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傕听到赵牧态度不是很好,一下子就想要发火,但却被孙坚一个眼神瞪得只好憋回去,支支吾吾地说道:“这这”看样子是觉得赵牧在场,所以难开金口。
“何事速速说来,此无外人!”孙坚俨然已经当赵牧是自己人了,所以根本不可能因为李傕而将赵牧唤出帐外。
“如此,吾便直言矣。”李傕拿不定主意,但见孙坚态度坚定,只好妥协了。然后擦擦额头上的细汗,对孙坚说道:“丞相所敬者,惟将军耳。今特使傕来结亲:丞相有女,欲配将军之子。”
李傕话音刚落,孙坚便一拍桌案,大怒道:“董卓逆天无道,荡覆王室,吾欲夷其九族,以谢天下,安肯与逆贼结亲耶!吾不斩汝,汝当速去,早早献关,饶你性命!倘若迟误,粉骨碎身!”
孙坚这一怒把李傕吓得一哆嗦,想要再说话却又不知道说什么,但就此回去又觉得不太合适,只能愣在原地,久久不能动弹。赵牧也都被孙坚突如其来的怒火吓得差点瘫倒在地,但更是让孙坚的原则和正气所折服,于是他见李傕呆在原地瑟瑟发抖,也插嘴说道:“还不快快离去?”
“将军可可否”李傕被赵牧的声音说得有些清醒一下,支支吾吾地再说道。
“不要再废话了,我家主公的话还不够清楚吗?董卓乃大汉之贼,我看你一身正气,却跑去助纣为虐,也不怕被天下人耻笑?我劝你还是回去劝董贼向我家主公投降,届时还能留他一条全尸,否则别说结亲了,怕是要死无葬身之地!”赵牧恶狠狠地说道,反正孙坚也是这种态度,自己再怎么说也不过是添砖加瓦罢了。
一旁的孙坚果然很欣赏地对着赵牧点了点头,然后就叫出左右,将李傕拖了出去。以为李傕听到这话已经是瘫倒在地,也不知道是因为羞愧难当,还是因为贪生怕死。
“先生之言,甚合我意。”孙坚叫人把李傕拖出去之后,笑着对赵牧说道。
“我也不过是接过主公的话头,如实说罢了,再说主公之子,大有美人在等着,何必挑选汉贼之女呢?”赵牧笑嘻嘻地说道,他可记得孙策是要迎娶大乔的,这董卓的女儿能算什么呢。
“哦?先生之言,实属奇异,但正为此理矣。吾当与董贼誓不两立,又岂能结亲耳!”孙坚也没有理会赵牧话里别的意思,只是觉得自己的儿子什么身份,根正苗红,若是跟董卓结亲,那便会成为天下人的笑柄了。
“主公之心,天地可鉴,赵牧自愧不如啊!”赵牧这时正是拍马屁的好机会。
“哈哈”孙坚兴奋得大笑起来。
赵牧突然觉得这时代与人相交,实在太简单了,用一些“甜言蜜语”便足以令对方喜笑颜开。而且这种话也不过是属于“官方”奉承之言,所以赵牧运用得游刃有余,这让他的古代战乱之期过得又舒适一些。此时的他早就已经深知保善其身的道理,除了上阵杀敌会增加受伤的可能性,其他无论是怼袁绍袁术,或者是为孙坚发言,都不会使他陷入两难之地。这时的社会其实很简单的,所谓顺应天道,跟着民心走就肯定不会错的。
当然,这不过是从他的视角看这个时代罢了,还有很多的阴暗面他还没见到。或者这不过是开始,日后还会怎么样的动荡他可能心中有底,但是发生的很多事已经超出他的印象范围,他已经不敢保证历史的发展就是会按照里描述的那样发生,未来还会发生什么也毫不知晓。
他早就成为这乱世中的一份子了,几乎忘却了原来的身份,更加不敢期许他将来会变成什么样的人。未来,只剩下拭目以待。
就在李傕落荒逃回之后,孙坚带着本部兵马,三日五日便攻打汜水关。但是关内总是高挂免战牌,而且孙坚的兵马也不足以强行攻破关口,只得隔三差五地遣兵攻打。不过倒是有各种各样的消息传来,听闻董卓要挟天子迁都长安,孙坚连忙叫赵牧前来商议。
“天子已被董贼挟持至长安,今洛阳已空。”孙坚言语有些着急,显然是担心当今天子的安危。
“主公莫急,董贼已去,关内必定无心恋战,明日我军大举向前,定能夺取汜水关。”赵牧摸着下巴说道,此时他已经有些胡子,很扎手,整个人看起来也刚毅了许多。
“就依先生之言。”孙坚稍为心安,喜悦地说道。
次日,孙坚命令拔寨而行,全军直至汜水关下。关内守将赵岑见孙坚来势汹汹,且洛阳早就火光四起,他也无心恋战,随即大开城门,让孙坚驱兵直入。孙坚见到事情正如赵牧所说的这样,也不理会降兵,直接命人通知各诸侯。然后直接带兵飞奔洛阳,但是远远就看到洛阳火焰冲天,黑烟铺地,二三百里,连一只家禽牲畜都没有看到。
看到此情此景,孙坚不禁顿首捶胸,眼泪直流:“天子蒙此大难,为天下之哀矣!”
赵牧也看得出孙坚的确是动了真感情,与国同哀,实在难得。而且这惨况赵牧也是第一次见到,到处都是焦炭浓烟,别说有人了,就连一根野草都没有看到。心想这董卓真的是太过可恨了,简直犹如遭受灭族之难。这让他不禁想起千百年之后的侵略战争,虽然跟他相隔甚远,但那时候的灾难跟现在所看到的差不多。他也终于明白为何与大和民族有着注入骨髓的永世仇恨了,更加明白为什么华夏民族千百年来追求的和平是多么的来之不易,此时他亲历战争,也害怕战争。虽然渴望和平,但却未能够拥有和平,这种绝望感让他不禁眼泪直流。
但赵牧还是稳定一下情绪,命令士兵先去灭火,同时也叮嘱随后而来的诸侯屯军在荒地上。孙坚随即也前往宫中去扑灭剩余的火苗,直接将本部兵马驻扎在朝堂烧焦后的殿基上,用亲身行动来表明自己与国同哀,与天子同在。然后还命令士兵将董卓挖开的皇陵重新掩埋,扫除宫殿剩余的瓦砾,搭建三间殿屋,请众诸侯立列圣神位,宰太牢(牲牛)祭祀。
众诸侯一同前来,除了曹操带兵追赶董贼,其余诸侯都在。众人祭天恸哭,天地暗黑一片,天下苍生都为之动容。赵牧也参与其中,但是他对皇帝并没有太深的感情,他所悲叹的只有天下黎民百姓。这也是他从来没有过的情感,从一个得过且过的小宅男,谁能料到此时竟变成心怀天下的穿越者。
赵牧仰天直哭,也不知道是为了这时代的天下百姓,还是为内心引起共鸣的战争之殇,如果可以,他宁愿不要看到这惨烈的一面。
第46章 传国玉玺()
众人祭祀完毕就各回营寨之中,孙坚和赵牧的脸上各挂着两行泪痕,两人一起回到营寨。此时正是皓月当空,繁星满天的时候,孙坚握着佩剑站立在帐外,赵牧也背着手站在孙坚的身边。
远处还能看到断壁残垣,时而还带有一丁点儿的火星,夹带着些许的青烟,除了各帐篷里的点点烛火,整个宫殿都黑漆漆的,一片死气。
孙坚仰着头感叹道:“汉室蒙此大难,真乃吾等之罪也!”
赵牧却是另一番心思,天空一片纯净,地面却一片狼藉,这样的场景都不知道在华夏大地更替了多少回。想要做些什么却觉得内心一阵无力,或许也就是直面历史的副作用吧,本想着能来到这无人不识,无人不晓的年代,就可以肆无忌惮地做一番事情。尽管他不是一个务实的人,只会空谈,但是战争带来的残酷他亲身经历,没有什么能比生长在一个和平的年代更加重要了。
“主公,你觉得这样的情况是我们能够改变的吗?”赵牧回过神说道。
赵牧的话令孙坚内心有一丝触动,缓缓地说道:“董卓无道,挟天子迁都令天下遭此大难,身为汉臣,却未能为天子分忧,吾愧对孙氏列祖列宗矣!”
“这并不是主公的错,再说就算少了一个董卓,肯定还会有其他的李卓、陈卓国家遭受这种劫难,全都是因为汉朝气数已尽,主公是否应该考虑”赵牧觉得孙坚太过于忠心了,但这样的事并不是他孙坚一人就可以改变得了的,更何况出兵为汉室已经算是最大的忠心了。是时候要考虑转换一下思想,为自己而活了,而且要想制止战争,就必须参与战争,以暴制暴。所以这番话是赵牧故意刺探孙坚,想让其有所领悟,并且改变初心。
“先生休要胡言!”孙坚张大着眼睛看着赵牧,觉得自己好像听到一件不得了的事。但随即就稳定情绪,回答道:“吾身为汉臣,食汉禄,若有二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