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象袭人那样的,属于买来的丫鬟。贾府如果愿意,还可以把他们再给卖了。后来修建大观园时,从苏州买来的12个戏子,后来就有些人被卖掉了。
这些人,首先是小时候,没有机会接受教育。即使接受了教育,读书好,想考取功名,也得贾府同意。
即使有了文化,也不用,也在于贾府那边儿,不是他们自己可以决定的。他们的学习动力,其实并不强。
所以,这里实际上是涉及到一个文化垄断的问题。
但是,现在他们都属于贾珉的人了,贾珉要他们学习,他们也不敢不学。
贾珉之所以逼着要平儿他们学习,主要考虑的还是今后的需要。不过,也多少有点儿自己的私心。这个私心,这主要是针对平儿的。
平儿的相貌是一等一的,有“俏平儿”之称。在贾珉看来,这样一个大美人,如果是个文盲,可就有些煞风景了。
这就象在他的前世,走在大街上,遇见一个颜值很高的白富美,她开着跑车,在你面前停下,然后跟你说,帅哥,请问什么地方有银行。此时,在她的眼前就有一个银行。于是你说,这不就是银行吗?那上面的牌子不是写着吗?她说,对不起,我不认识字。
就是这种感觉。
“你们在府里的时候,经常会看见小姐和老爷们读书写字,吟诗作对儿,可能以为他们很厉害,实际上,那没有什么难的。谁都可以做到。我原来也是不识字的,自己学了一段时间,也会作诗了。”
****和平儿都知道,贾珉是不识字的,听得他现在竟然说自己都会作诗了,自然是不相信的。****没说什么,平儿却是撇起了嘴儿。
贾珉一看平儿的表情,就知道她在想什么了。
“也许你们不相信,好,那我就给你们作一首,听好了,这是一首咏花诗。”
于是,贾珉就开始念诗。
“一片两片三四片,五片六片七八片,九片十片十一片……。”
“四爷,你这是数数啊,哪里是诗?”
平儿说着,几人就笑成了一片。
“别急,加上这最后一句,就是诗了。飞入丛中都不见。”
这诗很好记,****一下子就记住了。他是略通文字的,觉得这还真是一首诗。
“你们看,这不就是诗了嘛。很简单的,你们也会做的。所以,学起来,不是很难的。”
“我再给你们做一首,这首叫做《咏鸭》,称赞鸭子的。”
“鸭鸭鸭,抬头向天呱。黑毛浮清水,白掌水下划。”
贾珉这首念完,****可就琢磨开了,这诗怎么听着这么熟悉呢?
第25章 又败家了()
前一首,自然是抄的,后面的《咏鸭》,虽然是借鉴《咏鹅》,倒也是贾珉的原创。
****有些文字基础,也会算一些基本账目。对于学习,他本来还是比较有信心的,认为自己不会费多大劲儿。
但是,接下来,贾珉教的,他可就感到蒙圈了。
为什么?不按套路走啊,简直就是鬼画符啊。
先教的是算数。
贾珉在板子上写下了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后,就在下面写上了1、2、3、4、5、6、7、8、9、0。
这是什么东西?从来没见过啊!
“这叫阿拉伯数字,以后,你们学算数,就用这个数字,将来算账,也用它。现在,你们就照着样子写,一定要写的滚瓜烂熟的。今天晚上的任务,就是把这十个数字会写了。一会儿我就考,谁会写了,谁就回去睡觉。”
“四爷,这个阿拉伯,是谁家的伯伯啊?”
南儿问道。
贾珉那个气啊,恨不得踹南儿几脚。转念一想,这也不怪他,也就强行压住火,没有发作。
“这个嘛,这个阿拉伯是个蛮夷之人,离咱们这远着呢,你们不认识。”
唉,时代差异啊!
几个人学起来,还算是认真的,尽管开始笨手笨脚的,还是渐渐上了道。
贾珉时不时地走下去看看,指指点点的。几个人中,属平儿写的最好看,看来人还是比较机灵的。女工做得好,学这些也是有帮助的。
将来写字,应该比前世那些美女写得好些。前世的美女,尤其是娱乐明星们,似乎很少有人字写得好的。也就是那个签名练得可以唬唬人了。
过了将近一个时辰,贾珉叫了暂停。他要跟****进行一次演练,证明阿拉伯数字的作用,激起这些人的兴趣。
于是,找来算盘,焦利用算盘和汉字的一、二、三……,贾珉用心算和阿拉伯数字的1、2、3……。最后同时写出来。
自然,贾珉回回都要领先****一大截。
贾珉考了一下,****、平儿和南儿都写出来了。宁儿、风花和雪月写错了几个,不过,也还算是可以,叫他们回去之后再写,明天再考他们。
头一次上课,难度不宜太大,学习量也不宜太多。否则,会挫伤他们的信心。
接下来是识字课,也是让****蒙圈的鬼画符:汉语拼音。
这回,贾珉只写了三个元音字母:a、o、e。要求是会写,会念。大声念,反复写。没有别的办法,就是强化训练。
又过了半个时辰,贾珉考了一遍。这回不错,都会了,今天就算结束了。
往外走时,****问贾珉,学算数是不是得买算盘啊,要是买的话,他明天进城时,可以顺便买回来。
贾珉说,咱们不用那个东西。我要教的,是心算术,要算盘干嘛?怪麻烦的。
心算术是个什么东东?
****又蒙圈了。
“你学的怎么样啊?”
平儿问****。
“唉,虽然明白点儿,但还是糊里糊涂啊。”
“太好了。”平儿兴奋起来。
“这还好?”
“我也是糊里糊涂啊。”
原来如此!
众人走后,贾珉找出《千字文》和《百家姓》,铺开纸抄写下来,间距比较大,然后开始给每个字标上汉语拼音。
将来,他要以这个为蓝本,编出一套识字教材和一本字典出来。
这是个比较大的工程,贾珉要做的事情很多,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和精力。
况且,编字典是个专业性很强的事儿,涉及到政治正确和切合这个时代特点等很多问题。不是他自己能完成的。他需要一个合适的帮手,来实现他的意图。
唉,还是缺乏人才啊。
第二天,定好的煤、铁等原料开始进货了。炉子是前一天搭好的,刘铁匠开始点火。由于还没有干透,只是用小火慢慢地烘着。
平儿给刘铁匠安排了住处,告诉他以后就在这里吃住了,刘铁匠很高兴,毫不犹豫就答应了。
不仅是因为以后可以少跑路,多干活多挣钱,还是因为在这里吃饭,可以省下在自己家里吃饭的钱。
对于一个从事重体力劳动的铁匠来说,吃饭,其实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啊。
贾珉带着宁儿和南儿,到了原来那些建了一半的房子。
宁儿和了一堆白灰,然后就开始粉刷墙面。
南儿则在贾珉的指挥下,开始在屋里的地面上挖沟。
****雇来的两个瓦匠也来了,开始给西瓜园和果园的围墙加高。打水时见到了压力井,就啧啧称奇,直呼真是方便,感叹着自己要是有钱,也打一个。省得到井里挑水了。冬天一步一滑,弄不好还把水桶掉井里了。
万家窑的马车来了,拉得是瓷器的碎片。这些碎片没用了,在窑里还占地方,昨天贾珉到那里看到了,就跟万老板要一些。
万老板很爽快,叫他要多少拉多少,只要给车脚钱就行。
这些碎片,是准备粘在围墙上边的,防止有人攀爬围墙。
平儿见贾珉又在屋里折腾了,就走过去,问想要干什么。贾珉说要养猪,平儿就很吃惊。
养猪就养猪呗,还粉墙干嘛?挖沟干嘛?再说了,哪里有在这么好的房子里养猪的?
正在疑惑间,广告招来的人来看井,平儿只好回去,招呼风花和雪月接待来人。
一边忙活,一边埋怨贾珉又败家了。
这个时代养猪,其实还是比较原始的。多数是放养,也就是把猪赶到外面去吃草,然后再赶回来。为此,还专门有一个职业——猪倌儿。
猪在外面吃饱了,赶回来关进猪圈里。
这个猪圈,也很原始。好一点儿的,是石头和砖砌的围墙,差一点儿的,就是用一些木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