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温才心满意足地离开,他现在却是认为笼络孙坚比依靠董卓实际了,什么人都是经历过失败之后,才知道什么才应珍惜。
赵牧这段时间一直都留在孙坚的身边陪伴着,对于孙坚的心情和心里打算大致也能猜到一些,而且现在唯一的好消息就是孙坚不费一兵一卒,便可以让张温去表奏朝廷邀功,无非就是要拉拢孙坚罢了。还有一点原因就是孙坚“提议”要杀董卓的事情在军中也传开了,很多人都说孙坚有先见之明,而张温也是为了封住那些人的口,避免更多人知道他错失杀掉董卓的机会,才会提议要给孙坚请功。至于用什么理由,想必张温比任何人都清楚。
果然,过了一段时间,朝廷封孙坚为议郎,其实也就是掌管军中的营门,以及参谋顾问一样。
中平四年,长沙又传来战情,一个叫区星的人聚众一万多人造反,这批人时不时就去包围城镇,一时间到处民不聊生。因为朝廷早已知晓孙坚的威名,直接封孙坚为长沙太守,前去剿灭叛乱,短短的时间连升几级,这让孙坚的内心得到很大的满足。
孙坚当下就与赵牧一同赶赴长沙,但是赵牧此时的心里却很忐忑,他认为朝廷这么调动并不是因为欣赏孙坚,反而觉得朝廷是有意让孙坚去送死。不过无论什么原因,这都让孙坚十分欢喜,又能升官,又能打仗,最主要的还是因为后者。
孙坚的官衔一直在升,但赵牧却依旧毫无功名,这当然不是赵牧无所作为,而是赵牧不让孙坚把自己的名字写上奏折。这点让孙坚也很困惑,这次在去往长沙的路上又再问道:“先生为何一直不让文台表奏汝之勋功?”
“赵牧何功之有,碌碌无为罢了,主公不必介意。”赵牧依旧还是拒绝,不是他清高淡泊名利,而是他实在不想让自己的名字出现在史书当中,以免给历史制造麻烦。
“先生过谦矣,每每文台困惑之时,皆因先生锦囊相助,如非如此,文台何能为太守乎?”孙坚是一个懂感恩的人,他最开始是没有接受赵牧,但是赵牧每次的表现都让他化解烦恼,所以他也想让赵牧谋个一官半职,也怕传出去别人会说他孙坚不为下属着想。
“主公有此成就,皆因迎合天命,再者便是主公的能力超乎常人,非我赵牧之功劳也。”赵牧还在拒绝。
“先生淡泊名利,文台敬佩之,可应得之功,何故一推再推?”孙坚怎么也想不出赵牧是因为什么原因总是拒绝的。
“实在是赵牧无能,不敢邀功,望主公不要操心了。”赵牧心想这孙坚也太实在了,但说来说去也觉得非常地烦躁。
“不如今吾为太守,封先生为军师,如何?”孙坚思前想后还是觉得要报答一下赵牧的,故开出相当大的条件,军师可是军中的第二把手,对于任何人来说都是绝对诱惑的福利。
“主公万万不可!赵牧愧不敢当也,他日主公定能遇上更加合适的军师,我宁愿当主公的马前卒,也不敢托大做军师。”赵牧诚惶诚恐地说道。
孙坚听到这里,整个脸都黑了,看不出喜怒。
第27章 心生去意()
孙坚听到赵牧三番四次地拒绝他,心里一阵烦躁,怎么都想不明白原因。他现在也是急需人才的时候,因为现在的时势单凭脚踏实地的向上爬是很难的,但是他又苦于无人帮忙。他已经三十二岁了,正是成就事业的最佳年龄,若是论打仗,他绝对不输任何人,只是少于谋士相助,令他难以实现抱负。
“先生莫非看不起吾孙文台乎?”孙坚黑着脸问道。
但对于赵牧的原因,无论说与谁听,都不可能相信的。重点是他当然明白自己是没有那么大的本事,单凭对三国演义的一知半解,怎么能熟悉这混乱时势呢?所以他宁愿孙坚生他的气,也不愿意接受这所谓的军师头衔。
“主公之威名,这世间哪有人不知晓,不久之后,仰慕主公之人将会纷纷来投,届时即可任意挑选。能任军师者,非我赵牧也。”赵牧诚惶诚恐地说道,他也担心孙坚钻牛角尖,万一脾气一上来,把他杀了都有可能。
“罢了。”孙坚见赵牧依旧不愿妥协,伸手制止道,他心里是认为赵牧嫌弃他不够高位,才不肯接受的。
赵牧也见孙坚满脸愁容,只好拱手恭敬地说道:“主公不必过于烦恼,在主公遇上合适的军师之前,我愿意为主公分忧,请原谅赵牧的坚持。”
“就依先生所言。”孙坚说完挥鞭打在马屁股上,自己一人快速地前进着。
赵牧无奈地叹了一口气,这结果也非他所想,要是真的为孙坚当军师,肯定会载入历史的,稍有不慎可能就会改变历史。答应也不是,拒绝也不是,让他不知如何是好。
行军了半个多月,孙坚终于带领着军队来到了长沙郡,孙坚直接挑选奉职守法、清廉贤明的官员,命令他们治理郡中百姓与各项事务。然后对着那些人说道:“尔等治百事,贼乱待吾除之。”
赵牧一听,果然像极了孙坚的作风,只管打仗,不管其他。这也是孙坚作为一个武官所坚守的原则,这有好的方面,也有不好的方面。
“主公,如此一来,城中百姓若有怨言,皆结恨于主公,所选之人,也未必贤明。是否应该三思而后行呢?”赵牧等到孙坚吩咐完再私下跟孙坚说道。
“待破乱贼,民则定矣,而官不为者,亦能随平贼而显出。”孙坚直接说道。
孙坚的做法给赵牧最直观的感受就是简单粗暴,他这才明白孙坚的意思。无论那些官吏有没有能力,在平定叛乱之后就可以看出来了,就是说如果社会稳定,但还有民怨载道,那就是那些官吏的问题。这方法虽然简单,但也可以让孙坚能够专心于平定叛乱,而不是为百姓之事浪费更多的精力。
“主公高招。”赵牧对于孙坚这个方法不得不服,同时这也是为什么赵牧不肯担任军师一职的原因之一。
孙坚心满意足地点点头,他要的就是这种效果,虽然有时要依赖别人,但大多数的决策表面他并不是只会打仗而已。或者说是为武官的一点小聪明,省时省力,反而效果会比那些夸夸而谈的文官还要明显。
随后孙坚仅仅花了一个月的时间,就将叛乱的区星打败,这战绩和速度让全长沙郡的人都非常震惊。
“主公,今才一个月的功夫,就把叛乱平定了,令赵牧心生佩服。”赵牧心悦诚服地说道。这次征讨,应该是赵牧参加的战役中最简单的一次了,他没想到孙坚竟然会如此勇猛。几乎每次都是冲在前头,轻伤也不下火线,使得全军上下都被孙坚这种冲劲影响了,个个都异常英勇,所以才那么快就把叛乱平定。
“身为将者,定当身先士卒,文台也是遵守为将之道罢了。”孙坚很谦虚地说道。
这倒也是,现在这个时期,也还没有那么多精兵良将可以用,唯一就是孙坚自己独当一面,杀得是威震天下。
就在此时,一个小兵从外面进来禀告道:“禀主公,前方快马来报,周朝、郭石等于零陵、桂阳起义,与区星败军会合。”
孙坚气定神闲地喝着酒,酒杯放下的那一刻,眼神犀利地盯着小兵重重地说道:“知道了。”
“主公,区星逃往别郡,我们是不是”赵牧见到孙坚这样的眼神都吓一跳,他连话都没有说完就被孙坚打断了。
“明日即刻发兵,追赶轮贼!”孙坚吩咐传令兵。
“区星刚找到他们,多少人马我们都不知道,主公是否暂且收兵,然后再作打算?”赵牧觉得那些叛乱之人刚刚才聚集在一起,肯定是摩拳擦掌等着孙坚前去。而且做足准备,就为了报仇的,如果孙坚带着兵马前去,不仅前途奔袭过于疲累,还可能被他们从中埋伏。
“贼首会合,定未料到我军随后追之,我军正可趁其不备而攻之,可胜。”孙坚若有所思地说道。
“怕是我军过于疲累,反而中其圈套。”赵牧依旧觉得没那么简单,虽然孙坚说的也有道理。
“无须多言,吾意已决。”孙坚坚定地说道。
赵牧毫无办法,他只是按照实际情况猜测而已,论兵法,他自问是不够孙坚清楚的。
但是结果却是跟孙坚想的一样,他带领军队越郡过界,花了半年的时间就将所有的叛乱平定了,长沙、零陵和桂阳三郡都恢复平静,秩序井然。这让赵牧不得不佩服起来,孙坚别看是一介武夫,但是其胆量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