家的笑话,似乎有那么点不妥。
宣云锦觉得,总得给宣家找点什么麻烦,让宣家过得不好,她才会舒心。
反正当初宣家的人也是这么想的,特别是看到她被章家赶了出来,还不知道怎么乐呵呢!
看昨天碰见的宣宜昕就知道了,纯粹幸灾乐祸。
见宣云锦若有所思的样子,章奕珵以为她在伤心,禁不住有些后悔自己的嘴快了,早知道就不该如此直白,好歹那是宣云锦的娘家。
如此想着,章奕珵便忍不住说道:“不过是三百两,以后会赚到的。”
宣云锦看了章奕珵一眼:“你……读过书?”
总觉得章奕珵身上带着一种书生独有的味道。
说难听点,就是有那么点酸儒,尽管平日里还好,可关键时刻就会冒出来气死人。
昨天的事情,宣云锦是深刻体会到了。
章奕珵点了点头:“还没有出事的时候,我还考取过童生,不过,我这样子是不能参加科举的。”
所以说,后来就没有继续读书考试了。
“以前?那是几岁的时候?”宣云锦很震惊。
章奕珵竟然是童生?怎么没听人说起过。
若非今天刻意问一下,还真是不知道。
想想宣家,老四宣义信考上个童生,各种沾沾自喜,就觉得是天才,好了不起。
看村子里其他人的反应,那似乎真有点让人仰望。
宣云锦一直以为那个应该很难的。
“十岁的时候吧!”章奕珵想了一下,很少跟人提起这样的事情。
因为有些东西再也回不去了,也算一个伤疤。
可是宣云锦想要知道,章奕珵就愿意告诉她的,似乎这是一个值得分担的事情。
“十岁?”宣云锦忍不住多打量了章奕珵两眼,她不知道宣义信到底天才在哪里?
“童生很好过吗?”宣云锦不太了解这里面的情况。
门外汉伤不起。
章奕珵笑了一下:“要看情况,在西花镇这样的小地方,自然是很难的,在大一点的地方,或者是京城,那考中的几率就很大了。这毕竟是科考的第一笔,不可能太难的。”
宣云锦恍然,这就是地域的教育差距。
别说古代了,现代一样存在这个问题。
所以说,宣家到底在折腾什么?真的要出头,那不如咬牙去好一点的地方,接受好一点的教育……
估摸着又没那份银子,还舍不得。
“这么说,京城的童生应该就很多了?”宣云锦眨了眨眼。
“府城也很多,因为教书先生来历不凡,通过的几率就大很多,在把握考题的方面厉害多了。”
正文 第六十九章 有商有量
对于旁人,章奕珵一般不会这么去解释。
一来懒得解释,二来很多人是不懂的,说了也等于白说。
可不知道为什么,章奕珵总觉得宣云锦是能理解的,这么多天下来,完全没有沟通障碍。
宣云锦懂得的东西,比他想的多多了,而且有种深不可测的感觉。
“哦……”宣云锦表示明白,古代的八股文,题目形式还没有现代那么多样,犹如百科全书,能够靠着经验猜题,应该更加容易。
当然,这种经验,肯定跟经历是有关系的,教书先生自然就重要了。
参加过更高级的考试,学问更深的人,自然就更加能理解透彻。
“说起来,读书的花销是不是很大来着?”宣云锦端着饭菜,两人回到了正堂屋子吃饭。
“你想问什么?一般来说,要看怎么读……”章奕珵挑眉。
宣云锦呵呵一笑,也能够想象得到,现代不也有么?小课堂,名师,还有模拟考题等等,这些都是花销。
而且,在这个时代,这种相关产物都是很贵的,绝对的高消费产品。
纯粹的读书,肯定不如面面俱到的,虽然跟资质有关系,可基础雄厚。
记忆中就是宣家,每年都得花不少银子在试卷考题上,那玩意儿甚至比一些书籍和笔墨纸砚都贵。
“其实吧,我只想知道,那三百两银子,够宣家用多久?”宣云锦挑眉,说出了自己的目的。
章奕珵怔了怔,若有所思:“宣家五个男人读书?”
“是啊,一个爹,四个儿子。”宣云锦说着总觉得好笑。
在现代,除了改革开放的初期,后来基本不可能出现这种父子同读的情况了。
在古代,似乎都很习以为常,没人觉得不妥。
章奕珵纳闷的看着宣云锦,一时之间没有想明白这其中的笑点在哪里?
这会儿,读书是很神圣的事情,有些人读一辈子什么都没考上,在旁人看来也值得仰望。
反正,这种读书人的优越感,宣云锦是没法理解的。
“如果只是这样考,估计能撑过两三年,如果中了,要继续靠更多的,那可能一年都撑不住。”章奕珵很快给出了答案。
宣云锦哑然:“那还是别考上吧,两三年,慢慢磨去。”
何况,这两三年内,未必会平静。
都不是省油的灯,一旦折腾,那银子肯定消耗得快。
特别是宣宜昕,过了年就十六了,还能留多久?
想要攀高枝,那高枝会不会喜欢老姑娘?
章奕珵怔了怔,才发现宣云锦对宣家好像很没有好感,似乎有点不死不休的感觉。
吃着美味鲜嫩的麻婆豆腐,章奕珵感觉味觉都被洗礼了,思维也瞬间活跃了起来。
见章奕珵低着头,只管吃,宣云锦还以为他的酸儒性格又犯了:“那个,你是不是觉得我这样很不孝顺,我爹好歹将我养大,倒是成了白眼狼?”
章奕珵含着饭抬头,连忙摇了摇头:“我没这么想。”
“有吗?”宣云锦狐疑:“那你昨天不是就觉得我不该拿那银子?”
章奕珵哑然,果然宣云锦有一颗七窍玲珑心,其实什么都看得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