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至于自己都给谁行贿了,王朴也毫不隐瞒,兵部的官员,上上下下都得打点,户部的三大堂官也要孝敬。
毕竟银子要从户部拨下来,岂能不分点?
都察院的官员,也得表示表示,省的他们上本弹劾自己。内阁的官员,总少不得冰敬、碳敬,这么多人加在一起,能少花了么?
这些都是不成文潜规则,谁都知道,甚至秦浩明也知道。
王朴把收过谁的钱,给谁送过礼,都交代的明明白白。
贿罪加上走私,两条合在一起,应该是死罪。家中老小,最差也得摊一个男的充军,女的发教坊司。
说完之后,秦浩明让王朴签字画押。
“王朴,如此罪过,即便不满门抄斩,你家老小也难逃个好处。
不过本督念在你适才老实的份上,再加上对自己的罪行毫不隐瞒和狡辩,本督会奏请皇上从轻发落,尽量不牵连你的家人。”
“多谢秦督、多谢秦督……”王朴痛哭流涕地说道。
一边说还一边连连磕头,他知道,自己是必死无疑,能不牵扯家小,已经算是最大的法外施恩了。
这话要是别人说,或许还不保准,但这是秦督说,他还是相信。
“本督知道,宣大边镇,绝非你一人在吃空饷,只有你和晋商眉来眼去,但为什么只揪着你,想知道原因吗?”
拿到王朴口供,秦浩明心情大好,盯着王朴多少有些不忿的表情,微笑着说道。
第二百四十二节 把事闹大()
第三卷扬帆于大明朝野
“莫非是下官背叛卢督,追随陈大人?”
王朴有些不确定的问道。
“陷害忠良,杀良冒功拿手,遇敌则一触而溃,大明要你这样的将领何用?”
秦浩明拍拍手,后堂走出殷雨昂和其他几个大同将领,全是王朴打压或者关入大牢的手下。
王朴看了一眼,低垂着头,低声说道:“回秦督的话,下官之所以关押戚怀年等人,实在是无奈之举。”
“怎么还成无奈之举了?”秦浩明冷淡地问道。
说起来,戚怀年现在跟他还有点关系,算是他的小舅子。
若不是戚纲说起此事,他还没想到从王朴下手。
“是这样,鞑子准备从大同入关,戚千户到我府上商议军情,他建议把大同南北两门都封死,跟鞑子做殊死一搏。
而末将以为,若封死北门,一旦鞑子破关而入,我军将无路可逃,势必全军覆没。
鞑子骁勇,横冲直撞,破城无数,所向披靡,区区大同怎能抵挡?
尤其是大同的兵马,因为末将吃空额的缘故,只有七千余人。
以七千人去抵挡数万鞑子,无疑是螳臂当车,末将不想让下面的弟兄全部牺牲,希望能够留下有用之躯,继续报效朝廷,守御边镇。
大同能守就守,要是守不住,也能有条后路。
最后事实也证明,末将的想法是正确的,鞑子驱民攻城,我军无法抵抗,撤退之时,还留下大部兵马。
末将当时,也没打算将戚千户关押,可他咄咄逼人,甚至口出不逊,末将才不得已,先行将他关押。
请大人明鉴。”
王朴口才不错,一番话圆的几无破绽。
“呵呵呵呵……秦浩明笑了起来,声音不大,但笑声却令人心中发寒。
“连喝兵血的事情都干得出来,你还有脸说在乎手下士兵性命的话来,说这话的时候,不觉得脸红吗?”
秦浩明冷声质问道。
“末将……”
秦浩明只一句话,就把王朴问的是无言以对。
随后,便开始磕头如捣蒜,半句话也说不出来。
“压下去!”
秦浩明厌恶的瞪王朴一眼,先前的不忍消失一空。
接下来,是几个王朴手下死党的审理,不过他们罪名还真不怎么大。也就是在镇守大同的时候,收点过路费,过往的车辆,只要给钱,就不查了。
小的商人不敢私运军需,大的商人,好似范永斗、黄永发这样的,借他们几个胆子,也不敢去查。
把所有的口供签字画押,一份一份整理清楚,杨国柱和虎大威方从侧厅走出来。
“怎么样,两位将军有什么想法?”
秦浩明似笑非笑,朝他们问道。
“多谢秦督维护!”
虎大威和杨国柱二人躬身行礼,面有愧色。
王朴干的这些事情,认真说来,他们是一件也没少干。只不过,没有他这么过分而已,另外,遇到建奴,他们胆敢一战。
今日,秦督此举,分明有敲打他们的意思。
“不要天天只盯着空饷、军需,那是大明的柱石,为将者保命的本钱。
若真想发财,不如拿出钱财,投资兴建水泥作坊,本督一定让你们赚得盆满钵满。”
秦浩明语重心长对在场的所有将官说道。
这是他今后防止将士贪腐的手段之一,用利益捆绑军官。
“诺!感谢秦督!”
在场军官大喜,水泥的便利性他们已经多以知晓,这种东西不但可以将房子修建成任意的形状,而且还坚固无比。
它不怕水、不怕火,无论是用来修路、修桥还是建造东西都是首选之物啊!
而且价格也不贵,一百斤才卖三百文,家家户户都可以使用。
当然,最关键的,还是对秦督有信心。
秦浩明淡然一笑,财帛动人心,取之有道亦无妨,能凝聚人心就行。
不过,今天的重点显然不是这个,告诉大家,此事今后找个时间详细讨论。
目前,要对付则是五大晋商。
显然,有许多事情要做在前头。
首先,这么大的动作,崇祯皇帝是必须事前知道的,否则,罪大矣!
想来,尝到甜头的他,应该不会拒绝。虽说大头要给他,可也是没办法的事情,谁叫自己是人臣呢?
其次,控制局势,谁要牵扯进来谁要脱身,尚需细细谋划。
最后,就是证据还要完善齐全。
吩咐由虎大威这个地头蛇作统帅,杨国柱、戚纲、张松荣、碾子、戚怀年每人负责一家,务必把五大晋商一网成擒。
同时将黄永发等其他商人的货行进行查封,派人快马前往太原,给山西巡抚刘秉策送信,让他把这些晋商的老家全部看住,不得跑了一个。
还秘密给太原通判张新发送信,叫他小心盯着,千万不能有通风报信的可能。
众人领命而去,分头行动。
当然,秦浩明也不得闲,还有大同的镇守中官等着他审讯。
“李公公,都听见了吧,有什么想法?”
从隔壁房间被拎出来的大同镇守中官李美春,整个人脸色苍白,努力让自己站稳。
“回秦督的话,咱家无话可说。大人若想让咱家招供,咱家当然也不敢隐瞒,唯有实话实说。”
李美春说道。
到了这个时候,他也知道,狡辩、抵赖没有用处,和秦大人耍狠,更是自取其辱。
若想保命,或许只有一个法子,那就是把事情闹得越大越好。大到无法收拾的地步,或许自己才能有一线生机。
自己带不出多少人来,最多只有自己的干爹,宣大镇守总中官高起潜。
但就算扯出高起潜来,瞧这位年轻总督的做法,恐怕也不管用。
但李美春相信,只要高起潜出来,背后的人将越来越多,火也会越烧越大。
等那帮晋商再牵出一大帮人,看你秦浩明最后怎么收场。
“甚好,那你就自己说吧。把罪行都说出来,也省得本官麻烦。”
秦浩明翘着腿,悠闲地说道。
“这些年咱家……”
李美春倒也光棍,一五一十把事情全部交代。
作为监军太监,赚钱最好的法子,就是倒卖军需物资。
受贿什么的,在他看来,那是小钱,贩卖军需物资才是大钱。
李美春掌握整个大同的军需,调拨军需都由他说了算。
宣府也不是每个防区都有监军的,也就大同这等重要的地方有监军,别的地方只有守将。
你兵马不够,吃空饷,李美春是知道的,你实数多少,他就发多少,省下来的,他全卖给晋商,其实也就是建奴。
在需求较大,军需不够的时候,李美春就从兵仗局倒运。
他和宣府兵仗局的管事太监私通,调出兵器和铠甲。
李美春做了这么多年的镇守太监,赚的银子着实不少,但他也不敢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