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铁血铸新明-第24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作为一国之君,崇祯对于政务处理得心应手,可是阴谋诡计之类的,却是甚少涉及。

    这也是崇祯的软肋,手段方法不多,不能让群臣听命于他。

    “杀鸡骇猴!”

    秦浩明口里徐徐吐出四个字,便不再多言。

    崇祯缓缓点头,顿时明悟。甚至,他心中已经有了合适的人选。

    接下来,在临别之际,秦浩明一共向崇祯汇报了三件事情。第一,请求崇祯皇帝授予福建总督全权处理琉球和倭国之事。

    第二,登州卫要在京城开海鲜酒楼,请崇祯题词。

    第三,免除宣大五省三饷征收,同时宣大五省也不费朝廷一分粮饷。

    出于对秦浩明的信任,崇祯一一给予准奏。

    暮色暗淡,残阳如血,京城上空如镶金边的落日,此时光芒四射,刺人眼膜如梦似幻,好不真实。

    一抹殷红色的夕阳照在西山上,湛蓝湛蓝的天空浮动着大块大块的白色云朵,撒在热烈交谈的君臣二人身上。

    远处,王承恩如木桩一样站在宫内苑门口,挡住任何想要接近的宫女宦官,不让他们打扰君臣间的交谈。

    “爱卿想法独特,然行之有效,实乃治国良才。

    可惜朝中党派丛生,多是人浮于事,不是以事情对错为准,而是以党派利益为先,着实可恼可恨!”

    一阵清爽的夜风扑面而来,崇祯仿佛一切烦恼与疲惫都置之度外,与秦浩明一席话,身体每一根紧张的神经也渐渐舒缓下来。

    即使在谈及他最为厌恶党争之事,也有些风轻云淡。

    “皇上天资英武,立志振兴国家,可是事实上祸乱更加严重。

    这是由于政策宽大、严厉二者的运用双方面都偏轻偏重,听取意见的方式太过偏颇。

    治大国,若烹小鲜固然不错,但亦分轻重缓急。

    皇上当初惩治不法宦官专权,任用群臣百官权力宽大,大臣们习惯于此,只争论意见的异同,忽略了防患措施的准备。

    建奴都打到京城门口,可国库却空空如也,谁之过?当然是首辅和朝中每位大臣之过!

    然而他们都束手无策,把问题全部甩给皇上,这岂是臣子所为?

    为了一己之私,反对朝廷收商税,却对地方百姓增派练饷,使得地方官员救过不暇,下边百姓无复聊生。

    说起来朝廷好像有钱了,但建奴还是一样的强大,盗贼的祸害更加扩大。

    其实微臣以为,首辅不一定非要名望高,而是有权谋且勇于任事之人为佳。”

    夕阳吻地的轻响,划分了白天与黑夜。于是池鱼归渊,倦鸟投林,崇祯和秦浩明边走边谈,载着夕阳的殷殷血焰归去。

    风儿吹皱的河面,泛起了层层涟漪,折射着殷红的霞光,像撒下一河红色的玛瑙,熠熠生辉。

    远处的小竹林闪着绿幽幽的光,在微风中轻轻摇响竹叶,风儿吹动树叶那飒飒作响的声音,一如此刻崇祯的心情,忧愁顿解,信心满满。

第二百九十三节 润物细无声() 
第三卷扬帆于大明朝野

    是晚,秦浩明得天子赐宴,久未深夜进宫的骆养性也蒙崇祯召唤,洽谈要事,内容不得而知。

    “下官感谢秦督栽培,没齿不敢忘却!”

    夏夜如水,骆养性执意亲自护送秦浩明到兵部所属驿站,激动的朝他说道。

    一直到现在,骆养性心情还是久久难以平静,走路都有些情不自禁地飘飘然,恍然如梦。

    当今天子终究还是重开锦衣卫,坐了这么多年的冷板凳,个中滋味,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自从解散锦衣卫后,平日里见了他唯唯诺诺的大臣也变的趾高气扬,有些芝麻小官甚至敢对他呼来喝去,其中的心酸又有谁能知道?

    若不是秦督帮忙向天子言其利弊,真不知这一天要何时到来?

    “此事跟本督毫无瓜葛,你要感谢圣恩,对天子负责!”

    秦浩明蓦然转身,双目炯炯盯着骆养性,语气不豫沉声说道。

    “多谢秦督提点,下官失言!”

    骆养性悚然而惊,后背冷汗津津,双手抱拳朝秦浩明作辑不止。

    行事不密矣!

    倘若传扬出去,被有心人恶意一条,封疆大吏和锦衣卫相互勾结,便是有几个脑袋也不够砍,那可真是乐极生悲。

    “锦衣卫乃国之利器,一言一行俱要为天子负责,切不可沦为私人器柄,望骆指挥使好自为之!

    至于你我二人,都是为天家为大明,心底无私天地宽。”

    瞧骆养性害怕的模样,秦浩明语气缓和下来,有些事情心照不宣即可,却也无需太过刻意。

    对于锦衣卫,他并没有什么想法,毕竟让人诟病的东西太多。更何况,他自己也有暗卫情报系统,无需依靠锦衣卫。

    建议崇祯启用锦衣卫,不过是为了监督失去羞耻心的大明文武百官系统。

    事实也的确如此,没有锦衣卫的监督,前线将领颠倒是非混淆视听那都是家常便饭。

    就连连堂堂的首辅周延儒在前线指挥打仗,明明是畏敌如虎,龟缩在城里死活不敢出去,居然还敢恬不知耻地谎报军情,禀报崇祯大捷。

    “下官谨记秦督今日之言!夜已深,请秦督早点休息,告辞!”

    这一刻,秦浩明的话赢得骆养性由衷的尊敬。这是一个真正为大明的着想之人,远不是朝堂诸公可以比拟。

    “且慢!本督远行在即,临别之际,却是有几句想交代骆指挥使。”

    秦浩明叫着转身欲走的骆养性,目光复杂的看着他,开口说道:

    “骆指挥使切记,反腐是对付党争最有效的利器,既名正言顺又深得民心,偏让各方面无话可说。

    但唯余如此,你也是站在风头浪尖上,成为各方势力急于除之的对象。

    这就要求你自身必须过硬,圣心永眷,方能在这波谲诡异的大明官场存活。

    言尽于此,望好自为之!”

    骆养性脸色凝重,眼角有些湿润却一言不发,只是抱拳躬身,缓缓后退。

    夜风吹拂,让秦浩明精神陡然振作起来。

    有教无类,连骆养性都可以争取,更何况是其他人等?

    翌日凌晨,张溥和杨廷枢带着国子监十几个士子拜访秦浩明。

    这些人都是昨日听了他的言论,心里有所感触和抱负的国子监士子。

    目睹优秀学子颜蛰毅然决然一人奔赴贫瘠的登州卫,他们终于下定决心,争相效仿。

    “好,大善!尔等都是大明的精英,国之栋梁,正是满腔热血欲报效国家之时。

    尚为受到世俗的玷污,利益的渲染,比之朝堂诸公开口为民,闭口为民不可同日而语。

    本督竭诚欢迎诸位学子投身军旅,为大明的发展贡献雄才大略。

    真真实实为大明百姓谋福祉,而不是挂羊头卖狗肉,把少数人的利益凌驾于广大劳苦大众身上。

    诸位读的是圣贤书,当知为民请命乃根本的道义。

    孔曰成仁,孟曰取义。惟其义尽,所以仁至。

    读圣贤书,所学何事?不过是从今而后,庶几无愧矣!

    可诸君扪心自问,朝廷诸公近几年的所作所为,可有为民乎?”

    毕竟受到某党熏陶多年,秦浩明忽悠的水平也是一套又一套,可偏偏让从未听过的国子监士子精神激荡,不能自持!

    仿佛大明的安危真的系于己身,百姓的福祉靠自己争取,善莫大焉!

    同时,对于东林党的言论,也产生了丝丝困惑。

    “秦督,昨日商税利民所言,因时间匆匆之故,诸位学子只是一知半解,不得其意,可否今日为吾等详解一番?”

    张溥今日身穿普通士子服饰,而不再是往日风流倜傥才子的打扮,身上一件饰品也没有,不知道是不是受到秦浩明说教的影响。

    “固所愿而!”

    秦浩明笑眯眯的命人搬上椅凳,让诸人坐下。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说句实在话,他是非常愿意跟大明读书人沟通讲道理,毕竟他们代表着华夏的文化,虽然现在有点误入歧途的感觉。

    但是能把他们一杀了之吗?

    答案肯定是否定的!

    唯有不通过激烈的手段,改变他们的观念,并且通过读书人的笔和口,把它宣扬出去,才是自己到大明最有意义的事情。

    “税务财政制度,不仅是支撑起国家运转的基石,更是今后大明帝国的职能所在,进行二次分配。

    通过税收的再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