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铁血铸新明-第52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此以职司代称,最多丢脸,岂能让他们疼入骨髓?”

    崇祯一听,急忙一脸惶急说道:“爱卿,适可而止,难道还背着朕准备了什么恶毒手段?”

    秦浩明对王承恩拱了拱手,然后对崇祯笑道:“此事多亏王公公相助!

    臣在堪舆、演武场相隔的墙面上,特意弄了一块儿展示区,将诸臣关于辽东战事的策论和奏疏,皆一一抄录其上,并罗列其官职名字,任百姓一观也。”

    崇祯皇帝一愣,好奇问道:“是什么样的奏疏?”

    未等秦浩明回答,王承恩急忙说道:“启禀皇爷,要求是秦督提的,事情是老奴做的。

    老奴从司礼监挑了又挑,捡了又捡,从万历四十六年辽东惊变开始,至去岁建奴寇边之后。

    无论内阁六部,还是中央地方名臣,凡东林党人论策谏言辽东战事的奏疏,老奴悉数翻出,命人抄录之后,交秦督张贴其上。”

    崇祯眨了眨眼睛,之后恍然大悟,低声浅笑道:“想来皆是谬论和荒唐之言!

    也好,这样他们今后发言当会谨慎许多,必不敢肆无忌惮胡言乱语。”

    王承恩笑道:“秦督还怕百姓看不明白,不仅用白话翻译,一并张贴。

    还让那个什么导游一一背熟,以便为百姓讲解清楚。”

    这下崇祯再也笑不出来,蹙着眉头说道:“爱卿这哪里是打人耳光,明明是扒人衣裤,这

    爱卿,出出气就完了,何必不留余地,朕听了都有些不忍。”

    秦浩明肃然道:“皇上以为微臣只是为了出一口气么?”

    崇祯长叹一声,默然不语。

    崇祯忧愁什么,秦浩明自然清楚,可他依旧冷然说道:“辱及天子和百战的勇士,微臣自然不能坐视不理。

    可是除了报仇泄恨,微臣此举为得乃是皇上和大明的江山社稷。”

    崇祯眉头跳动,若有所悟。

    秦浩明沉声说道:“当初全辽尽失,究其原因,虽不能说全是东林之过,可其罪也难恕。

    只是即便如此,皇上能下得了决心,罢尽东林,撤换百官么?”

    崇祯苦笑着摇摇头。

    “这就对了!”秦浩明冷笑道:“就算您下得了决心,可是东林身后是万千江南士子,您换得了百官,也铲不尽东林后起之秀。”

    看着崇祯皇帝皱眉苦脸,秦浩明继续往下说:“而且,东林既有腐儒,亦有忠良。

    江南士子或有奢靡颓废,更多的却是肯热血报国的才俊。

    皇上,微臣明白,江南文风鼎盛,上承千载文明,下载华夏希望,岂能以区区东林之失,便尽数排斥不用?

    皇上难道忘了么,微臣的四海之志,需要的正是这些可传承、可开拓的士子。

    居中华而望四海,秉圣道而受新学,若是使用得当,他们将是振兴我大明的力量。”

    崇祯兴奋地说道:“所以你就要改变他们,当初那些士子们”

    秦浩明点头笑道:“所以臣要让他们受挫,要让他们自省,可以有壮志,可以争权势,可是不能误国。

    凡误国误民者,皆要付出代价,不获罪于朝廷,便身败于天下。”

    崇祯叹气苦笑道:“爱卿,还是不要太过!东林如你所言也有君子,并非全是腐儒。”

    秦浩明点头说道:“皇上放心,微臣心里有数。只是一想到他们的龌龊,便觉得甚是恶心。”

    崇祯听完秦浩明的话,苦笑道:“真要说起来,朕也有错!

    朕初登大位,不懂朝政,国事皆委内阁,大事皆推六部,不过是个糊涂的摆设罢了。

    你是朕的近臣,又是朕的挚友,希望今后能和朝臣共处愉快。”

    秦浩明微微点点头,灿然一笑,“谨遵皇上旨意!”

    崇祯皇帝点点头,瞧见豆蔻合手立于石墙下,而其后的石墙上,密密麻麻贴满了奏疏和白话解说。

    石墙上一封封楷书抄录的策论或奏章,不是出于自己的手笔,就是同僚好友的文章。

    甚至曾经促膝谈心以酒佐之,相互吹捧感叹诩以国士,自然略略一看便知究竟,何须再上前细细品读。

    倒是有人装着若无其事的样子,用眼睛瞟着墙上的白话译文。

    品味着其中的尖酸刻薄之意,对比着辽东决战的经过,不由一个个脸色灰败,无地自容。

    若是眼神不好,步履艰难,又不好意思走近而观,那也没有关系。

    早有体贴入微的豆蔻,将折子温柔地递到手中,只需低头翻看。

    便可轻松欣赏到满墙的大作和辛辣无比的白话译文,还有秦浩明安排周道的地图资料,尽可由眼入心细细通读。

    当然前提是涵养足够,不许发飙,能够忍受每一页上面大大的四个字,“彼其娘之!”。

第六百三十三节 许以专断() 
    第四卷利刃出鞘神州动

    “爱卿真是胡闹!”

    听秦浩明说完手册里的内容,看着远处朝臣面红耳赤气急败坏,崇祯皇帝负手淡然训斥,只是语气中丝毫不见责怪之意。

    “实属无奈啊!”秦浩明指着永定门方向,对张四知、钱谦益之流慨然说道:

    “杀奴降兵是为残暴,屠奴百姓是为不仁,几位忠正贤良的大慈大仁,有本事上辽东和百万大明百姓去说?

    屠戮无辜百姓,逼迫同胞为奴,占我祖宗之地,掠我天朝钱粮,依诸位大人之见,不仅不能杀戮威吓,还要供起来当祖宗?

    屁的本事没有,一天到晚只会卖弄嘴皮子。这样的官员,微臣若不嘲讽一番,怎能甘心?”

    王承恩俯身朝崇祯笑笑说道:“对内刻薄功臣,对外虚谈仁义,所谓外圣内王,此圣人子弟也!

    依奴婢只见,只不过学反了。”

    崇祯脸色不豫,长叹一声,寂寥无声。

    说起来,他也受到朝臣的影响,过往多有此事。

    秦浩明见此,眼眸一转,嘿然笑道:“皇上无需自责,腐儒头脑僵硬,坏我大明二百年教化之功。

    有错则改!

    今后,大明只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则可。”

    秦浩明说完,崇祯脸色稍微好看点,招手示意秦浩明移步随他走两步,君臣二人有话单独谈谈。

    太子随行,王承恩则原地不动,替他们阻挡其他朝臣打搅。

    站在硕大的銮舆前,崇祯画了一个圈问道:“爱卿,倾全国之力,三年能平辽乎?”

    秦浩明闭目沉思,脑海里掠过种种,方才躬身认真答道:“皇上,若是击溃他们,或许有些机会。

    但想要完全消灭他们,却是不易!”

    崇祯低头沉思,继而继续问道:“十一年你出兵北上,十三年定南军成军,此后辽东数次大战,皆百战百胜,也不过两年多光景而已。

    若是倾尽大明全部财力物力,提高武人身份,爱卿……”

    秦浩明摇头笑道:“若非避实击虚,出其不意,以多打少,倚强凌弱,定南军一次硬仗下来,便烟消云散矣。

    皇上,从山海关北上,辽东大地再无战略空间,再无投机取巧,那可全是死战硬仗啊。

    况且,微臣心中,不是图谋一时,而是想图谋万世。

    若不能把建奴全族消灭,怎能甘心?”

    崇祯点点头长呼一口气,秦爱卿虽年少,可做事却沉稳,自己还是太着急。

    其实,在他心中,若是秦浩明说能三年平辽,或许心里反而失望。因为,那会让想起当初袁崇焕五年平辽之说。

    心中有了大概,崇祯不再纠结此事,而是问起秦浩明下步的打算。

    “说来说去,还是银子粮食啊。那爱卿此去图谋大海,不知准备如何行事,何时方可建功?”

    秦浩明笑道:“微臣准备在京师暂时停留数日,先和朝臣打打交道,然后于节前抵达福州。

    今托皇上隆恩,数万工匠日以继夜不停劳作。

    战船、运输船每月各造三艘,微臣又在济州岛和福州建设新的船厂,还托郑芝龙将军代为生产。

    等水师物资皆已训练齐备,自当沿海而下,携船厂工匠、水师战船分批登陆海岛。

    若说立足万里,控制海路,没有一两年难成其事,但是封锁朝鲜倭国,先为皇上弄些银子,倒是耽误不了。”

    崇祯好奇问道:“你那海岛落笔何处?”

    秦浩明指着世界地图笑道:“福建对岸,有一大岛,名曰大员,四面临海,其南水深,可为海港。

    且地广人稀,雨水充足,耕种无忧,可为依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