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瞒珉兄弟说,我在那里的时候,在家里也是开了一个作坊的。虽然没有制作什么火器出来,但是,实验却是做了不少,许多原来想不通的事情,都想通了。许多原来做不出来的东西,也能做出来了。”
听得戴植如此说,贾珉豁然开朗。
戴植是在家里开了一个实验室啊。
是啊,对于戴植这样一个火器世家的传人来说,即使在不得意的时候,也不会轻易地就放弃了自己的专业理想的。
虽然不能大张旗鼓地制造火器了。但是,正是这段时间,让他有时间沉淀下来,开始思考一些问题,甚至是理论上的问题。
不能制造兵器,却让他有了大量的时间用于实验。恰恰实验是验证一些想法的最好手段。
“在这里先生也是可以大量实验的。另外,还有一点也很重要。就是要先生准备好一套流动作坊的方案。”
“流动作坊?”
“对,就是可以快速地拆装的生产设备,可以简陋一些,但是,要保证最基本的生产功能。比如说,明天启程了,今天就可以把设备拆下来装车。待到一个月后到了漠北,找个地方把设备装起来,在那里就可以生产出火药,弓箭来。”
“珉兄弟是要就地生产?”
“是的,将来打起仗来,战场是随时会变化的,补给线若是太长了,很可能就供应不上了,若是再被敌人截断了,就陷入困境了。只有就地生产,才能保证弹药的供应。”
“不仅是弹药,就是化铁炉,也是要准备一套的。至于工匠,将来的的军队出征时,都是要随军一起走的。这样,即便是没有了给养,哪怕是深入敌后几千里,孤军在外几年,也能支持下去。”
“另外,我还有一个想法,就是在军粮上,要生产一种压缩饼干和脱水蔬菜,到时候,只要有水,即使不埋锅生火做饭,也可以支持数月。”
“压缩饼干和脱水蔬菜?”
戴植还是第一次听说过。
“这两样东西,到时候,我会跟先生一起实验。”
两人一边在水塘边走着,一边随便地交谈着。虽然没有固定的话题,但是,每一个想法的交流,每一个观点的碰撞,都会闪出智慧的火花来。颇有相见恨晚的感觉。
“先生今晚就修书一封,明日我就派人去江南,把先生的家眷接来。这边的房屋住处,也会尽快安排好。”
“如此就谢谢珉兄弟了。”
“先生客气了,这都是我应该做的。至于先生的报酬,就以每月300两银子为准。”
“什么?每月300两?不行,这太多了。”
每月300两,即使对戴植这样的顶级工匠来说,也是个天价了。
但是,在贾珉的眼里,戴植可不是一个工匠。他简直就是大师啊。
这个时代,社会阶层的等级是士农工商。戴植属于“工”的阶层,连农民的地位都不如。
其实,这就是统治阶级的偏见了。他们看重的,只是所谓的士阶层的那些知识。那些知识的核心,就是四书五经这些圣人的经典。
对于戴植这样的技术人员,实际上是瞧不起的,甚至还视为奇技淫巧,常常加以排斥。
实际上,恰恰是科学技术,才是推动历史进步的力量。
“先生这些知识技术,是几辈人传下来的心血结晶,区区300两银子,哪里能买的下来?所以,这个火器作坊里,还要有先生的一成股份的。不要你出钱,先生的技艺就是股本。”
“珉兄弟,这可使不得。”
“就这么定了,别人不知道先生知识的价值,我却是知道的。另外,先生想要做任何实验,材料随便用,所有费用实报实销。”
“珉兄弟,这需要很多钱的。”
“我知道,钱的问题,先生不要担心。胡老板和方秀才没跟你说么,赚钱对我来说,是最简单的事情了。”
戴植沉默了。
胡家酒坊的人在辽东找到他的时候,尽管已经说了,回来之后,会给他相当优厚的待遇。他也相信了这一点。
但是他万万没想到,最后的待遇竟然会如此优厚。
不仅仅是每月300两银子的天价,不仅仅是把家眷给接来。而是因为这股份。
虽然只是一成,但是,这可是一大笔钱啊。
问题还不仅仅于此,而是贾珉对于他的手艺的尊重和看法。
这个时代,是没有什么知识产权之说的。所以,手艺人要想得到知识,基本上就是两个途径,一是祖传,二是拜师学徒。
祖传还好说些,因为有血缘关系,先辈还能对后辈倾囊相授。
拜师学习,师父常常就要留一手。所谓的教会徒弟,饿死师傅,就是这种思想的体现。最后的结果,就是手艺越来越退步,很多绝技就在这种情况下失传了。
贾珉让戴植以技术入股,不仅仅是承认的技术的价值,还让技术可以得到极大的回报。
这才是戴植最为感动的地方。
“珉兄弟如此厚待戴某,实在无以回报,只有肝脑涂地,鞠躬尽瘁,才能报答万一。”
唉,其实这都是你自己该得的啊。
“戴先生不必客气,咱们再走走,把作坊的布局定下来。”
在下洼子现场,贾珉就对火器作坊的事宜做了安排。
戴植负责整个作坊的技术和研发。不仅仅是军品,连民品也包括了。一个能够制造火器的专家,负责民品的技术研发,自然是小菜一碟。况且,两者的许多技术,实际上都是相通的。
军品的生产,由焦力负责,民品的生产和销售,由刘成负责。
刘铁山在野渡居的铁匠作坊,搬迁到下洼子。刘铁山也一同过来。压力井项目,随着刘铁山归到下洼子这边来。
吴红梅调到下洼子这边来,负责后勤事务。她原来在野渡居的工作,全部移交给平儿。
从明天开始,戴植、焦利、刘成、刘铁山和吴红梅,就进驻下洼子,开始火器作坊的筹建工作。
平儿负责兵营的后勤工作,原来贾珉的个人事务,就需要一个人来补缺了。想来想去没什么合适的人选,贾珉就选了晴雯来补平儿的空缺。
对于晴雯这个愤青能否做好这个工作,贾珉其实心里也是没底的。但是,目前也没有合适的人选,也就只好如此了。
至于贾珉自己,则要忙于另一项工作了——赚钱。
b
韩国女主播私_密_视频遭曝光,可爱而不失丰_满!!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在线看:baixingsiyu66(长按三秒复制)!!
第0200章 又落他手里了()
这段时间的练兵费用和军饷,花的都是贾珉的私房钱。
虽然他手里还有十来万两银子,但是,练兵和开办火器作坊这两件事,都是烧钱的项目。
火器作坊将来是要赚钱的,但是,至少在几个月时间里,还是要大量往里面投钱的。
练兵则纯粹是个只有投入,没有产出的差事,至少在经济上是如此。
如今1300多人的规模,若是将来再加上战马和其他装备,那花钱就更是象流水一样了。
若是按照贾珉的想法,府兵团将来装备火器的话,每个兵员每年100两银子的费用,是根本不够的。
贾家和史家这两家且不说,即便是冯家、陈家和卫家比史家情况要好,每家拿出2万两军费,也绝对不是个小数目。
所以,贾珉的计划是,将来装备火器多花钱,也不让各家再多承担军费了。
这样,多出来的军费,就要全部由他来解决了。
即便是贾珉带来了前世的知识和商业模式,赚钱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仍然有大量的具体工作,需要他来做。
当然,项目和商业模式已经有了,那就是通过技术培训来赚钱了。
这个项目,其实他早就筹划了。原来在野渡居建设房屋,就是为了这个项目准备的。
因为野渡居的房屋被练兵占用了,所以,在地点上,就只好改在了贾府族学举办了。
有了贾府族学这块牌子,加上族学的场地,基本上就可以把前期的事情操办起来了。
但是,族学的场地有限,远远不够用,所以,他还得张罗更多的场地。
培训的项目,贾珉早就选好了。
第一个,就是爆米花项目。
这是最容易上手的项目。把学员召来,领着他们到现在东西两府那些人在城乡的现场一看,叫他们见识一下运作模式,看到是如何赚钱的,一天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