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纵兵夺鼎-第64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况。

    不过一旬之间,远道而来的诸侯王或世子便有七人,短时间内诸王会盟之闻便传遍淮泗之间,风头一时无两。诸侯王会盟少不了的是按辈分排座次,前来会盟的诸王世子自然便都坐在后面,不过实际上诸侯王里真正有才能的都是这些小辈。倒不是说诸王失德,关键在于成长环境,在诸侯王年轻时候,朝廷国力强势,诸侯王讲究无才有德,太过有才的诸如刘宠这般竟能传出勇武之名,那是叛逆。

    要不是碰上天下大乱,皇帝早晚得办他!

    可到了世子们成长这会儿呢,天下已经大乱了,乱世的诸侯王惨啊,没兵权没力量,那不就是任人鱼肉?所以世子们多少是读书习武的,大环境迫使他们学习领兵打仗,也更关注天下局势。

    这回诸王会盟也算是给他们扬眉吐气的机会了。

    陈王刘宠坐于席上,身旁炭盆烧得旺盛,哪怕在高台设宴都不会感到寒冷,他望向这些刘氏宗亲,眼底隐着几分嘲讽。人多可壮胆气,说的就是现在这帮饮酒作乐的诸侯王啊!仿佛他们在黄河以南千里之遥的地方扎营稳坐,北方的燕北就自己跳到大河里淹死了一样。

    到现在所来会盟的七个诸侯王,别管大的小的,没谁是拥有完备计划的,甚至有些人对赵国燕北有何样实力都不知晓,便仓促募了大几千兵马赶来会盟,说是共襄盛举……其实不过是酒囊饭袋给面上贴金。

    他们的先祖曾投身最惨烈的反秦义战,前后败绩不知凡几,所面对天下最可怕的敌人,项籍胜了不知多少仗,可他输掉一场,便是垓下之围。那是真正的庙算之胜。推翻新朝的同样是他们的祖先,骑牛而战以两万破四十万的辉煌战绩打出汉室中兴!

    现在刘氏诸王便都这副德行?

    刘宠轻笑,竟是越看这些兄弟子侄,越高兴了。

    这让他不禁去想,击败燕北之后,这些刘氏诸王怕是也没太大出息,辅国将军舍我其谁?刘宠没更大的野心,只要能以诸侯王的身份平定天下,也不枉为刘氏子孙。

    这倒不是他小觑燕北,实在是燕氏树敌过多,袁曹谁不想要他的命?即便燕氏掌握整个北方的土地,却实在称不上稳定,就如同高皇帝对项王,高祖皇帝能输无数次,可项籍只要输一次,他就完了。

    只要王师北渡黄河打进邺都,天下便不再掌握于燕氏手中,到那时候,就算对其放任自流,也不会再对朝廷造成更大困扰。

    “大王,您在笑什么?”沛王世子刘契向刘宠祝酒,刘宠回过神来笑道:“寡人想起一个传闻,不知道诸位大王有没有听说过。”

    正饮酒的诸多汉家王侯听到刘宠这么说,都转过头来洗耳恭听,便听刘宠笑道:“赵王的胞弟蓟侯燕东是幽州牧,在奉迎陛下入冀后,蓟侯进京述职,赵王让他回辽东老家,在辽西郡修出一道城关……在辽西郡修城关做什么,诸位大王可知晓啊?”

    刘宠话还没说完,诸王便都笑了起来,这事并非什么秘密,燕北当时的担忧被理解为胆怯也不足为奇,刘契笑道:“若北方战局不利,赵王可丢了封国逃回辽东!”

    “多少是百年来第一个异姓王,寡人今日便代他问问列位大王,若赵王兵败,嘿!”刘宠笑道:“准许其归辽东如何啊,修出一道关口劳民伤财,若不用,可不善,哈哈哈!”

    “哈哈哈!”

    “大王所言极是,哈哈!”

    诸王笑得畅快无比,刘宠知道他们一定会喜欢这样低俗的笑谈,就在这时有亲卫武士快步跑来拱手道:“大王,来了会盟者,五百骑,衣甲鲜明打着河间王的旗号!”

    “河间王也来会盟?”刘宠面色大喜,河间在冀州北部,“若连河间王都能赶来会盟,大事可成矣!”

    陈国亲卫还未退下,便已能在船坊看来五百骑战马呼啸而来,停驻于大营左近,接着十余骑士高昂打着河间王的旗号踱马而来,从容无比,气概甚至令刘宠感到丝丝不快,哪里有会盟者比自己这盟主还要威风的?

    紧跟着便听两列武士高声唱道:“赵王携河间王前来会盟!”

    当这句话被高声唱出时,诸位刘氏大王还未反应过来,甚至就连那个唱出这句的武士也没察觉到有什么不对……平日里没有一点儿存在感的诸侯王在这会都冒出来,再跳出来个赵王好像也不奇怪,不过赵王,怎么听着那么耳熟呢?

    “赵王也来……赵王?”刘宠的笑容僵在脸上,就见一行人已走至高台上,一名穿厚实大氅束发高冠的青年拱手奉上木匣,恭敬地笑道:“在下孙综,替我赵国大王前来会诸侯之盟,河间王首级在此,请大王过目。”

    诸王登时都被惊呆,酒樽落地噪杂声更不绝于耳,众人这才发现这孙综身后诸人中有一颔首武士分外健壮,全身蒙于大氅之下,此时抬起头格外雄毅的脸面咧开嘴笑意下是一口森白牙齿,大氅坠地盘虬的肌肉将衣甲撑得鼓鼓囊囊,侧身迈开步伐,上百斤大木雕文案便被提在手中,带着呼啸之音向上首刘宠掷去!

    “某家典韦,向大王贺喜!”

第一百二十四章 逃逸() 
    两百年来,人们已经习惯但凡称王者皆刘姓,而在这样一个诸王会盟,何况身处腹地的情境下,根本没人会担心燕氏军队突然出现在这,更不会有人在听到赵王这个称号的第一时间想到非刘姓。

    何况燕北怎么会派人到这里来?他的燕氏军队要想抵达这里,可是要先穿过曹操部署在兖州北方的层层兵阵,这怎么可能?

    燕北用实际行动告诉他们,这很有可能。

    别说赶到阳夏的五百骑兵,甚至就在曹军腹地,还停驻着两千五百步骑,那曹军陈留郡襄邑县令还不要给他们将粮草备好酒菜备足?原因无他,一面河间国大旗,甚至都不需要派人伪作河间王,单单是句世子会盟便打消了所有疑虑。谎言这个东西很有意思,郭嘉说只要骗过亭长,亭长就会帮着你去骗蔷夫,蔷夫上当自己就去骗县尉,县尉更厉害会派人直通太守。

    到这儿,欺骗一任见多识广的太守,其实只需要欺瞒乡里粗鄙的亭长而已,至于其他的,越是倨傲越好,对谁都爱搭不理,多听少说……这事就成了。

    孙综知道郭嘉这么跟燕北说的时候恨不得拔刀砍了郭奉孝,这世上有一种玩意儿,动动嘴皮子就会让别人血流成河,名字叫谋士;可这世上也有一种人,因为别人动动嘴皮子自己便血溅五步,名字叫死士。

    而燕北麾下,就有许多这样恨不得为主尽忠的死士,从辽东东道城到赵国邯郸都,数不尽的人愿以燕氏平定天下之宏愿为己任,粉身碎骨在所不辞……尤其是孙综。

    最后他还是没拔刀砍郭奉孝,反而自己也觉得有三成可能,旋即拱手便向燕北请命前往阳夏,不为别的,只为臊一臊大张旗鼓传檄天下的陈王。至于会不会丢掉性命,孙综没有考虑,他只是向燕北提了一个要求。

    他想让典韦做他的护卫。

    这个请求僭越了,不过孙综死都不怕,还怕什么僭越?他请典韦为护卫,倒并非是因为觉得典韦有多厉害能保下他的性命。尽管北州傻子都知道燕北的护卫绝对勇冠天下,但孙综提出这个请求不是因为典韦厉害,而因为典韦是燕北的护卫。

    如果就这样死在陈国,他希望能有一名武士记录下他的英勇与作为,并活着回到大河之畔告诉他所效忠的大王,他并未辱没国君的英明!

    燕北觉得读书的人一个比一个坏,郭嘉上嘴碰下嘴皮,便让孙综甘愿把自己小命儿丢到陈国;孙综开口再闭口,现在典韦也抱拳拱手请命要随孙综同赴死地。

    偏偏这请求让他难以拒绝,怎么拒绝啊?汉室诸侯王阳夏会盟,他赵王亲自敬上一份贺礼,不过分吧?

    想想就他娘心痒痒!

    所以,就有了这样一幕。

    典韦的大氅落地,直至整张案几朝上首陈王飞掷而去时诸人才始得惊慌,盟誓高台一片鸡飞狗跳,武士拔刀、衣甲相撞、诸王惊怒声汇作一片!

    “某家典韦,此案,吾王敬上!”

    陈王刘宠是诸侯王中有名的勇士,一手强弩射术十发十中,好似神迹,反应速度自然也是飞快。可就算再快,难道还能快过真正在飞行的案几?

    霎时间刘宠只来得及踢翻面前案几,飞掷而来的大木案便夹裹巨力砸了过来,可刘宠却无法再做出任何规避动作,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两张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