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铁血抗日-第3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12月20日,宋子文赴西安再次与最高当局单独见面,携带宋美龄给蒋之信,信中言道:“如子文三日内不回京,则必来与君共生死!”最高当局阅闭唏嘘不已。

    12月22日宋美龄抵达西安。

    12月23日张学良和杨虎成联名在西安《解放日报》上表《告东北军、十七路军将士书》文中呼吁集合各党派的力量去抗日救国,此文一出,全国各地纷纷响应,一时抗日的言论此起彼伏。

    蒋介石终于意识到逆潮流而动将付出巨大的代价,于是示意转换调子,开始鼓吹联合抗日。同时开启各方谈判。

    12月24日,谈判达成共识。

    12月25日,最高当局和张学良离开西安,飞抵南京。

    由于华毕成这个穿越者的出现,西安事变的善后出现了与历史上不同的局面。

    张学良陪蒋介石回到南京后,立即被扣押。孙铭久等少壮派企图谋杀67军军长王以哲以控制东北军,结果被华毕成派兵保护起来,东北军避免了历史上的流血事件。

    蒋介石要求西安事变的主谋之一的杨虎城交出十七路军指挥权,出国考察。而十七路军方面提出杨虎城可以出国,但是十七路军总指挥由华毕成接任并兼任陕西省政府主席,中央军不得入陕。十七路军与中央军在潼关一直在对峙,双方互不相让。

    华毕成让《西北文化报》公开刊登了秦岭兵工厂的资料,当得知华毕成的实力后,蒋介石暴跳如雷,大骂华毕成狡猾。只好任命华毕成为陕西省政府主席,却任命孙蔚如为十七路军总指挥,挑拨之意不言而喻。

    杨虎城启程出国前,召集十七路将领开会,语重心长的说

    “我把辛亥革命的一支农民队伍带成今天的国民革命军十七路军,今日为了民族大义,不惜扣蒋。即将到来的抗战我也不知道能否参加,以后的事情就只能拜托诸位了。”

    孙蔚如和华毕成前往机场送行,杨虎城特意嘱咐了孙蔚如一句:“以后陕西的事情,多听华毕成的,不要受蒋介石的挑拨。他年轻,威望不够,你多帮衬着些。”

    “蔚如明白!毕成之才在我之上,我定全力辅佐。”孙蔚如慨然道。

    东北军大部出陕接受南京改编,而王以哲感激华毕成的救命之恩,率67军数万人马留在陕西,接受华毕成指挥。至此,华毕成成了西安事变的最大赢家,成为了事实上的陕西王,坐拥十万雄兵,而且手里还有中国唯一可以生产重武器的秦岭兵工厂。羽翼初成。

第38章 开战() 
时光如水,1937年7月3日,日本东京

    关东军参谋长东条英机向日本政府提议立即给中国以打击的电报到了内阁,外相、藏相、陆相、海相围绕着这份电报,争执不下。外务大臣广田弘毅只好前往叶山海滨夏宫,希望能让裕仁天皇给如今的局面定上一个基调。

    每到夏季,裕仁总喜欢登上港口停泊的那艘浅蓝色的生物科考船,去摆弄那些可爱的海洋生物。似乎内阁的争吵一点也没有传入他的耳朵,这个在日本国民心中天照大神后裔的男人真的就这么沉的住气么?

    其实裕仁并不是什么神人,他的老师乃木西典就是个狂热的战争疯子,“肉弹”战术就是这个疯子的发明,裕仁在这样的老师的教育下性格自然受到影响,继承皇位之后,每次日本对外用兵,他总是津津乐道,他甚至对日本几次兵变中叛乱的士兵的死十分惋惜,他不止一次的对手下的人说:“这些大和民族的鲜血要是能撒在战场上,朕该是多么的欣慰啊!”

    这样的男人当然不会对内阁的争论无动于衷,可是他始终没有表示出自己的意愿,他想看看自己的这帮大臣是否能绕开自己谈出个结果。

    广田弘毅的到访让他知道,对支那用兵的尚方宝剑还是握在他的手里,裕仁感到一种大权在握的满足感。潜伏在中国的特务机关传回了消息,去年西安事变后,蒋介石抓紧了备战措施。支那人开始整编他们的陆军,对他们的“国防工事”加以修缮,上海附近军队调动逐渐频繁,陆军部已经对和南京的谈判结果不再抱什么希望,现在他们需要的是天皇同意他们发动战争。广田弘毅在见到年轻的天皇的时候,发现这里还有另外一个人,看来他不是第一个想起让裕仁做出这一重大决定的人。

    陆军总长杉山元已经在夏宫呆了很久了,他看了一眼外务大臣广田弘毅,知道对方来到夏宫的目的是为了推翻军部的意见,杉山元的眼中闪烁着怒火。早在1936年日本就制定了总体战略计划“国策基准”。之后日本举行了一次“将官演习”,向参加演习的将官交代了全面发动对华战争的战争部署。可以说对支那用兵已经是万事俱备。然而发动的时机,一直没有确定下来,广田弘毅仍然坚持外交施加压力,逼迫中国转变和日本对抗的态度,顺便在谈判中谋求一些好处,继续坚持伊藤博文的“温水煮青蛙”的战略,一口一口的吞掉中国这头大笨象。

    藏相和海相坚持立刻发动对华全面战争的意见一直被压制着,如今广田弘毅已经在谈判桌上不能再给大日本带来什么利益,却还要一味的阻止军部的用兵计划,实在是个很可恶的家伙。

    广田弘毅没有和杉山元说话,他知道这个时候只有天皇的话是最重要的,杉山元很明显已经领先了时间,自己已经在天皇的心目中落后了。

    裕仁静静的听完了杉山元和广田弘毅的上奏,半响没有发出声音,他缓步走到墙边那副极大的地图旁边,扶了扶眼镜。中国,像一只巨大的雄鸡,盯着东边细长的日本岛,日本怎么看怎么像一条虫。如今,这条虫居然已经在雄鸡的身上咬出了许多的伤口,是天照大神在保佑日本么?中国这只大笨鸡似乎还在昏昏欲睡。裕仁突然转过身来,问道:“现在对支那开战,陆军是打算进行小规模的战斗呢,还是全面的动武?或者,像满洲事变一样?”

    杉山元没能猜出天皇的心意,于是说出了一个模糊的答案:“从目前来看,局部战争的可能比较大,当然也不排除事件升级的可能性。”

    外相广田弘毅顾不上礼仪,赶紧插话:“天皇陛下,如今已不是满洲事变的时候可比,支那的忍耐已经到了极点,如果我们大日本帝国再施加压力,恐怕就是全面的战争的结果,我们大日本帝国需要的是利益,而不是战争!这是伊藤博文先生留下的遗训。”

    “够了!”杉山元粗暴的打断了广田弘毅的话语,他用咆哮的声音吼着:“如今的支那人在和大日本的谈判当中越来越强硬,南京还打算武装60个德械师,难道我们要等支那人武装起来再开战么?我们只要能一口气摧毁他们的精神,就能把支那一口吞下。大陆是日本梦寐以求的起点!这是我大和民族千载难逢的好机会,也可能是最后的机会。”

    广田弘毅刚想反驳,杉山元又抛出了一颗重磅炸弹:“帝国军队的勇士们只需要三个月时间,就可以将整个支那献给陛下。如果不能,我愿意辞去陆军总长的职务。”

    “有把握吗?”裕仁看了一眼将腰快要折断的杉山元,冷冷的扔下一句话:“对战争时刻要有清晰的判断。回去好好想想吧,怎么干才最有稳妥。”

    广田弘毅的脑子里面轰的一下炸开了。杉山元则毫不掩饰自己狂喜的表情。天皇终于给了军队动武的尚方宝剑,日本的战刀就要出鞘了。征服支那,这是自丰臣秀吉起,那就是大和民族的梦想,今天终于可以开始实施了。

    1937年七月七日夜,卢沟桥的日本驻军在未通知中国地方当局的情况下,径自在中国驻军阵地附近举行所谓军事演习,并诡称有一名日军士兵失踪,要求进入北平西南的宛平县城进行所谓的“搜查”。

    中国守军当然严词拒绝了这一要求。日军向卢沟桥一带开火,向城内的中国守军进攻。中国守军第29军37师219团无奈还击。这便掀开了日中战争的序幕。日本皇军自1931年占领中国东北后,为进一步发起全面战争,陆续运兵入关。到1936年,日军及伪军已从东、西、北三面包围了北平。

    中国守军和日军在卢沟桥地区激战,日本派大批援军,向平津大举进攻。29军副军长佟麟阁,132师师长赵登禹先后战死。7月底,北平、天津沦陷。

    7月17日,蒋介石发表庐山谈话,指出:“战端一开,地无分南北,人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