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虞是他的恩主,燕北不会抛弃。
所以燕北对韩馥冷着脸说道:“我不同意。”
“嗯,将军放心到时候嗯?将军说什么?”韩馥自顾自地还以为燕北答应下来,在他的脑海里燕北好似没有什么不答应的理由,如果刘虞称帝最大的受益者就是燕北了,就算是大将军也是可以想象的,可千算万算,没想到连燕北都不同意这种打算,连忙问道:“将军不同意?”
“对,这件事根本不需要过问刘公,我不同意。”燕北看着韩馥问道:“现在你打算怎么做,是跟着我继续向西讨伐董卓,还是和袁绍再行什么辅立之事?”
燕北身后的太史慈与陈群原本尚不知晓燕北与韩馥在说什么,但听到燕北这时说出辅立二字,自然便明白了关东诸侯的想法,二人不禁相识看去,皆望见对方眼中的震惊。
袁本初居然打算再辅立一个皇帝,而从燕北先前的话来看,明显袁绍的想法,是辅立刘虞为帝这个人选非常精妙。刘虞是皇室贵胄,早在先帝时便位登九卿,出任幽州牧后仍旧以侍奉皇室为己任,使得幽州民生安乐,这份功绩与声望,乃至对汉室的忠诚饱受天下认可。
幽州刘伯安,是益州牧刘焉、董卓封出荆州刘表都无法比拟的,在宗室之中若想另立皇帝,非幽州刘伯安莫属。
韩馥面容呆滞地吞咽着口水,艰难地望向燕北,额头上有汗水渗出,顾左右而言其他道:“这天气真是,真是越来越热了这,将军是打算继续向西讨伐董卓?”
“我寻不到就此退兵的原因。燕某一介草莽,今生从未以天下之事为己任,亦不曾效忠汉室。纵横幽冀数载以来,不过以兵立命,求个人上人。贪图些钱财,想要些官位,为此不惜一叛再叛,令幽冀二州不得安宁,燕某不是好人。”燕北看着韩馥说道:“我不知晓你们是怎么想的,但起兵以来凡所见者,黎民百姓离散飘零,道间腐尸枯骨,饿殍只与野犬争食寻常百姓怕义军更怕董卓,这是燕某不曾想到过的情景。”
在冀州时,百姓视燕北为神明天降,救苦救难。那是一场本意里没有任何图谋的战事却令他发自内心感到荣誉。而这一场讨董之战,他们以为天下之名起兵,在关东之地横行却无法感受到一丝一毫的荣誉感。
“我不在乎你们想到的官位名爵,眼看洛阳近在咫尺,我一定要打过洛阳。”燕北对着韩馥寒声道:“至于辅立刘公的事情,不需要你们去瞎操心,袁本初愿意当皇帝让他自己去当,没有自立的胆子就不要拖刘公天下间安有如此厚颜无耻之人!”
“将军怎么知道刘公不想做皇帝呢?”韩馥还想试着劝说燕北改变想法,一面为自己辩解道:“我绝不是舍不得粮草,将军若要西进我韩文节是一定会为将军供给粮草的。可是现在关东群雄皆无意西进,将军独自征讨董卓馥担忧将军遭遇不测啊!”
韩馥这话说的倒是真心实意,他很清楚如今袁绍高看他一眼便是因为有燕北这样一个拥有强大兵势的将军作为同盟。一旦失去了燕北对他的支持,他的冀州便会在眨眼之间岌岌可危。
韩馥的心思非常矛盾,一方面他希望得到燕北的军力做为他的后背靠山,但另一方面也很希望能够得到袁绍为首的士人对他认可。
燕北听了韩馥这段话,面色才终于好看了些,对韩馥道:“你不要跟着他们搀和,燕某巴不得刘公有称帝之心,但刘公莫要说称帝,就连以兵欺关东都有所不愿,否则你以为现在天下还有关东诸侯的事?”
“将军此言何意啊?”韩馥小心地看了一眼左右,显然被燕北这句话吓到,连忙问道:“难道将军早就打算南下中原?”
“呵呵。”燕北笑了一声,却没有再多去年自己对刘虞的进言,而是对韩馥说道:“既然如此,文节兄还是早些命人将粮草送到旋门关,以备两万兵马冬季所用,这应当是没问题的吧?”
韩馥知晓自己被袁绍拉拢参与立刘虞为帝这件事引得燕北不喜,连忙点头道:“韩某这边传信州郡,为将军本部兵马供给五月所需的粮食,一次全部送到旋门关。韩某也是一心为将军着想,还望将军不要责怪。”
“唉,我没有责怪你。”要说没有责怪燕北自然是在骗人,尽管韩馥赔罪的态度令燕北心中怒气全消,可到底对韩馥是有了些许看法,只是不愿表露出来罢了,他对韩馥道:“韩使君为一州牧守,掌握冀州大权,是不需要看袁氏脸色行事的,你若不怕他们,无论发生什么事,但凭燕某双拳两手必能护你周全但若你在心里便向他们弱了一头,燕某纵然要帮文节兄,亦有力不逮啊!”
这向这次一样,韩馥自己的变化太快了,燕北这边还因为韩馥对袁绍的态度而有些敌意,他们两个反倒坐到一起去筹划个什么另立皇帝。他这样的做法让燕北如何自处?
韩馥点头,又好似聪明无比地模样对燕北问道:“那既然将军不愿此时,我便去派人告诉本初,在下也不参与这件事了?”
“嗯不必如此,如果袁本初问起燕某如此做想,使君便说燕某一心讨董,一介匹夫只管为天下而战,不通国政大事即可。至于文节兄便照原样子与袁氏子交谈便是,否则若打草惊蛇,教袁儿视文节兄为心腹大患倒也不美。”
韩馥对燕北为他考虑的态度自然是千恩万谢,双方又再度交谈了些事宜,旋即燕北离开韩馥的营地。
实际上燕北仅仅只有一小部分是为韩馥考虑,另一方面是他还不愿这么早便将自己摆在袁绍的对立面。眼下他一门心思要向西征讨,哪里有心劲与袁绍在讨董联军中斗智斗勇?斗勇,三个袁本初绑到一起也不是他的对手,但若提起那些乱七八糟的弯弯绕绕,恐怕燕北比之袁绍一个都尚且不如,何况袁绍身边还有那么多在官场上长大的同伴。
劳心费力的事情,让燕北不喜。
即便要摆明车马地为敌,也要等击败董卓,兵马回幽顺路将渤海郡收拾了便是!
快要走到旋门关内时,燕北停下脚步对太史慈说道:“子义长文,等回到大营,你们替我送几封信,分别是幽州刘公、白波谷众贼帅、鲁阳袁术、梁县孙坚,还有青州的公孙瓒。嗯,幽州随便找个人去即可,子义去白波谷,长文去鲁阳与梁县,青州的话让玄德去。”
第三十八章 静候佳音()
初平元年的冬,在中原对峙的情形下很快如期而至。'【^】
至少在这个冬季,许多欲以刀兵为苍生立命的英雄豪杰们同心戮力,要做那回天转日之事。
整个秋季,各地陷入农忙,无论董卓还是关东诸侯都没了交战的心思,除了吕布率兵马在旋门关以西耀武扬威了几次之外便不再又什么战事。而对于吕布的趾高气扬,燕北也没打算理他。
燕北忙着从现有的关东诸侯当中脱身出来,他对袁绍等人的无所作为心灰意冷,筹划着组建一支新的讨董联军。
他做的第一件事,便是全力支持曹孟德为东郡太守。眼下曹操在关东联军当中的声望也不低,至少不似开始兵败之后的颓唐,夏季于广濮城北大河之畔阻击了郭汜船队,麾下兵马虽有死伤却也是实打实地赢得一场胜利。
而关东诸侯,也愈加显露出分裂之态。一方是名门望族出身,以袁绍为首的关东各路诸侯,他们的目的是为了获取更多的政治资本另一方则是隐隐以草莽出身的燕北为首,有一心讨董的曹操、孙坚,还有供给粮草的韩馥与袁术,他们的目的是为了讨伐董卓。
要说燕北孙坚等人完完全全是为了朝廷也并不是,他们这些人都是需要政治资本太多,单纯的兴兵随后退兵并不能够让他们得到什么这也是身份使然,让他们一开始的目的便是要将董卓赶出朝廷。
而这一次,燕北以个人威望表曹操为东郡太守,虽然关东诸侯对燕北的越庖代俎感到不快,但他们谁都无法拒绝。无法拒绝的原因在于曹操本身,即便没有燕北的支持,只要有人提出要曹操来做东郡太守,谁都不会拒绝。
曹操是什么人?虽然他出身不好,却绝不低微,甚至宗族比关东诸侯中大部分人还要高出一头,远非那些什么太守刺史所可以比拟。而另一方面,曹操与袁绍、袁术、张邈、鲍信等关东诸侯中的强势人物自幼为友,相交甚密。若说谁言语上对曹操冷嘲热讽,是没有什么关系,但曹操做个东郡太守,没谁不开眼地阻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