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也坏健
如果以前,也许就真的找不到了,可现在,他却觉得能够找到,而且很快就能够找到。
“再过一段时间南唐被灭,南唐群臣就会尽数押往京城,而在那些人当真,有一个人正合适王爷的需求。”
魏王听到陈青这话之后,立马就明白了陈青所指的那个人是谁,但他又有一点疑惑:“那个人肯帮忙吗?”
陈青笑了笑:“王爷,灭国之仇,你说她会不会帮忙?”
“可你又怎么能肯定她会帮本王?”
“因为她恨的不是王爷,而是当今圣上。”
初夏的风更燥热了一些,武王赵德昭回到府上的时候,将自己父皇有意迁都的事情告知了夏荷,夏荷听完愣了一下。
“王爷同意了?”
“为了取悦父皇,本王自然要同意,怎么,难道这么做有什么不妥?”
夏荷点点头,她觉得很不妥,现如今武王赵德昭的势力比之晋王不相上下,晋王的势力盘根错节,他武王的势力就不盘根错节,如果迁都,武王还能不能保住这些势力?
如果在迁都途中有人意图不轨,武王是否还能指望他的这些势力?
夏荷将自己的观点说了一遍,而她的观点跟苏另看说于晋王听的差不多,只是夏荷说完之后,武王赵德昭却无奈的耸耸肩:“知道了也没有用,我已经答应了父皇,如果我反悔,让父皇怎么看我?”
夏荷也知道这种情况,因此她只能尽量挽救。
“王爷也不要过于担心,王爷的势力会因此受影响,晋王和魏王又何尝不好受影响,而如果圣上是真的倾向于王爷的话,迁都对王爷来说未尝不是好事。”
听到夏荷这话,武王赵德昭才终于找回了一点信心。
“这么说来,本王还是要说服我们的人同意迁都?”
“王爷不必逼迫他们,只需要跟他们说一声就行了,他们可以同意,可以不同意,但绝对不能坏了王爷的事,其实对王爷来说,能不迁都还是尽量不要迁都。”
夏荷这么一说,武王赵德昭立马明白过来,就算他这个王爷同意迁都,自己的那些人也同意,可这迁都就真的能行吗?
就听刚才夏荷的分析,至少晋王就不会同意,晋王不同意,魏王也必定不会同意,那是迁都面临的压力,绝非自己想象的那么简单。
想明白这些之后,武王赵德昭露出了一丝浅笑。
而就在他浅笑的时候,他突然很想知道柳味是怎么个看法,这样的大事,柳味也许能起到决定性的作用,不知道自己的父皇有没有跟柳味提起过。
其实武王赵德昭不知道的是,柳味早知道这件事情,而且赵匡胤也征询过柳味的意见,柳味将迁都和不迁都的好处和坏处都跟赵匡胤说了一遍,具体如何,则让赵匡胤自己拿主意,在这件事情上,他柳味决定置身事外。
历史的车轮滚滚而来,他柳味有时是很渺小的,他所能做的不过是随波逐流罢了,他想大宋长治久安,可他也想汴京能有清明上河图上描绘的那种繁荣。
他也许能够拨动历史走向,可他选择放弃。
第362章 夏日悠悠()
夏天的京城是热的,也是宁静的。
在这样的时节,京城不算特别热闹,每当午后,总会让人生出一丝闲情来,或待在窗前看一本心仪的词集,或临风发呆,一切都是那般的闲适。
最近几天朝中还是很安静的,但无论是谁都知道,这不过是暴风雨来临前的宁静罢了。
所以每个人的心都是不安的。
但有几个人却也除外。
比如柳味。
当柳味打定不作为的主意之后,他便对朝堂上的这些事情不再关心,既然要置身事外,还是什么都不关心不做的好,不然反而容易尾大不掉。
所以,在这样适合发呆悠闲的时节里,柳味最常做的是在午后陪如意郡主在小小幽阁内弹和亦或者去柳家酒庄跟管青衣探讨美食。
自从管青衣跟着柳味回到京城之后,柳味便把管青衣安排在了柳家酒庄,让他负责柳家酒庄伙计的伙食,而管青衣除了对做包子有天赋外,对其他美食也是很有天赋,很多柳味想吃的饭菜他只需要说出怎么做的,管青衣立马就能做出来,而且绝对美味。
在炎炎夏日,冰一坛啤酒,让管青衣做几样小菜,一边品尝一边饮酒,当真是惬意至极的。
当然,有时柳味也会跟赵德芳曹珝他们去民间的酒楼饮酒,跟一些江湖朋友谈天说地,听他们闯荡江湖的故事。
他们的故事可能没有武侠里写的那般传奇,但他们的故事多半能反应这个大宋的各个问题,比如某个地方官员横行,比如那个地方恶霸雄天。
从这些江湖客的故事里,总能让人听到悲切和各种各样的惆怅。
每当酒至酣处,大家总会高呼替天行道,甚至连赵德芳都是如此,他甚至会提出跟那些江湖客一起去闯荡江湖,一起去平定大宋各处的不平事。
每当这个时候,柳味总会平静的看着赵德芳,这个在传奇话本里被写的近乎圣人的八贤王,到底是个怎样的人?
难道看着朝堂局势,他就真的没有动过心?
这让柳味忍不住想起第一次见到赵德芳时的情景,当时汴河涛涛,他与一众公子哥站在船头,大有指点方酋的感觉,当他知道赵德芳身份的时候,他下意识的觉得赵德芳应该会有争权夺利之心的,而且当时他的行为的确有给人这种感觉的意思。
因为他竟然会在赛龙舟这件事情上争,而且不惜为此下重注。
在柳味看来,从一件事情上可以看出一个人的性格,而一个人的性格一般不容易改变,所以当赵德芳突然跟江湖客厮混在一起之后,柳味真的觉得很好奇。
江湖客是大宋一种很独特的群体,他们在民间很自由,总是把替天行道伸张正义放在嘴边,他们因为这些而杀人,而更多时候,朝廷对此都是增一只眼闭一只眼的。
他们的力量如果聚集起来,绝对不小,不然水浒传中的梁山好汉也不会差点动了大宋根基了。
所以,柳味总会觉得赵德芳做的这一切都是有目的的。
如今朝堂局势是,晋王、魏王和武王几乎把势力给瓜分了,赵德芳就算表现的很好,也很难从这三个手里抢回来多少,他是不是因为看到了这点,才投身江湖,想从这些江湖客中培养一股势力呢?
这并非没有可能,而柳味的希望是赵德芳千万不要这样。
一个依靠江湖势力想夺取政权的人,只有通过暴力,而暴力和战争最是消耗一个国家,柳味不想繁荣的大宋因为这个而突然衰败。
在柳味看来,一个国家可能上一刻还繁荣富强,可下一刻突然就衰败了,这种事情并非不会发生,历史上那些短命的王朝那个不是如此,就连历史上的北宋都是如此的。
所以,每当这个时候,柳味都很想提醒一下赵德芳,他跟江湖朋友结交不打紧,但千万不要玩的过了头。
但这话柳味却从来没有说过,因为他不知道该怎么跟赵德芳说,按理说他跟赵德芳的关系很要好,赵德芳如果想争夺权力的话,应该会争取自己,可赵德芳却从来没有做过这些事情,甚至连暗示都没有,这让柳味不知道该如何开口。
…
总的来说,夏日是悠闲的,但有时也是阴谋的暖床。
魏王府。
此时的魏王已经不管赵匡胤是否想要迁都了,他甚至不在乎赵匡胤做的任何决定,他现在唯一想做的就是掌握禁军。
如今在他的努力下,他已经掌握了快三分之一的禁军,有这些禁军在,他觉得自己足够做任何自己想做的事情,但人有时就是不肯满足的,就算他已经得到了很多,他还想得到更多。
所以,他还想从赵匡胤手里再夺取一些禁军。
书房,窗外的蝉鸣有些聒噪。
魏王浅浅饮下一杯凉茶后,对对面的人说道:“怎么样,古东林还是不肯归附本王?”
对面男子身材匀称,一副精练样子,正是京城四大禁军教头之一的罗通深。
罗通深点点头:“这小子有点愚忠,对当今圣上忠心的很,想要收服他可不容易,无论是金钱还是美人,都打动不了他。”
说到这里,罗通深叹息一声,道:“王爷,如今古东林不听劝,他手下的禁军我们无法掌控到手,怎么办?”
魏王将茶杯放下,嘴角露出一丝冷笑:“既然不听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