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贵妃在一旁劝道:“陛下,庆王殿下做事向来很有分寸,他忽然说有十万火急的事情要禀报,或许真的有什么大事呢?陛下不妨叫他进来,问问是什么事情吧?”
石虎喝了一口汤,放下碗,似乎觉得刘贵妃说的话也有道理,便又说道:“行了,叫他进来吧!”
“是!”陆安点点头,起身退了出去。
陆安出去后还没来得及通传,石遵直接走了进来,跪地便说道:“父皇,儿臣本不愿打扰父皇,无奈有十万火急的事情,必须立马告诉父皇!”
石遵说着,从怀里掏出了刚刚谭渊给他的那封信,刘贵妃对小香递了个眼色,小香心领意会,连忙走上前,接过石遵手里的那封信,然后走到石虎桌案前,跪地递过头顶。
石虎接过信,一边拆开一边问道:“什么事情让你这么匆匆忙忙?”
“李城来信,前日匈奴单于带人入侵云中一带,一度逼近李城,还劫走了李城附近牛羊马匹,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儿臣特来请旨,让儿臣立即返回李城,带兵抵抗匈奴人。”
石虎还没来得及打开信,听到石遵这样说,勃然大怒,骂道:“好个匈奴人,朕不打他们,他们倒跑到朕的地盘烧杀抢掠来了!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回父皇,这信上说,去年漠北大雪,寒冷异常,冻死了匈奴人不少牛羊,今年开春,匈奴人青黄不接,所以才冒险进犯中原,烧杀抢掠。”
石虎听完,连忙打开信,大致浏览起来。
忽然,石虎“啪”的一声,狠狠拍了一下桌案,骂道:“羌人!匈奴人!竟然都敢来为非作歹!是该给点眼色他们看看!”
“父皇,眼下儿臣在李城的部下还在与匈奴人羌人周旋,战事紧急,儿臣是特来向父皇道别的,今日儿臣就得回李城。”石遵依旧跪在地上。
刘贵妃一听石遵要去打仗,心中立马紧张起来,无奈石虎在身边,她不敢流露出一丝情绪。
“这信上说匈奴人和羌人至少有三万人,你李城的守军也就四万多,还有一部分是步兵,你确定你一个人就能摆平他们?要不要朕派瞻儿带兵去助你一臂之力?”石虎又再看了一下信,抬头问石遵。
“儿臣常年与匈奴人周旋,了解他们所有手段,父皇放心,儿臣定不让父皇失望!”石遵说的自信满满。
石虎就喜欢看到石遵如此胸有成竹的样子,说道:“既然这样,那事不宜迟!你赶紧出发,朕等你凯旋!”
“谢父皇,儿臣告退!”
石遵站起身,对石虎又行了一个礼,顺便偷偷瞄了一眼刘贵妃。
那刘贵妃知道石遵即将上前线,心中不免有些担忧,尽管他知道石遵不用自己亲自冲锋陷阵,但心中依旧割舍不下。
石遵走后,石虎有些宽慰的说道:“老九现在比以前懂事多了!不再是做什么事都不计后果的小子了!”
“臣妾也这么认为,相比前年刚回来的时候,现在的庆王殿下确实稳重了不少,这些年陛下让他在外面经历的磨难,现在想想都是值得的。”
第一百二十章 直奔李城()
石虎点点头,对刘贵妃和梁郡主说道:“你们俩都先回去吧,朕要一个人待会儿。”
“是……”梁郡主和刘贵妃异口同声的回答。
石遵出宫后直奔庆王府而去,谭渊已经将要带的东西悉数收拾好,在门口等着石遵。
“都准备好了吗?”石遵骑马赶到,问正在门口等候的谭渊。
“回禀殿下,都已经准备好了,三百府兵已经在城外等候,咱们马上就可以出发。
“走吧,现在就去李城。”石遵说完,直接策马朝城门方向去了。
谭渊连忙上马,跟了上去。
“殿下,属下不明白,这个时候您为什么急着赶回李城?”谭渊一边骑着马一边问道。
石遵笑了笑,说道:“父皇至今没有提让本王今年回去的事情,心中大概已经打算让本王留在邺城了,立储一事父皇必定不可能草率决定,现在父皇正在为此时左右摇摆,举棋不定,本王若是能够抓住这次机会再立军功,父皇必定龙颜大悦。所有人都以为本王心中恨不得赖在邺城,本王偏要在这个时候走,也许从一定程度上来说,本王不在邺城的这段时间可能存在变数,但毫无疑问的是,本王此举已经揽得圣心,以本王对父皇的了解,父皇绝对不会在本王不在邺城的这段时间里把储位之事定下来的。”
“殿下考虑的周全,属下这样就明白了!”谭渊总算是听明白了石遵的意思,心中的一块石头终于落地了。
“咱们要抓紧时间,此处距离李城有些遥远,快马加鞭也要两天,绝对不能让匈奴人过于嚣张!”
“过几日就是父皇大寿,之前让你准备的东西,你都安排好没有?”
“都已经安排妥当,陛下大寿之日,定回如期出现在陛下面前!”
“如此就好!驾!”
梁郡主回了燕王府之后,正巧碰到了石世,两人自从梁郡主进宫后,变得生分起来,有些事有些话彼此心知肚明,也就不必多说了。
石世看到梁郡主,也就客气的招呼了一声,便与梁郡主擦肩而过。
“庆王去了李城。”梁郡主没有转身,只是背对着石世说了一句。
石世一听,连忙转过来问道:“你说什么?”
“匈奴人和羌人入侵河西,李城守军已经与其周旋,石遵刚刚已经出发去了前线。”梁郡主说完,便直接走了。
石世一听,心中一喜,随即心中一惊,连忙对下人吩咐道:“快去!叫张豹张大人即刻过来!”
“是!”
石遵离开邺城没多久,石鉴那边也得到了消息。
“殿下,庆王现在这个时候去打匈奴人,看来是别有用心啊!”高尚之对石鉴说道。
石鉴点点头,背着手,说道:“老九这步棋走的漂亮,真是峰回路转,他一下子就变成了一个大公无私恪尽孝道的好人,想想也真是讽刺。”
“今日早朝大殿之上,群臣们刚刚因为立储一事争吵起来,燕王和庆王是重头,他这个时候离开邺城确实让人意外,明面上算是失去了先机,暗地里实则大获圣心,恐怕陛下此时对他的表现相当满意,依老臣之间,这秤怕是要不稳了,咱们要不要加点码上去?”
“那是自然,让他和老二斗的越厉害,咱们需要冒的险就越少。”
“老臣明白!”高尚之点点头,又问道:“那鲜卑人那边,咱们是要一直这样坐视不管吗?”
“那倒也不是,驿馆还是没有什么动静吗?”
“有!”一旁的老三立马说道:“昨夜大约丑时不到,驿馆有人企图逃出来,结果被禁军发现,用箭射了回去。”
“看来鲜卑人这次是成了瓮中之鳖了。”石鉴笑了笑,对高尚之吩咐道:“派人想办法潜入驿馆,和慕容儁取得联系,本王要慕容儁亲自求咱们,然后再想办法帮他脱身。”
“咱们要帮鲜卑人?”高尚之问道。
“狼被拴着还怎么咬人?”石鉴笑着拍了一下高尚之。
“但是这头狼是养不熟的白眼狼,殿下就不怕被反咬一口吗?”高尚之提醒道。
“羊会怕狼,老虎就不必怕狼,大人觉得本王是羊还是虎?”
高尚之笑了笑,说道:“殿下既非羊也非虎,而是天上的龙!狼再凶,也飞不上天。”
石鉴闻言,“哈哈”大笑起来,说道:“大人真是机敏过人!”
“殿下过奖了。”高尚之笑着捋捋胡子,转过脸忽然看到老三低着头,两眼无神,似乎是在想着事情。
“老三,你在想什么?干嘛两眼发愣?”高尚之疑惑的问道。
老三立马反应过来,看了看石鉴和高尚之,缓缓开口说道:“回禀殿下,大人,属下发现了一些情况,不知道当不当讲。”
“什么情况?你但说无妨。”石鉴说着,坐了下来。
“昨日驿馆被禁军围起来以后,附近一直有几个人鬼鬼祟祟,似乎也在盯着驿馆的动向,但是不清楚他们是谁派来的。”
石鉴和高尚之显然没有想到,除了他们,还会有人盯着驿馆,两人相互对视了一下,沉思起来。
石鉴忽然开口问道:“昨夜想要逃出驿馆的那个人,你有没有看清楚是谁?”
老三摇摇头,说道:“由于禁军在周围盯着,属下只敢躲在百步之外的一个角落里观察,当时天色很暗,根本看不清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