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杀了再说!”
秦浩明知道,以卢象升的为人,肯定和梁家在金钱上没有太大的瓜葛。
只不过原先他身为宣大总督,辖宣府、大同、山西三抚三镇,处理三地军务兼粮饷,免不了和晋商打交道而已。
“将军,小人有建奴重大事情禀报,只求饶过一命。”
后面一个梁家家丁打扮的男子,听到要处死他们,急忙噗通跪倒在地,使劲的磕着坚硬的青砖,很快便额头红肿。
“佑汉,带他到西门城池坑道,用笔记录下来。”
吩咐完余佑汉,随即朝傻傻愣住的梁家族人家丁杀气腾腾嘶吼,“还有谁要禀报,只有两人免死,其他全部斩首!”
他这是防范有鞑虏死士阴他,故此要三人彼此验证。
“将军,小人有事情禀告。”
很快,有十几个人噗通跪下,用力磕头。
“提两个分开审问,若是内容不一致或者没有重大事情,嘿嘿……”
在稍显暗色的坑道中,秦浩明的笑容让人觉得毛骨悚然分外狰狞。
“梁家平日里和你无冤无仇,为什么要如此对待梁家?
那三个辽东汉人据是汉军旗的暗探,尚且有活命的希望,为什么我们反而不如他们?”
梁庚鼓起最后的力气,披头散发坐在地上,失血过多导致脸色苍白,可他还是用尽全身的力气朝秦浩明大声嘶吼。
外面雨势丝毫不减,欢快的雨水敲打在城墙上,可在坑道中却是沉闷的声音,一如秦浩明此时烦躁的心情。
“想知道是吗?也好,满足一个临死之人要求也算是功德一件。”
秦浩明转过身伟岸的身躯,拿着戚纲的宝刀,慢慢的踱着方步来到梁庚身边,整张俊脸目无表情,无喜无怒,可阴测测的语气任谁都知道他的愤懑。
腰刀架在梁庚的脖颈,冷冽的刀锋让他整个人都颤抖起来,虽然有了为家族去死的觉悟,不意事到临头竟然如此可怕。
自古艰难唯一死,果真如此!
“大明对士子过宽,然对庶民过严,以至百姓从未享受过朝廷的恩典,辽东汉人尤其如此,所以我对他们有同情。”
一双锐利如同鹰隼的眼神紧盯着愈发苍白的梁庚,秦浩明语气平静的说道。
握刀的手轻轻用力,压迫住梁庚的脖颈,贴着他的耳根,语气陡然小了一个声线,“而你不一样,士农工商,原本商贾人家为末。
但你们借士人崛起,无利不起早,心中毫无国家民族大义,唯图方寸之所得。
山西晋商,明国之人,汉之苗裔,却在国战之时,不图利国与一毛,却助建奴谋取大明江山?
不重汉人之存亡,只顾一家之私,图小利忘大义者,莫过于此,鞑虏如无铁器粮秣断然不至于如此迅速的崛起?
真正是送利刃与仇寇,正是始于你们梁家这类汉奸商人之手也,虽屠尽你们全族,亦难消此恨!”
说完,不等梁庚有所反应,秦浩明手迅疾一拉,锋利的戚氏军刀划过他咽喉,急促的血水喷洒而出。
喉头止不住滚动,腥甜的气息扑鼻而来,梁庚瞪着无神的双眼,缓缓的倒下,无边的黑暗将他瞬间湮没。
第一百三十八节 形势突变()
第一卷风起于飘萍之末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漂浮在坑道上空的血腥味还没有散去,梁庚的尸体尚有些许余温,城墙屋檐下的另一场屠杀又复而开始。
梁家四十名壮丁,背缚双手跪地,各自脸色苍白双唇紧闭。
天雄军将士把人按在城墙条石上,而后手起刀落,速度麻利快疾。
血水如泉喷涌数尺,头颅则咕噜噜的四下滚动,倒地的无头尸身脖腔里血水汩汩而流。
天雄军将士手脚麻利拖走尸身,两三个辅兵泼水洗刷地上的血水,在雨水的冲洗下,顺着浑浊的护城河,流向远方的洨河。
不同于战场杀敌,如此血腥古老野蛮的斩首,秦浩明也是尚且首次观摩。
可是他强忍内心的不适,心坚如铁。只是在行刑完毕,长吁一口气,将积存在胸中的浊气缓缓吐出。
他可以想象,今后的日子里,这样的情景将很多很多。
大明的万里河山,需要这狂风暴雨般的洗涤,方能在艳阳高照下恢复江山如画。
云消雨散,天色微晴,路上行人寥寥。
四处深浅不一的积水顺着各自的渠道流向条石垒砌的下水沟,或直或弯涌向穿城而过洨河。
水从碧玉环中去,人在苍龙背上行。
说的便是赵县赵州桥。
该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
桥面两侧有石栏,栏板上雕刻着精美的图案。
有的刻着两条相互缠绕的龙,前爪相互抵着,各自回首遥望,有的刻着双龙戏珠。
所有的龙似乎都在游动,真像活了一样。
桥下,奔腾的河水从大桥洞流过,许是水量太大的缘故,高涨的河水还从四个小桥洞汩汩流出。
可惜,如此美景,秦浩明却无暇观看。
他衣襟里装着梁家三人的免死口供,和张松荣、戚纲他们急匆匆的赶往卢象升驻军帅营。
口供内容让他心事如潮,既恨且急,忧心忡忡。
恨山西晋商卖国为多尔衮服务。
范永斗、王登库、梁嘉宾三家出动千料海船三百余艘,脚行家丁僮仆三千人,替鞑虏运输劫掠于大明的粮食等战略物资。
急如此一来,多尔衮的大军就可以腾出人马,没有物资的束缚,他们又可来去如风,进可攻,退可守。
至于说被俘虏的十几万大明百姓,若是战略需要,秦浩明一点都不奇怪多尔衮会一杀了之。
特别值得担忧的是,多尔衮如果能放下仇恨,抽身离开赵县,发挥骑兵机动优势,转而劫掠其他县府,秦浩明还真拿他的大军没有办法。
除非陈新甲、高起潜率领的部队合兵一处,交由卢象升统一指挥,并且还要把他们这种猪队友调离,以免帮倒忙方可。
可想想崇祯的性格及朝堂猪公的眼界格局,难!
不同于秦浩明的愁容满面,身旁的张松荣和戚纲两人则笑语风声,兴致高扬。
在他们看来则是大喜,多尔衮如果离去,那立马就是大功一件,至于其它县府遭灾,只能是爱莫能助。
还有晋商即将偷偷要运往天津港口的粮食物资,也是美味而及其丰富的大餐。
秦浩明没有要求他们的想法要和自己一样,这种分歧,并没有高明低下之说,只是各自角度以及不用的地位阅历造就而已。
能够在战场奋勇杀敌,足矣!
卢象升的帅帐安置在靠近赵州桥五百步以外,属于赵县郊区。这里地势略高于城里,交通方便,有利于大军驻扎。
卢象升向来以治军严谨著称,抬眼望去,阡陌之外营垒层叠,将士出入,军容俨然有序。
营房前,大明日月山河旗和象征皇权的龙旗交替穿插,在雨后天晴湛蓝得纤尘不染的大明天空中迎风飘荡。
尚未临近营房,军中将士早已把据马搬开,让他们进入。
正中间,军中赞画杨廷麟身穿青缘赤罗裳,赤罗蔽膝。
头戴五品三梁冠,佩戴由玉,黄、绿、赤、紫织成的盘雕花锦绶,下结青丝网,脚传黑面白底官靴,颔下三缕清须迎风微微飘动。
远远看见秦浩明到来,双手作辑行九十度鞠躬礼,“恭贺秦将军大捷!伯祥有礼!”
秦浩明见状撇开戚纲和张松荣,加速前行两步,口里叫道:“杨赞画,使不得!”
瞧他装束打扮,分明是特意在此迎接,为的就是向他行国士礼。
大明礼承周、秦,参考汉、唐、宋。
朱重八先生又特别注重汉之文化礼仪,故此衍生出一整套国士礼仪。
不过,那是在大明前中期文化武功具有出众人物,屡战屡胜,故而比较流行。至明末,屡屡战败,再无……唉,不提也罢!
秦浩明也是首次得见,故而不敢当杨廷麟大礼。
“好个大明儿郎,真真是少年出英雄!
竟然以区区几百人便屡获奇捷,大张挞伐建奴,前后大小三十余战,斩首近三千余首,上捷者两次,还有敌酋岳托首级。
卢帅和吾说时,吾还犹疑如梦,直到见了城墙马面敌酋脑袋方知所言不虚。
当今圣上日思夜虑之时,人心危惧之日,破虏有此奇功,足以振奋天下士气。
国士者,天下无双,如何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