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前胸后背,乃至四肢,无一处完好,全都布满了大大小小的伤痕,这些伤痕有箭伤、枪伤,尤其是胸腹间的那道伤口,很明显是被马槊挑中,看的叫人触目惊心。
大殿上的李二,猛然看到老尉迟恭身上的伤痕,拳头一下子握紧,不忍直视一般,痛苦的闭上了双目,有些伤痕,当初还是他亲自给尉迟恭包扎的。
大殿里嗡嗡声一片,文臣们那见过这样的残破的身体,除了为数不多的几位,其余的则一个个脸色发白,脑海里想着当初尉迟恭受伤的场景,身体禁不住都有些发软。
“这样的伤痕,可不光你尉迟恭有!”坐在班位上的程咬金,此时,也忽然发出一声大笑,忽的站起身来。
说着话,走到大殿中间,学着尉迟恭的样子,三下五除二,将身上的甲胄尽除,露出一身比之尉迟恭来,也不减少的伤痕身体,冲着尉迟恭示威似的说道:“俺老程也有!”
说着话,目光望向那边的秦叔宝,秦叔宝坐在那里的人,微微顿了顿,也如程咬金一般站起身来,走到大殿中间时,将身上的甲胄尽除,瞬间一副比之尉迟恭还要残破的身体,出现在众人面前。
到了这时,不用再被人刻意提醒,在场的老将们,一个个全都站起身,就像当众比赛似的,甲胄尽除,露出一身伤痕累累的身体。
李二原本闭着双目的人,这时候也不得不张开眼,望着下面的爱将们,那一身的伤痕,忽然张嘴大笑了起来。
“诸位也都看到了!”尉迟恭的目光,望着面前的众人,语气硬邦邦的说道:“在场的诸位将军身上,无一不是伤痕累累,可老夫倒要问问,这都为了什么?”
没有人回答,在场大多数人,都是当年前朝的官员,而且,又都是各世家的人。尉迟恭当年打铁的出身,之所以跟着起兵反隋,那就是为了一口饭吃,但并不代表这些世家的人。
只要九品中正制还依旧存在,那么世家,就永远不会倒下,至于说百姓会饿肚子,那就不是世家所关心的事了!
“老夫的血不想白流!”尉迟恭看到大殿中,沉默一片,黝黑的面孔上,闪过一道冷意,语气硬邦邦的说道:“也不想,那一天百姓饿肚子时,会来戳老夫的脊梁骨!”
“不会!”尉迟恭说到这里时,大殿上的李二,忽然斩钉截铁般的道:“诸位将军,陪着朕南征北战,为了这大唐社稷江山,落得一身伤痕,朕在此可以告诉诸位将军,以朕有生之年,必会让大唐四海昌平,国泰民安!”
“众卿可愿与朕一道携手?”李二说到这里,目光望向下面的众人,尤其望着各世家的人,目光凛凛,其中闪烁着一股杀伐之气。
“微臣愿辅佐陛下,愿大唐四海遂平,国泰民安!”李二话音落下,不管是先前就站在大殿中间的,还是本就坐在班位上的,这一刻,齐齐都来到大殿中间,对着李二躬身一揖,齐声开口。
一时间,太极殿里山呼海啸,李二站在大殿上方,接受着群臣躬身拜礼,显得威风凛凛,此情此景落在赵谌眼里,却是相当的无语。
世家算是彻底败北了,几个老将都在拿身上的伤痕说事,尉迟恭更是将话说的很明白,不能让他的血白流,要是这时候世家还有不怕死的,估计,老尉迟不会介意,扛着马槊亲自到世家去问候一下的。
一阵山呼海啸的拜罢,群臣归位,连带着赵谌也回到了自己的位置,方才聚拢在大殿中间的人群一去,立刻便留下了一群光着屁股蛋的老将们。
场面看上去有点十分的不雅!
老将们大概也察觉到了周围一大片的目光,即便平日里皮糙肉厚的,这时候难免有些老脸微红。
“不帮你老岳父去穿甲胄,小心人家恼羞成怒,不让你进秦府大门!”赵谌坐在那里,犹豫着要不要上前去,帮助老秦穿戴时,旁边的老李纲却已经偏过头,斜睨着赵谌,幸灾乐祸的开口。
那就不能再坐下去了,赵谌冲着老李纲竖了竖大拇指,立刻便屁颠屁颠的跑上去,抱起地上的甲胄,帮着老秦穿戴起来。
有了赵谌的出现,其余老将在大殿中的亲眷,此时,也跟着一起上前帮忙。所有老将们,都有亲眷帮忙,却唯独只有尉迟恭一人,在那里独自穿戴。
赵谌忙着给老秦穿戴好,正想过去帮忙时,却见大殿上的李二,亲自走下来,抱起地上沉重的甲胄,递给了尉迟恭。
陛下亲自服侍穿戴,尉迟恭立刻便红了眼眶,一旁的程咬金看到这一幕,目光顿时狠狠瞪了一眼,自家上前帮忙的亲眷,弄的那亲眷一愣一愣的。
待到所有老将们穿戴整齐,回到位置上后,大殿上方的李二,忽然望着下面的赵谌,微微沉吟一下,开口道:“赐长安侯,紫金冠带!”
李二这话一出,立时便有一名内侍,双手托盘,从偏殿里走了出来,托盘里放着的便是紫金冠,一套代表侯爵的衣袍以及代表品级的金銙带。
赵谌虽然已经被李二下旨封侯,然而到现在为止,其实都没代表侯爵的冠带。
犹如先前一般,本在大殿上的李二,忽然起身向下走来,在大殿震惊的目光下,将紫金冠亲自戴到了赵谌的头上。
正冠!
由皇帝陛下,亲自正冠,这样的殊荣怕是只有赵谌一人了!(未完待续。)
第五十七章 开始宣传吧()
世家算是暂时的消停了下来,朝会上又是老将们脱衣露伤,又是李二亲自为赵谌正冠,这种情况下,世家除非真的想不顾一切的跟李二对着干,否则,只能暂时的隐忍。
李二的态度,已经表明无疑,科举制势在必行,学宫的建造,也是刻不容缓,所以,就给世家的路只有一条,那便是随从大流!
大唐的国力,正在日益上升,当务之急,就是尽快平定漠北,守住北方的大门,那么剩下的就是徐徐图之了!
所以,可供世家选择的路,还真就没有了!
赵谌从赵府搬到了侯府,李二在太极殿中,当众为他正冠,赐下衣冠博带,加上侯府也已建成,赵谌便顺利成章,应该搬到侯府。
至于,原本的那座府邸,赵谌也没打算处理掉,而且,往后只要他还活着,那座府邸就会一直留着!
其实,说到搬家,也不过是将原来赵府里赵谌用过的东西,搬到侯府里,其余的都原封不动的留在老宅里。
这次南洋之行,让赵谌收获了不少的红木,反正他又不缺钱,于是,便让何三等人,去船上挑,挑中材质好得,便拉回来,侯府里所有的家什都坐成红木的。
没敢麻烦隐门的那帮老家伙们,现在那些老家伙们,天天都往骊山那边跑,在李二单独划出来的那片地方,又是测绘,又是规划的,热情高涨的很。
要是这个时候,赵谌麻烦他们给侯府里做家什什么的,估计,能跟赵谌直接翻脸!
对于,这些老家伙们,此刻的心态,赵谌倒是也能够理解,一辈子待在隐门中,埋头于经文。满脑子装的都是学问。
但实际上,内心深处,何尝没有开宗立派,传道天下的想法!
长安学宫。既是赵谌的梦想,希望通过学宫,能够将后世的先进文明,提前一千年在华夏传播,而同样。这些书痴们,也希望通过学宫,将他们毕生所学,尽数传承下来。
于是,才会对学宫的建设,这么的上心!
只不过,如今再着急也是没用了,现今已是初冬,大地封冻,只能是放到明年开春时。才能修建。
长安的学宫,赵谌打算的是,依旧用水泥砖石建造,用木头的忌讳太多,还没建造出来,恐怕就有礼部的官员打上门来了,若是按照礼部的意思建造,那就太小家子气了。
而反过来,若是用水泥砖石,这些问题。就迎刃而解了,那怕你有本事,用水泥砖石建造一座摩天大楼,都不会有人站出来。对你说三道四。
非常奇怪的言论,赵谌至今都不能理解!
这时代的男子,成年时要举行冠礼,长辈亲自正冠,而后,大摆筵席。宴请四方宾客,以示吾家儿郎成年了。
程处默的冠礼,已经在前些天办过,正冠的人,自然是老程自己。而轮到赵谌时,原本计划正冠的人,是由老秦来正,结果,太极殿上,李二却越俎代庖,直接不跟任何人商量,直接就为赵谌正了冠。
老秦有点郁闷,虽说这是皇帝陛下向世家,传递一种信号,可谁又能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