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李大炮的抗战岁月-第52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为此,日寇华中派遣军司令部调集第十一军主力并第十三军两个支队、第三飞行团、海军“中国方面舰队”第一遣华舰队以及第二联合航空队总计将近二十万兵力,为发动枣、宜会战做着积极准备。

    而此时,驻守在中条山的抗日将士也在漫长的战线上四下出击,对日寇发动了频繁的袭扰战,出奇的,小鬼子并未立即发动报复性反击,当然,小鬼子并不是信男善女,沉默只是为了酝酿更大的阴谋。

    就在小鬼子酝酿阴谋的时候,各部将士已经腾出手抓起了春耕生产。

    四零年的春天比三九年来得更早一些,大地回暖,也为这场春耕生产提供了便利,至三月底,根据地里的春耕已经基本结束,大地绿意盎然,生机勃发。

    四月五日,清明,阳光明媚。

    李四维率部在西山祭奠完长眠在此的兄弟们,独立山边,遥望山下,心中的压抑之情渐渐消散。

    春耕已经结束,是时候放手大干一场了!

    “团长,”黄化轻轻地走了过来,遥望着山下绿油油的庄稼,瘦削的脸上满是感慨之色,“以前我们四处转战的时候,哪里想到会在这里搞出这么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老道,”李四维轻轻地摇了摇头,嘴角浮起一丝苦笑,“这景象离欣欣向荣可差得远哦!”

    “团长,”黄化一怔,扭头望着李四维,神色坚毅,“只要兄弟们努力干,这里总有一天会变得欣欣向荣的!”

    兄弟们这是久战思安啊,不过,也无可厚非,毕竟,老实巴交的农民能拿起武器和小鬼子拼命,不就是为了保住土地、保住安宁的生活吗?

    李四维暗叹一声,掏出烟递了一支给黄化,轻轻地移开了话题,“让兄弟们好好休整几天,忙完了地里的事,又该去小鬼子的地盘上转一转了!”

    “是!”黄化连忙答应,嘿嘿一笑,“终于可以动手了龟儿的,小鬼子的好东西一车一车的拉来拉去,我们每次摸过去都看得心里直痒痒,早就想干狗日的几买卖了。”

    和其余各部不同,特勤连并没有参与春耕,而是全力刺探敌情,顺道也会走私一些油盐药品之类的紧缺物资。

    不过,因为要抓春耕生产,李四维曾严令特勤连不要轻举妄动,倒让那些经常往敌占区跑的兄弟们憋惨了。

    此时,团里的春耕已经结束,时机已经到了。

    只是,计划往往赶不上变化。

    李四维刚回团部,便接到了师部的命令,连忙又带着李三光往陌南镇去了。

    夜幕初临,师部会议室里灯火通明,全师团级以上主官齐聚。

    “都到齐了,”主位上,陈师长的目光缓缓扫过众将,神情凝重,“根据集团军司令部的消息,日寇会在近期对根据地发动一次大规模的进攻。”

    说着,陈师长的声音一顿,站起身来,拿起檀木短棍,走到军事地图前,木棍落在了运城,“司令部初步判定:日寇此次的主攻方向在我西部防线中部地区。”

    说着,陈师长手中的木棍在地图上缓缓地移动,划过太臣、平陆,“日寇的战术意图很明显――集中兵力中央突破,沿张茅大道直取茅津渡”

    众将了然,茅津渡是黄河北岸的一处重要渡口,也是中条山西线各部驻军的重要补给点,在“六六战役”中,日寇调集两个师团三万余兵力,分九路进攻,其主要目标也是茅津渡。

    “兄弟们,”陈师长回到桌边坐下,声音缓慢而凝重,“日寇此次动用的兵力很可能和六六战役相当,甚至更多!”

    说罢,陈师长的目光缓缓扫过众将,“司令部的长官想问问大家的是咋想的?”

    “能咋想?小鬼子敢来,俺们就敢打!”

    “对,打就是了,管他来多少小鬼子呢!”

    “上一次,小鬼子不也夹着尾巴跑了?”

    众将神情激昂。

    “好,”陈师长大赞一声,“各部抓紧时间休整,准备开战!”

    下级军官的态度很明确,但,上面的长官们显然还没有统一意见,否则也不会有这一幕。

    夜已深,三十八军军部灯火通明,一片忙碌,赵军长坐在桌前,正翻阅着一份文件。

    “叮铃铃”

    桌上的电话突然响起,赵军长一怔,放下了文件,一抹苦笑爬上了嘴角,略一犹豫抓起了电话。

    “赵军长呐!”电话那头,战区司令部郭参谋长的声音中带着一丝火气,“孙司令咋不接电话?”

    “参谋长,”赵军长了然,连忙陪笑,“日寇进攻在即,司令应该去前巡视了,参谋长有何指示,职下一定尽快转达。”

    电话那头略一沉默,郭参谋长的语气稍微缓和了些,“寿山呐,望原你们是守不住的,你们应当带着部队绕到敌后,在同蒲线上打游击。”

    “参谋长,”赵军长轻轻地叹了口气,满脸苦笑,“参谋部的战略固然合理,可是,茅津渡要是丢了,我部将士数年坚守之功将毁于一旦,日寇也可能趁机举兵渡河”

    “寿山呐,”郭参谋连忙打断了赵军长,声音凝重,“万一,你们要是守不住又该怎么办?俗话说,‘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参谋长!”赵军长打断了郭参谋长,神色肃然,“请你转告卫长官,如果守不住茅津渡,就砍下我赵寿山的头扔进黄河里!”

    “你”郭参谋长一滞,只得叹息一声,“罢了!”

    “参谋长请宽心,”赵军长劝了一句,“我部誓与中条山共存亡,定不让日寇踏过中条山!”

    “罢了,”郭参谋叹了口气,“只望你部再接再厉,不要折了中条山铁柱子的名头!”

    说罢,郭参谋长挂掉了电话。

    赵军长精神一振,连忙拨通了司令部的电话。

    这次,电话很快就接通了,电话那头响起了孙司令的笑声,“寿山,参谋长的电话打到你那里去了?”

    “司令,”赵军长苦笑不已,“你可以不接,职下却不敢不接啊!”

    “难为你了,”孙司令叹了口气,“上面太谨慎了些,要真按照他们说的来,怕是要寒了兄弟们的心呐!”

    “职下明白,”赵军长连忙点头,神色轻松起来,“郭参谋已经同意让我部放手打了!”

    “好!”孙司令精神一振,“你这就过来,我们尽快把作战计划做出来。”

    高层的事,李四维自然不知道,只是遵照陈师长的命令让各部加紧备战,过了两天,又再次接到命令,去了师部。

    会上,一番动员之后,陈师长精神抖擞地布置起了任务,“一团、二团和预备团严守原防区,三团、四团即刻集结,向东运动。”

    一团、二团驻守芮城一线,以防备永济之敌,预备团即六十六团驻守岳家岭一线,扼住了陌南北面的咽喉,以拒盐池之敌,即使已经判明日寇的主攻防线在中部地区,这两个方向的防备也不敢放松。

    命令既下,各部迅速行动,一时间,中条山战云密布,风雨欲来。

    四月十七日,日寇对中条山发动了第十一次“围剿”,只是,日寇的来势却不如预料中的凶猛,只有第三十七师团主力参战。

    四月十七日,战斗在太臣打响,第四集团军各参战部队按预定计划边打边退,退出了太臣,退出了平陆县城,一直把日军主力诱至望原。

    四月十九日清晨,一股巨大的寒流突然袭击了中条山地区,望原一带雨雪交加,狂风怒号,碗口粗的大树都被连根拔起,担任右翼防御的赵军长趁风雪之夜调动前线各部兵力,分四路猛攻紧随而至的日寇,在望原和淹底两个山头之间的狭长地带上将紧随而至的日寇打得狼狈逃窜,鲜血染红了峡谷里的洗耳河。

    六十六团驻地,风雪交加,团部会议室里灯火通明,李四维坐在桌边,静听屋外风雪呼啸,神情笃定,“这一仗打不了多久了!”

    “是啊,”郑三羊心情也不错,调侃着,“小鬼子出门怕是忘了看黄历!”

    就算小鬼子看了黄历,怕也看不出这场突如其来的倒春寒。

    “可惜了,”李四维掏出一支烟点上,轻轻地叹了口气,“地里的庄稼怕是要遭殃”

    “庄稼?”郑三羊一怔,呵呵而笑,“种庄稼不就是为了打胜仗吗?等打完仗,再补上就好了嘛!”

    小鬼子的“围剿”败得很快、很彻底,正似这场突如其来的倒春寒,来得快去得也快。

    四月二十一日,日寇从望原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