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徐州伯?”
“你不说燕某也正要问,公路兄这个,这个……”燕北斟酌着词汇,但是以他后学而匮乏的词汇量,实在是想不出如何形容这个官职不是官职,爵位不是爵位的词,最终艰难地开口道:“这个徐州伯,是个什么东西?”
燕北粗鲁俗气的问话令袁涣为之一窒,就连旁边的荀悦、郭嘉、徐庶等人皆憋着笑脸,倒是掌管蓟县防务驻军于此的潘棱并未觉得有什么不对,相反脸上也是一副充满求知渴望的表情。
“伯,乃是长、首领之意,我主袁公欲与众多诸侯结盟,同攻袁绍。这是袁公的想法,亦为阁下之劣势。”袁涣伸手抚过案上似乎真实存在的灰尘,对燕北矜持而骄傲地说道:“袁本初虽弱,然其有曹操、栾提于夫罗为外援;而将军虽强,却仅有幽州一地,守成足矣,可南出幽州之难,想必再没有人比将军还知晓的了。”
燕北抱起手臂,对袁涣的话洗耳恭听。诚如袁涣的说辞,幽州仅有的天险地利便是太行山脉东北口五阮关,再向南去,整个冀州自西北至东南地势逐渐低平,在冀州驰骋数次大战的他无比清楚那里的一马平川。若想得冀州,无论是公孙瓒那般野军四掠还是袁绍那样的步步为营,实际上都不适合燕北。
幽州若想得冀州,便只能守五阮关,待一战功成之机,否则就算得胜,也只能在这个过程中看着自己手下精锐的劲卒一个接一个阵亡而束手无策。一旦幽州南征,这场仗便不死不休。
所以燕北有些意动,与袁术结盟,似乎是个不错的选择。尽管这样一来会得到更多的敌人,但也能得到南方强大军队的守望相助……只不过燕北,可信不过袁术的那些‘盟友’。
“若得将军会盟,半个天下便都会承认将军的幽州牧,甚至在官位上还能更进一步;并且阁下并非仅仅收获袁公一个盟友,而是整个同盟的守望相助……尽管江东猛虎文台将军战死,其子孙伯符却有不压其父之勇;就连自朝廷败退的温侯吕奉先,前些时候都前往扬州欲效忠袁公,不过袁公却不耻其为人,将其逐走;袁公,是深慕将军于北方之威,这才派遣在下前来,邀请阁下会盟啊!”
这年景,各地诸侯的官职大多为自封或是州郡推举,几乎没有合法性可言。但实际上,只要天下诸多的诸侯承认,那么这些官职也就得到了相对的合法性。燕北在这件事上看得清楚,简而言之是合则两利,燕北承认袁术的扬州牧、徐州伯,袁术则承认燕北的幽州牧,说起来就像个笑话。
“说到盟友,燕某十分乐意与公路兄结盟。”燕北说着自己都笑了,假模假样地叹了口气问道:“但是公路兄都有那些盟友?”
“征东将军公孙瓒、徐州刺史陶谦、青州刺史刘备,汝南、颍川刘辟、龚都诸将,淮南一带诸多太守将军,皆为袁公同盟!浩荡之下,不亚十万人马,覆灭袁曹,指日可待!”
燕北咧着嘴笑了,这个同盟还真是符合袁公路胆大包天的性格,探手说道:“燕某与公孙伯圭为敌,天下皆知。除非公路兄能让伯圭停战,否则燕某只怕无法腾出手来从攻袁绍。”
袁涣的使命也无非是拉拢燕北入盟,以振声势罢了,当下面露喜色道:“既然将军有意入盟,在下可修书一封至公孙将军处,代为说和。”
燕北再度点头,这入盟的事便就此敲定,随后便是些许流程,一同签订檄文。最后袁涣拿出了自己此行的看家法宝,一份压盖着朝廷印信矫诏与授予官爵的符节。
矫诏之上,授度辽将军燕北为镇北将军、幽州牧,领蓟侯;以及随船同至的三百套南阳官匠精锻的汉朝北军制式兵甲作为礼物。
第九十一章 扶汉覆汉()
,。
如果有得选,燕北更愿意和公路兄弟好好商讨一下,把蓟侯换做襄平侯。从前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奴隶家族翻身成为广袤幽州的实际统治者,这本身就是那些列传中才会出现的故事,如果能够让当初的那个穷小子封侯家乡,相比袁公路会收到燕北对他远胜如今的感激。
不过燕北是断然不会提出如此冒昧的要求,袁公路抢了马日磾的朝廷节杖来幽州封官,本就是一件只可意会的事,若燕北再与袁术商讨,便将大家合力想要塑造出的合理合法完全破坏,成为儿戏。
尽管在许多人看来,幽州牧燕北的这个蓟县侯本就如同儿戏。
蓟县有民四万余口,放在桓灵二帝在世是,这便是名正言顺的万户侯,男儿一生难以企及的巅峰,单凭这个爵位,在那个时代便足够让人名垂青史。
但是现在?
万户的食邑?燕北看不上;所谓的伪爵位?旁人亦未必看得上。
若袁术只给燕北这么一个蓟县侯,只怕前些日子燕北会直接向袁涣掀了案几。所幸,公路兄长还是明白燕北当下最需要的是什么。
南方诸侯承认燕北这个州中推举的幽州牧,才是最重要的,远超过什么狗屁蓟县侯。
爵位并非朝廷封赏,哪怕是从前的董卓、后来的王允,或是李傕郭汜送来诏书,都会让燕北大加欣喜。不过谁让这矫诏是袁公路送来的呢?燕北在袁涣走后便将侯爵印信与矫诏一同当着一众幕僚的面丢进武库,和那些损坏待渔阳铁监休整的兵甲放在一起。
“不过伪爵罢了。”
燕北说起这封旁人羡慕不已的矫诏时满不在乎,仿佛丢进武库封存的不过是一纸空文般,旋即便洋溢出满面的笑容对州府众人张开双臂朗声笑道:“泉州的一船兵甲卸下了,北军五校的制式甲胄,帝乡铁监匠造,诸君可愿遂燕某去看看?”
众人莞尔,显然他们推举出的州牧对于兵甲器械的喜爱,远超蓟县侯。
不过想来也是,如今的侯爵就算是朝廷颁发的对各路诸侯也都已失去吸引力。礼崩乐坏的时代,旧有贵族在乱世中的生存面前显得微不足道,仅剩朝堂间的影响力仍旧苟延残喘;当秩序崩坏,各地豪强反倒在短短几年中于各地州郡形成掌握话语权的新贵,只是谁都不知晓这样的局面还能存在多久,亦不知将来一切平定又会是何般模样。
没有人知道什么时候天下能够平定,但是天下总归是会重新平定的。
一代人不够,两代人。
三代之后,就能稳定下来。
无论如何,燕北现在再被人称作诸侯,终于不用感到心虚,因为他燕氏三代无官爵的空档,如今终于被填上了一个伪爵。
矫诏封存武库不过是做给属下看的,毕竟如今麾下治政最优秀的贤才荀悦便是当之无愧的汉朝忠志之士,他若将明知是矫诏的封爵看得太重,怕是会寒了属下的心;可当他跨坐马上随着清脆的鸾铃声前往城外接收兵甲顺带视察自己的食邑蓟县时,心里的小尾巴已经快翘到天上去。
再没有比这更舒心的事了!
“光宗耀祖啊!”
一不留神,燕北将心底里的话秃噜出来,身侧策马缓缓踱步的荀悦失神问道:“将军说什么?”
“啊?燕某说话了吗?哦,仲豫先生……你看典君的部下,也就是燕某的亲卫军。”燕北挤挤眼睛,回首指向前后列队的步卒亲卫,带着点狡黠笑意与骄傲,十分认真地说道:“等他们穿上这些帝乡铁监匠造的北军甲胄,瞧瞧……燕某像不像十几年前的大汉将军!”
梆梆两声,燕北的拳头轻捶在胸口的赤纹甲上,震得胸前提溜下来坠着玉环的红丝穗荡起清脆。不等荀悦说话,燕北便已接着说道:“燕某就带他们,把邺城从公孙瓒手里夺回来还给韩文节,到时派人去长安请陛下迁都,把都城安在邺县!”
“将军此话当真?”
荀悦满腹狐疑地望向燕北,却见燕北在马背上坦然地摊开两手,无奈地看着荀悦说道:“打下冀州,奉迎皇帝。除了这样,燕某并不知晓还有什么方法能让尽早结束动乱与战争。”
说来有趣,尽管燕北手下大多出身草寇、马匪、黄巾余党,天下安稳时期他们造反热火朝天。可到如今天下真成乱世,幽州燕北一系人马,从上至下还真没谁想要推翻汉朝。
东北西北,一个样儿。汉朝余威尚在时,他们这些穷苦人各个操刀造反,为的不过是让日子过得下去罢了。现在幽州的燕北一派成了幽州的当家人;凉州的韩遂马腾,也都被奉为凉州大人……他们拥护汉朝还来不及,谁还造反啊!
退一万步讲,燕北只注重实际。
“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