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纵兵夺鼎-第62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黄河南岸的兖州,燕曹两军投入兵力近十万、人力过十五万;调兵遣将曹仁、阎柔、乐进、李典诸部将帅行军皆在千里之数,大小交战十余仗,以急行军著称的夏侯渊与燕军偏师大将张辽转战行军皆近三千里!

    难道还不能被称作战役?

    这若不是战役,恐怕也只有黄巾乱、羌乱、董卓乱、李郭乱能称作战役了。

    燕北在黄河北岸低头看看案上堆成小山的战报,抬头望望水面未宁的大河,挠着脑袋很想给曹操写封书信送去。上面不说别的,就写:‘孟德兄,这实在并非燕某本意啊!’

    未能表诸侯之敬,全故友之情。这两军交战的基本礼仪,难道不是拿出浑身解数应对敌军,以示重视?说什么也要派个十万大军南下啊!

    居然就派一下将就阻住了兵横二州占据中原所向无敌的曹氏,岂不小觑曹操。

    太失礼了!

    当然,以上都是燕北自己偷着乐,他是真捡到宝了。一场本应大败的战斗成了战平的战役,这可要比大胜的战斗要高出不知多少。而更关键的是,他终于在自己部下找到最合适作为主帅之人。

    所谓将才帅才,其实区别并不大,都是要从小小军卒一步步经历血战,经历胜战也要经历败仗。经验足够,统帅兵马运筹帷幄于内,调兵遣将于外才会不出差错,不出纰漏,这样的人不论为将还是为帅,都是可以的。

    但将帅之间也有区别,将者善将兵,因为他就带兵一军之中军争最强者。如燕氏大将麹义,无疑是这个时代最优秀的将领之一,天下出其右者不过寥寥;而帅者善将将,并不是他的指挥才能就比大将高超到哪里去,而是在帅的指挥下,将能绽放出更耀眼的光华。

    若将张辽麹义对调,兖州的战果也许会比现在更好,麹义绝不会像张辽一样,本部所面对战事皆败。不论阎柔、阎志、章碾、卑衍等人之军如何,但凡与麹义对阵的敌将,大约都不会得到太好的下场。但同样可能带来的结果便是诸部皆败,独麹义大胜。

    在没有后军辎重的前提下,能保住己方不败已经很难了,这么说并非是麹义不好,而是张辽的处理方式更好。

    阎志不过初阵,面对曹仁这样的曹氏宗亲大将,想要保全自己,谈何容易?但用胡骑去冲击民夫军阵,恐怕胜利要比失败难得多;阎柔率乌桓军受命在谷道口堵截曹氏兵马,布下疑兵,虽战不利但死守谷城,同样拖住于禁部兵马。

    下驷拖上驷,张辽运用得极为顺溜,从头到尾他都在寻找时机用二流军队去拖敌军一流主力,等到敌军二流军队周转疲惫到战力下降,再以一流军队一举击破。

    长远来看,部下拥有张辽这样能打的大将,是人之幸事。但就现在对燕北来说,南面收到的一封书信才是最令他畅快的事。

    “大王在想什么?”

    郭嘉看燕北打开书信看了两眼便露出大喜,随后一言不发地愣神,过了好久才按捺不住地问出一声,让燕北回过神来,笑呵呵地道:“我想起今年出征前在赵王宫,桓儿问我为什么我们汉家要在孩子满月时在家门口悬一张弓,还问我他小时候也要挂小弓么孩童啊,天真烂漫。”

    郭嘉轻笑,燕北这是出征数月,即不归乡也不见敌,也够吊诡,问道:“大王是怎么回答的?”

    “我说那是希望他将来英武盖世,能率军南下平定诸侯一统天下。当时燕某还在想,我这辈子怕是不成了,这最有可能扫清诸侯的机会却被一场大雨困在河北,再休养生息五年八年,待人心思定,战事就不是轻易能决定的啦!”

    “可他若现在问我,我会说那是希望他将来英明神武,能做治世的”燕北咬着嘴唇突然狡黠一笑,拍案道:“山河一同,为父帮他全办了!”

    说着燕北将书信一翻,道:“看看吧,刘表发兵袭击豫州,张绣领军进发颍川,孟德的后院儿失火咯!”

第一百零二章 张绣跃颍() 
    燕北没料到这个时候南方诸侯中居然还有人愿意跟从他对抗曹袁联军,而且是刘表这个汉室宗亲!其实在燕北想来,最有可能提兵助他的是江东孙策,但孙策至多也就是在袁绍后面拖拖后腿。江东那个地方中原想打过去很难,但他们想往北打更不容易。

    可孙策现在是没能力向北动用大队人马,他的战力在前番兼并袁术残部及与袁绍对抗的战斗中受损颇大,难得曹袁两方联军与燕北对决,这对他来说不是北争军利的时刻,反而是休养生息最好的时机。

    但总念叨着不违汉室之忠、不愧盟主之敬的荆州刘表,怎么会在这会儿发兵助燕北呢?这不要说燕北了,就连郭嘉都大吃一惊,在他前番的推演中,认为荆州最大的可能就是因是否燕北或曹氏的意见上达成统一,两不相帮坐收渔利。

    真想不到刘表有这样的勇气,敢发兵面曹。

    这一切还要说起到月余之前,燕北向刘表及张绣传信,告知他们即将南下的消息。刘表的牧府如何争论暂且不提,兵多将寡的南阳郡,可没有多少争论。

    能拿主意的拢共张绣和贾诩俩人,争论什么玩意儿去!

    “先生,这书信,您以为当如何?”张绣恭恭敬敬地对贾诩拱手问着。凭借贾诩的帮助,让他在叔父死后带着上万凉州外乡人在南阳站稳脚跟,还得到了朝廷的燕北与荆州牧刘表的共同承认,成为名副其实的一方诸侯,他对贾诩自然是百般倚重。

    贾诩也从未让他失望过。

    “赵王邀请,我们要听从。”贾诩这么说着,便见到张绣对‘赵王’这个词的不屑,不过显然是因他在当面而没有发什么牢骚,接着便继续问道:“将军可知,冀州八月年年大雨?”

    张绣不知贾诩怎么突然说到冀州下大雨的事上,缓缓摇头,脸色抱歉地说道:“先生又不是不知道,绣久于凉州,若非当年叔父从董公入中原,恐怕现今还在老家呢。”

    “今年若不出意外,冀州还会有大雨,如此一来北方辎重便难以输送向河南,相比赵王做好的打算是要率大军就食于敌,兵马所过之处粮草掠尽。若曹公与燕公相争,将军希望那边得胜呢?”

    张绣摊手笑道:“他们两家比起我们都太强,倒不如两败俱伤。说这些没什么意思……若二虎相争,绣当然希望燕仲卿得胜,到底他比曹操需要我们。”

    “将军说得对,苟全乱世多有难处,远交近攻人之常情,至少现在看来赵王可容人,若将军发兵助他,将领南阳太守一定可以保住。若赵王得胜,荆州只要臣服多半会维持原样;若曹公得胜,则下一步便是征讨荆州,既然希望燕军得胜,我们为什么不出兵助他呢?何况,哪怕发兵不胜,将来面对的也一样是曹公的征讨。”

    “如果这样,如先生所说冀南夏秋之交有大雨辎重运送不便那为什么还要发兵,不论如何都要应对曹操接下来的攻势,倒不如保存实力,以图大战!”

    张绣这么想是有道理的,他们发兵便要和曹操作战,南阳这个地方与燕氏在北方的军队并不接壤,燕氏打的是兖州东郡,他们发兵只能打豫州颍川,如此一来独自面对曹军,士卒必然多有死伤。

    “非也,南阳富庶很久了,即便过去董公故去李傕之乱都未能对这里造成多大伤害,这正是将军在这里的缘故。现在兖豫大战,可计死伤数万,百姓流离失所必可达数万乃至十数万,这不正是南阳的机会,将这些百姓迁至南阳,尤其颍川人杰地灵,哪怕将军仅迁十万百姓,对南阳也是幸事啊。将来与曹公再战,我等也能有更多兵员,何况这次我们援燕氏,下次荆州遇袭,难道赵王不会在北面援助我们吗?”

    天下有识之士,都很看好燕北,认为他能守住冀州。但同样的,天下有识之士,也都不看好燕氏能打进兖州。

    因为天时不在燕氏。

    张绣被贾诩说动了,但心中仍旧有所犹豫道:“如果我南阳发兵,那荆州刘公……”

    “老夫自会前往襄阳,劝说刘公发兵,必为将军赚得一南方强援!”

    贾诩上了年岁,奔马驰行纵贯荆州已经很困难了,但坐马车就不太难,当即从南到北,数日之间直抵襄阳城下。

    到这个时候,荆州牧府还乱着套呢!

    刘表单骑入荆州是一时美谈,成为美谈的原因一来是因为刘表的勇,而来是因为他入主荆州在当下各地诸侯以军争定大势的前提下,是提前分配各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