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纵兵夺鼎-第21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冲天的火焰在孟津渡燃起,那是粮草、是辎重、是车驾,也是船上这些士人楷模对董卓冲天的怒火。

    望着火焰光影中的洛阳城,就好似被烈火炙烤着一般,远远望去却还是那般繁华,令这些在洛阳长大的青年们万分不舍。

    跪坐船上的淳于琼见袁绍一脸灰败地望着洛阳的方向,仰头又灌下些许酒水,摇晃着酒囊这才不舍地递给袁绍道:“本初,你也喝两口吧,这洛阳的佳酿,以后怕是喝不到了。”

    袁绍闻言恶狠狠地夺过酒囊,一把揭开酒塞便往口中倒去,大口大口地吞咽,直将酒囊喝得一滴不剩这才愤怒地掷在滔滔的黄河中,眨眼便被浑浊的河水冲得不见踪影。

    “诶!诶!你怎么,怎么就给我扔了!”淳于琼飞身扑去要将酒囊拾回,毫无仪态地趴在船艄伸手却只捞了个空,这才秧秧道:“早知道不给你了!”

    袁绍却根本没理会他的抱怨,攥着拳头在船头说道:“鲍允诚说得对,我不该不听他的话。”

    何进在世时,鲍信受命回泰山募兵,但当他带着上千人马回到洛阳时,董仲颖已经进京。那时候鲍信便劝袁绍,说董卓拥兵自重很久,肯定心怀不轨,我们如不趁机动手,日后必然吃亏,趁他刚到京都,士卒疲惫,我们对他发动袭击,一定可以擒拿董卓。

    当时袁绍心里害怕董卓的威势,想要用朝堂百官大臣合力将他赶走。

    可事实证明,鲍信是对的,他不该害怕董卓。

    他们曾经有驱逐董卓的机会,有避免洛阳陷入兵乱的机会……曹阿瞒劝过他,鲍信劝过他,人们都曾经劝过他,可他一意孤行听不进去。

    现在好了,什么都来不及了。

    “鲍允诚?本初,昨日阿瞒还与我说,允诚离开洛阳后给他送过信,说他又回泰山老家募兵,现在已经募到近万人了。”陈琳依着船梆说道:“我们也去募兵吧,凭借声望募兵也不太难,只要稍加号召,吏民定是从这云集!”

    “对!我们也募兵!”淳于琼早已将酒囊的事抛在脑后,猛地站起身来引得船身晃荡不止,却兀自豪迈道:“我们也募万众,让董仲颖知晓我中原士人的厉害!”

    袁绍微微摇头,攥着拳头道:“不是中原士人,要让他知道天下士人的厉害。诸君随我去募兵,到时联各地士人起兵攻打董卓……今日我辈士人受董贼侮辱四散而逃,明日便要让董贼在我等面前俯首乞怜;皇城在我辈士人手中丢了,便要由我辈士人将它夺回来!”

    仿佛雄心壮志将过去的那个袁绍又带了回来,他当即转头说道:“孔璋,写些书信,过些日子传给各地士人,一个都不要落下,让他们纷纷募兵,准备一同反攻洛阳!”

    “募兵是不错的,但本初应当有个官职……这样,本初还应再向伍琼写封书信,他仍滞留洛阳假意依附董卓,可让他代为进言为你上表官职,暂消董贼疑虑,亦为我等有可乘之机!”

    袁绍吃了不少听不进人言的亏,虽然他记性不好一会儿就忘,此时却记得清楚,点头说道:“好,便依孔璋,我这便修书一封,到夜里由仲简的军士送回城里……那落脚之地,我们去哪里呢?”

    “去冀州吧,冀州人多、亦是富庶,本初可请伍琼为你暂表一渤海太守,依仗渔盐可成大事!”

    “冀州?”袁绍拧眉,不解道:“我听说冀州去年被贼将燕北为祸,今年又被黑山贼所占据,如今怕已是破败不堪了,又如何能去呢?”

    “正因破败,本初才要去,若让董卓表你为汝南太守,他敢吗?”

    颜良文丑对视一眼,拱手对袁绍说道:“本初,就冀州吧,我兄弟二人久居冀州,亦可为本初的大业尽一份力气!”

    “善!”袁绍咬着牙望向洛阳,深吸口气道:“我们便去冀州!”

第六十七章 再议废帝『再求订阅』() 
袁绍出奔上东门,横渡黄河逃亡洛阳之北。董卓自是震怒,派出凉州骑追赶袁绍,以千金购赏他的首级。次日,那些归附士人,伍琼等人的拜访。伍琼晓之以理说服了董卓,认为袁绍出奔便已是惧怕,不如给他个渤海太守的官职,以彰显董公仁德。

    董卓啊,吃软不吃硬的这么一个人,当即便傻乎乎的同意了。

    他还以为自己已经掌控了关于天下的一切……实际上,在看似尽在掌控的时局之下,酝酿着足以摧毁一切的漩涡!

    九月的第十日,董卓再度召集百官议论废帝,他说当今皇帝暗弱,没有天下之主的霸气。今天他要照着霍光、伊尹的故事,把皇帝废除更换辅立陈留王为帝,百官觉得如何?

    这样的话,公卿大臣谁敢应下?

    可董卓说了,公卿大臣又谁敢拒绝?

    袁本初首级的购赏才刚撤下,殷鉴不远,谁敢和他做对?

    就连朝中柱石的袁隗都默不作声地立在前头,后面这些人,谁还敢说什么呢。

    甚至,董卓根本不给他们说不说的机会。

    “昔日霍光定策,田延年按剑。今日董某两个都做!”说着,董卓抬手想按刀柄,却想起朝议已解剑于外,便厉声喝道:“有敢阻拦大议者,皆以军法从事!”

    这什么地方?

    皇宫大殿上的朝议,你这么个边州鄙人跑到皇宫来军法从事?

    这太荒唐了,可是偏偏没人敢阻拦。

    满朝百官像鸡仔一般坐震,董卓很满意这般状况。

    “一派胡言!”

    什么?

    董卓瞪眼望去,却是正襟危坐的尚书令卢植,身姿在满朝文武当中尤为挺拔,起身怒道:“昔日太甲继位本就不合理法,昌邑王即位二十七日便犯下千般罪孽,自然应当废立……可如今天子富有春秋,行为亦从无失德,安能与前事相比?”

    嘿哟喂这给董卓气的啊!

    他说什么霍光伊尹,那是女婿李孝儒早写好的书简他暗自在显阳宫里背了几十遍,这才说的顺溜儿。现在卢植说什么太甲、昌邑王,董某管你什么太甲太乙、昌邑洛邑的,那是什么东西!

    “甲士何在!给董某将这狂徒推出去斩首示众!”董卓高喝一声,探手于腰间却摸了空,怒道:“若非今日无剑,立斩汝头!”

    这一下令百官更为惧怕。

    却间人群中飞出一个身影,脸上带着黥面的蔡邕疾步走出拦在董卓与卢植之间拜倒道:“董公息怒,董公息怒!卢尚书非有忤逆董公之意!罪不至死啊!”

    “蔡伯喈,就算是你也别拦董某,今日董某便要让人知晓,董某的刀利不利!”

    实际上见蔡邕拦出来,董卓心里的气便已消了大半,可说出刀利不利时仍旧眯着眼睛瞪了百官上首的袁隗,其中威胁不言而喻。

    有了蔡邕起头,又有尚书令周毖、城门校尉伍琼、议郎彭伯等出列劝谏道:“卢尚书为海内大儒,百姓人望所在,今日董公先杀卢子干,明日天下便会震惊恐怖,董公三思啊!”

    此时,宫门之外的西凉甲士已将卢植推出朝班,眼看着便要送到宫外问斩,董卓这才摆手狠然道:“罢了,便听你们的,免去卢植尚书令之职,贬为庶人……蔡伯喈你可听清楚了?”

    “谢董公恩德!”

    “谢董公恩德!”

    眼看着朝议一团糟,董卓知晓今日也议不成了,便抬手拢着肚子恨道:“明日,崇德前殿再议,谁若再敢阻拦董某,格杀勿论!”

    ……

    “本初跑了、公路跑了、仲简跟着本初跑了……子和啊,你说咱俩怎么就没跟着跑,反倒被并州那个张文远给堵在行营里了呢?”

    洛阳曹氏的宅子里,自老太爷曹嵩辞官归隐便门可罗雀。

    曹操与族弟曹纯在庭院里相对而坐,脸上尽是愁苦。倒是曹纯年岁尚轻,想的也比较开,看见曹操唉声叹气不由为其开解道:“兄长切莫丧气,如今宗族可都依着你的庇护在能在洛阳生存,曹氏可都靠你了啊!”

    曹孟德这一家子人可是厉害,老太爷曹嵩充满了政治智慧,对朝中阴云漩涡掌握的比谁都清楚,虽然有些贪财却也无可厚非,关键时刻却能做出壮士断腕之举。

    就说前些年花五百万钱买太尉,当时曹操对自己父亲还颇有微辞,等到五百万钱的太尉就当了三个月便被免掉,曹操又是幸灾乐祸一番。老太爷当时说这官不当了,朝廷局势太过混乱,光看着一帮小辈瞎胡闹。

    实际上,曹嵩对曹操这个儿子极为看重,无论曹操是顿丘令、骑都尉、还是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