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黑胖子读了一会,心中越发烦闷,眼见也没什么公式,当下吩咐小白脸副手在衙门守着,自己却一个人信步走出县衙来。
“煎饼果子了,四文钱一个的煎饼果子了,吃了一个还想第二个了”
一出县衙,还没走几步,就见两名妇人各自推着一辆小车,带着一个十岁左右的小女孩在街道旁边摆摊叫卖,黑矮胖子觉得好奇,不由停住了脚步。
就见这辆小车设计的非常精致巧妙,有四个小轮子,可以随意转弯;有挡雨棚,下雨也不怕;还有专门的抽屉收钱的;小车的最外面油漆和图画也也很显眼和赏心悦目。
小车上还放着一个小炉子,却不是烧柴的,而是烧的蜂窝煤,很小很方便。小炉子上面一大块圆形光滑的铁板,炉子旁边则是一个小桶,里面盛满了一种黄白色米浆或者面汤。
就见那女子舀了一勺子面汤倒在那块圆形的铁板上面,用一个小耙子也似的小竹片转着圈一扫,一张面皮就出来了,随后又在上面打一个鸡蛋,翻个面。
再抹上两种特制的酱料,放两根长长的东西,有喜欢吃葱花和芫荽的,也可以再加上一些,然后一卷,用纸一包就算好了。
果然像那妇人吆喝的那样,但凡买了的,吃了一个立刻意犹未尽的又买了一个,貌似很好吃的样子。
黑矮胖子好了一会,闻着空气中飘来的阵阵香气,本来不怎么饿的他也突然觉得饿了,他走了上去,道:“他孙大婶,煎饼果子是从哪里学来的啊?这车子不错呢。”
那妇人今天第一次卖煎饼果子就来了个开门红,生意火爆,正高兴呢,一见来人就越发高兴了,笑逐颜开道:“是宋押司啊,不瞒押司,我这煎饼果子却是从梁山军那里学来的”
第二百四十四章 山东及时雨()
ps:感谢书友水浒群英传的打赏!
“是宋押司啊,不瞒押司,我这煎饼果子却是从梁山军那里学来的”
一听又是梁山军,宋押司顿时就有些不悦,不过他是个有城府的人,并没有表现出来,而是从怀里摸出一小块碎银来,笑嘻嘻道:“给我也做两个吧。”
那妇人接了碎银,忙不迭道:“押司,就八文钱的买卖,怎地使上银子了,这俺也找不开啊!”
要说宋江这碎银,那可真是碎银,也就一两钱重,形状也极为不规则。因为没有固定成色和重量,使用起来也要先鉴定成色,再称重,再换算成铜钱,相当的不方便。
不过这位宋押司身上随身带着许多十两、五两、一两的银锭,还有许多蚕豆黄豆大小的碎银,却是从来不会这么麻烦的。
当下宋押司微笑着表示不用找了,那妇人推让几下,也知道这位山东及时雨、郓城呼保义,孝义黑三郎的名头,最是乐善好施,也就不再推辞,兴高采烈的收了碎银。
“押司,要葱花吗?吃不吃辣?”
“都吃的”
宋江回想起梁山军出品的老干娘辣酱的美味,不由的口舌生津。趁着孙大婶做煎饼果子的时间,和她攀谈起来。
“他孙大婶,以往都听人说你家光景过得艰难,怎地一下置办起这一套家什来,怕是要不少钱吧?”
“不瞒押司,这套家什其实没有花钱呢。”
“没有花钱?”宋江微微皱了下眉头,道:“怎么会?”
那妇人做好了一个煎饼果子,递给宋江,满是欢喜地说道:“是真的哩,这还要感谢梁山军呢!
前段时间,梁山军不是建城堡修路要招工么?俺家男人因家里欠下张财主家许多银钱,抱着试一试的想法就去了。
没想到还真去对了!工钱高不说,吃的还特别好,一天三顿,顿顿有肉,要是干得好还有甚么奖金,干一个月抵得上在别的地方干三四个月呢!
就说这小吃车吧,也是梁山军林军主为了帮助我们这些穷苦的人弄出来的。
因着知道俺们家里欠着债,俺家根生又在梁山军那里做事,梁山军便没要俺们的钱,而是用俺家根生一个月的工钱的做抵押,分两三个月从工钱里扣,还不要利息。
是以这辆小吃车还有这套家什都没花钱呢!”
宋江接过煎饼果子一边吃一边听,这煎饼果子热乎乎,香喷喷的,咬上一口,香脆辣咸甜,各种滋味在口中一下爆开。
真是太好吃了!宋江觉得从没吃过这么好吃的路边小吃,甚至把家里的饭食也比下去了。
不过听了孙大婶的话,宋江的心里却越发凝重起来,梁山军端的好算计,好会收买人心啊!
“那周大婶呢?他家男人也去梁山军做事了?”
宋江埋头猛吃,很快将手中一个煎饼果子吃完,又指了指不远处另一位也推着一辆车摆摊卖煎饼果子的妇人道。
宋江知道这个周大婶为人甚为泼辣能干,他家的男人也是个做小买卖的,家里条件相当不错,应该不会去工地吃苦吧。
孙大婶道:“她家的情况却与俺家不同,她是俺拉了去的,她家四郎也没在梁山军那里做事。不过梁山军也没收她家全部的钱,而是只收了一半,约好两个月付清,或许想退也可以。”
“只收一半?那梁山军不怕钱收不回来?”
孙大婶笑道:“当然不怕!梁山军让六娘留了家庭住址,还怕她为了一辆小车跑了不成?再说现在梁山军势力这么大,哪个有胆子敢赖梁山军的钱!”
宋江脸上皮笑肉不笑的点点头,又接过第二个煎饼果子,向孙大婶告辞一声,正准备走,又突然问道:“对了,她孙大婶,你在这煎饼中间包的这两根长长的脆脆的东西,叫做甚么?”
“啊,这个啊,叫油炸鬼。”
原来历史上的有油条最开始是叫做“油炸桧”,乃是在南宋时秦桧害死岳飞之后,民间百姓气愤不过却又无可奈何。
这时风波亭外有一个卖油炸食品的老板用面团捏成一男一女两个小人,使其背靠背粘在一起,丢进油锅,连声高呼:“都来吃油炸秦桧啦!”
于是这种名叫“油炸桧”的小吃面食就很快流传开来,临安城全城效仿,到处都在吃油炸桧,因为“桧”与“鬼”音差不多,后来演变成油炸鬼。
这时还是北宋,宋江当然没见过了。
宋江哦了一声,再次告辞,心中却不由笑了起来,觉得梁山军就是花样多,名字也古怪,好好的油炸面团非要叫甚么油炸鬼。
不过不得不说,梁山军发明出来的东西,还真是好吃!
正吃着,还没走出去十步,就听背后有人在叫“押司。”宋江两口又把煎饼吃了,转回头来看时,却是做媒的王婆,引着一个婆子。
见宋江转过身,只听那王婆对那个婆子道:“你有缘,做好事的押司来也!”
宋江有些莫名其妙,道:“有甚么说话?”
王婆指着那个婆子道:“押司不知。这一家儿从东京来,不是这里人家,嫡亲三口儿。夫主阎公,有个女儿婆惜。他那阎公平昔是个好唱的人,自小教得他那女儿婆惜也会唱诸般耍令。年方一十八岁,颇有些颜色。
三口儿因来山东投奔一个官人不着,流落在这郓城县。不想这里的人不喜风流宴乐,因此不能过活,在这县后一个僻静巷内权住。昨日他的家公因害时疫死了,这阎婆无钱津送,没做道理处,央及老身做媒。
我道‘这般时节,那里有这等恰好?’又没借换处。正在这里走头没路的,只见押司打从这里过,以此老身与这阎婆赶来。望押司可怜见他则个,作成一具棺材!”
宋江一听,立刻就明白了,道:“原来恁地。你两个跟我来,去巷口酒店里借笔砚写个帖子与你去县东陈三郎家取具棺材。”
“多谢宋押司”
那阎婆连忙感激涕零的表示感谢,宋江摆摆手,又问道:“你有结果(料理丧葬事项)使用么?”
那阎婆道:“实不瞒押司说,棺材尚无,那讨使用。”
于是宋江写完帖子,又从怀里取出一锭十两的银子,一起递给阎婆道:“我再与你银子十两做使用钱。”
阎婆作势就要跪下道:“押司如此大恩,便是重生父母,再生的爹娘!做驴做马报答押司!”
宋江的心情这时舒展开来,果然是做好事使我快乐!
他连忙把那妇人扶起,摆摆手道:“休要如此说。”
言毕,他朝两人拱了拱手,满身愉悦的往县衙方向而去。
而在这时,周围早有看热闹的人大声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