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铁血铸新明-第23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回秦督的话,下官隶属于福州鸿胪寺,奉命去了琉球,现在回国要去京城复命。”

    鸿胪寺官员李春江虽然诧异于秦浩明的年龄和官职,但而是恭恭敬敬的回答道。

    能不恭谨吗?

    差点就莫名其妙的丧生海底,有冤屈都没地方说,由此可以看出秦督的彪悍。

    在秦浩明的盘问下,李春江把去琉球的目的一一道出。

    原来,现在的琉球已经被倭国岛津家族占有。如果不是琉球的使者冒死告知,大明还被蒙在鼓里。

    而李春江为了辨别真伪,冒死去琉球查看。

    一看,事情果然如此。如果不是琉球国王相救,估计现在已经成为死人。

    “李郎中,本督向你赔罪。”

    听到这里,秦浩明已经完全明白事情来龙去脉。

    琉球,也就是后世的冲绳,美国在日本的海军基地,这是后世每个中国军人心痛的地方。

    就地理位置而言,琉球群岛是控制日本,台湾和中国大陆出海口的一个重要锁匙,战略位置非常重要。

    可这,原本应该是中国的土地。

    大明洪武五年,明太祖朱元璋派使臣杨载携带诏书出使琉球,诏书中称其为琉球。

    从此乃成为正式名称,可见,连琉球国的国名也是中国取的。

    朱元璋诏书说:“朕为臣民推戴,即位皇帝,定有天下之号曰大明,建元洪武。

    是用遣使外夷,播告朕意,使者所至,蛮夷酋长称臣入贡。

    惟尔琉球,在中国东南,远据海外,未及报知。兹特遣使往谕,尔其知之。”

    这份诏书除了以华夏自居中央,使用了中国历代皇帝习用的“蛮夷”之类词以外,毫无威胁恐吓的意思,是一种和平外交。

    因此,琉球国中山王察度首先领诏,并立刻派遣王弟泰期,与杨载一同来中国,奉表称臣。

    洪武二十五年,朱元璋赐闽人三十六姓入琉,这批大明移民主要是向琉球传授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文化。

    与此同时,琉球王还经常选派子弟到中国留学。

    从明洪武五年以后,琉球王国一直使用中国的年号,奉行大明正朔。

    特别是1430年,明宣宗正式赐姓琉球统治者尚姓,中山王名为尚思绍,开创了第一代尚氏王朝。

    从此,也使得琉球正式成为大明帝国的藩属国,琉球开始定期向大明朝贡。

    但在万历三十七年年底,萨摩藩的统治者——岛津家族按照拟定好的攻略计划,派出三千名萨摩军。

    以七百支火绳枪为主要武器,迅速打败以老式火铳为武器的琉球军队,琉球王国被倭国正式吞并。

    战败的琉球王国在投降文书上被迫承认“琉球自古以来世代从属于萨摩”。

    但顾忌到琉球宗主国大明的反应,同时也为了重要的朝贡贸易上的需要,琉球王国在表面上保持了“独立”。

    而倭国也假借琉球船只与大明进行朝贡贸易,在此后的时间里,琉球同时与大明和萨摩藩保持着宗属关系。

    要知道,大明是严厉禁止与倭国通商,这也是倭国为什么和郑芝龙通商的原因。

    所以对于倭国,尤其是以贸易为主要收入来源的萨摩藩来说,解决问题最直接的方法莫过于控制琉球。

    然后,借用琉球的“合法身份”,与大明进行利润极高的朝贡贸易以及其他商务活动。

    “操!这些鬼子。”

    秦浩明恨恨的骂了一句。

    这些倭国孙子,利用琉球借机占大明的便宜。

    历史上,琉球国屡次向大明求救,奈何大明自身难保,所以都没有任何行动。

    至于之后的建奴朝廷,不提也罢,都是血泪。

    “李郎中,这件事情本督来处理,定不让琉球国王失望。

    那这些人是倭人还是琉球人?”

    秦浩明指着三艘小船的上的人,朝李春江霸气的问道。

第二百七十九节 琉球使者() 
第三卷扬帆于大明朝野

    “琉球人,都是自己人,还有两个是福建林家的后人。”

    秦浩明杀气腾腾的模样吓坏李春江,不顾失仪,大声嘶吼着张开双手挡在前面。

    “李郎中莫急,本督只是随便问问。”

    是个汉子,大明有血气的官员不多,秦浩明拍怕他的肩膀,朝他展齿一笑。

    “这一路上多亏他们,方才得以存活。起先秦督的杀气委实吓人,要是一炮轰过去,下官可就无脸见人喽。

    还有,有没有……有没……”

    李春江尴尬的冲秦浩明笑笑,搓着手不知想说些什么,又红着脸不好意思说。

    秦浩明怎么会不明白?在琉球不知道遭了多少罪?

    又一路漂洋过海,缺少食物乃是必然,海鲜虽好,但华夏子民,怎能少得了米食?

    说来可怜,老大的一个人,捧着一盆米饭哭的稀里哗啦,吃了一口,居然放声大哭,眼泪巴拉巴拉的往盆子里掉,委实让人心酸。

    秦浩明也捧了一大碗米饭,陪他一起吃,轩昂八尺的汉子,哭的人心里不得劲。

    好半响,李春江才停止哭泣,对秦浩明拱拱手说道:

    让秦督见笑,下官在琉球半年,被倭国武士监视,每日只吃一些饭团子,真是不堪回首,不堪回首啊。”

    李春江满脸唏嘘,一脸的悲愤无奈。

    “快吃,回到家就好,本督正好也要到京城,你就一起走,刚好跟本督讲讲琉球的情况。

    今后,还需用到你之处,定灭倭人为你报仇,希望能够合作愉快。”

    “秦督但有吩咐,下官一定遵命。只是船上琉球的两个林家后人,也算是琉球使者,是不是接到咱们的船上?

    他们的船实在不是人住的,狭小肮脏,关键是臭。”

    放下碗筷,李春江惬意的摇摇头,稍微整理身上的服饰,方才彬彬有礼说道。

    “当然可以,都是大明子民,理应帮扶守望。李郎中也是有情有义之人呐,走,本督和你一起去迎接他们。”

    礼下于人,必有所求!

    林家在琉球生根发芽,最关键是熟悉琉球,乃是最好的内应。

    长期的辛勤劳作,让林氏兄弟长得黝黑健壮,对于秦浩明的到来,他们显得受宠若惊。

    琉球是一个只有十二万人的岛国,尚不及大明一个中县的人口多。秦浩明作为五省总督,于他们而言比琉球国主也不遑多让。

    一路上,随着他们的讲解,秦浩明把琉球风土人情,岛津家族的布置等情况一一摸清。最后,林氏兄弟还带来岛津家族准备侵占台南的消息。

    “这些小鬼子,几百年来一直觊觎华夏土地,该死!”

    秦浩明听完,沉着脸,恨恨的骂了一句。

    中倭两国,因为地理的关系,特别是因为后世的侵略战争,两个民族间绝无和平共处的可能,必然要以一方的倒下而终结。

    既然如此,早解决早好,免得遗祸后代。

    林氏兄弟被秦浩明阴冷的表情震撼,不知哪里讲错话。

    旁边的李春江接过话,缓缓的说道:“秦督无需忧虑,倭人痴心妄想而已。

    万历二十六年,露梁海战早把他们打趴,所以当初沈将军三次保卫台湾,据是手到擒来。”

    怕秦浩明不知道这段往事,李春江洋洋洒洒开始解释。

    沈将军就是登州卫指挥同知沈寿崇之父沈有容,在他一生四十余载的军旅生涯中,有数十年是镇守在福建沿海。

    正是在这期间,他曾率军三次进入台湾、澎湖列岛,歼倭寇,驱荷兰入侵者,成功地保卫了台湾。

    第一次是在万历三十年冬,倭寇侵占台湾,四处残害福建商民与高山族同胞。

    沈有容冒台风之险,率二十一艘战舰拼死渡海,前往台湾,全歼了这股倭寇,使福建商民与高山族同胞重见天日。

    第二次是在万历三十二年,荷兰东印度公司韦麻郎等拥三艘巨舰,趁明军换防之际,占领了澎湖岛。

    他们以互市为名,企图像葡萄牙占领澳门一样永远占领澎湖列岛。

    沈有容在福建八闽军心思遁的危殆情势下,经过严密部署,不顾自身安危,单舟驰往荷兰舰船,指陈利害,严正晓谕,不费一枪一弹便迫使韦麻郎退兵。

    韦麻郎临去之时,请画师为其画像,以示尊敬。

    第三次是在万历四十五年,日本幕府将军德川家康,命令长崎代官村山等安占领台湾。

    沈有容先以威名制服明石道友一军,然后率水师在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