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花梣稳重而善于处事,她这么一说,元春倒也不好立刻发火。且这时候,黛玉站出来了,“才人,既然她们那么说,那我就跟着走一趟吧。”
元春更是几乎愣住。
迎春和宝钗也惊讶。当然,她们和元春的理由不同。只因在她们的记忆里,黛玉对这些东西应该并无好感,也不热衷。
元春反应过来,忙道,“那里面黑黝黝的,哪是你这小姑娘能进去的?且若是真有什么不好……”
黛玉却摇头,一本正经道,“没关系。当初那位玄阳道长确实是说过,我这样小姑娘的身上也有正气。又或者是父亲的庇佑。既然受了圣人教诲,又怎能辜负这番说法?”
元春也差点儿哑口无言。
黛玉的这番表现,倒是不能说和她之前的表现相悖,却肯定是和京城中闺秀们的常态相悖的!一般的姑娘有可能会为了“正气”这个词汇毫不犹豫的挺身而出,脱口就是“圣人教诲”吗?
不过,先有花梣救场,然后有黛玉的挺身而出。元春虽然心中不快,在当事人自己乐意的情形下,也只得道,“那你小心些……晓仪,你也跟着走一趟。”
一个随侍的宫女应声出列。
而后面跟着的那些姑娘们,窃窃私语的声音也大了不少,也变得杂乱无章了。毕竟有小径的限制。此时这些来凑热闹的姑娘们却也被拉成了长长的队列。前面的事情只能一点点的往后传。
张滦的侍女竟然指名要林家姑娘随行,而林家姑娘也应允了的事情,以及她们所用的理由,对她们来说可都太值得议论了。
且这些姑娘们当中,大部分还都不知道这“林大姑娘”是何许人也,难免纷纷探问。
但在另一边,黛玉已经领着举止中规中矩的容华走到了雅楠和花梣的身边,抬头看她们。
如果说只是这一次还不能确定的话,联系之前南下时的事情,黛玉已经能肯定了。这雅楠对自己。似乎确实是有些敌意。
但让她同行的这件事……
花梣再次朝她一笑。笑容真诚而和善。
——若不是她实在太会演戏。那么,这只怕是他之前交代的。他若是宝玉,那么现在至少已经学会了“自己做主”啊!当初的那封信……也早就说明了这个。
他以前自然也有这样自做主张的时候,可每次都小心翼翼。忐忐忑忑,生怕弄错了她的心意。
现在呢?现在他做这一切的时候是怎么想的?是明白了她现在的处境和想法之后才这么决定的吗?还是……
黛玉并不害怕可能隐藏在黑暗中的鬼蜮,反而对张滦的举止忐忑不已。
这世上有太多的男子觉得自己可以为女儿家安排好一切,包括她的兄长在内。当中当然也有一片好心,可黛玉一点也不希望,宝玉也变成那样。
“要我走在前面吗?”虽心中千头万绪,黛玉开口时语气还是很坦然的。
花梣忙道,“这可不敢,林大姑娘能随行已是我们姐妹的运气了。哪还敢让姑娘打头阵?”
这还是花梣第一次对着黛玉说话。
黛玉听得出,她的语气比对着元春时还要恭敬两分。她一时却掂量不出这恭敬的背后含义,便只是点头。
花梣和雅楠则各自取了一块玉佩出来。
这两块玉佩应该是一对,一黑一白,呈阴阳鱼形。从灯光下看。玉质也细腻柔和。若都是天然形成,简直可以说是勋贵世家也少见的奇珍了。
而这样的东西,却被两个“侍女”捧在手上。
一时间,就是元春等人,眼中也露出诧色。
雅楠和花梣两个对此似乎却都不在意,将玉佩示意过后,便率先往出事的房子走去,并轻松的推开了门。
密集的灯笼光芒随着这个动作洒入屋中,然而因为温泉自带的水汽,外面的人往屋中望去,感觉上却是一片朦胧。就是温泉边的石地上,也昏暗得难以视物。
黛玉领着容华,并那个临时充作她侍女的宫女晓仪跟在后面,在石质的地面向内走了数步,感觉自然又有不同。
没有带着灯笼,更是觉得面前一片黑黝黝的,似乎相当不详。
但也就在此时,小小的、不甚明亮光芒在前方亮起,甚至照亮了小片温泉自然蒸腾的雾气。
这样的光芒,却让宫女晓仪发出了一声惊呼——只因这光芒,乃是花梣手中的灵玉发出的。
黛玉却没觉得不适。
她只是惊讶,“世上竟真有这样示警的灵物?”
花梣的表情则很凝重,“林大姑娘,若按这灵玉的情形来看,这儿并无邪祟,只是,最近有人才这里用过邪术!”
黛玉顿时蹙眉。
这不算太意外。可事情居然真的走到这一步了?群芳宴还没开始,竟然就有人用邪术去害次辅家的女儿!?
第一百八十四章 惊悚提议?()
不过,既然只是曾经在这儿出现过的邪术,她在不在这儿也就没什么差别了。黛玉迅速意识到这一点——
同样佩戴在她身上的,通灵宝玉的一部分,也并没有什么反应。于是,她示意尽忠职守容华和自己一起让开来。好让黑暗中玉佩亮起的微光展现在外面的人面前。
这个做法颇为“有效”,本来外面的人都有些屏住了呼吸的看着她们的举动,这会儿不正常的亮光,让私语声再次如波浪般由前往后的传递,渐次大了起来。
而得出结论的花梣忙请黛玉先行,自己也跟在后面走了出来,到元春的面前回道,“秉才人,白色灵玉微光,黑色灵玉毫无反应,则温泉并非藏污纳垢之所,只是有人在那儿用过邪术,残留了几分邪气。”
元春的神情颇为复杂。
她以前是并不信什么邪祟的。在原本的她看来,那些邪祟的传言背后,都是险恶的人心计算。但那闪着微光的灵玉,她也瞧见了。那显然不是夜明珠等物,只能以“神奇”来形容。
也就是说,传说中的邪祟、邪术一流,大概只能承认其真的存在?
元春一点也不喜欢这种掌控外、没什么了解的东西。是以她不由自主的皱起了眉。幸而,如果真的只能承认其存在的话,是有人作祟,总比“忠烈王府中埋藏冤案”要好得多!
而在元春沉思的时候,她的身后,消息再次飞快的传了出去,之前不管是黛玉随行也好,灵玉发光也罢,和这个消息相比就什么都不算了!
这几乎就是在说,参加群芳宴的闺秀们当中,有人用邪术害了宋清涟!
和元春的心态完全相反,这对闺秀们来说,这可比“忠烈王府有冤案”要糟糕多了!尤其是那些才艺上和宋清涟有些重叠。或者和宋清涟在参加群芳宴之前就有些往来的姑娘们更是纷纷变了脸色。
只是这会儿,却没人敢上去分辨。
还是与那宋清涟素无往来的迎春这时候在元春身边说了一句,“这么说来,难道是有人用邪术害了宋姑娘?可是,照王太医所说,宋姑娘如今也并无大碍。若有人用邪术使宋姑娘误以为见鬼,又是为了什么?”
这也是个问题。
不过,花梣却不打算解惑。她再次朝元春行了一礼,道,“我们姐妹二人。只是奉公子的命令前来探查。旁的东西不敢多说。不过。若说我姐妹二人在张家的见闻,邪术不比寻常,便是高明的医者,若是不谙此道。也未必能准确诊断。且许多邪术并不是一时发作了便罢……”
话说到此处,简直就像是应和一般,在人群的背后,传来不同寻常的骚动声。和之前的窃窃私语完全不同,夹杂着十分尖利的呼喊和叱骂。
元春立刻判断出了其中的不同,抬手阻止了花梣,并向一边问道,“又出什么事了?”
此时,聚集在后面的姑娘们已经纷纷让开了路。
虽难免有些推搡摩擦。这会儿却没人抱怨出声。让一个平日里她们都未必会正眼看的、衣鬓都已经有些凌乱的粗使嬷嬷匆匆忙忙的挤过来。
这嬷嬷也顾不得仪表,忙就在元春的身前匆匆一礼,语气十分恐惧,“才人,宋姑娘说她又见着鬼影了!”
这话如炸雷一般砸进了这群年纪不一的女子群中。
然而。一时间却没人能对此作出反应。唯有黛玉,忽地问花梣,“若是这世上真有鬼怪,那鬼怪又把宋姑娘给缠上了,是否那灵玉也会和之前一般表现?”
花梣摇头解说道,“我姐妹二人并不常在公子身边,倒也走了不少地方,却从不曾见过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