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邺城之外,一支剽悍的兵马汇聚至一处,高大的点将台上帅旗迎风招展,燕北立于其上,在他面前的是水淹三万大军的校尉姜晋、流转高句丽山野之间断粮烧寨的校尉潘棱、出身黄巾余党杀人换钱的都尉李大目、早年黑山四将之首镇守辽东数载的都尉王当。
“王当,镇守辽东有功,升裨将军,调拨兵马两千,自给募麾下员额,属度辽将军部下。”
燕北将一方象征两千石官职的银印青绶交给王当,同时还有从人奉上的一身辽东打造的裨将甲胄。
“属下领命!”
“李大目,战场累功未奖,升裨将军,调拨兵马两千,自给募麾下员额,属度辽将军部下。”
“属下领命!”
同样是一套裨将甲胄与银印青绶,李大目瞪着一双大眼,等待这个时刻早有多时!当年穷苦的巨鹿李氏早已在数年之间成为辽东乃至幽州最红火的家族,两个妹妹分别与蓟侯燕仲卿早年间左膀右臂姜晋、王义结亲,州郡中为其另外三个妹妹求亲的人早已踏烂门槛。
“潘棱,攻取高句丽纥升骨城一战有功,升偏将军,领本部三千兵马归属度辽将军部下。”
“多谢主公!”
早年的辽东山贼知晓此战自己要担当的是什么职责,胸甲敲的震天响,面上带着掩盖不住的喜悦神情。
“姜晋,易水河之战有功,升度辽将军,三日后领兵穿过太行径,攻取并州!”
姜晋的脸上露出苦笑,缓缓接过这货真价实朝廷过去交给燕北的度辽将军印信,与画着宗彝章纹的军旗,长长地叹了口气。
‘哎哟我的兄长,又他娘派我去打仗,让阿晋安安稳稳在属国当个军司马,等你一统天下封个王爷享乐不好吗?这一仗弄不好要露馅啊!’
第四十章 猛士佳人()
燕氏军发度辽将军部前往并州的消息足矣震动天下,威风的不得了,可只有幽冀二州的老人物才知道这度辽将军部实际上是怎么回事。这个度辽部可不是燕北那会儿汇聚旗下精兵强将的度辽部,瞧瞧四个将军都是个什么成色?
行走边塞的盗马虏姜晋、转战辽东南的山贼潘棱,还有王当、李大目两个早年的黄巾余党,他们能比燕北任度辽将军部时的偏将麹义、裨将高览?能比校尉赵云、太史慈、焦触、张颌?
燕北的度辽部,兵马最少的时候都要上万,鼎盛时期甚至两个将军部便有近三万精锐,在矿山冶铁属天下顶尖的辽东郡支撑下战马兵甲皆为上选,数千顷良田为他们提供粮草。当时的度辽将军部,有过交手的任何敌人都要与洛阳北军精锐相比来赞叹。
姜晋这个度辽部是什么?兵马员额不过一万,还是姜晋死皮赖脸找乌桓代单于蹋顿拉走骨进做校尉募走四千乌桓,麾下真正精锐只有潘棱部那些晓习山岳密林战法的山贼……区区一万人,硬是把山贼、马匪、反贼、胡虏全凑齐了。
这样的军队,能打仗?能翻过太行山去并州为燕氏开疆辟土攻城略地?
笑话!
不过燕北也没打算让姜晋去给他攻城略地开疆辟土,不然除非燕北脑子坏掉才会派出这样一支根本不像正规军的兵马去并州。燕北派出姜晋与潘棱,只是打算探一探并州的情况,让姜晋在并州做上一年半载的游牧,用他们早年间在塞外活下去的方式活在并州大地上,用潘棱精湛的求生手段就食于野,招募并州人壮大己方力量。
待到时机成熟,再以这支兵马为先驱,以万余精卒入并州,到那个时候才是燕氏真正取得并州的时机。现在,并不是。
燕北很清楚若论打仗,无论姜晋潘棱还是王当李大目,都撑死只能算个良将,可能良将都算不上,不过中人之姿。但要说他们倘若都无法在并州活下来,麹义高览等人便更无法在并州存活了。
姜晋揣着怀里几十份地图上路,在那些地图上燕北早先通过黑山军、燕氏商队等手段在并州近半城池近畿的乡野、各地山泽之间藏下的兵器与粮草,总量很大,分开却都不太多,只能够他们的大军一时之需。当他们走出太行山抵达并州之后冀州将无法再给他们运送粮草,也没有能力保护漫长的粮道,他们要想得到一切只能掠夺。
若是实在山穷水尽,便要躲入太行山乃至黑山张燕的势力范围内稍事歇息,除此之外再无他法。
虽然姜晋对自己的并州之行充满忐忑,不过燕北却觉得姜晋不会有太大危险,甚至他还对自己这个兄弟报以厚望,说不准姜晋真能给他带来些意外之喜,比方说半年一年夺取到并州的几个县城或是一郡之地呢——燕北对他们的期望,真的不大。
毕竟并州那个鬼地方,抢来了也未必能守住。那里难以兵争,取得并州最好的方式只能是恩威并施,仰仗雄踞二州的势力为后援,使得那些小诸侯诚心归附,才是上策。
而燕北送走姜晋度辽部不久,正待腾出精力准备越冬之后来年亲征青州的事宜时,一个对他来说可鼓掌称善的消息传至邺城。兴许是听闻燕氏派遣度辽将军部前往并州,让盘踞在并州诸多势力有所耳闻,邺城迎来并州使节交替而来的短暂胜景。
其中最吸引燕北注意的,自然是南匈奴被赶出来的左贤王与白波军首领杨奉联袂而来,而且不是派来使者,是亲自前来邺城!
这简直是瞌睡便有人来送枕头,方才发姜晋领兵入驻并州,并州势力之一的白波军首领便亲自来邺城求见以示诚意,天底下还有比这更令人开心的事儿吗?
事实证明,是有的。
比方说白波军杨奉十分光棍地在酒宴上笑着对燕北躬身行礼,随后道:“若承蒙君侯不弃,白波军愿归附幽州,请将军印号,还望阁下不要拒绝。”
谁会拒绝啊!燕北可是想要招揽白波军与南匈奴不知想了多久!
现在杨奉和左贤王刘豹便就这么送上门来,并且就在眼下并州的用人之际,燕北岂有不收至麾下的道理。当即,燕北快步走下堂去,把着杨奉与栾提于夫罗的手臂道:“燕某等二位将军来投,等了许久!”
听闻此言,杨奉与刘豹眼中皆闪过喜色,也不禁想起讨董之时燕北曾派遣骑手欲招募他们至麾下,不过当时局势尚不明朗,故而并未前来投奔,不禁面上露出歉意。不过心里嘛,二人早在之前便商议了当今局势,燕北雄踞二州,兵势强悍他们必然不可为敌,但效投麾下却南面自降身份……即便再小,他们也是诸侯,但若投至燕北麾下,便至多能是个将军。
他们真正看重的,是借燕北之势,经由他们之手统领并州!
“燕将军此前曾派骑手携印信至白波谷,我父并未领受,今将军不计前嫌,还请受我一拜!”刘豹能说出这样的话,显然其被汉化的程度极高,拱手拜倒道:“今日前来还为将军备上大礼,前些时日在下曾在河东救下美人名昭姬,是汉地大儒的女儿,我听说将军敬重文士,便将她赠与将军,权作为我父向将军赔礼。”
刘豹刚一开口,一旁的杨奉眼中便闪过疑虑,这刘豹来之前可没跟自己商议要送给燕将军美女。他可是听说了,前些时候刘豹在汉地掳掠美人一名却不让部众碰上分毫,小心看护着……莫不是那时便盘算着要将其献给燕北?这刘豹的心思可深,远胜其父栾提于夫罗!
不过……杨奉也带着自己的礼物。就在刘豹话音刚落,杨奉便拱手朗声笑道:“英雄哪有不爱美人的,燕将军自是英雄,左贤王送的好!不过君侯,在下也有一礼,听说燕将军不但爱美人,更爱猛士!我部有猛将徐公明,擅使大斧,百夫莫敌,愿赠君侯帐下驱驰听用!”
第四十一章 调兵遣责【为‘韩却’万赏加更,多谢支持!】()
刘豹和杨奉的礼,可是的的确确够大的。倒不是燕北在意刘豹赠与的美人与杨奉送出的猛将再美的美人,能胜过甄姜?再猛的猛将,能猛过典韦?
燕北在乎的不是这些,而是白波军与南匈奴的归附,着实解了他冀州一两年内兵员不足的局面,更为他铺就平定并州的道路。无论刘豹的南匈奴所部还是杨奉的白波军,两个势力在并州根深蒂固,能为他取得并州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燕北毫不犹豫地对二人赠与金帛器物,并邀请其留于邺城越冬贺岁,专派心腹安排其在冀州的游玩与接纳麾下事宜,双方互通有无,联手共谋大业。
白波军与南匈奴单于,即便燕北掌控幽冀二州,也很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