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纵兵夺鼎-第59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烫手的山芋!

    杨彪似乎已经认命,看都不看对岸,只是对麹义拱手道:“麴将军,有劳了。”

    “诶!”麹义瞪大了眼睛,杨彪对他而言之所以是烫手山芋,便因为他不能丢出去,燕北就杨彪一事专门写信给他便说明没让他管这闲事,可他却不能不管。“老大人我问你,你们去了对岸,还回得来么?换言之,袁本初见到阁下,还能让您回来么?”

    燕北在京中倒行逆施骂名的来源,麹义心里跟明镜儿似的,就是因为这个杨彪。麹义也觉得杨彪有过错,这一班朝廷旧臣受燕氏大恩于危难之际,现在吃干抹净了打算抬屁股另起炉灶,不合适。但麹义更认为杨彪不能就这么推给袁绍,更不能因为这事死了,尤其不能死在他麹义手上!

    他不是姜晋,若换了姜晋在渤海驻军,燕北把杨彪送到渤海,姜晋保准让杨彪刚走出魏郡地界路上就被宰了,但他麹义不是那样的人。

    “这便不劳麴将军费心了,大司马的诏令已经下来,要老夫过河劝降本初,老夫自当领命。”提起燕北,杨彪露出轻蔑的笑,“唯死而已!”

    “可拉倒吧,唯死而已,你想死麴某肯定不拦着,大郎何辜?你们渡河不回来,杨德祖那竖子在邺都便也是唯死而已,三日前他帮麴某处置军务,麴某不能眼看他死。”都说人上了岁数,耳朵就顺了。可麹义看杨彪这满脸胡子一大把年纪,还是张口闭口死来死去,活着也忒没意思,遂抬臂指着大河南岸道:“老大人过去任职地方,又做过卫将军与太尉,料想应当是知兵的,您看看对岸的营寨布防,麴某不信看不出点什么。”

    杨彪仍旧没有向对岸看,麹义却自顾自说着:“这七座营寨还算稳固,但中间那五个至少千人的军寨就不行了,驻扎在垒墙壕沟之后却一片平坦的草地上,我的骑兵虽少,一个时辰就能把它们攻破。你再回头看看麴某的军队,老大人,主公废除三公真是太对了,你向皇帝的建议,愚蠢至极。”

    杨彪没有说话,只是脸上狠狠地抽动了几下。燕氏部将的侮辱,他早有预料,哪怕麹义先恭后倨,也在预料之中,预料之中。

    “你以为皇帝能在邺都找到民夫修筑宫室、百官公卿能在邺城过上清平日子,是因为人心向汉?连袁本初这样四世三公的达官贵胄都敢进攻朝廷,您以为你们为什么能好好活着呢?您啊,如果忠于皇帝就三日一斋沐,求太一神让仲卿公长命百岁吧!”麹义说完这句话,怪笑两声,带着军卒走下山岗,这才让杨彪难以保持那副冷静模样,失声问道:“麴将军,你这话什么意思?”

    “什么意思,您不明白?”

    麹义接过战马缰绳,这才回头对杨彪道:“东归之所以能成功,不是幽冀五百万生民迎接皇帝,不是十万兵马迎接皇帝,甚至不是州郡长吏迎接皇帝,他们追随的是以辽东征半壁天下的仲卿公,否则你以为因为什么朝廷东迁后麴某不曾踏入所谓的‘邺都’半步?”

    不知好歹!

    这四个字便是麹义对朝廷的全部感受,要他是杨彪,还不知要多么感激老天没把燕北收走呢。“看在杨德祖的份儿上,某家给你指条明路,仲卿公让你去招降袁氏,那你便一定得去,但没说非要你渡过黄河。老老实实去乐陵,那儿有袁氏大将韩猛,招降成与不成,回头给朝廷上表,给大司马府低头认错,主公宽宏大量未必真杀你,就算要杀你,也不会灭你满门。”

    话音一落,麹义便领着部将头也不回地打马而走,山坡自上而下卷起几道激扬的土龙,留杨彪与几个家眷望向河南。为汉室操劳半生的杨彪在麹义走后心中五味陈杂,其实他知道麹义所说才是实情,只是他不愿承认。

    年轻的袁姓妇人方才麹义在时不敢说话,此时见麹义走了才对杨彪撇嘴,道:“燕氏部将各个粗蛮,对朝廷毫无恭敬之心。夫君,还是投袁氏去吧,燕氏子未必敢杀害德祖。”

    “老夫汉臣,从未想过投奔袁氏!”杨彪浑浊的眼中老泪纵横,衣袖露出干枯的手臂攥紧了拳头,“尔等张口闭口袁氏燕氏,袁氏燕氏,这天下,是汉室啊……”

    在那片远去的烟尘中,骑手肆意地喊着呼哨,麴演策马呼喊着问道:“兄长,你不曾踏足邺都,这是为何?”

    “什么狗屁朝廷?不去不去!”麹义瞥了一眼,奔出几步才勒马停下,回头自言自语随后说道:“回头你代我传信主公,可要小心别为旁人所害……你瞧着吧,只要主公无虞,咱们麴氏将来总是要出个大将军!”

第六十五章 渡河夜战() 
人在绝望中大多会选择梗着脖子认命等死,可若在这过程中突然拨云见日得到生路,大多数人会选择动摇。尤其是在,此生的意义还未终结时。

    麹义听说杨彪去了乐陵,在帐中破天荒地哼起了凉州小曲,最终在七月下旬的一个夜晚狠狠地将拳头砸在矮几上。这半月以来他一直在思虑着是否发兵南下,渡过黄河。尽管他一再提醒自己这并不是发兵的最好时机,在节气上来看最好的发兵时间是秋分时节,北方的寒冷天气席卷中原,空气中草木凝霜,只携单衣的南兵战力将再一次降低,他麾下北人却有足够的能耐去忍耐寒冷。

    他只需要渡河作战两个月,仰仗匈奴骑兵之利便能扫清三郡郊野一切敌军,大军进入乐安国以堂堂之阵击败袁绍军主力一次或者两次,便能等到大雪天降,战争便会被迫停止,燕氏便能至少得到青州四郡!

    到明年,一个冬天的休整部下军卒将斗志昂扬地以更有优势的守备去阻击来犯之敌,便能奠定此次大胜的果实。而这样做最有利的一点便兵贵神速,即便兖州的曹操军想要援助袁氏,也没有足够的时间去调遣兵马加入战争,当兖州反应过来,青州北部四郡已经换了燕氏旗。

    可对岸就像一望无际的海面上听闻鲛人对月高歌般吸引着他,处于营垒正中插着张字大旗的五座营寨简陋的守备愚蠢的巡防时时刻刻令他心痒难耐。仿佛,仿佛那就是五座驻扎千人的大营,反倒是一个个即将表在功勋簿上的战功,是他升任四方将军的阶石!

    “某家想过这也许是敌军的诱敌之策,但哪怕是诱敌,麴某认了!”夜晚的军帐中部卒枕戈待旦,麹义向军卒发下剩余的桃县酒以壮气概,在帐中对麴演沉声道:“他们若将这五部放在两翼,麴某或许还不敢渡河,但在中军……我等冲破他们便似玩笑,只要麴某两千人便能横扫五寨!三郎,渡河之后你领军卒侧翼左翼,为匈奴兵杀出一条通路,袭破敌军右翼三座营寨,可敢应下?”

    麴演闻言猛然抱拳喏道:“属下领命!”

    正待这时,军卒小跑着进入中军帐外篝火光影中,对帐中沉声道:“将军,河岸军卒传报,船已备好,没有惊动防备疏忽的敌军。”

    “传令下去,各队军卒紧随队正,由屯将率领分乘走轲渡至对岸,寨前百步噤声,强弓劲弩抢下寨门,突冲夺下军寨!告派人去告诉匈奴兵,准备登船,出发!”

    从今往后,一千年!

    人们会记得燕氏大将麹义在这里击败袁绍,改变天下局势!

    深夜的大河涛声阵阵,不时水滴溅在面上透着微凉,踏在船首的麹义眯着眼睛向西眺望,似乎能从眼中无边黑暗中看出多年之前纵马舞矛离开凉州的自己。

    “将军,靠岸了。”

    身旁谨小慎微的部下轻声将麹义自遥远回忆中拉回,越过船首脚下再度感受到松散密布土石的河滩,麹义身旁一队队军卒自夜雾中隐现,向营寨方向缓缓压迫而去。敌军在河滩上所布下的壕沟、木栅早在这些日子的观察中被各个屯将熟记于心,避过袁军营寨外的最后一道防线,夜晚还开着寨门悬挂张字旗帜的千人营寨,近在咫尺。

    五个百人队伴着夜幕结出二阵,缓缓推进至营寨百步,麹义立在阵中躬身蹶张,压上短矢低声道:“上弦。”

    “上弦!”

    如果不能在岸边阻敌,夜晚的黄河岸边的确不是安营扎寨的上佳选择。七月是黄河水位最高的时节,往年雨水多时轻易便会酿成洪灾,但如今连年干旱,除了去岁的大雪外并无降水,虽然不会给渡河军队造成太大麻烦,湍急的水流仍旧能隐蔽黑暗中传来的一切声响,甚至连麹义自己都没想到会如此顺利。

    就在麹义强弩已微微抬起欲射击寨门外篝火堆旁取暖与望楼上值夜的军卒时,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