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杨广重新启用宇文化及,来护儿,杨义臣等分作三路开始攻击高句丽,而杨素的儿子杨玄感被任命为黎阳督运使,负责督运粮草一事。
第356章 玄感造反()
话说东征高句丽的宇文化及,已经率军已经赶了许多天的路,却一直没有遇到督运粮草的人送来粮草,上次送来的军粮过了今天就要告罄了,没有军粮还打个屁仗,那些督运粮草的真他娘的不是人。
看着士兵,有气无力,奄奄一息的样子,来护儿破口大骂道:“他娘的,老子非要去状告那些督运粮草的人。”
手下副将当即说道:“将军,现在士兵已经走不动了,再没有粮草运来的话,我们别说打高句丽军了,饿都饿死了。”
宇文化及气愤的说道:“你等带领士兵原地扎营,本将军去辽东城看看。”
话一说要,宇文化及便带着几名护卫,驾马行了百里之路来到辽东城,面见杨广。
杨广此时正在与姬威,宇文士及,张衡等商议对战高句丽的事情,闻只宇文化及竟然从前线回到这里,便有些郁闷。
待的杨广将宇文化及招了进来,只听杨广勃然大怒的说道:“尔等不在前线冲锋,为何来到朕这里。”
宇文化及扑通一声跪在地上说道:“启禀陛下,属下已经带领士兵将平壤城给包围了,可是这十几天以来,一直没有遇见督运粮草的杨玄感,将粮草送来,将士们已经好几天没有吃饭了。”
杨广闻听此话,有些震怒的看着宇文士及说道:“到底怎么回事?”
宇文士及有些无奈的说道:“陛下,早在微臣二弟第一次派人督促粮草的时候,微臣就已经派人找过杨玄感,只不过杨玄感却说什么粮草被水贼给劫了。”
杨广怒气冲冲的吼道:“岂有此理,粮草被劫,难道就不会派人追击水贼,夺回粮草吗?”
宇文士及赶紧说道:“杨玄感派人回话说是水贼来无影去无踪,根本难以追击,因此他有回到黎阳,重新去调集粮草去了。”
杨广气愤的说道:“等到他将粮草运送来的时候,只怕朕这百万大军早已经饿死了,还打什么仗。”
众人当即哑口无言,只听杨广说道:“立刻派人令杨玄感迅速将粮草送到辽东城,朕不管他使用什么办法,十天内必须送过来,不然休怪朕不讲情面。”
话说,待在黎阳督运粮草的杨玄感,此时心中有些踌躇,毕竟自己拖延粮草的运送,已经有二十几天的时间了,杨玄感心中暗暗猜想着,如果让杨广知道自己拖延粮草运输一事,会作何感想。
入夜以后,被杨广任命为武贲郎将的王延文,王延武,长史元务本,以及杨玄感的弟弟,武贲郎将杨玄挺等缓缓的来到了杨玄感的房间。
只听延文缓缓说道:“杨督使,陛下又来派人催促粮草了,这已经是第七次了,我们到底该怎么办呢?”
杨玄感眯着眼睛,看着众人说道:“拖延粮草这件事情,是我等一起做下来的,倘若陛下追究的话,我等都会受到处罚,所以本督使,倒想问问诸位打算怎么给陛下交差。”
元务本缕着胡须说道:“陛下这次征召百万将士东征高句丽,已经惹得不少世家大族心生怨恨,倘若长此以往下去的话,不止是百姓受不了,我们这些人恐怕也会负担不起的。”
延文点了点头说道:“自从陛下修建长城,东都,运河以来,强行从我太原王氏手中征去了万石粮食,上万两白银,如果在这样下去的话,恐怕我整个太原王氏就要家毁人亡,不复往昔辉煌了,为此我父亲气的瘫痪在床,辞官回家,闭门谢客了。”
延武插嘴说道:“大哥说的对呀,我们总不能眼睁睁的看着太原王氏在我兄弟二人手中覆灭吧。”
元务本冷笑一声说道:“现在何止你太原王氏状况凄惨,我关拢元氏还不一样,而且整个关陇贵族结果都是一样的,博陵崔氏,范阳卢氏等等,都被陛下征召了不少的粮食和家仆等等。”
杨玄感叹了一口气说道:“现在,天下眼看着就要分崩离析了,倘若五姓七望之中,有人挥手起义的话,我杨玄感一定会毫不犹豫的投奔与他。”
延武闻听此话,激动不已的说道:“杨兄何必要跟随他们起义呢?越王在世时,那可是叱咤风云,执掌天下兵马,现如今只要杨兄举旗造反,想必会有很多人,很多家族响应的。”
杨玄感闻听此话,静静的坐着一言不发,不过眼睛却扫描着在坐的其余人等,元务本当即站了起来,拱手说道:“只要玄感兄弟举旗造反,我关陇元氏愿意响应杨兄。”
延文与延武彼此看了一眼,异口同声地说道:“我太原王氏也愿意响应杨兄。”
杨玄感闻听这两个氏族都愿意响应自己,心中顿时激动无比,内心中,又一次想起了自己父亲临死前的重托,耳边又想起,杨广曾经给身边近臣说的那句话:“杨素多亏死得早,不然的话,朕一定要灭了他的满门。”
这句话是父亲去世不久以后,有人悄悄对自己说的,可以说正是这句话,极大的刺激到了杨玄感。
杨玄感暗暗想到,我杨氏父子一门忠烈,为了大隋天下,忠心耿耿,而陛下竟然说出这样的话来。
想到这里,杨玄感激动的将手中的杯子摔在地上,怒发冲冠的对着身边几人说道:“既然诸位都愿意响应在下,那么我等从此刻起就反了这大隋天下,救百姓于水火之中。”
元务本兴高采烈的站了起来说道:“为今之计就是我们没有兵器铠甲,亦没有多少可战之士,该怎么做呢?”
杨玄挺想了想说道:“大哥,为今之计重要的不是兵器铠甲,而是让那些黎阳附近州县刺史,将给陛下东征的粮草全部搬入我们黎阳来,有了粮草我们才能召集到愿意跟随我们造反的百姓。”
杨玄感闻听此话,屏息凝神的说道:“玄挺这番话有道理,明日就传信让濮阳,东郡,白马,汲郡,卫县,顿丘等州府将粮草统统送到黎阳来。”
延文说道:“请杨玄感兄弟放心,明日我等就派人告知这几个郡县刺史尽快将粮草运往黎阳。”
第357章 李密之计()
就在这时候,元务本忽然说道:“自古以来打仗须得师出有名,才能让百姓臣服,我等该以什么样的口号来起义,让更多的人响应我们呢?”
杨玄感想了想便说道:“现如今,来护儿正从海上进攻平壤城,我等就假借来护儿谋反,征讨来护儿,同时以恢复先帝旧制为名,号召那些忠义之士一起抵抗大隋。”
众人闻听此话,当即拱手说道:“我等谨遵将军号令,莫敢不从。”
翌日,杨玄感命人传令濮阳,东郡,白马,汲郡,卫县,顿丘等州府县令及刺史,迅速将粮草运往黎阳,不得耽搁陛下东征高句丽大业,各县县令或是刺史,唯恐出现什么差错,纷纷派人将粮草送往了黎阳。
杨玄感这几天内心里非常的激动,可以说一直处于情绪亢奋之中,是以经常难以入寝,粮草的事情已经准备妥当了,那么就剩下士兵的问题了。
杨玄感左思右想之下,命令杨玄挺集合城内所有的男丁,不管是十岁以上或者是八十岁一下的男性,全部集合到城内军营之中,交给李子通进行操练。
另外杨玄感又命令延文,集合城内所有的妇女制做头盔铠甲,因为没有足够多的铁匠,也没有什么铁器,再加之时间上来不及,因此杨玄感命令延文用帆布缝制头盔铠甲。
做完这一切的时候,杨玄感又让延武将运送粮食队伍中的百姓,挑选了五千个人编入了队伍之中,当然运送粮草队伍的原本就是五千人,根本就不用挑选,直接全部选拔上了。
就在杨玄感筋疲力尽的吩咐完这些事情之后,便陷入到了沉思之中,就在杨玄感迷迷糊糊的时候,门外侍卫进来禀报说蒲山郡公李密前来投靠,闻听此话,杨玄感心中顿时有些惊喜。
但见那李密手拿蒲扇,缓缓走了进来说道:“许久不见,楚国公还好吧。”
杨玄感拉着李密的手,笑了笑说道:“李兄就不要取笑在下了,在下如今是逼不得已才做出这样的选择来。”
李密坐下之后,坦然自若的说道:“前日在长安听说兄长举旗造反,誓言救百姓于水火之中,贤弟便来尽一分绵薄之力,希望弟弟我来的正是时候。”
杨玄感眯着眼睛,缓缓说道:“实不相瞒,最近几天为兄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