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停了。
麹义在军阵最前追赶,眼看临近高句丽人后阵,能够望见矛戈如林的结阵,连忙下令道:“传令,下马结阵,强弩上弦!”
高句丽人的强弓普遍强于汉人的弓手,他们与乐浪郡的檀木弓拥有良好的射程,就算是在百三十步外仍旧能够以平射杀伤只有布甲的步卒。
若是抛射,更是二三百步不在话下。
麹义可不愿用士卒的性命去试探敌军檀弓的射程,当即在远超出敌军射程的地方命士卒下马结阵,扛着蒙皮大盾的士卒端着长矛向前,后方强弓劲弩在盾牌的庇护下跟随军阵缓步向前。
“轻兵入林,准备包抄敌军两翼!”
随着麹义吼出命令,其后的传令兵将指令传达至阵线中的每一个角落……所谓轻兵,便是三营中胆识过人之辈,所披最厚者不过皮甲,身上除了兵刃无一铁器,最为轻便,擅长手格与白刃相接。
不过尽管攻势已成,麹义也并未下令追击,而是指挥士卒放弃坐骑后缓缓向前推进,蓄势待发。
最近的步卒,现在还在五里开外,此时麹义身边只有千余军士,无法与敌军作战。
随着麹义的命令,左右各有二三百轻兵深入林间,向两个方向快速移动,以接近敌军弓手。而中军始终距离缓缓后退的敌军后部有四五百步的距离。
除开轻兵,麹义身旁只有四百余张弓弩,现在不放箭,敌人还摸不清自己深浅,官道与两旁的数目遮挡敌人的目光……可一旦放箭,让敌军知道己方兵力后只怕会引来高句丽军的反攻。
麹义不向前冲,高句丽后军虽然也是寥寥数百人,却拥有沉舟一战的勇气,曲长率先嘶吼道:“拉弓,放箭!”
伴着发音不太好听的汉话,数百张檀弓仰天抛射,数百支箭矢如雨,坠落于麹义部的头顶。
高句丽军的勇气,是令麹义都未曾想到的,他以为多少会吓住对方一段时间,却不想如此果断……却不知,在高句丽人看来,汉军追赶而上便是不死不休的局面。
官道上,密林中,密集的箭矢劲射而出。
哚哚哚!
伴着箭矢坠于盾牌上发出的声音,不时有未被阻挡的箭矢坠落于汉军身上,登时一波箭雨便使得十数人被射翻。
“儿郎们,张开你的弓弩,还击!”
既然战斗已经被迫开始,麹义也不再多想,高吼着命人放箭,“拉弓,上箭……二箭之地,射击!”
汉军的盾牌数目多与高句丽军,麹义所领的这些三营精锐也有相当数量的皮甲,能够抵御百五十步之外袭来的箭雨。高句丽军就不同了……他们多为弓手,仅仅穿戴布镶皮甲,甚至有人连头盔皮弁都没有。
第二十六章 边境得胜()
,。
边境血战仍在继续。【。】
嘶吼声,惨叫声,环刀铁剑,矛戈战马。辽东轻兵与高句丽弓手短兵相接,强弩手面对远距离难以取得面对高句丽檀弓手的优势下纷纷撤入林间以散兵游勇的架势一伍一什地寻求精准射击。
大军阵的箭雨袭击在这种情况下并不能建功。
狭长的官道两侧尽是开阔的林地,不但阻碍骑兵的冲击与机动、也为弓手对射造成很大的麻烦。
决定胜负的手段,就在于步卒短兵相接了。
黎阳营率先加入战场。
年过四旬的赵威孙提着厚背环刀猛挥而出,站定在麹义的弓弩手之后高声吼道:“黎阳营,越过友军,冲锋!”
十余年前度辽将军桥玄东征高句丽,黎阳营几近死伤殆尽,尽管如今的黎阳老卒早已不知当年在这片土地上惨烈的血战,但赵威孙还记得,国仇家恨,领两鬓斑白的黎阳谒者分外眼红。雄健的黎阳军士自两侧疾奔而出,锋锐的环刀与高挺的长戈越过麹义部弩弓手的阵线,迎着檀木强弓落下的箭矢冲向高句丽军稳固的后阵。
官道上,密林中,杀戮继续。
没有鼓乐没有旌旗,甲胄的颜色都近乎相同,甚至就连黄色的皮肤黑色的头发,厮杀的两军拥有同样的面貌,只有象征着汉度辽将军勇孝的虎与蜼纹章与高句丽军队的三足金乌纹能够辨别士卒的身份。
麹义立在官道正中,身旁两侧的度辽部武士若海浪般朝敌阵涌去,檀木强弓的射程之下对己方士卒造成可怕的伤亡……檀弓很好,他们也有,乐浪郡出产的檀弓只是还尚未武装在军队中,待此战后,麹义要找燕东讨要五千张檀木弓。
强弩容易使用,无需投入太多训练即可成军,但对真正善射的勇士来说,檀弓才是杀人利器!
黎阳营武士距敌军阵线尚有五十步,麹义举起来自燕北赏下的长槊,高声发令道:“弓手冲锋,强弩上弦!”
“弓手冲锋,强弩上弦!”
“弓手冲锋,强弩上弦!”
伴着军令,阵线中传出一片令人牙酸的强弩上弦声,列明阵线的弓手冲锋的同时向前抛射着箭矢,林间的弓弩手也是一样,依靠着辽东边境参天的树木遮蔽身形朝敌军发出致命的箭矢。【。】
敌军两翼,藏身与林间的弓手为敢死轻兵缠斗,不得脱身,左右翼近乎同时陷入混乱,无法在给予官道上士卒足够的箭雨庇护,高句丽后军最精锐的檀木弓手的箭雨为黎阳营所阻,可他们的头上却被抛射而来的箭矢所击,士卒纷纷躲避箭矢而不敢攻击……五十步,五十步对冲锋的黎阳营军士而言只是几个呼吸之间的事,眨眼间,敌军将官甚至仅仅因为躲避一支箭从天而降的箭矢便错过发令的最好时机。
高句丽檀弓手与黎阳营最精锐的甲士短兵相接!
摧枯拉朽,数百名檀弓手来不及撤退,后面的人堵前面的人,前面的人不敢直面黎阳营刀锋而不住地后退,整个阵线顷刻崩塌,短兵相接片刻丢下几十具尸首便已溃不成军!
麹义部左右翼的六百名轻兵坚持至己方中军冲锋,缺少防护的他们却在短短半柱香的时间里折损过半,两翼仅剩的百余轻兵似乎也摇摇欲坠,无力再战只有被敌军两翼合围绞杀的命运……但是度辽营追赶而上!
麹义部下三营,在梁水西守备战中渔阳营折损过半,被几乎两倍于己的高句丽军穷追猛打六十里,待战事结束后已经没有完整建制,碍于战事当前,麹义并未给渔阳营充入新卒,而是将至剩下的军士充入度辽、黎阳二营,以两个三千满营追击高句丽军队。【。】
而在追击途中,原本加入搜索敌军的赵云、太史慈二骑营被调回燕北部下作为中军押运粮道,麹义部下仅剩千余战马,在筹措劣马驮马之后才面前组建骑一支能够策马奔袭的军队追击敌军,二营所剩四千余众便在后方追赶,以倍道急行。
先期赶到的黎阳营在赵威孙的率领下直接加入中军在官道上的战场,以最无畏无惧的姿态顶着箭矢冲向敌军,而紧随其后的度辽营更不愿露出些许疲态,麹义甚至都没有下令,度辽部下兵甲最为完备的度辽营便已一分为二,冲入左右翼密林中的战场,对敌军负隅顽抗之辈展开冲击。
而中军部,在麹义的指挥下已经进入追击敌军的阶段,两翼被轻兵纠缠住的高句丽中军根本无力对抗擅长搏斗的黎阳营,当即被冲散。统帅后军的高句丽将官本来还想誓死抵抗,却不料当他回过头时在他的身后已经没有袍泽的身影。
足有三千余众的高句丽军队在世子伊尹漠的统帅下不翼而飞,这直接导致高句丽后军近千军队从溃不成军变为倒戈投降。
伊尹漠是想打这一仗的,他们并非没有胜算,因为麹义部一开始所表现出的兵力也仅仅只是千百众而已。但随着黎阳、度辽二营的强势加入战场,转瞬间便击穿后军阵线,让隐蔽在林间的伊尹漠咬着牙发出撤退西逃的命令。
近千士卒被抛弃在战场上,作为掩护大部撤退的断后之兵。
兵败如山倒,失去后方大军的高句丽断后之兵本就已被击溃,又哪里能鼓起勇气为抛弃他们的军队断后,成片成片侥幸在战斗中活下来的高句丽兵放下手中兵器跪伏在地,用音调怪异的汉话向朝他们举起兵器的汉军喊出投降。
“不要贪心恋战,让士卒搜寻马匹,将俘虏都捆绑起来交由后方辎重民夫,休息一个时辰再追击敌军!”
胜利来的比麹义想象中更快一点,叫住仍旧希望率众冲锋的赵威孙,麹义说道:“不要再追击了,让弓弩手在林间布好防备……再向东走,就是山地,我们不熟悉地形不能冒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