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龙战长空-第96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没错,您说的很对,这一影响还是存在的;

    不过对‘深度改进’项目而言,经过团队的论证,对极速的要求已经适当放宽了一些。”

    对维克托的判断表示认同,柯内舍夫继续讲下去,“所谓‘减重一千公斤’,这里面并不包括了机体结构的适当加强,主要是破除跨音速段的过载限制,相应的也修改了一下边条曲线。还有,既然机体全长缩短,翼展也就相应缩减到十四点一米,同时加大了前后缘距离,保证翼面积基本不变。

    哦,当然这不是所有的措施,将军同志,请来看一看这儿!”

    顺着柯内舍夫的招呼,走到战机主翼后侧方,龙云很快明白了设计师的介绍点,也就是他刚才注意到的一个细节:

    “您是说,和su…27全系列战机都不一样,改进型号已经有了独立的襟、副翼?”

    “是的,这一点是很重要,将军同志。”

    说话间抬手扶一扶眼镜,柯内舍夫感觉与这位超级王牌交流真是很轻松,“关于这一点,此前设计‘项目t…10s’时也是没办法,减重后的梯形翼无法承受副翼扭矩,为此只设置了一对襟副翼。

    坦率的讲,这一点简化设计,对su…27战机的性能发挥相当不利,也始终让设计团队耿耿于怀;现在,借助机翼构件的再设计,也通过计算机模拟得到了共振分析结果,我们就为战机加上了完整的襟翼和副翼,这么一来,战机在进行复杂机动时的升力获取可以放开,滚转性能也会大有提升。”

    谈过了机翼的改进设计,接下来走向战机尾部,也是此前视角不太能注意到的部分,柯内舍夫先是抬手一指,提醒维克托这架原型机的垂尾改进,依然是适当放弃高速能力而减重、提高飞行性能,加大的垂尾方向舵显示“深度改进”型号与su…27m一样舍弃了机背减速板。然后两人一起来到战机尾后,眼见两台带有推力矢量喷口的发动机已经就位,龙云一时间认不出这是什么型号,难道会是现实世界里的117s?

    “关于配套的发动机,如您所见,这是由‘土星’方面送来的项目验证型号,加力推力在十三点五吨的al…31f…m2;这款发动机,经过了几次随机试飞,性能基本上达到设计指标,不过还没测试过推力矢量系统。”

    “推力十三点五……那么,这一套推力矢量,和战机的飞控系统整合在一起了么?”(未完待续请搜索,小说更好更新更快!

第一〇二七章 M2型战机() 
听到柯内舍夫的介绍,马上在心里估算了一下性能,龙云认为眼前这架浅黄色战机的空战推重比也许会达到一点三,这可是个相当不错的成绩。除此之外,对平行世界里头一次亲见的推力矢量控制系统,他也感觉眼前一亮,哪怕只是装在项目验证机上,至少说明al…31f…m2已经具备了基本的可用性。

    对维克托的问题,柯内舍夫的回答可谓胸有成竹:

    “是的,与飞控的整合已经初步完成,模拟测试也做了,接下来就是相关飞行科目的实测,顺便还需要摸索、优化控制率。”

    大概介绍过了“深度改进”型su…27的设计,挺自信的两手抱在胸前,谢尔盖*柯内舍夫踌躇满志的看向蓄势待发的验证机,对自己负责的这一桩改进计划,显然设计师的自我评价相当不错;接下来,从随身带来的牛皮包里找出一叠打印材料,他对眼前的王牌中将展示了改进型su…27的整体状态参数。

    “雷泽诺夫同志,请您看一下项目的原始设计书,”

    虽然负责的是军工项目,在前来考察的维克托面前也没什么保密的必要,柯内舍夫向旁边始终一言不发的米哈伊尔*西蒙诺夫看了看,就翻开手上的材料,把对应的部分表格展示到龙云眼前:

    “由于整体尺寸有一定缩减,即使经过了机体强化,改进型su…27的使用空重降低也很明显,安装al…31f…m2发动机时大概会在十五点六吨。

    另外。改进型号的机内燃油容量会略有增加。虽然比不上m型的一万一千五百公斤。但是超过一万公斤是没有问题的。那么,在这种情况下计算空战推重比,达到一点三五左右应该没有问题,机体的敏捷性也大有提高;至于更详细的飞行特性,目前还没包线图,但其实是可以抱有比较乐观的期待,您觉得呢?”

    大概说了这两句,就言简意赅的概括了“深度改进”su…27的能力。抬手抓一抓乱发的谢尔盖*柯内舍夫两眼放光,他歪头看了几眼自己的得意作品,似乎是在斟酌接下来的评语,然后才慢悠悠的开口:

    “至于项目型号,之前的‘改进型t…10s’有点别扭,既然已经进行到了验证机阶段,我的个人意见是,不妨将其命名为su…27m2。”

    “啊,我说谢尔盖,怎么。你还是觉得命名为su…35不妥吗?”

    之前见到维克托在和柯内舍夫沟通,一直在旁边观望的安那托利*西蒙诺夫终于拍一拍手加入进来。这位淡出了设计局一线工作、专司项目协调与公关的矍铄老人,似乎对柯内舍夫的执着劲头有一点无可奈何,“这算是一种什么情怀啊,之前的su…30就是如此,反正咱们的战机都是一个模样,哈哈!还担心别人认不出来?”

    “可是,西蒙诺夫前辈,我一直认为我们的工作是围绕su…27进行改进,这方面似乎没必要增加新的型号编制。”

    “恩,听起来有些道理。但是反过来说,谢尔盖你这么希望投产新型号,那我的看法也是有道理的,大战当前,为一线部队提供新型号战机,启用‘su…35s/p’也没什么不可以,这关乎飞行员们的心理,你想到了吗?哈哈。”

    说完了几句挪揄,没再继续和自己的部下讨论su…27m2的改进工作,西蒙诺夫两手插在外套口袋里,笑着向中将同志点一点头,就自顾自的踱步走开、找该厂区的负责人去安排接下来的午间活动。

    而站在原地的谢尔盖*柯内舍夫,这时候却还沉浸在介绍大改款战机的兴奋劲头里,他一边指引龙云继续参观,一边还在滔滔不绝:

    “啊,雷泽诺夫同志,编号什么的其实都是小事。

    关于su…27m2,如果n011与r…77的配合没有问题,那么我可以很有把握的讲,这种深度改进型号虽然不能与美国人的yf…22匹敌,但胜过战场上出现的其他敌机,都是没有一点问题的。

    关于这方面,我们的试飞员维克多尔*普加乔夫同志也持相同意见,将军同志,您认识那位技术高超的小伙子么?

    呃——当然在您面前,‘技术高超’这个词肯定不能滥用,那么我换一个角度说,以我们目前掌握的技术资料,美国人大量装备的f…15c、或者f…15e,电子系统上的优势仍然存在,然而如果考虑一对一的实力比较,su…27m2的飞行性能、包括传统意义上的推重比都已经不再居于劣势,除了最大平飞速度有所下降外,其余的……”

    洋洋洒洒的介绍了一大篇,论述还是基于苏霍伊设计局对“项目t…10s”死对头——f…15战机的综合分析,在灯光明亮的机库里侃侃而谈,柯内舍夫很快就说服了眼前的航空兵中将。

    当然这种说服,其实只是设计师的一种个人感觉,来自现实世界的龙云对“鹰”的综合性能十分清楚,他粗略翻看一下手上的技术资料就可以确信,经过了深度改进的su…27m2,哪怕外观看上去和标准型su…27s并无多少区别,却已经可以称为一款全新的战机,性能也终于实现了当年“t…10s”工程项目的预定目标,即“为了回击美帝的空中威胁,新一代战机的性能必须全面压制f…15”。

    “全面压制f…15”,这一回荡在苏联军事委员会委员、航空工业部官员和各设计局负责人耳旁的响亮口号,也说明了红色帝国天空的捍卫者们曾经是如何艰难。

    对庞大苏维埃联盟的一线飞行员来说,在f…15的阴影下活动了逾十年时间之后,su…27才横空出世,然而倘若抛开一切主观因素评价,很多方面受限的su…27综合性能却并未取得相对于f…15的明显优势——除去内油航程完全占优,在决定战机综合作战能力的诸多要素中,su…27的飞行性能与f…15不相上下,然而电子系统却落后甚多,如果不是因为f…15配套的aim…7m、aim…9l武器系统逊色于r…27r/t、r…73组合,可想而知,两者的对抗交换比仍然会对苏霍伊不利。

    这一切比较与考量,在两个世界里都和su…27系列战机打过交道,龙云当然心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