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红楼之纵横四海-第54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众人一阵议论纷纷,休息了一阵之后,就继续前进。

    他们将前往塞万特夫人的叔叔家,那里有一个很大的庄园,足可以容纳下他们这一行一百多人。

    现在是正月初八,已经过了立春。贾珉已经19岁了。

    这一年,宝钗18岁,妙玉18岁,黛玉17岁,晴雯17岁,塔玛拉19岁。

    元亨十五年正月初十,贾珉一行抵达巴黎的第二天。

    大德帝国,帝都郊外,野渡居。

    自从府兵团裁撤以后,野渡居门口就再也没有岗哨了。除了偶尔有人进出以外,一天中绝大多数的时间,大门都是紧闭着。

    当年在这里练兵时的热闹场景,似乎已经成了遥远的过去。

    那些曾经震天响的口号声和吆喝声,已经成了遥远的回忆。

    不过,这里也并非沉静一片,每天一早一晚,还是会想起一些口号和口令的声音,只是声音小了许多。

    只是三个人的声音。

    这三个人,秉承这几年来的习惯,还在自觉地出早操和晚操。

    没有人督促他们,这是他们自己的习惯。

    这几个人,就是原来的留守班班长张德财,还有刘福山和宋虎两个士兵。

    现在,他们就在野渡居里造酒。

    偶尔地,下洼子的南儿、刘铁山、吴红梅,城里的风花、雪月、喜鹊,刘家庄的方秀才、封三娘,也会到这里来。

    来的时候,他们会给三人带来一些吃的,用的。然后跟他们聊一些往日在这里的事情,共同回忆在这里的那些人,发生的那些事儿。

    虽然众人都尽量不提那个名字,怕回忆引起伤感。但是,还是常常避不开珉长官的名字。

    有的时候,外面有人叫门,张德财几个人就常常会心生一些幻想,希望这个突然出现的人,就是他们的珉长官。

    虽然每次都叫他们失望,但是,下一次的时候,他们还是不免重复这样的幻想。

    他们现在给自己的定位,就是在这里一边造酒做生意,一边等着珉长官回来。

    这里是珉长官的家,早晚有一天,他会回来的。

    许多时候,那些家在帝都的府兵团老兵们,也会到这里来看看,打听一下珉长官的消息。

    虽然不说,张德财几人也明白,这些人,其实都在等着一个号令。

    只要珉长官一声令下,叫他们回来,他们就会立刻放下手里的一切,回到这里,然后到达珉长官叫他们去的任何地方。

    哪怕是万水千山,远在天涯海角,也是如此。

    今天,野渡居的大门一直开着。

    刘福山站在门口,接待着从各处不时赶到这里的人。

    现在,这里已经来了一百多人,还有人陆陆续续地赶来。

    这些人,是方秀才和倪二招募来的工匠和农夫。

    倪二将带着他们,先前往卜奎,然后再从卜奎前往一个叫做北海的地方。

    虽然他们从来没有去过那里,但是,他们都相信方秀才许下的诺言。

    这几年,方秀才已经送了不止几批人到卜奎去了。凡是到了那里的人,不是在那里定居不走,就是发财回家了。

    回来的人,不仅带回了银子,还带回来了在那里发财的故事。

    于是,更多的想改变自己现状,怀揣着梦想的人,就纷纷打听,何时方秀才还要往那里送人。

    野渡居这里有的是住的地方,于是方秀才就把人集中在这里,明天将由倪二带着他们出发。

    虽然是比卜奎更远的北海,但是,那里是他们实现梦想的地方。

    就在倪二在野渡居集结人员,等待明天启程时,此时此刻,在帝都东郊,正有一列队伍也正在准备出发上路。

    这是一队流犯,一共有三百多人,他们的流放地,就是四千多里之外的卜奎。

    前锦衣军统领谢鲲,就是这些流犯中的一员。

    昔日谢鲲有很多朋友,但是,自从他出事后,就没有朋友了。

    倒是以前打过几次交道的刑部姜侍郎,前来给他送行。

    这是唯一的一个送他的人。

    “姜兄,患难见真情,真是没想到,你竟然来送我。”

    谢鲲接过姜侍郎递过的五两银子,眼里流出了泪水。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谢兄不必伤感,世态炎凉,本是常事,谢兄还要想开些。”

    “多谢姜兄开导。”

    “谢兄此去卜奎,倒也是有福了。卜奎配所我曾去过,当初贾怀远在那里做都司的时候,曾经对流人的伙食、住宿、劳作,做了一系列改革。”

    “可以说,卜奎是所有配所里面,流人待遇最好的。如今何佳林在卜奎主事,萧规曹随,还都是贾怀远留下的制度做法。到了那里,倒也不会有太多苦吃。”

    “过去后,跟人提提我,就说我是贾怀远的忘年之交,看在贾怀远的面子上,不会有人为难你的。”

    兵卒的吆喝声响起,流人队伍启程。

    谢鲲走在队伍中,脖子上戴着枷锁。看看前后左右,心里不禁有一种梦幻般的感觉。

    一阵荒谬的感觉,在他心头萦绕。

    此前,自己秉承东平王世子宋宽之意,追查贾府。如今落到了这个地步,前往卜奎,竟然要享受贾珉在那里改革的余荫。

    到了那里,竟然还要承贾珉的面子和人情。时势变换,人生如棋,真是不走到最后一步,不知道谁胜谁负啊。

    谢鲲停住了脚步,回头张望。

    押解官知道他的身份,又看刑部姜侍郎刚才给他送行,所以就对他比较客气。

    “谢鲲,还有何事?”

    “请把姜大人叫来,我还有几句话,要跟他交代一下。”

    不一会儿,押解官领着姜侍郎来了。

    “谢兄还有何事放心不下?尽管说,只要我能做到的,绝不推辞。”

    “姜兄既然跟贾怀远是忘年之交,可否能见到贾怀远?”

    “唉,怀远如今不知在何处,我也许久没见到他了。”

    “姜兄若有机会,就请转告贾怀远可信之人,叫贾府小心宋宽。”

    “宋宽?东平王世子?”

    “正是此人,就是他想要追查贾府底细,抓贾府把柄的。”

    听到谢鲲大致说了事情经过,姜侍郎也不禁吃惊。

    直到谢鲲走远了,还站在原地。

    姜侍郎虽然跟贾珉有些交情,当年他莽撞地弹劾贾珉,贾珉也放过了他一马。

    但是,此后两人就几乎没有什么来往了。

    他说自己跟贾珉是忘年之交,其实是有些托大了。

    现在谢鲲叫他给贾府传话,叫他有些为难了。

    自己到底给不给传这个话呢?

第0478章 目标北海平远城() 
就在流人队伍出发的同时,西山京营大营,也是一派繁忙景象。

    一排排马车,装满了军械辎重,一队队人马,正在集结。

    大营大门口,矗立两杆大旗,正在迎风飘扬。

    一杆上写:钦差,下面是个大大的“王”字。

    另一杆大旗上,也是几个大字“平南招讨使,王。”

    京营节度使王子腾,已经御派为南方剿匪钦差大臣,即将出征。

    从“平南招讨使”这几个字,就可以看出他此行的差事。

    前去讨伐土匪,能招安就招安,不能招安就讨伐,最终目的,是平定南方匪乱。

    此次的京营人马,是从盛京调集回来的为主。

    前年他任总领温都拉事务钦差时,把自己京营的一万五千人马都带离帝都。

    其中七千五百人留在盛京,由贾珉府兵团派李贵等人训练,准备增援卜奎。

    后来温都拉局势被快速平定,这七千五百人,没就没有到卜奎去,一直留在盛京练兵。直到去年夏天,才返回京营。

    随同返回的,还有当初贾珉府兵团的那些教官们,回来后,也一直由他们进行训练。

    这只队伍,已经跟以前大不相同,有了脱胎换骨的变化。军纪、军容、作风、战术等,现在都已经带有明显的府兵团痕迹。

    去年冬天,卜奎的七千五百人中,被分成了两部分。

    留下三千五百人,连同赵大海的原府兵团一部,镇守卜奎。其余将近四千人,返回了京营。

    这四千人,当初在收复南温都拉时,参加过三眼井之战,有过对鞑靼人作战的经历,并取得了胜利。

    目前,这支队伍,是大德帝国唯一的有过击败鞑靼人记录的成建制军队。

    至于当初击败鞑靼人的主力,贾珉府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