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纵兵夺鼎-第74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燕北都没听过!

    这个节骨眼上轲比能集结兵马,这不是找揍嘛。

    燕北到现在都没弄明白,到底是轲比能在塞外这几年真了不得了,还是觉得他燕仲卿上了岁数就好欺负了。

    跟曹操那种老来俏不同,燕北如今三十多岁,可教训了一群称霸四方的诸侯让他内心极为自大,恨不得跟谁都称老子,在他眼里轲比能就是个塞北小辈,算不上什么厉害人物,如今却敢再来撩他虎须,如何不令他恼怒中甚至感到有些好笑?

    毫不夸张地说,单轮军事力量,燕北敢说他治下的赵国,正处于一百年来中原最强时刻,往上数什么冲帝、质帝、桓帝、灵帝时都不可比拟。

    “派人带着孤的书信去幽州并州,他们的要求孤准了。”燕北说着便将笔搁到一旁,盖上属于赵王的印信,将书信交与侍立一旁的田丰,转过头指着赵王印信对端端正正像个小大人儿一般跪坐身旁的燕桓笑道:“小子,耶耶再教你个道理,这世上你若想要做成什么事情,你就得努力坚持下去!”

    如今燕桓的年岁不算小,又学经读史的,燕北自然想让他多学些东西。何况有了上次他指使典满揍应瑒的事,也担心儿子将来长成个混世魔头,便时常在处理政务时将他带在身边,边听边看。

    见燕桓不懂,燕北咧着嘴笑道:“以前耶耶在辽东时,就喜好私刻官印,那时候刻的官印小,像什么军侯印、县令县尉印,那时候可都是你耶耶自己下手去刻,你诸多叔父手里都拿过耶耶刻的官印。后来官职高了,手下人的活儿熟了,就交给他们去刻,你看现在,耶耶刻的印,天下谁不认?”

    “而且坚持也要看坚持什么事情,有些事方向错就不行了。”燕桓懵懵懂懂地点头,便听燕北接着道:“看你姜叔父,年轻时候掘坟盗墓总给耶耶显摆,这不现在修王陵去了,他不把心用到正地儿,这能行么?”

    坐在殿中角落的几名史官面面相觑,纷纷向同袍投去求救的眼神,初秋的日光从殿门照进来晒得他们背后直冒冷汗——大王又开始信口开河了,这东西记不记,记不记?

    正思虑着,殿上燕北猛地转过头来,探手指道:“不许记!”

    一众史官如蒙大赦,连忙拿起小刀削去竹片上的字迹,汗如雨下。

    正待此时,方才离开大殿的田丰再度于殿外拱手,快步走来上前道:“大王,太史将军求见。”

    “消息传得好快,这就让子义知道了。”燕北抚掌笑道:“让子义来吧,哈哈!”

    太史慈来赵王宫做什么,不用想燕北都知道,甚至他早就猜到太史慈会来,只是不知道他会在什么时间来罢了。太史慈肯定是闲不住了,和他同一时期加入燕氏的甚至是在后来加入燕氏麾下的,早都在一场一场的战争中称名,可他却始终像个伏笔呆在魏郡,守着一座邺都操练着他的兵马。

    这都不算什么,但燕北留给他的是什么使命?看着皇帝,并随时准备进攻干掉皇帝与一干大臣。即便燕北反叛汉朝已经是大势所趋,甚至天下都只知燕氏不知汉朝,汉朝也被仅仅压缩进邺都这微小的一丁点地方,但这种事并不是太史慈想做的,如果有机会,太史慈一定会想要远离这里。

    即便不能做出改变,至少可以视而不见。

    “大王,臣请出战塞外!”

    燕北看着太史慈迈步上殿便笑了,挥手道:“孤早知道你要来,去吧,带你本部进驻幽州,教教轲比能应当做什么。这场仗从军都山开始,但不能像军都山那样结束,去吧!”

第二百六十五章 三路兵马() 
    太史慈领兵走了,带着他操练了许多年的冀州军前往幽州,驻守邺都的将领换成了焦触。其实燕北还是偏心的,他担心三弟燕东做不好守备幽州的事宜,故而才让太史慈从军都山开始向鲜卑草原进攻,否则最好的进攻地点实际上是并州五原。

    毕竟燕氏南下进攻的路从幽州取走了太多人才、兵力、财物,如今在幽州并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战将,兵倒是不少,可燕北十分清楚地知道,燕东并不会打仗。

    倒是并州的马腾对燕北来说没什么好担心的,毕竟马氏是从凉州那种地方杀出来的,即使在并州,马腾身边依旧有马氏能征善战的军队相助,这事并不需要让燕北担心。何况马腾本身就是战将,让他做并州牧为的就是镇守一地,只要太史慈从幽州出征,便能为马腾分担足够的压力,后面的事就容易解决多了。

    真正让燕北思虑的事情是,他要不要亲自领兵征讨鲜卑。

    想了想燕北还是放弃亲自北征的想法,俗话说千金之子不坐垂堂,他的身份尊贵便不应轻易涉险,倒不是因为久居庙堂让他少了心中的血勇,只是如今在赵王宫才能最大程度上发挥他的作用,反之一旦他发生问题,整个燕氏便会轻易分崩离析,这是谁都不敢轻易尝试的事。

    燕北摇摇头,叹了口气揉着燕桓的脑袋,“如果你这个小子再大一点就好了。”

    燕桓再大一点,燕氏也不至于将一切都悬挂在他的肩膀上,到时候燕北也能有更多自由活动的机会。哪里会像现在,所有重担都压在他的身上,丝毫不得轻松。

    转眼,当南方的战报再送到燕北案头时,便让他狠狠地错愕了一番。

    “曹操去荆州了?”燕北揉着太阳穴不禁发愣,“前几日马超不还说在蕲县外与曹军血战一场,想要返回北方,怎么转眼便让曹操跑了?”

    仔细翻阅战报,让燕北也不禁露出苦笑,曹操太聪明了,居然借着这个机会乘船向西,刚好错过张辽领兵向东的空档。

    拍拍手燕北站起身来笑了,就算曹操去荆州又能如何?如今荆州早已自顾不暇,等他的大军从南阳打进襄阳,曹操还能往哪里跑,难不成再跑去益州和刘备搭伙去?

    跑吧!知道跑就好,至少知道跑便死不了,知道跑就说明心里的那股气已经弱了。对一个诸侯来说,尤其是与燕北为敌的诸侯,最好的情况就是他知道跑,如果曹操不跑,想尽一切办法与燕军作战倒还会让燕北感到担忧,毕竟一个一心取胜的曹操对燕北来说还是很大的麻烦。但如今曹操想着如何跑到别的地方,这就意味着他对燕北的威胁已经小很多了。

    曹操跑去荆州,这可是件大事,这关系着豫州已尽数平定,潜在威胁的扬州也失去了与燕氏之敌接壤的土地,他们很难再联合起来,不能联合的扬州,于燕北看来什么都不是。

    燕北挥动大笔,转眼便写好了调令,派人送往南方。

    “调张辽领军入江夏,与荆州作战;调田豫进入豫州,以楼船将军兼领豫州刺史,负责辅佐徐州与荆州的战事。”

    徐州如今已没什么战事,但燕北仍旧不敢对江东掉以轻心,毕竟孙氏虽然并未向他宣战,却也没有向他表示臣服,这便意味着江东孙氏在等待时机,不论是等待时机向他投降还是等待时机向他宣战,这都不是什么好事,而这种时候燕氏最强大的水军进驻大江,能起到最好的作用。

    一面用水师封锁荆南、一面用水师震慑江东。此时此刻,天底下没有任何人的水军能强过他的燕氏水军!

    到这种时候,燕北也不禁感慨起士燮的先见之明,早在去年便派出长子携礼前来赵国,使交州独立于中原诸侯纷争之外,如今又站对了局面,深谙远交近攻的道理,如今这份示好自然得到回报。

    燕氏水军封锁大江,意味着他们也能够与交州接壤,双方在随后便能互为攻守,对抗荆州与益州。

    在燕北面前摊开的舆图上,他的手掌从东北拂过代表天下的地形图,如今他的敌人尽数都在西南,剩下的不过是江东那种小地方罢了。

    有田豫顺流而下的支援,江东对徐晃来说不是什么大问题。当然了,这种不是什么大问题指的并非是南攻,而是说隔着大江据守不是什么大问题,毕竟大江的天险是双向的,此时此刻若让徐晃去南下打江东,也必然有力不逮,不过孙氏若敢度过大江来打徐晃,燕北能保证他们吃不了兜着走。

    燕氏战场随时切断他们后路的风险可不是闹着玩的。

    曹操进入荆州,在燕北看来事情是有好有坏的,好的自然是燕氏的力量可以使用的更为集中,只需要全力攻打荆州就够了,有张辽在东,高览、张颌、张绣在北,田豫的水师在南,三面合围蚕食之下很容易将荆州的土地一口一口生吞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