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太好了!形势终于要变了。
蒋委员长当然不会坐失良机,放过这可能会改变中国抗战命运的天赐良机。当初苏联和日本还在远东打口水仗的时候,蒋委员长就曾指示外长王宠惠致电莫斯科表示中国会坚定的站在苏联一边。这封电报除了给斯大林猛戴高帽之外,还声称蒋委员长领导下的4万万中国人将同苏联战友一道反击日本人,言辞中肯、热烈,似乎一夜之间,斯大林在蒋委员长的心目中已由一个对中国有领土野心的红色魔头,变成了武汉政府最可靠的朋友。
在国内的军阀混战时期,蒋委员长这一招“远交近攻”的手法曾经屡试不爽,现在蒋委员长又将这一手用在了斯大林身上。蒋委员长就是想要先把水搅混,然后将斯大林手下的苏联军队绑上对日作战的战车。
蒋委员长仿佛已经看到身穿黄色军服的日军与穿戴着皮帽皮靴的苏军在广袤无垠的西伯利亚杀得天昏地暗,一队队日军不断地撤离中国战场,从陆上、海上向北、向东,进入朝鲜半岛,进入蒙古,进入苏联。而他则驱动着武汉政府的百万大军,沿着曾经败退的路径,杀向华东、杀向华北,收复南京、上海,光复北平、天津和东三省。整个中国又重新回到南京政府的统治之下,或者更确切地说回到他蒋委员长手里。
如果这一切都能够成真的话,那蒋委员长的形象一定会比一年前高调宣布抗战是还要光辉。一统的中国!一统的军队!那将是一幅多么美好的场景啊!蒋委员长简直有些醉了。
眼下蒋委员长就等着看莫斯科会对日本人的挑衅做出什么样的反应了。
莫斯科,克里姆林宫
当斯大林听到日本朝鲜方面军对远东的苏军动手的消息之后,也不禁失神了片刻。疯狂的日本人可恶的黄皮猴子居然真的动手了东京这是要干什么?和苏联全面作战吗?
由于苏联保密部门的出色工作,远东这场突发的战火并没有打破莫斯科夏夜的宁静,除了斯大林和苏军中的高级将领,还没有其他的人知道日本队苏联亮出了凶器。再加上持续多时的大清洗,基本上已经完全清除了不服从斯大林的声音,这让斯大林多了许多的操作空间。
其实自从德国的大军云集捷克的边境线,斯大林就已经嗅到了战争的气息。在莫斯科的指挥下,苏联开始了一系列的备战动作。
眼下苏联国内的许多工厂已经停止了民品生产,转而投入到飞机、战车和枪炮的制造行列中去。在国际上,为了避免让苏联受到了来自日本和德国的两面夹击,斯大林向中国的武汉政府提供了大量的军事援助。可即使是这样,日本人还是腾出了手脚在远东给了苏联一刀。
斯大林现在对苏联驻中国大使鲍格莫洛夫的工作感到很失望。鲍格莫洛夫将苏联兵工厂生产出来的大批军械用很低廉的价格卖给了中国人,但是却没能影响到武汉政府的决策层。如果中国军队现在在华中继续和日军打的你死我活,日本又怎么敢攻击苏联?
看来是时候将鲍格莫洛夫召回国内交给政工部门好好的查一查了。
宽大的办公室里,只点了一盏台灯,灯光照着斯大林身上,然后在墙壁上拉出了一个巨大的影子。斯大林握着他那几乎不离手的大烟斗,忧心重重地在屋里来回踱着步,思索着。虽然他对日本挑起军事冲突并不感到意外,但这次冲突的规模还有日本人选择发动的时机还是让他有些意外。日本在这个时候采取了这种既不理智又让人费解的行动。究竟是出于什么样的目的呢?
斯大林觉得他的脑海里面就象是塞了一堆乱麻,扯不清、剪不断。近几个月来,欧洲的不断恶化局势和苏联国内的肃反运动,使斯大林象一部昼夜运转不停的机器,非常的疲劳。
斯大林为了使他的意志能够无条件地实现,亲自导演了这场肃反运动。历史的车轮碾着一堆堆的白骨,飞快的前进着。仅仅不到一年的时间,仅苏军内部就有3。5万名军官被处死,其中还包括让希特勒畏惧的苏联杰出军事家、红军总参谋长留哈切夫斯基元帅。及苏军5名元帅中的另外两名元帅。一时间,军队内外人人自危,都担心有一天横祸会突然降临到自己头上。
更加令人遗憾的是,斯大林一向意志坚定,甚至可以说是固执的可怕。他认准的道儿就一定要走下去。斯大林从不在乎别人说什么,也从不会为自己的所作所为而后悔。
斯大林首先需要的是队伍的“纯洁”,国内的安定,其次才是军队的强大。日本人现在不早不晚地闯了进来,有些打乱了斯大林心中的计划,这使斯大林既有些不安,又对日本人充满了怨恨。
十天之前,潜伏在东京的苏联情报人员还曾发来一份情报,称日本无意对苏作战。现在看来这份情报显然是错误的。东京究竟打的是一张什么样的牌呢?这让斯大林百思不得其解。若论实力,苏联并不怕日本。但如今来自欧洲大陆的威胁却使斯大林不能不慎重考虑对日本的策略。作为一名出色的战略家,斯大林无法接受这样一种局面:当苏联与日本杀得精疲力竭之时,强大的德国突然从背后杀来,导致苏联全面崩溃。
这时候,斯大林办公室的门被轻轻地打开了,苏联国防委员伏罗希洛夫元帅轻轻地走了进来,恭恭敬敬地立在一旁。可斯大林就象是没看见伏罗希洛夫元帅一样,仍然在那里想着他的心事。
斯大林对日本人的警觉已不是一天两天的事儿了。日本征服朝鲜半岛,并在中国东北成立了伪满洲国,苏日边境从此就不那么太平了。自1936年起日军便屡屡在边境上挑起冲突,迫使斯大林不得不强化国防建设,在边界处大修防御工事。咬着牙拿出有限的卢布,组建、充实了远东方面军和太平洋舰队,并同蒙古签订了军事盟约。但这一切仅仅是权宜之计,斯大林并不想真正与日本人动手打起来。
欧洲局势象失去控制的瘟疫似的不断恶化并四处蔓延时,斯大林的头脑却越来越清晰。在斯大林的眼中,日本人就算再张狂,毕竟远不如德国那么有威胁,只有希特勒领导的德国才是苏联的最大敌人。
斯大林是想避战的,但是日本人却偏偏不放过他。东京日本陆军少壮派势力日渐扩大,“北进论”在东京愈益猖撅,对苏联远东红军发起试控性攻击的念头一天比一天迫切起来。政治大将留希科夫的叛逃象一根导火索,引燃了日军“北进派”那疯狂的欲念。
斯大林终于被推入了困难的抉择之中。他吃不准日本人的真正意图。如果苏、日由此导致出一场大规模的战争,苏联必将以鲜血和生命来扞卫国家,但淌血的苏联势必引起纳粹德国的注意,这一效果则正是玩弄绥靖把戏的英、法所想要看到的。斯大林觉得他象是被推上了一座陡峭的山岩,稍稍处理不当,带来的都将是灾难性的后果。
斯大林缓步踱回桌边,捏起一撮烟丝不紧不慢地往烟斗里塞着。桌上台灯发出的幽光照在他棱角分明的脸上,明暗相向,一脸冷峻。他看了眼伏罗希洛夫元帅,然后地开了口:“伏罗希洛夫同志,前线情况怎样?”
“斯大林同志,敌军今天又进占了沙草峰。前线指挥员报告,敌人控制两座山峰后,全面转入防御,似乎没有继续进攻的迹象。”
“我们后续部队在哪里?到达前线需要多久?”
“预备队正向前线调动中。装甲师大约需两天,而步兵师至少得三天。如果途中没什么意外发生的话。”
斯大林微微点了点头,突然,他停下了脚步,转向元帅问道:“你认为日本人挑起这场冲突的目的是什么呢?在这件事上东京和前线的军人们会不会存在分歧?”
斯大林两道锐目象两柄剑,伏罗希洛夫一时有些张皇失措。平时,斯大林很少要国防委员会的元帅、将军们单独拿意见。这使他极不习惯于今天这种场面。伏罗希洛夫元帅知道不开口不行,只得咽了咽唾沫,望着斯大林,慑儒地答道:“我想,我认为这也许与那个伟大祖国叛徒的叛逃时间有关。驻远东一带日军有10余个师团,兵力集中。而我远东军区防御面过大,兵力分散。也许日本人在东京的授意下想钻我们的空子。”
“那么你认为日本人是想与我们大规模开战吗?”斯大林继续问道。
“从目前敌方兵力看,似乎不可能有大的升级。但日本人喜欢冒险。比如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