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铁血铸新明-第19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沉吟片刻,秦浩明开门见山直接问道。

    总督和巡抚的关系有点类似后世地方政府和省政府的关系,前者管理范围更广,后者只要考虑自己的辖区即可。

    宣府镇做好了,政绩有他的一份,但不是全部。

    故而,在钱财上,就需要摊派了。

    当然,他问这话还有其他意思。

第二百二十六节 心思难测() 
第三卷扬帆于大明朝野

    三千多人的伤残将士家属,拖家带口合起来有近两万余人。

    可目前水泥厂才解决几百人,更多的还在苦苦煎熬,等待他的安排。

    造兰州大水车、打灌井和用于灌井的水车,需要专业人士,但如此多的数量,更需要众多打下手的人。

    所以,他打算用此次机会,尽量安排军属。虽说替朝廷做事工钱不可能很高,但至少吃食有保证。

    乱世当中,对于穷人而言,有口吃的委实不容易啊!

    “建奴寇边,为了筹措大军的粮饷,宣府衙门早已入不敷出。

    连最后的万余银两,也给高公公用于发放将士们的粮饷。现在,委实一两都拿不出来。”

    宋贤苦着脸大声哭穷,

    竟是打算分毫不出。

    眼前的总督大人搞钱厉害,马市、定亲都可以用来或明抢,或巧取,听说还建了一个水泥厂,也是吸金的东西,为何还要跟他一个叫花子巡抚计较?

    “宋大人,没有这样的吧?事情是巡抚衙门提出来,买单的却是总督衙门,那到时功劳政绩算谁的?

    更何况,宣府是你的大本营,打秋风您老可是轻车熟路,总不能一直让本督干脏活累活啊?

    连高太监贪腐你都给了万余银两,难道干正事竟然分文不出,传扬出去恐怕不好听吧?

    公平些,一人一半如何?”

    秦浩明跳将起来,丝毫没有几省总督的风范,竟然**裸的开始或威胁,或讨价还价。

    “轻声,轻声。”

    宋巡抚为官多年,哪里见过如此不按常理出牌的总督?功劳政绩、打秋风、脏活累活就这样光明正大提出来,也不知道婉转。

    “没事。”

    秦浩明笑笑,接着朝正在偷笑的宋贤幕僚和洪迪新喝道:“你们都走远点。”

    “秦督,两万吧,委实拿不出来。”

    “三万,人员由总督衙门安排。”

    “也好,拜托。”

    胳膊拧不过大腿,最终,宋巡抚无奈答应。

    大明不缺造兰州大水车的工匠,只两天功夫,宋巡抚便招募到百余人。

    分配好军属,按每家每户出一人的原则,这帮工匠便开始热火朝天地干起来,设计图纸,准备材料。

    制做水车转轴的木料,需要一种粗长耐磨的硬木,好在宣府镇不缺,便由总督府提供。

    同时交代工匠不许藏私,若是军属中有人愿意学习制造兰州大水车,必须认真教授。

    否则,军法从事。

    北地边关,讲的就是军法,特别是秦浩明威名,现在已经如日中天,鲜有人胆敢公然违抗。

    同时,为了应对将来的灾荒,他四处搜罗二万余斤红薯种子,强制卫所将士栽种。

    红薯作为一种高产作物,于万历二十一年长乐海商陈振龙从菲律宾引进,在很贫瘠的土地上都能种植,并且耐干旱。

    经大明官府推广,如今这种作物在大明遍地都是。

    不过非常可惜的是,由于土地兼并严重,红薯作为一种杂粮大户人家不屑种,贫民百姓又没有田地种,致使这样可以度过饥荒的高产作物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秦浩明知道崇祯年间北方人口锐减,主要是恰逢小冰河天气高峰期,所以灾情要比历朝历代严重得多。

    与往年相比,崇祯年间北方旱情延续时间长,覆盖范围大,与旱灾同时发生的还有波及北方及长江流域的大蝗灾。

    纵观整个崇祯年间,粮食短缺一直是最大的问题,所以粮食对秦浩明来讲,相当重视。

    夜色如水,倾泻在总督府的每一个角落,窥视着这里的一切。

    “找死,这些奸商。”

    突然,总督府中传来一声咆哮,打破了夜晚的宁静。

    亲卫首领浩子悄悄的探探头,有点奇怪究竟什么事情能惹得秦督大动干戈?

    跟随他有些时日了,从来都是笑眯眯的模样,很少雷霆大怒。

    可惜紧闭的朱红色大门阻断了他的视线,让他的好奇心无法满足。

    书房内,幕僚洪迪新默默地捡起被秦浩明仍在地上的银票,一声不发。

    在他看来,秦督生气委实有点莫名其妙。

    秦督订婚的事情随着时间的流逝,已经过去月旬。

    该来的,不该来的,基本已经悉数到位。

    从接手阎应元的工作以来,他已经收到七十多万银两。至今,他的心脏还比平日的跳动快了许多。

    昨日,晋商商会集体凑了一笔十万两的银票,由新任会长黄永发亲自从大同送过来,并附上人员名单。

    林林总总百余人,少的几百,多达五千,拢共有十几家五千的。

    如此大礼,原本以为对钱财甚为在意的秦督一定会大喜过望,亲自接见黄永发也是有可能的。

    哪知刚刚汇报完毕,秦督竟然大发雷霆,瞧这意思,居然是嫌少了。大人物的心思,委实难以摸透。

    “他们都是千万之资的人啊!”

    秦浩明拿着人员名单,用红笔在几个名字下面划了一道红线,咬着牙关,气急败坏的走来走去。

    洪迪新偷偷瞄一眼,靳良玉、王大宇、田生兰、翟堂、黄永发,加上已经烟消云灭范家等三家,难道这就是秦督口中的八大晋商?

    只是他有点搞不懂秦督思维,难道人家有千万之资,就一定要送最大的礼吗?

    与戚家订婚,您可是连戚家小姐都没见过啊!

    “明日你亲自走一趟,把银票退回给黄永发,就说本督无功不受禄,当不得如此厚礼,语气斟酌一下。

    另外,帮本督准备一份礼物,明日本督要到戚府享受烛光晚餐。

    对了,给女孩子的礼物帮本督多花点心思,要贵重。

    夜色不早了,你也早点休息。”

    才片刻时间,秦浩明便恢复常态,笑意盈盈的对洪迪新说道。

    “诺!”

    洪迪新恭谨的行了一礼,缓缓的退出书房。

    只是心里为黄永发等晋商默哀,秦督可是连手下千户的百两纹银都来者不拒,十万纹银无功不受禄,这不扯吗?

    摆明是嫌少啊,也不知明天黄永发会有什么反应,得罪几省总督,想必没有几个商人能淡然处之?

第二百二十七节 伤残纪要() 
第三卷扬帆于大明朝野

    卯时三刻,天刚破晓,正是太阳冉冉初升的阶段。

    宣府边关,随着三通大鼓响起,又迎来新的一日。

    新任总督年纪虽轻,平日里和颜悦色,但治军却和卢督一样,颇为严格,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

    王朴的感受就比其他任何人来得更为深刻。

    过往卢督严则严矣,那是对天雄军本部,其他旁支倒颇为宽容。

    只要点卯后,他们这些高级将领该干嘛干嘛,基本不会过问。

    可秦浩明倒好,点卯的时候,问清各级将领当天的工作安排,由书办记录在案不说,还经常跑到营地抽查。

    他就有过两次这样的经历,被秦浩明逮着现行,

    责令反思,并言事不过三。

    他妈的,八千银票和十根金条喂狗了,一点情面都不讲,连想私下跟他面谈的机会都没有。

    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好在不用多久,这小子就要滚蛋,暂且忍一忍。

    “末将负责继续募兵。”

    “末将继续训练骑兵队伍。”

    “末将今日巡查关口关隘。”

    ……

    众将纷纷禀告当日的具体工作。

    “杨总兵,劳烦通知下面各个关口关隘,近段时间不许放任何一个商贾出关。若有违背,军法处置。

    散会!”

    通常情况下,秦浩明都是由将领自行安排,只是在有不同意见或者有其他想法时,才会出声吩咐。

    洪迪新眼里闪过一丝玩味,手里却是运笔如飞,记录今天的事情重点。

    处理完军事,接下来是军中文职方面的安排。

    要说起来,宣府是边镇,基本上所有的事情都是以军事为主,很少有民生民事。

    少量一些工作,也全部交给巡抚衙门处理。故而,秦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