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暗卫的离开就如同他们出现的时候,无声无息。
再回过头,霍铮的脸上,依然挂着那个桀骜不羁的笑。
“回京路上遇到山匪袭击,侍卫们与之同归于尽,山郊之外,危险重重,原地整顿好行装,我们必须快去回京。”霍铮的话让人无从反驳。
如今侍卫们都死了,身边剩下来的,都是霍铮跟阮明心的可以信任的过的亲信,侍卫们因公殉职,少了那么多人,他们也就更危险,现在当然得马上回京,不然出了意外就不好了。
——
南境的位置虽说地处南方,但离西瀚盛京的距离可以说是一个在最南面,一个在最西面,原先急着回京不过是面上说着好听,事实霍铮跟阮明心其实并不急着回京。
霍铮跟阮明心的速度特别慢,堪堪半个多月才走到盛京外的小镇上,霍铮瞧了瞧西山斜阳渐落,毫不犹豫下令明日再启程。
这可苦了一大早收到六皇子即将回京,被命令到城门口迎接的臣子们。
皇上有多重视这个从外头回来的皇子,朝中几乎无人不知,而这位六皇子殿下,到南境巡视一下河道修建的工程,还轻而易举的解决掉刁民闹事的事件,加快河道修建的进度,这次六皇子回京,也不知道皇上会如何封赏。
而霍铮跟阮明心却没有心思去猜测京中人的心思,不知道明天要发生的事而胡乱猜测,不如休息个够本,明天好有心情去迎接别人投过来的攻击。
“明心会怕吗?”怕西瀚的水太深,还是怕比鬼神更可怕的人心,霍铮不知道自己问的是哪一个,或许两者都有吧。
阮明心原本可以留在千仞山上,不过自己却以她的安危为由,把人带来西瀚,说到底,他其实也是舍不得她的。
“有何可怕的,一切不都有师兄在吗?”阮明心抬头看向霍铮。
清冷的月光洒落一层银辉,盖落到霍铮出挑的五官上,让他多了几分高贵的神秘。
阮明心续道:“此生非你不嫁,怕与不怕又当如何,我阮明心这辈子生是师兄的人。死,也是师兄”
“胡扯些什么呢!”霍铮急急打断阮明心的话,呼吸略乱,情话绵绵,也该是他一个男人先开口,怎么能每次都让她一个女儿家出声,只是时机还不对而已。
“什么死不死的,你会长命百岁,活的比我还健康。”霍铮拧了拧阮明心的鼻子说道。
阮明心没有说话,只不过脸上明媚的微笑,让霍铮有那么一秒的失神。
“时辰不早了,更深露重,你先回房好好歇着,明日一早我们便进城。”霍铮解下自己肩头的披风盖在阮明心的肩头,清咳一声,转身回了房,不过略急的脚步却让阮明心不由自主的笑出了声,师兄这是害羞了?
翌日,霍铮等人进城的时候,刻意避开了来相迎的官员,低调的从小门入城,虽然他不知道是谁起的主意让百官等在城门迎接他回京,但是他却懂得这个时候,不要跟他们面对面。
先不说他是一个从外归来的皇子,就说他如今没有半点势力,巡视一趟河道归来而已,他还没有到那种百官都要来相迎的地步。
安排好阮明心以后,霍铮直接进了宫,他要去向皇帝汇报自己到南境巡视的结果以及皇上的态度。
马车直直驶进了宫道,霍铮下了马车后,先回了自己的宫殿梳洗一番,才乘着软轿向着皇上的御书房而去,午后的这个点,皇上正在御书房内处理公事。
“儿臣见过父皇,父皇万安。”由皇上身边的御前公公引领进御书房,霍铮端端正正行了一个君臣之礼。
案后那人一袭明晃晃的黄色龙袍加身,胸前的五爪绣的栩栩如生,仿佛下一秒就要腾空跃出的模样。
西瀚的皇帝号称启元帝,启元帝的身形微微发福,面色红润,看起来一脸正气,通身气质仿若真正的天子的模样。
看到了霍铮的身影,启元帝放下手中的狼毫,“六儿回来了。”
他不动声色的打量着霍铮,似要看看他身上有没有什么地方受伤。
其实霍铮从当初决定回西瀚的时候就知道自己的身世,自己的母妃是文相嫡女,自幼与启元帝相识,两人青梅竹马,母妃及笲后,也如愿嫁给启元帝为太子妃,两人的感情一直很好,直到启元帝登基之后,后宫算计不断,而启元帝在前朝因为根基还不稳,为了整个西瀚国家设想,他无法注意后宫的妃嫔,不如说是无心注意那些妃嫔身后的家族。
而太子妃的娘家,从启元帝登基以后就开始没落,直到被朝中敌对的派系抓住了把柄,启元帝不得不将太子妃的娘家拿下治罪,而这时正逢太子妃有了身孕。
第389章推不掉的赏赐()
朝中手握重权的李将军有意将自己的女儿送入宫中,当时后宫的情况,加上娘家的背景,李家女儿比太子妃更适合皇后的位置,为了后位,太子妃在临盆期间遭人黑手,产下霍铮之后的第二天,才熬不过,去了。
启元帝悲痛欲绝,为保住跟太子妃遗留的孩子,启元帝把人托付到南庆给霍家老将军抚养,如今四国的大剑师纷纷陨落,大战一触即发,所以不管是为了什么,他都必须让霍铮回来,这是他跟太子妃唯一的儿子,以前的十几年日子里,他什么都给不了他,现在他回来了,他想要把自己身下的这把椅子交给他。
磨练,才刚开始。
“南境河道的事,我看过内阁递上的折子了,你做的很好。”启元帝毫不吝啬的夸赞到。
原先他只期盼这个儿子能够平安顺乐的长大,其他不敢强求,不过现在看到自己的儿子成长成一个这么优秀的人,说实话,启元帝的内心里,其实还是很骄傲的。
“为父皇分忧,是为人臣为人子应做的事。”霍铮谦逊的回话,态度不卑不亢。
启元帝心情大好,大悲不燥,大喜不傲,他这个儿子,比他想象中的要好。
他突然开始想,要如何为自己的儿子收拢一些势力,但又一想,除了霍铮,其他的儿子女儿也都是不省心的。
想起来前段时间的三皇子跟四皇子,想起御史家的嫡子跟顾源候府的少爷,启元帝不由得眉心深皱。
“这次你立了功的事情朝中的人都看在眼里,六儿若没有什么想要的赏赐,父皇就做主给你封个爵位,你从外头刚回家,原先你那几个兄弟们有的,你都会有。”启元帝一边说着,一手执起狼毫沾着墨,在一张明黄色的绢布落笔。
因为在南境那边治理河道的事情,所以启元帝打算给他封赏爵位。
只有当一个皇子正式与大臣交涉,跟朝事接触时,才可以成长的更快。
霍铮这次真的在启元帝的心里留下了很深的影响,也是因为霍铮这个儿子不是自幼养在自己身边的,因此启元帝更是觉得霍铮这个儿子,甚合自己的心意,他有做君主的才能,无论如何,霍铮都将是皇位继承人的不二人选了。
所以让他入朝与朝中的大臣多接触,其实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然而启元帝的想法却未必是霍铮想要的。
他想要的东西会自己去争取,不想要的,也不会随意让别人加诸在自己身上。
见到启元帝落笔,霍铮上前一步制止道,“父皇,您不必给儿臣封赏,那些东西于儿臣来说都是虚妄。”
“名利于儿臣而言,都是虚无缥缈的东西,倘若父皇真疼儿臣,便请父皇允儿臣一些实际的东西,毕竟儿臣从小到大什么东西没有见过,虽然长在南庆,但老太爷对我如亲生孩子,儿臣并不喜欢那一些浮华的。”
启元帝看着霍铮没有说话,心里在揣测他这话有几分真假,有哪一个皇子会不希望让自己接触更多的大臣,收拢更多的权利呢?他的三皇子跟四皇子为了权势,可是连人命都不放在眼里。
“不想要名利,那六儿告诉朕,六儿要些什么。”启元帝的态度还是很坚决的,霍铮是一个好的继承人,更是他唯一承认的儿子,他的母亲去的早,他愿意把迟掉的宠爱全部加诸给他。在他看来,他是万人之上的九五之尊,他要做的事没人可以阻止,他要给的东西,没人可以说不。
霍铮打量着启元帝的神色,神采飞扬,启元帝的态度再坚决又如何,他不想要的东西,没人能够左右他。
“父皇觉得三哥跟四哥怎么样?”霍铮提了三皇子跟四皇子两人,这两人最近一次出现在启元帝面前,是因为御史家儿子跟顾源候家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