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很快,轰炸机与路面接触,剧烈颠簸起来。
公路的路也是路,但不比飞机场平坦,颠簸得极其厉害。
牛木兰这才明白,什么叫做“一些颠簸”,几乎是把人直上直下地颠,心脏直上下下地乱跳,剧烈地跳动,几乎从口里吐出来。
特别是耳朵,痛得要命。
牛木兰吓得尖叫大叫,直到轰炸机停下,尖叫也没有停。
岳锋笑道:“木兰,没事了,飞机都停了。”
牛木兰瞪着岳锋,突然一口直喷出来,岳锋闪得快,没被喷着。
呕吐,呕吐!
牛木兰吐了几分钟,直到把胆汁都吐出来。
狄大山没吐,但脸色白中带青,特别难看。
岳锋抱起瘫软成一团泥的牛木兰,下了轰炸机。
狄大山挣扎着爬起来,跟在后面。
岳锋把牛木兰放在草地上:“好好休息。”
牛木兰捂着嘴巴道:“太可怕了,比疯牛可怕一百倍啊!”
岳锋安慰道:“不用担心,很快就会好的。”
狄大山再也忍不住,扑倒在草地上,吐了起来。
岳锋走到轰炸机后面,看了看湖面,运气推起来。
但轰炸机不动,力气不够。
狄大山一看,挣扎着跑上来:“上校,我力气大。”
两人用尽力气,还是推不动。
牛木兰爬起来,摇摇晃晃地走过来,道:“一架飞机啊,推进湖中,太可惜了。”
岳锋道:“不能让别人知道,我们到了北京,先把它藏在湖中,以后,或许有用。”
牛木兰靠住轰炸机,还没推,机身就向前移动了。
岳锋笑道:“你就是压垮骆驼最后一根稻草。”
三人一起用力,轰炸机越来越快,顺着坡度,冲进大湖之中。
湖水比较深,轰炸机慢慢地沉下去,不见影子。
牛木兰无限惋惜,道:“多好的一架飞机啊,就这么沉进湖中。”
岳锋淡淡一笑,道:“走,进城。”
牛木兰开心起来:“进北平,逛紫禁城!”
一小时后,三个人搭了顺风车,进入了北平。
北平,早在卢沟桥事件后,就被日军占领,防卫十分森严,街道上到处有日兵巡逻队,稍有风吹草动,就会招来日兵。
岳锋招来三辆黄包车,坐了上去,带牛木兰与狄大山兜风。
一来,是想放松,一张一弛,文武之道,只顾拼命战斗,就会“打崩”!
二来,是想熟悉地形,便于撤退。
现在的北平与后世的京城,完全不是两回事。
至少,胡同就不可同日而语。
不过,故宫倒没变,还是原来的模样。
买了门票,岳锋带着牛木兰、狄大山进了大门,参观起来,并给二人当了免费导游。
牛木兰非常好奇,有什么问什么。
幸亏岳锋脑海中充满资料,有什么就答什么。
狄大山非常震惊,暗忖:看起来,上校像是无所不知啊,莫非真是上天派下凡的魁星?
突然,岳锋听到一位年轻人长叹:“多好的皇宫,就这么落进鬼子手中,可叹,可悲,可恨啊!”
咦,听这人的口吻,不是愤青,就是抗战的潜力股!
岳锋回头一看,只见一位健壮的青年人一脸愤愤不平,眼中充满努火。
狄大山一看岳锋眼神,就知道上校对这人有兴趣,于是,他上前一步,道:“兄弟,你贵姓?”
健壮年轻人道:“在下姓李,名华生!”
岳锋问:“这名字不错,谁起的?”
李华生道:“我原名李添福,爷爷起的,但我觉得太老土,加上感叹中华民族应该到了重生之时,特意改名李华生。”
岳锋点点头,道:“看来,兄弟是大有志向之人。”
李华生看看四周,低声道:“我的志向,就是从军报国。参观完故宫之后,我将前往淞沪战场,投靠雄起团,与护国上校一起,并肩杀敌。”
牛木兰笑了。
狄大山问:“你认识上校吗?”
李华生道:“认识。”
牛木兰咯咯直笑:“你说,他长什么样?”
李华生看了看狄大山,道:“与这位兄弟有点像,不过,上校是重瞳,这位兄弟不是。”
岳锋问:“你想投靠雄起团,可有什么特长?”
李华生自信地说:“我是东北军的神枪手,长枪短枪,都打得很准,同时,也是一位红拳高手。”
岳锋突然问:“你似乎十分相信我们,为什么?”
李华生笑道:“刚才,我跟在后面,听到你对故宫了如指掌,证明你是真正的华夏人,而且是知识渊博、见多识广高人。算以,有心结识。”
岳锋微笑一下,问:“你是红拳高手,有多高?”
李华生道:“打遍东北军无敌手,可惜,张少帅带着军队跑了,没骨气。”
岳锋突然出拳,打向李华生,用的是红拳,用上七成功力。
李华生迅速反击,以红拳相对。
双方对打三十多招,不分胜负。
李华生大惊,他看得出,对方还没尽全力呢。
岳锋收手,十分满意,道:“李华生,跟着我干。我答应,带你进雄起团,凭你的身手,可以当上校的警卫。”
李华生惊喜之极,深深鞠躬:“当上校的警卫,是我平生之愿。我要跟随上校杀鬼子,雪东北军逃跑之耻。”
第425章 相助()
李华生请教岳锋的大名,岳锋顺口说叫温和。
毕竟与对方刚认识,谨慎一点为好。
牛木兰、狄大山都是聪明人,自然不会说破。
李华生光棍一人,马上跟着岳锋。
参观完故宫,牛木兰心满意足,觉得肚子饿,想吃北平美食。
岳锋建议吃馄饨,牛木兰没吃过,催促着快去。
十几分钟后,众人进入一家开张不久的馄饨店。
岳锋观察一下,店铺足有一百多平方米,在北平,算是大的了。
不过,人气不是很旺,吃馄饨的人比较少。
每人叫上两碗馄饨,品尝起来。
岳锋觉得味道很好,用料地道,十分新鲜,份量也足,可见店家是老实人。
这时,两位老乞丐前来行乞,店主吩咐伙计每人给一碗馄饨。
停了一会儿,几位学生模样的人,前来募捐,说是要将捐款送到淞沪战场,交给“雄起团”,购买军火,为上校报仇。
店家爽快地捐出十块大洋,表示他最敬佩的人就是铁上校。
学生们很高兴,说一块大洋能买多少子弹,消灭多少鬼子。
随即,他们鞠躬告辞,到门口时,左看右看,小心得很。这里毕竟是敌占区,非小心不可。
岳锋微微一笑,决定帮帮店家,让生意红火起来。
他请店主过来,这是一对年轻夫妇,显然经商经验不足。
岳锋笑问:“原来是夫妻店,请问尊姓大名?”
男店主笑道:“人人都叫我建哥,这是贱内黎乐乐。”
岳锋问:“店面不错,馄饨不错,你们人也不错,为什么生意一般呢?”
建哥搔搔脑袋,想不出所以然。
黎乐乐道:“我们刚开张不久,名声没有打响。”
岳锋看了看黎乐乐,道:“你说得不错,做生意就是要有名声。若想开创百年老店,就要有名声。获取名声的基础你们已有,只需要一些新奇的东西。”
建哥眼睛一亮,鞠躬道:“请先生多多指教。”
狄大山暗自羡慕:你这家伙,真是好运气,能得到“鬼王”指点。
李华生好奇地想:温先生有什么好办法?
牛木兰不大关心如何有名声,她只是豪爽地消灭馄饨。
岳锋笑道:“你去取一些十五厘米长,六厘米宽的纸条,还有钢笔、浆糊过来。”
建哥有些莫名其妙,但福至心灵,迅速去拿。
一会儿,东西取来。
“你们夫妻俩听好了啊,这叫流行文化!”
岳锋提笔在纸条上,口气写了二十几张,让夫妻俩贴在墙壁上。
众人好奇一看,只见上面写着一些很奇怪的话,虽然很明白,但似乎又与他们的认知格格不入。
内容真是令人好奇之极:
“建哥”“大鸡王”“奈何桥花心鬼”“羽溪爱吃甜甜圈”!
“武极天下,战意不灭”“休闲是生活”“无风圣尊”
“老干爹”“那你就看看”!“军军1981”“太初之黑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