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纵兵夺鼎-第62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便胜了。”

第九十六章 勇猛精进() 
    劝降,很多时候是个脑力活计。

    燕北将赵都传来的书信放在一旁,说客孙综对审配的劝降又失败了。要想劝降颜良文丑,必先让他们有个台阶下,而燕北认为这个台阶就是审配。其实现在他们三个到邯郸以后就不太像囚犯了,就像不言而喻的默契,燕氏军卒看守着他们,但他们同样可以自由活动,甚至还为三人配了重木制的兵器与坐骑,供他们活动身体。

    唯独一点,便是他们不能自由出入宅院。这也已经足够了,赵王宫的从人给他们送去书简,甚至还会斟酌着挑些战报与天下局势递给他们,好让他们不用堵塞耳朵蒙蔽试听。

    燕氏对他们的防守不算严密,但这种时候,他们也不会逃走。

    转眼自袁氏丢掉渤海至今,已经有几年了,这几年里他们对袁氏而言就像死人,离开赵王宫,他们也无处可去。似乎三人心中仅剩的尊严,就是在这种不言而喻的默契下,不投降燕北,仍旧作为袁氏的家将、俘虏留在赵国。

    赵王留给孙综的使命便是隔三差五地去对他们劝降。其实燕北对此心知肚明,三人绝不会因孙综的游说而投降……几年俘虏,劝降对他们而言已经成了一种获取自尊的仪式,从最早的厉声呵斥到现在能够与孙综把酒言欢,他们熟悉看守自己每一名军卒,甚至时常还叫到一处饮酒,但绝不会因此投降。

    这也是燕北尊敬他们三人的方式。

    他擅长操纵心术,自然知晓三人当今古井无波的面容下是怎样进退维谷的心灵交战。过去袁氏一度雄踞二州声势滔天,与曹氏并肩,是世间仅次于燕氏的第二大诸侯,这是他们报有忠义的基础。但到现今,随张颌困韩猛于乐陵,麹义收三郡于青北,袁氏渐显日薄西山之态,这种时候他们更不能降。

    袁氏强盛时尚且不降,难到袁氏式微,便能降了?笑话,若就此投降又算什么士!

    缺少契机,缺少让他们为袁氏献出最后一丝忠义的契机。在这个契机到来之前,他们无法投降。

    冀南暴雨渐渐小了,管亥在帐外磨着那口燕北送给他的双手大环刀,转头对帐中喊道:“大王,他们还不投降吧?降又不降,逃又不逃,这算什么事,倒不如一刀砍了来得痛快!”

    “古时候贤良长者说过,君子成人之美。燕某既不缺养人的这几口饭、几匹马,又何必做这等恶事。他们要全忠义,哪怕不为燕某所用,燕某也要为他们全了!”燕北走出军帐,抬头看着阴蒙蒙的天,轻声道:“雨停了,但看样子还要下,不知你兄长的船能不能及时调来。”

    管亥应了一声,心中也多忧虑。说实话尽管投入燕氏麾下几年,他却仍旧不习惯这样的生活。过去发兵不发兵,行船不行船都不重要,哪怕天时地利尽失,除了纰漏也没什么关系。而现在任何微小的使命都被放在国家大事这样的层面去看,一旦与军令有关,哪怕黄河发大水,要调来的战船都不能晚了!

    同为护卫的典韦就要比他习惯的多。

    远处,顶盔掼甲一身重装的典韦迈着大步走来,腰间的环刀随步伐一下一下碰在厚重的腿甲上,踏着河北泥泞的土地由远及近。走到近处,一丝不苟地拱手见礼,这才示意身后士卒呈上书简,抱拳说道:“大王,河南的战报,传来了!”

    “这可真不容易,可算来了!”

    燕北说着便让士卒捧着好几摞封着兽皮受潮的书简入中军帐。接连半月,河南的战报因黄河大水不能通达,河北军卒又无法同行至南,着实令人等得心焦。他甚至不止一次望着涛涛大河感到怀疑,是不是张辽的军队已经被曹操击溃了?

    没有办法,陈宫与授予节杖的军卒从北向南乘船过去,但后来北岸的土地便因连日大雨塌软下去一块,接着河南走轲又被冲毁,何况人可以浸水……战报浸水,送回来一堆乌漆抹黑的木片有什么用?

    不过所幸暴雨终于停了,中军帐里的郭嘉将战报依据兖州、青州分为两份,与司隶的河内郭昕、虎牢沮授,三辅马腾、凉州赵云的战报摆在一起,燕氏终于能将天下各地爆发战争的信息汇总到一处,对局势的判断有了更加清晰的判断。

    凉州地处偏远,陇县又陷入围攻,赵云仅仅发回一封战报,便是告知陈群已率部从安定突围,同样撤入陇县,与他一起的还有四万余安定百姓。至此陇县一城所容流民已有十余万人,他开放武库编练新卒,也不过只能武装五千乡勇守城,不过好在韩遂围而不攻,暂时还没太大凶险。但陇县内的粮草随流民百姓越聚越多,仅能维持不到三月,故而向朝廷求援。

    也就是说,最迟入冬,如果没有粮草供给,燕氏在凉州的最后一座城池陇县便会被攻破。而现在,又并州、司隶向陇县输送粮草的要道,陇关却把持在韩遂手中。

    马腾带着从中原索要到的兵甲战马与三千营军卒回到三辅,进驻马岱先前率马氏军占领的长安。战报传回时马腾还未与韩遂交战,不过在战报上马腾的大致思路是由他领大军向西逼近陇关,马超南下由汉中煽动益州汉中、凉州武都的参狼、大申、白马等羌部;鎆、刚、甸等氐部参战,领这支军队由武都道进入凉州,北上汉阳郡由东西两面袭击陇关,以其打通这条道路。

    郭嘉将兖州战报推到前面,燕北却探手去取青州的战报,片刻后开口说道:“麹义打得不错,徐晃取得袁尚、蒋奇的首级,让其前军大溃,巩固防御,明年春季之前,袁氏只能拥有青州的北海、东莱两地了……等明年田国让腾出手脚,用水军打过去,青州便尽在我手了!”

    说罢,燕北畅快的笑意便凝固在脸上,十分慎重地拿起兖州战报。大军为黄河阻断,只要张辽能固守住一座城池,他便烧高香了,哪里还有更多奢望呢?何况他担心战报中陈明的局势要比他想象中更差。

    打开战报,燕北闭着眼睛一声叹息,“果不出我所料,曹军乐进、李典领军冲突范县,章碾死于阵中,所部大败,唉!”

    “诶?”

    再睁开眼,接着翻开一卷,战报便有些诡异了,燕北面色接连变化,断断续续想笑又强硬止住的样子令郭嘉捧腹,“这什么东西,写错了吧!阎,阎志将四千胡骑冲曹仁六万之阵,大胜,濮阳城外民夫自相践踏,尸首阻塞濮水为之断流?张辽由良山北走鲁地,曹操这会应当在廪丘,他去鲁地做什么!等等,濮阳、廪丘、良山,张文远绕行东平国……我有良将张文远,何惧天下诸侯!”

    说到极处,燕北拍案大笑,接着凛然道:“传信催促渤海管承,将战船给我开进大河!若被撞坏燕某再给他调,给他造!燕氏战将如此勇猛奋进,燕某身为主公由岂能为大河所阻!”

第九十七章 就食与敌() 
    张辽越过渠丘山衔住曹军尾巴有多种目的,行军中大多对前方充满警惕而对来时走过的路多有疏忽,尤其像良山北道这样东西贯通的一条路,更是如此。这当然是其中最大的原因,但更重要的,是张辽想要抢曹军的东西。

    兵法有云:智将务食于敌,食敌一钟,当吾二十钟;忌秆一石,当吾二十石。

    俗话说三夫一兵,是讲一个士兵便需要三名民夫去为他运送补给。燕氏虽在黄河流域拥大船之利,但从遥远的幽州至兖州,这条运送辎重的路是真正费去粮草无数,任何占据优势的燕氏将领都会想着如何吃敌人的粮食而减少己方在后的辎重压力。而这个问题对张辽而言,更是一刻都不能等待的……他没粮了。

    就像陈宫所说,放弃在良山西北伏击而绕行远途,以期后发先至是在冒险。在北道上丢弃的辎重只是少数,因为自大河暴涨补给断绝后,张辽部便一直面临着缺少粮草的窘境,过一日便少一日粮草。到了良山北道与夏侯渊遭遇时,张辽部实际上只够突进至鲁地的辎重,结果为了轻装简行又丢下了少数,仅剩不过五日粮草。

    这场长途奔袭对张辽最大的意义,便是袭击曹军后阵辎重,哪怕不能击溃夏侯渊部都没有什么关系,只要能够掠到他的粮草,这仗便胜了。

    因为东郡已经不剩多少粮草了,各地县城乡野的粮草都为阎柔部在前些时候便抄掠一空。失去粮草辎重的夏侯渊,在东郡北部三天都撑不住,只能回头!

    步卒翻渠丘山终究还是慢了,张辽走出渠丘山时,卑衍已率骑兵于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