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铁血铸新明-第12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果然如此!

    董长青眼中暴起一缕精光,双肩不可自抑微微颤抖,勉强平复内心的激动沉声说道:

    “顾名思义,此机构类似锦衣卫,想来应是招募孔武有力思想灵活的军汉,注意藏匿己身,让敌无从知晓。

    铲除一切所有反对将军或者将军痛彻之人,其核心应以建奴为首。长青愿意为之!”

    “大抵如此,略有偏差!”

    猝然临之而不惊!

    秦浩明喟然长叹,华夏之大,能人英才辈出,惜湮没于历史当中也。

    远的不说,就说董长青,仅从自己的只言片语中,却抽丝剥茧已基本说得**不离十。

    多少今人不如古人矣!

    怪不得从未听说智慧有随着时间而进化,自己若非知晓历史大势和走向,还真未必斗不过他们?

    “人心者,国家之所恃以立,安危存亡皆系于此。苟人心不摇,即有祸乱,亦不至糜烂决裂而不可救。

    故民不安,则国必乱。

    你所说的铲除建奴没有错,错的是铲除一切所有反对我或者我痛彻之人,此点你一定要切记!切记!切记!”

    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他秦浩明绝不是滥杀之人,而且可以预见,今后肯定有许多人反对他。如果真如董长青所言,那已经失其本意!

    看见董长青疑惑的眼神,秦浩明脸色严肃却转而说起一个小故事,“崖山之战,以大宋彻底失败告终,宣告历时三百二十年的宋朝最后灭亡,华夏彻底被蒙元占领。

    厓山战事结束后,张弘范自鸣得意,派人在崖山北面的石壁上,刻下了“镇国大将军张弘范灭宋于此”十二个字,妄想功垂千秋。

    但是,历史功过总有人评说。

    尽管在元朝的高压政治下,百姓敢怒不敢言。但每当看到或想到厓山,都情不自禁地默诵“大宋左丞相陆秀夫殉难于此”。

    没多久,石壁上出现了一首诗:沧海有幸留忠骨,顽石无辜记汉奸。功罪昔年曾倒置,是非终究在人间。”

    董长青怔然失神片刻,俄顷之间回过神来问道:

    “汉奸?将军可是指投降建奴之人,例如鞑虏自封的恭顺王孔有德、怀顺王耿仲明、忠顺王尚可喜之流?”

    彼时尚无汉奸的说法,因此董长青有些不敢肯定。

    “正是,但他们只是其中一小部分。只是这些人想依靠暗卫力量除之却殊为不易,不必勉强。

    你只用负责在势力范围内查探与建奴暗通款曲之人,例如晋商,今后另外也会有其他部分负责查看。

    到时我会把名单提供给你,无论是暗杀也好,买凶也罢,终归不择手段铁血除去!”

    说到后面,漫天的杀意连董长青都暗自心惊。同时,他也暗自警惕,看来将军还有另一套人马着手此事。

    诛杀汉奸,刺探敌情,这才是秦浩明组建暗卫的真正意义!

    历史已经改变,已经投降的汉奸自然不能放过。

    可是他已经知晓的又有什么理由能放过他们?

    例如正在山东淄川县吃香喝辣的孙之獬,即将投降的洪承畴,以及之后的施琅等等,特别是孙之獬。

    套用一句俗语,那便是倾尽三江五湖之水,亦难消吾心头之恨!

    清军入关以后,孙之獬俯首乞降,自己带头与家人奴仆一起剃头留了辫子,并换上了满装,一心一意在山东等待满清主子的到来。

    清廷为收揽人心,接纳并让他当了礼部侍郎。

    但这并不是让他臭名昭著的原因。

    “剃发令”的倡议是使孙之獬被大家牢牢记住,并被刻在耻辱柱上的最主要原因!

    当建奴刚进北京时,时因天下未定,允许明朝的降臣上朝时仍穿明朝服饰,只是满、汉大臣各站一班。

    可是孙之獬为独得建奴欢心,有心“标异而示亲”。

    一日上朝时他变得“焕然一新”,不但剃了发,留了辫,还改穿了满族官吏的服装。

    当大臣们步入朝堂站班时,他很亲切地走进了满族大臣的行列。

    满族大臣都自谓高人一等,哪能容忍属下的汉臣孙之獬与之同班?

    七嘴八舌又你推我拉把他逐出班外。孙之獬自讨没趣,悻悻然走回汉班,汉臣恨他过于逢迎求宠,一个紧挨一个毫不松动,不让他入班。

    徘徊于两班之间的孙之獬进退不得,狼狈万状。

    于是这孙之獬一怒之下便上疏对满清提出应下令让汉人剃发留辫。

    本来早想彻底显示自己征服了中原的多尔衮便顺势采纳了这一提议,于顺治二年(1645年)六月间,下达剃发令。

    清军所到之处,以十日为限,“文武军民一律剃发如满族式样,不从者治以军法”。

    于是,江南千万生灵,尽膏草野,皆孙之獬一言激之。

    究其心,不过是贪慕富贵,一念无耻,遂酿荼毒无穷之祸……

    “还有,暗卫除了铲除汉奸,还要负责对建奴派遣收买细作。”

    良久,秦浩明按捺住心中的悲愤,缓缓的对董长青说道。

    “诺!”

    “其实用间这种事情,说难也难,说易也易。无非是威逼利诱,达到控制他人的目的。

    若是他无欲无求,无喜无悲,漠视生死,那岂不是圣人矣?

    就算真的偶有些许人,对我们也没有多大损失。

    可若事成,发挥的作用往往出乎我们的意料。”

    接下来,秦浩明把后世关于使用间谍的一些好的经验和方法,结合实际案例一一讲述给董长青听。

    “侥幸存活的三个辽东汉人和三个举报的梁家家丁,是否可以利用?”

    董长青听完,心里渐渐亮堂活络起来,他原本就偏爱刑讯之道,并且在鞑虏身上多有研究。

    此时,忍不住竟有见猎心喜的感觉,出言问道。

    “当然可以,我不干涉!

    只不过今后派遣人员和刺杀时需留档报备,由你直接对我负责即可。

    同时,我也组织其他部分监视你的部门,希望不要出错,勿谓言之不预!

    另外,你要遵循一点:有功必赏,有罪必罚。则为善者日进,为恶者日止。

    切记不可心慈手软,酿成大祸!

    执纪若退让一份,不良作风就会反弹一分。问责尺度松一分,**蔓延的态势就会前进一分。”

    不受监督的权利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已无需赘言,故此秦浩明宁可说在前面。

    “诺!长青谨记将军今日之言,定不负初心。”

    响鼓不用重锤!

    这是相识以来,秦浩明对他说的唯一一句重话。董长青不敢怠慢,立即开口表态。

    “走,以后再细细详谈,别让将士们久等。”

    天色渐黑,隐约之间,秦浩明听见军营传来噼噼啪啪二踢脚的声音,知道肯定是年夜饭已经做好,他不想搅乱和将士们难得相聚的机会。

第一百四十八节 伤残将士() 
第一卷风起于飘萍之末

    战争与乱世兼存,想要如太平年间一样,过一个祥和安康丰姿多彩的春节,对将士们来说无疑是痴人说梦。

    乱世粮食堪比黄金,故而酒水之类的绝无可能。便是春节必备的水饺,一人也才能分配十个以内。

    对于体壮肚大的军汉而言,不过是聊以解馋,更多的还是一种形式。

    就这,还是赵县县衙和大户赞助的结果。

    可纵使如此,军中汉子们却笑语晏晏,走路虎虎生威,心情舒畅。

    乱世人命贱如狗!

    相比已经死去和伤残的兄弟,今日能有一碗热乎乎的汤面馍馍,就着香喷喷的饺子,委实幸福之至。

    天雄军将士近两万人,要想统一进食,在临时安置的营帐几无可能,唯有按统帅及归属分成七个单位,错开时间分别在各自的军营内普渡新春。

    如此也就造成卢象升和秦浩明等高级将领分身乏术,分成几波在军营内如同辛勤的蜜蜂出出入入,委实辛苦操劳。

    此次,在秦浩明的建议下,给予一个特殊的营帐特别待遇,那就是伤兵营。

    不仅把赵县府衙征用,作为安置点,食物上也尽量保证充足。

    故而伤兵的新春年夜饭水饺管够,还有赵县当地的美酒,陈年西风烈。

    杀敌一千自损八百,何况是战力绝伦的鞑虏。

    累次战斗下来,天雄军将士伤亡人员也有六千余人,只不过留存伤兵只有区区五百余人。

    医疗水平不发达的年代,将士们大多不是立马战死沙场,而是因战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