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城里还要防止清兵内应,又要防止清兵屯兵城外射来的箭雨。宝钗等连日举着锅盖挡着外面的箭雨,另一只手捡这些箭,一人有时一天可以捡拾三四百之箭。
城里终于请来了从前的典史阎应元,他这一来,指挥有度,算是打了几场大仗,
尼姑慧然日日和他们说些外面的战况,隔一天换一批孩子带出去或拣箭,或救伤。,这日尼姑接受了城外一支梨园的队伍,因为全是不过十岁的孩子,弓箭技术很超群,白天在城上和清军干仗,守城的典史阎应元夜里就让他们到尼姑这里来休息,他们的头领叫段传秀的因为搏斗受了伤,被尼姑收留在白塔内养伤。他只休息了一日,就说再出城找救兵,不顾伤口还在流血,和梨园的孩子们告别走了。宝钗认出他就是那日救她的那个人,果然他后来又过来,说这次带来了一支三百人的队伍,很多以前锦衣卫的。这群人武功超群,上来城墙的敌兵总被他们的刀砍了下去。孩子们在城楼上救死扶伤,对他们十分钦佩。而宝钗却看到,这些人的首领居然是那个轻纱女子。因为她住在府衙之内,和阎应元几位在一起商议大事,她到不能多见。
这天清王悦拉了宝钗刚上城楼,一阵箭雨过来,她们手上什么也没有,却被一人飞起锦袍挡住,那些箭落在锦袍之内,被人一卷,箭落在地上,她们抬头时,却看那女子撩起面纱对她们抿嘴一笑,说不出的俏媚,一女兵小声说道:斗篷坏掉了,那女子笑笑,将那斗篷解开,只穿盔甲,短衫劲装,轻纱蒙面,更加飒爽。宝钗竟然一呆
此时城外放声呐喊,清军三万军队造了十条浮桥,一齐度过外城河,分十处运云梯上城。城上的人用砖石投掷,用长枪抵抗。有的清兵用船工蔽体前进,城内的人用火器、石头投向他们,无不打得粉碎。凡是四个城垛上的人,都是共同进退,看到清兵来了,就用弩箭向他们射击。尤其那女子指挥的弩箭队。
段传秀带着队伍对付那些攻击城脚的,用长枪投掷,或者把旗竿截断,将清兵钉在上面投下来。清兵死伤无数。清军都督薛王看到守城的还有些孩子,自以为勇猛无敌,穿了三层甲,腰里悬了两把刀,肩上插了两把利刃,手上还拿了一把刀,独自一人登上云梯,想要毁掉城垛。他跨上城垛,持刀朝孩子们乱砍,段传秀用刀砍他,几番斗下来,枪刺在他身上,却是刀枪不入。有人说道:“只有刺他的脸了。”于是大家一起刺他的脸。但那人武功高强,那些刀剑接近不了他。
宝钗看到那女将军用脚点了一下城垛,一手在一旗帜上一抓,小小身形突然飞起,在空中朝那薛王连发三箭,那薛王抬头抵御,一箭正中他脸上。众人欢呼,旁边城垛上弓箭队有一小孩子姓汤的,持钩镰枪钩断他的喉管;竹匠姚迩割下他的头。他的身体堕落到城下,清兵一起上来抢尸。城上梆鼓一齐响了起来。砖头、小箭如雨点下,又毙伤千余人。清兵只得得牛皮帐挡住箭和石块,这才把尸体抬了回去。
第二十章 烟鹤渺渺记忠臣()
贾珠见到了陈圆圆的第二天,就让柳湘莲给陈圆圆送了些粮食和用度。山里消息不通,和外界的联系主要靠锦衣卫的几位骁勇之人打探,段传秀的坐骑日行千里,经常会带回些消息来,说起吴三桂引清兵入关以后并没有抗清之举,相反四处杀戮义军明军,势如破竹,大家都很忧心。贾珠记得当年一起在老师那里学艺时和吴三桂的交情,对吴三桂还抱有幻想,说服陈圆圆一起北上,或者可以以吴三桂对她的迷恋劝吴三桂反清复明。
圆圆叹息,说吴三桂冲冠一怒为红颜,自己落下千秋骂名,若有机会可以去劝他弃暗投明,或者将来历史可以功过是非,重新评判。
于是贾珠只带了柳湘莲,护送陈圆圆一路北上,柳湘莲赶车,贾珠骑着马跟着,但南下逃难的人多,他们逆流而上,自然不容易,一路见到一些溃逃的大顺军和追赶过来的明军,因为缺乏粮食,每天都看到一些拦路抢劫的事情,贾珠先还管一管,后来这些事情太多了,想到自己只有赶紧结束这场战争才能真正救这些难民,只有尽快北上。
很快又传来了江阴抗战的消息,段传秀带了一支队伍前去支援,和王道士带来的童子军会合了。
贾珠和段传秀林黛玉在船上见了一面,贾珠原来想劝段传秀不要去江阴,尤其还带着这些孩子,段传秀不同意,说贾珠悲观,对任何反抗都没有信心,只知道保守行事。柳湘莲也一心想跟着段传秀去和满人打仗。段传秀喜爱这个伶俐漂亮的帅小伙,将自己的一套拳法教给了他。
这一晚几个人都不舍得去睡,深知这一分开一个往北,一个往南,也不知是否还能见面。陈圆圆教黛玉抚琴,段传秀教柳湘莲练拳,到是难得的静谧和温暖。贾珠看着黛玉小小的脸似乎越发瘦了,问她:“你愿意和段哥哥去江阴。”黛玉点头,微微笑道:“此去江阴,但为扬州尽忠义。”对贾珠道:“哥哥送陈小姐我到认为不必,到耽误了姐姐一生,不信靠她可以平定天下。”贾珠叹息,“我何尝不知,只是让他师出无名而已。”黛玉微微点头,“哥哥保重,怕哥哥会被他软禁。”
陈圆圆道:放心,有我在,一定保护贾护卫周全。”
贾珠笑笑:“我自然小心,所以带着柳湘莲,这孩子年纪虽小,最是机灵的。他原来在李闯王军中呆过,倒是得了些武功真传,功夫也忒好。”黛玉看柳湘莲此时一直在暗处望风,十分安静,点头,“此人有侠士之风。”段传秀笑道:“林姑娘看人可以和妙居士的读心术相比了。”三人看着江上大雾渐渐起来,黛玉有些咳嗽,贾珠忙让她和陈圆圆先去船上歇息,自己和段传秀把酒言欢,二人这次分别,也不知何日再见。
江阴的反抗招来的是更加疯狂的报复,清兵的红衣大炮几乎把江阴炸到地陷三尺,强烈的炮火中人根本就无法在城墙上伸出头来,救兵没有希望,投降绝不可能,大家在紧张的抵御之余对神灵也就抱有幻想。于是城中对于这个女将军的传说也越来越神。什么敌人在外面发炮对击。忽然看到一员女将站在城墙上,将袖子一拂,敌人的弹药就弹了回去,反而击毙了无数自己人。宝钗自然知道这说法有些无稽,但还是在内心期望能看见这个和自己差不多大小的女孩子。
十王痛惜薛王被炸死,命令大将抢掠城外居民的大箱千余只,叠成将台,和城一样齐。十王坐在上面,上将四人、亲军二百四十人围在台旁。那些亲军都拿着狼烟喷筒,将从南京、镇江缴获的大炮五、六步排一座,共计有百座,命令他们听到号令一齐发射,猛烈攻击城的东南角。阎应元爬到城上,用膝盖行走,看见十王在台上指挥,就叫街巷中力大无穷的汤三老儿背了一座大炮登城,对准十王安放好。阎应元又左看右看,对准了亲自点火发射。汤三老儿听觉上有点迟钝,还不知道是怎么一回事,呆呆地坐在那里张望。只看见火路一条,十王、四将二百四十人一齐随着火灭了。只剩下一把黄伞在半天中飘荡,一只脚连着靴子落了下来。大家欢呼起来。
清兵四出烧杀抢掠,抢夺粮食,弄得城外也是民不聊生。城外的乡民也拼死在反抗。死伤惨重。薛姨妈只得远退了三十多里,在驿道上等着消息。薛蟠和薛蝌心里痒痒,要出去帮忙杀清兵,薛姨妈如何会答应,着香菱和邢蚰烟把两个人看得紧紧的,也不敢让他们去打听宝钗的消息。
时间越拖越长,清兵也用了无数劝降之计,没有人答理他们。摄政王晓谕招安,全城也不听。豫王的指示到了,用箭射入城中,说明朝已经灭亡了,何苦要死守呢!里面的人看到后,在后面加了几句话“愿受炮灯,宁死不降!”又将它射了回来。
这天,大雨滂沱,夜半的时候,应元派善于游泳的陈宪饮和段传秀带了几个人渡过外城河,钉死清兵的炮眼,使他们缓了两天,不能攻城。城里连夜修好城垛。
后来五天,刘良佐害怕城里再来钉眼,命令不分昼夜攻击。到了傍晚,风雨怒号不停,这才停止了开炮。
中秋节快到了,阎应元军民做了月饼,发放民间赏月的物资,段传秀给白塔内的孩子送来了月饼。宝钗正要吃,想了想,又递给表妹王悦,那王悦此时病着,哪里吃得动,靠在宝钗怀里只是喘息。宝钗落泪。宝钗送段传秀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