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看来是要找几个专业的幕僚团队,帮助处理文书档案以及一些脏活累活等。
阎应元久随蕺山先生学习道德文章,品行、思想端正,失之圆滑,却是不适合一些黑暗工作。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千年前老祖宗便说过,还是让他回到自己的岗位更和合适,无需强求。
只是想找一些脸厚腹黑并且配合默契的幕僚、书办,却也需要时间寻觅且考教才是。
秦浩明大张旗鼓庆贺自己的定亲仪式,随着天雄军将士赶赴其他县府、卫所闹得宣府、大同、保定、山东、河北辖区内沸沸扬扬。
惊异者有之、欣喜若狂者有之、痛骂者有之,不一而是。然而这都和升斗小民无关,他们只要活下去即可。
而这些杂音,秦浩明统统充耳不闻,带着阎应元和一个亲卫百户队,在宣府总兵杨国柱的带领下,巡视边关关隘。
宣府镇地处京师西北,对保卫京城的安全来说,其重要性并不亚于蓟州镇。
边墙从成祖朱棣年间开始构造,修筑得十分坚固,有的地段排列几道城墙。
镇下又分成东、西、南、上下北、中六路设防把守。东路的四海治,中路的葛峪,西路的张家口和西洋河等处,都是重要的隘口。
当中又以上北路昭毅将军张松荣参将镇守的独石口最为重要,堪称咽喉要地。
独石口位于河北赤城县北,是大明长城宣府镇上的一座重要关口,有上谷之咽喉,京师之右臂之称。
因关口处有一座拔地而起的孤石,关因此而得名。
这座耸立于关前的独石上,镌刻着“突兀孤秀”、“一石飞来”两组大字。
独石城坐落在南北流向的两河之间,左为黄龙河,右为青龙河,背靠蜘蛛山,所以有二龙戏珠之说,以朔方屏障驰名天下。
永乐年间,成祖自动放弃大宁卫,把大宁所辖边地赏给兀良哈,从此北边失一重镇,辽东与宣府、大同的联络也因此阻绝。
成祖又徙东胜左卫于永平,右卫于遵化,宣宗更因开平卫孤远难守,徙于独石,三卫尽失,边防的形势大为削弱。
以前是边防第二线的宣府、大同也逐渐变为最前线的要塞,北方的国防线因此步步南移。
不过成祖对边防还是相当重视的,自宣府以西,直至山西边缘,皆峻垣深壕,烽堠相接。
凡通车马的隘口,设百户防守,只有樵夫牧民的隘口,也安置边兵十人戍守。
闻之秦浩明的来意,张松荣亲自带领他们花一周的时间,把上北路关隘走了一遍,最后才又回到独石口。
“明成祖朱棣北征时驻独石大阅将士,1430年移开平卫于此,始建关城,初为黄土夯筑,后改用青砖包砌。
独石路长城修筑完备于大明嘉靖年间,西起为今宣化、崇礼、赤城三县交界处的大尖山,到独石口向东南下。
沿黑河与白河的分水岭,经镇安堡、龙门所至后城的马道,沿着延庆、永宁、四海与八达岭段相接,全长四百六十余里。
在大明两百多年间,这里战争频繁,边泰之日甚少。
土木之变时独石口曾被瓦剌部攻破,关城遭到毁坏。
之后虽有修复部分关墙,然而限于财力原因,始终没有完全连接成功,一直到此时。”
张松荣如数家珍,把独石口防卫、地理情况一一介绍清楚。
“张参将,你段如果修葺齐全,估计需要多少银两?耗费多少人力?工期多久?”
秦浩明听完,直接问道。
“请秦督见谅,末将委实没有考虑过,不知道具体数额及各种事项。”
张松荣只是一个武将,这些工程数算的东西哪里知道,因此红着脸请罪。
“元亨,你留此协助张将军把这里的防务设施整顿清楚,按照你的防御部署设计,把它搞成固若金汤如何?”
秦浩明朝边上的阎应元问道。
“谨遵秦督令!”
“那二十万两纹银你尽管用,不够再告诉本督。”
有阎应元来负责防守设计,秦浩明相当放心,故而在财物上甚是大方。
“诺!”
终到此时,阎应元方才隐约明白秦浩明大肆敛财的用处和意图。
ps:一路随行,有你真好!
感谢诸位书友的一直厚爱和支持,把每日的推荐票和月票都投给小生。随着剧情的缓缓铺开,需要大量的人物角色,现在向大家召集人物名字和角色扮演。
本书中董长青、张云、余佑汉、卢欣荣俱是书友人物扮演。
请大家把名字和性格稍微描述,在书评区或者作品简介中的qq号留言即可!
特别是书友140430170321537、紫枫云松、蓝冰封神、远山的风、160823222、屠胡冉闵、白色宇宙风17、阿杰阿轩阿心等人,几乎每天投票,可由于不知真实名字,故而没有采用。期待众位加入。
暗卫:将分为好几个部门,例如情报、行动、检察、军情、审查内务等。
天雄军团:冷兵器和骑兵为主。
狼啸军团:热兵器、御林军。
汉骑军团:以火炮为主。
虎鲨军团:大明海军。
皇家商团:类似国企,行商天下,贩卖主角发明的新商品。属于文武军功集体,保障他们福利,避免从大明社会中向百姓索取。
诸位可依据自己的爱好自行选择军种,但战争有风险,阵亡不可免,请诸位有心理准备。
死后依据功勋及爵位近华夏忠烈祠,享受大明子民香火,万代敬仰!
活着的开国文武百官,进凌烟阁,造画像,赐爵位,有封地,封妻荫子至三代。
希望与诸君共同努力,让大汉的旗帜飘扬世界各地!故土难离敬上!
第二百零九节 挖墙脚()
第三卷扬帆于大明朝野
圆月皎洁,高悬天际,让独石口毅发显得幽静清冷。
此时此景,若是文人墨客在此,携一古琴,抚一首名曲,该是何等惬意逍遥。
奈何独石口乃边军关隘,俱是赳赳武夫,自然无此情趣,所谈也皆是打打杀杀之事。
“独石口处在冀北山地与坝上草原的交界线上,是沽水入塞的山口,是望云古道由草原进入山地的隘口,更是大明宣府防御辖区内北路防区须倾全力而防御的关口。
而沿此蜿蜒前行,山海关乃关内外交通枢纽,地势最为重要。建奴兴起后,以此地驻兵最多。
设总兵和经略负责镇守,驻守边镇的军队称为边兵。总兵官领正兵,副总兵领三千人作为奇兵。
游击也领三千人往来防御,为游兵,参将则分守各路要塞,东西互相策应,为援兵。
秦督若是想长途奔袭,殊为不易。且一路上关隘众多,地势险要,对骑兵的要求非常高。
若此,兵力少,有被敌人围歼的危险。兵力多,肯定失去奇袭的效果,没有意义。”
张松荣驻守独石口经年,和戚纲二人配合防守北路,任务最为艰难。
也正因此,对宣府边镇的整个防御了如指掌。
“如此看来,想要再立奇功恐怕难矣。”
秦浩明双手把臂,在他看来简陋至极的军用地图前走来走去,脑海里却高度盘旋,如何才能有点收获?
否则,三五个月转瞬即过,岂不浪费时间?
不过对于张松荣,他却动了心思。
作为跟随卢象升重新创建天雄军之一的元老,张松荣除了在军中威望极高,更重要的是他能练兵,尤其是训练骑兵。
自家的事情自己知道,玩些战术战略可以,可是训练冷兵器时期的骑兵,单是排兵布阵便难倒他矣。
当然,如果是训练热兵器队伍,则又另当别论。
“张将军,训练一支骑兵队伍要多久?和鞑虏有些什么分别?”
此次作战,自己都是捡现成的便宜,且都是天雄军的精锐,故而才有此惊天大功。
若是让自己训练骑兵,养马都不会,如何谈及训练?
可骑兵在这个年代,委实缺不了,即使有火枪大炮。
除非跟大明一样,被动防御。若是想要追击打歼灭战,没有骑兵队伍,无异于痴人说梦。
“秦督,这里面要分几种说法。”
说到骑兵,张松荣独眼中发出耀眼的光芒,整个人身躯一挺,焕发出慑人的丰姿。
“大明骑兵主要用途是抵御蒙古和建奴骑兵,而不是凌虐步兵。只要牢牢把握这个大方向,练兵时才不会徒耗无用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