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在古代考科举-第1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么推来推去,一家人的气氛越来越和谐,何氏看到自己三个女儿都收到礼物,就连她都有份,先前心里的郁闷去了许多,也心知许多事还要指望家里两个男孩儿,隐隐开始盼着老大一家好了。

    分完东西,方长庚又把方万明让他带的东西给方万英,最后也是老李氏收了,没说里面是什么东西。不过方长庚自己后来也掂量出来,应该是一些碎银子加上别的。这么多年下来方万明时不时接济他们家,方万明拒绝不了,只能回报些自家养的、种的东西,估计心里也不好受。

    方长庚心中默想,很快,他们家就会好起来,再也用不着别人同情了。

    *

    各回了各屋,小李氏又算了一笔账。

    现在方长庚上私塾都要花钱,起先方万明还不肯收,方长庚表示不收就不念了以后才肯接受,因此这里就要二两银子打底,再加上笔墨纸砚以及买书本的钱,一年下来需十两以上。

    这回去县里考一次试,客栈三百文一天,加上吃食路费就用了三两,更不说之后还要去府城、省城,怎么算都是个无底洞。

    种地一年总共就那么点收成,怎么也不可能再生出钱了,加上织布、卖药材也只能勉强应付现在的局面而已,以后可怎么办呢?

    眼看小李氏眉头紧皱,方长庚开口道:“娘,银子的事您就别操心了,我会想办法的。”

    小李氏不赞同地看着他:“你现在读书要紧,别想些乱七八糟的。过阵子你爹再去镇上打短工,娘也打算捡起绣活儿,供你上学还不是问题。”

    方大山在一旁应和:“你娘说得没错,你就好好念,考个秀才回来比什么都强!”

    方长庚知道自己说什么他们都不会听,只有自己真的拿到银子才最实在,便也打消了劝说的念头,决定专心学业之余开始攒钱,等府试一过就想想种药材的事。

    第二天也在家里度过,吃完晚饭,方启明和方长庚又踏上了回永镇的路。

    进了药房,学徒小高正趴在柜台上眼巴巴拼一张纸,方启明过去问:“这什么?”

    小高烦恼地叹了口气:“袁大夫开的药方,让我给人家府上送去的,一个愣神就撕坏了。”

    “那再抄一张呗。”

    小高更郁闷了:“就我那字,和袁大夫写得也差太远了,人家看了还不笑话咱?”

    方启明也有些郁闷:“我就更别提了……这忙我可帮不上。”

    方长庚看了看:“我来吧。”

    小高一抬头,顿时笑了:“我怎么忘了咱这儿还有个小童生呢,来来来,那就劳烦小先生帮我这个忙了。”

    方长庚接过毛笔,到桌边坐下,按着药方一字一句抄下来,小高在一旁看着,嘴里啧啧称赞:“我看你这字写得比袁大夫还好。”

    方长庚放下笔吹了吹,等墨迹干了递给小高。

    “小高哥,你不是凉州人吗,有没有认识的同乡或外乡人在永镇?”

    小高满意地拿着药方,一边回道:“有啊,那可多了,不过都是出来干小工的,可不是你这样的读书人。”

    方长庚看似随意地问:“他们平时经常回家吗?”

    小高摇摇头:“哪能啊,凉州这么远,一年能回一次不错了。这不天天抱怨呢,有个什么事都不能通知家里,自己也不识字,找秀才写封家书都抵得上半个月的工钱……”

    小高一张嘴就说个没完,等他停了,方长庚才说:“小高哥,要是他们要写家书就找我吧,他们要是满意就随便给点,不满意不收钱,有别的需要都可以找我。”

    小高愣了一下,当即高高兴兴拍板道:“那太好了!你愿意就好!我改天就告诉他们这消息去!”

    方长庚点点头,心想慢慢打开市场,总会有点生意。现在他字练得好了,也能去书店接抄书的活,双管齐下,银子总会来。

    方启明跟着他走进后屋,有些忧虑道:“你白天还要上课,做这些会不会影响课业?”

    方长庚随口应道:“哥你放心,要是不行我就放一放,先试试吧。”

    方启明有些愧疚:“怪我,要是我当初能好好练字就好了。”

    方长庚侧过头认真地看着他:“现在也不晚,明年哥你肯定要去考试了,要赶紧把书和字捡起来,以后你当了大夫还要写药方,从明天开始就好好练吧。”

    “嗯!”方启明用力点了点头。

    过了五天,县里终于发了榜,方长庚一行人花了老大功夫才挤进去。

    方沅君先看到榜,嗓音哆哆嗦嗦:“长庚!你考了第三!”

第21章 有情况

    方沅君的声音在一片喧闹声中显得清晰无比,方长庚只呆滞了一下,旋即抬头去寻找自己的名字。

    前三的位置十分醒目,第一名不认识,第二是周其琛,再往下就是自己了。

    身边有人嚷嚷:“第一名都考了十八回了,终于成了案首,这回这秀才老爷是当定了……”

    还有人附和:“再考不上这人就要去跳河,县官老爷也看不过眼……”

    “……”

    此时的方长庚说不清自己心里是什么感觉,只是冷静地去找其他人的名字,随即在第二十五名的位置找到了方沅君,在第二十九名处看到了王复,直到最后一行也没发现方沐君的名字。

    几个人这时都已经看完一遍榜单,谁都没说话,又搜寻了几遍,确定不会有错后才逆着人流又挤了出去。

    王复不是和他们一起来的,只是看见方长庚他们也在看榜,就在路边等他们。

    五人聚首,方沐君勉强笑笑:“我早就猜到了,没事,你们可别这副表情啊,考上了该高兴才是……”

    剩下几人都面面相觑,连王复都安安静静地,都觉得这时候还是不说话为好。

    方沅君使了个眼色:“我陪沐君散散心,你们就先回去吧。”说完他反应过来,看了眼远处停的马车,眉心皱起:“这车可怎么办……”

    他刚想说“还是算了”,就听王复道:“走吧走吧,他们坐我的车,你们坐你们的。”

    方长庚点了点头,周其琛也默认了王复的话,方沅君这才笑着道别,然后拖着低头不语的方沐君往前走。

    王复这时才猛地跳起来,用力拍了方长庚一下,又惊又喜:“没看出来啊!第一次考就得了第三,服气服气!”

    方长庚心里虽还是有点失落,但终究还是喜悦多于其他,浅笑着摇摇头:“其琛得了第二呢,比我厉害多了。”再说参加县试的学子水平本就参差不齐,还未到见真章的时候,用不着高兴得太早。

    周其琛一向没什么表情的脸上难得也露出一丝笑:“我大你四岁,若是这几年苦读都不能超过你,我就要羞于见夫子了。”

    他早知方长庚聪慧又刻苦,然而看到他名次仅次于自己时,还是不禁心惊,看来还是有些小瞧他了……这么一想,连带看方长庚的眼神里也多了几分郑重和佩服。

    方长庚隐隐有所察觉,心里难免小小地自满了一下,嘴上继续谦虚:“若不是你前头生了病,不然你就是我们当中最早成为童生的人了……”

    王复是直肠子,最看不得这景象,“哎哎”叫着打断他们:“行了啊,都谦虚什么呢,酸的慌。我要赶紧回去告诉我爹去!看他还整天说我是扶不上墙的烂泥!”

    方长庚笑看他一眼:“那我们就回去吧。”

    几人朝王家的马车走去,想起什么似的,方长庚又问:“刚才我听有人说,那位案首当定了秀才,难道其中还有什么隐情?”

    王复嘻嘻一笑:“你不知道啊?这里有个大家都默认的规矩,只要不出什么幺蛾子,县试和府试案首就等于内定的秀才,否则案首落第,可就是当面打县老爷和知府的脸了。”

    方长庚心里一跳,竟然真不知还有这样的规矩,那若是府试能得案首,岂不是不用太过担心院试的问题了?

    只是下一刻他就暂且打消了这个念头,一来文科试卷的分数本就在于考官的一念之差,其喜好也占了其中一部分比例。

    二来,他曾在永州的地方志中得知,永州本是个穷山恶水之地,唐时的柳宗元、宋代的苏轼及黄庭坚,还有许多历史上的名人被流放至此地,但也正因此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集与文化足迹,到本朝为止,永州已经出现过三个状元,另永州学子的名声渐渐鹊起。府试集结了所有县城的学子,大都是囊萤映雪的学习疯子,还不知会不会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