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看来都感觉和朱元璋在某些地方很像了。
但是对于朱棣来说,他的这种气场和其他任何人不同的,他的这种气场就是专属于他自己的,跟朱元璋那种吞天食地的气场不一样,和朱允炆那种在深宫大院长起来的文弱也不一样,就是单单往哪一坐也叫人不敢正视。
“不知道陛下叫我来是为了什么事?”文朔小心翼翼的问道。
现在就连文朔也感觉到自己在这个皇帝面前甚至有点不自然了。
朱棣把拿在手里的笔往桌子上一扔说道:
“三保……哦,是郑和了现在,你配我去后花园走走吧。”
文朔心里暗暗吃惊:
“什么事呢这是?难道在这里说还不可以?不过要是到后花园去说至少说明这件事和军国大事没什么干系了。”
文朔亦步亦趋的跟在朱棣身后慢慢的走到后花园,因为当初建文帝一把火烧掉了奉天殿,所以皇城里也可以看到一些工匠在忙忙碌碌的进行修缮。
皇宫的后花园在明朝的身后叫帝后苑的,这里是皇帝的私人处所一般的大臣是不可能到达这里的。所以对于大臣们来说一旦是进入到这里起码说明这个人在皇帝心里是十分可靠的。也可以理解为是皇帝把你请到自己的家里去了。
虽然说在后世的时候见识过一些美丽的景色,但是现在看到这皇家花园,文朔还是不禁深深的被这美丽的景色吸引了。这里的景色岂是用美来形容呢?
后世的时候南京城的皇城根本就不复存在了,倒不是说明朝人不爱惜。就是在康乾盛世的时候康熙皇帝还曾经下令要把这里夷为平地呢,再后来天王洪秀全直接就把明皇宫拆掉自己造了一座所谓的天王府,不伦不类的。整个大明皇宫直接就被这位天王给霍败了。
在一座凉亭里,朱棣慢慢坐下,旁边的小太监赶忙送上茶点。朱棣指指旁边的石墩:
“坐吧,这里没有外人,别和我讲那么多俗套。”
文朔恭恭敬敬的坐下看着四周的美景感慨万千。
“朕有件事想要交给你去办。”朱棣注视着文朔的眼睛缓缓的说道。
正阳门
守城的军兵正在严格的执行安检任务。每一个进程的人都要受到检查,因为现在朱棣刚刚登基不久,还有很多仇视藩王的人或者是建文帝的死臣不肯低头,想要在京城兴风作浪。
正阳门外大街
三骑快马风驰电掣一般奔向城门
每一个骑士背上都插着两杆小旗,一路狂奔马上的骑士还在叫喊:
“加急快报!——闲人闪开……!”
路上的百姓纷纷避让,在这个时代,只要是你阻挡了快马急报,那就等同于是杀官造反,就连这送信的骑士要是因为晚点也要被罚的重的甚至要直接就砍脑袋了。
所以在这个时代没有人敢耽搁这样的事情,不管你是什么理由哪怕是你不小心被急报快马踩死了,哪都没人理会你,不抓你造反就不错了。
或者说的正式一点就是普天之下无人可挡、无城可挡。
就连正在执行安检任务的守城军卒也是不敢怠慢,连忙避让等到这三名骑士过去之后才敢继续检查。
经过崇礼街又往前跑了一段进到洪武门之后三名骑士拨马分开,有往兵部去的,有往五军都督府去的,也有一匹马直接就奔着大内皇城去了……
“谨遵皇上旨意,三保一定把这件事办的妥妥帖帖。”文朔根本没有考虑就给了朱棣这个答复。
其实这就涉及到了一个朱棣最大的秘密,他的出身问题。不管对内还是对外朱棣都是宣称自己是朱元璋的大脚马皇后所出,但是实际上他却是当年老朱同志和一个蒙古女人的果实。
当然了为了维护自己出自正统的需要,这种对外的宣传是不可能少的,于是为了自己的大业,只好是一口咬定自己就是当年孝慈高皇后马大脚所出,至于自己的亲生母亲却没有办法给与相应的待遇。哪怕是过年过节都没有办法去给自己的亲生母亲上香……
朱棣注视着文朔的双眼,凭借他对郑和的了解或者是对于世人的认知,他知道郑和是个可以信赖的人,一个和现在的文人书生所倡导的那些什么酸腐的礼义廉耻格格不入的人。
“好,这件事就交给你去办,要按照皇宫的标准来建造。选址,建造不管有什么需要都可以直接来找朕,什么都不是问题只要能建造出来!“朱棣最后的话说的很重,可以看出他的内心是多么的渴望那久违的亲情……
“选址之后,你先叫工部的人报个数字上来,户部直接拨款。这个事情工部户部和僧录司一起做,你是牵头人,至于怎么建,你看着和他们去商量就好了。”
“是。”文朔从心底里十分感动这位成为人君的朱棣竟然是还有如此的孝心,这样的人才是天下黎民百姓之福啊。
两个人刚刚说完就看到王景宏急匆匆的赶了过来,一看朱棣正在和文朔说话,也顾不了那么多了:
“陛下,浙江都督急报。倭寇血洗三个卫所,掳掠百姓。”
“什么!!”文朔和朱棣同时站起来了。
“怎么回事?!”朱棣一听到有战斗就像是一只好斗的雄狮来了精神,完全没有用刚才那副悲戚的样子了。
王景宏赶忙把刚刚收到的快报呈了上去,朱棣接过来打开一看不禁勃然大怒,啪的一声把急报扔在地上吼道:
“区区几百倭寇在我大明竟然是如入无人之境!那些将官都是干什么吃的!死了这么多人竟然是连一个倭寇都没抓到还好意思快报京城!”
文朔赶忙上去捡起地上的急报仔细一看也是倒吸一口凉气。
第92章 造船 造大船()
原来这是浙江都督上报的军情,上面说到近一段时间以来浙江沿海的倭寇突然猖狂起来,由于之前备倭军大都抽调去北方进行讨逆战争了,所以沿海卫所也是人手不足甚至只有一些老弱病残来镇守国门。
也不知道怎么了,原本应该是秋季才会出现的倭寇竟然是在这个季节大行其道在浙江沿海出没,劫掠杀人放火无恶不作,到后来看到明军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动作竟然是直接就是袭击卫所官军然后再掳掠当地。
半个月之前,这伙倭寇再次登上浙江沿海,直扑东海卫。由于东海卫只是有一千多名老弱病残在坚守所以很快就不敌这些倭寇的疯狂进攻,一千多人俱备杀害。然后这伙倭寇竟然是在浙江当地四处横行,肖山卫、直良卫俱备攻破,两个卫所的千户带领自己手下老弱病残誓死抵抗,但是最终是没有办法挽回败局。经此一战两个卫所活下来的人不足百人。
浙江都督接到消息也是不敢怠慢。迅速派兵前往镇剿,谁想到这些倭寇和明军玩起了躲猫猫,你来我就退会到还上去,你要是走了我立马上岸洗劫。这样几次下来不但倭寇没有剿灭,都是大明官军劳心劳力甚至有行动稍慢的官军竟被倭寇包了饺子!
“叫兵部尚书和五军都督前来议事!”暴跳如雷的朱棣对王景宏吼道。
其实不用叫了都,这些人一接到快报都不敢耽搁立马就往宫里赶,谁都知道这样的事都是一式三份的,自己接到了那里面那位万岁爷也肯定知道了,看到这个没有一个人心情好的起来,要是自己再慢吞吞的不是找死吗?
“郑和,你和朕一起去!”
“是。”文朔答应一声就随着朱棣往前面御书房走去,现在不是早朝时间没必要去大殿,在御书房里商议是最妥当的。
兵部尚书茹常、五军都督府大都督邱福都在御书房里等候了,看到朱棣来了赶忙起身见礼,朱棣一摆手说道:
“免了,说正事。你们都接到消息了吧?到底是怎么回事?大明的官军真就这么不堪一击吗?”
茹常不敢怠慢,兵部他可是主事啊,真要是军队出了问题,他首先是要被问责的:
“陛下,当初建文帝……朱允炆在的时候为了和陛下作战大量抽调备倭军导致备倭军各卫所兵力锐减甚至有的卫所连件像样的兵器都拿不出来更不要说遇到倭寇这般强敌了……”
“够了!朕不想听借口,这件事现在怎么办?”朱棣的火气还没下去呢,直接就给茹常顶回去了。
茹常吃了瘪,红着脸没说话。
邱福上前一步说道:
“陛下请息怒,臣倒是有个办法不知道行还是不行。”
“有办法就说,快说。”朱棣一听到有办法,着急的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