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铁血抗日-第18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陶德曼觉得眼前的这位青年上将明显比蒋介石要对自己的国家自信的多,如果是他坐中国的元首可能中日之间的战争就不是现在这个局面,难怪元首会对这个年轻人另眼相看,他散发出一种强大内敛的气场。陶德曼接着说:“元首让我转达对您的问候,并表示德国将来可能会终止和贵国政府之间的贸易合同以及一些合作协议,希望您能谅解。当然,元首表示这不会影响德国政府和您私人之间达成的协议。”

    “请转告希特勒总理,我们中国有句话叫做公私分明。国家的事情不会影响我和希特勒总理的私人友谊。”华毕成爽朗回答完,转身让卫兵艾英雄拿过来一把日军指挥刀说:“这是我们在上海缴获的日军旅团长黑岩义胜少将的指挥刀,麻烦大使先生替我转交给希特勒总理。”

    “好的,我想元首一定会喜欢的。”陶德曼接过艾英雄递过来的指挥刀放在茶几上,接着说:“华将军,我来介绍下,这位是南京国际安全区的主席约翰…拉贝,他找您有一些事情。”

    华毕成一听“约翰…拉贝”这个名字,差点把正灌进嘴里的茶水喷出来。

    华毕成知道日军逼近南京时,在南京的外籍人士为了南京居民的安全,决定依照上海难民区的先例,成立一个国际救济机构,定名为“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以便在最危急的时候,使未及撤离的难民有一个躲避的处所,并避免日军的轰炸。委员会公推德国西门子洋行的这位约翰…拉贝先生为主席。华毕成以为旁边那个德国老头是大使馆的工作人员,没想到居然是历史名人拉贝。那个翻译应该就是拉贝的秘书韩湘琳了。

    华毕成对“安全区”的想法是很复杂的,“安全区”的出现对城内的市民很难民的诱惑力是巨大的,这些洋人的热心大大的影响到了华毕成疏散平民的计划,日本人会在南京干出什么样的事情来华毕成是清楚不过了,他脑海中的那段历史不断的提醒着他要想办法疏散聚集在安全区里面的这20多万平民,可是华毕成派到这些安全区去的一批批军官们却总是无功而返。

    中国老百姓对本国的政府和军队是最不信任的,他们宁愿相信洋人,在这些平民的眼中这些列强国家的大善人们身上有着不一样的光环,应该可以保全他们的性命,现在每天逃进“安全区”的平民都在增加,再加上散落在南京城内各处的留守人群,南京城内居然还有超过25万的平民。这可远远超过了华毕成的预计!如果继续这样下去,那么南京大屠杀的悲剧将是不可避免……

第140章 拉贝先生() 
“华司令!感谢您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见我。我见你的目的就是为了安全区的十几万人。我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需要得到帮助,食物、药品以及所有的生活必需品都十分的缺乏。儿童和妇女是生命的希望,没有物资他们没有办法活下去。将军!请您伸出援手!”先说话的人是拉贝,在他的心目当中华毕成就是一个南京政府高级军官,一个能解决安全区里面剩下的10余万难民困难的人,没有杂念的拉贝上来就直奔主题,这也很符合德国人的性格。语气也非常的诚恳,或者说他的翻译韩湘琳翻译的很不错。不过华毕成仅仅从标签也能完全感受到拉贝的真诚。

    如果华毕成没有出现在1937年的南京,拉贝将会像历史上一样这忙碌的工作到日本人攻破南京城防,然后保护着25万难民在这座变成地狱的城市里面写下那本着名的《拉贝日记》,这本日记里面将记载着中华民族最为黑暗的一段记忆,一段血淋淋的历史。可是华毕成来了,他就在这里,而且没有人会比他更了解这段历史,所以,他不希望这样的历史重演。

    这世界上从来就没有救世主!中国人必须靠自己的力量保护自己。

    华毕成说话的声音非常的低沉,他的问题让拉贝的翻译韩湘琳感到很意外:“拉贝先生!你为什么会选择帮助中国?要知道,你的祖国现在似乎已经站在了日本那边。”

    拉贝回答的很干脆:“我一生中最美好的青年时代都在这个国家愉快渡过,我的儿孙都出生在这里,我的事业在这里获得了成功,我始终得到了中国人的厚待。所以,我选择帮助中国人!”

    “谢谢!拉贝先生!你是中国人的朋友!”拉贝的回答让华毕成心潮起伏,面对这样一个为了中国难民而奔走的德国老人,除了说谢谢,华毕成还能说什么呢?再看看那些国内的官员吧!日本人没来得时候他们信誓旦旦的表示要与民众共存亡!当日军进攻南京的时候,这些慷慨激昂的官员却逃走了,而拉贝则告别了最后一艘帮助德国人离开南京的轮船,选择留了下来。

    历史上有人将拉贝称为“东方的辛德勒”,而华毕成却觉得“辛德勒不过是一个小小的拉贝”。拯救1300人和25万人到底哪个更有分量!这个比较结果显而易见。有拉贝这样的朋友,1937年的中国并不孤单。

    “华将军,你太客气了。之前我也找过军政部的何部长,可是我连人都没见着。我觉得你和其他的中国将军有些不太一样!希望这一次我能够有所收获。”拉贝没有因为华毕成对他致谢而感到高兴。昨天深夜,拉贝找到了何应钦的府邸希望能够游说何应钦给难民提供帮助,已经怕了拉贝的何应钦派了一个上校副官来替他打发这个有些固执的德国老头。

    这位上校不但拒绝给难民提供援助,而且坚决不赞成设立安全区,他认为这样一个安全区会瓦解南京部队的士气,并解释说:“我们是因为自己的过错才输掉了这场战争,我们应当用自己的热血来保卫祖国,不让日本人占领一寸土地。南京应当守卫到最后一个人。如果你们不建立安全区,那些现在搬进安全区里面的人本来是可以帮助我们的士兵的。”

    拉贝听了这番话,感到非常生气,他反驳道:“留下的人之所以留下,是因为他们没有钱带着自己的家人和一点点财产逃走,他们是穷人中最穷的人,难道应由他们以生命来弥补军方所犯的错误吗!尊敬的上校先生,你为什么不命令南京那些富有的市民,那些逃走的有钱的80万市民留下来?为什么总是要那些社会最贫穷阶层的人来献出他们的生命?”

    这位慷慨激昂的上校最后找个借口离开了会客厅,拉贝在那里等了足足两个小时,也没有人过来继续对话,最后拉贝只能带着他的秘书韩湘琳离开了何应钦的大宅子。已经绝望的拉贝听陶德曼大使说今晚要会见南京卫戍司令,他就抱着一丝侥幸来了。不过拉贝可不敢保证名声在外华毕成不是“浪得虚名”,不会和别的中国官员一样不顾同胞的死活。

    韩湘琳的翻译语速非常快,好不容易遇到一个用善心的将军,一定不能再无功而返。城内的安全区里面还有10多万人,那些在危险面前依然没有选择离开的难民是真的相信拉贝先生成立的安全区国际委员会,韩湘琳觉得他应该为拉贝这样的国际友人向自己国家的军队争取一些什么。

    对于安全区的难民,华毕成有他自己的打算,拉贝再伟大也不能让凶残的日军变成听话的哈巴狗,要想避免悲剧的发生,最好的办法就是疏散难民。由于华毕成一直以来用各种方式出售了大量船票。所以现在南京城里面剩下的市民已经不多了,为了躲避日军的轰炸,这些平民差不多都集中在国际安全区,让这些人离开南京是华毕成现在必须要做的事情,即使南京城最后落入鬼子的手里,华毕成也希望那只是一座空城。剩下的10多万难民只听拉贝的,想疏散这些人,就得先和拉贝谈谈条件。

    “拉贝先生,你的要求是很合理,物资我可以出。不过还希望拉贝先生能够帮我一个小忙。”华毕成的话让韩湘琳和拉贝都吃了一惊,没想到这位华将军提供援助还是有附加条件的,韩湘琳忍不住在心里面鄙视了一下华毕成。

    这样的官员拉贝和韩湘琳这些天没少见,这类人都是假惺惺的给难民捐献了一些东西之后就带着一大帮子记者来安全区走几圈沽名钓誉。也许这位华将军是闲他的军衔不够高,或者是名声不够响,所以才会来借安全区的难民当给他歌功颂德的道具。

    拉贝和韩湘琳之间用德语快速的交谈了几句,他们决定先问问华毕成到底需要拉贝帮军方做些什么,如果不是太过分的事情拉贝都愿意接受,毕竟现在弄到物资是第一位重要的事情,只有实打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