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个,唉,这里百姓的生活真是没法过。”英子叹了口气,解释道:“我也知道这是不可能的事情,想着你主意多,或许有办法。”
沈宸挠了挠头,他并不全相信英子说的理由,但总得有个明确的交代吧!
赵铁陪着娘低声说着话,也听到了英子的问题,不由得留神,想听沈宸怎么说。
“要是说用武力解放,别说咱们了,就是主力部队也不敢轻易照量。”沈宸思索着说道:“力量不足,即便打了敌人一个措手不及,占领了一个或几个村子,等敌人调集兵力反攻,又会退出来。这样打来打去,受苦的还是老百姓。”
英子苦笑着点了点头。
“用强硬的军事手段肯定不行,但也不是说就一点办法也没有。”沈宸思索着说道:“比如敌占区边缘的村子,如果能下大力气准备筹划,还是有可能把敌人挤走的。”
英子的眼睛里闪过一丝惊喜,急着问道:“怎么挤?大梅姐,你快说说。”
“呵呵,你比我大,别老叫我姐。”沈宸有些不好意思,挠了挠头,继续说道:“你可能也明白,敌人要维持据点,就得有足够的老百姓供他们驱使,供他们吃喝。反过来呢,要是周围村屯的百姓都跑光了,敌人的据点还有存在的必要吗?还能长期维持下去吗?”
英子听得比较费劲,还是懂了些,她的眉头皱了起来,试探着问道:“大梅姐,你是说把敌占区村子的群众都迁走?这,这能行吗?”
“能行不能行,这是一个办法。”沈宸停顿了一下,说道:“困难是有,但可以一个个地解决。游击队可以慑服村里的伪政权,甚至可以安插咱们的干部;根据地也要准备接纳这些群众的物资住房。等条件成熟,出动人马,用地雷封锁住敌人据点,把老百姓呼啦一下全迁出来。村里没有了人,敌人据点失去了物资的来源,能挺到什么时候?”
赵铁看了沈宸一眼,这是个办法,但显然不是短时间内能够准备齐全的。
特别是老百姓,虽然是短时间的,但他们愿意丢弃家园?有那种鬼子不走就不回家的坚定决心吗?
“如果老百姓宁肯受鬼子的杀戮和欺侮,也不愿意离开家,也不愿意丢弃那些坛坛罐罐,那就不必太操心了。”沈宸充满感慨地摇了摇头,意味深长地说道:“你可怜他们,但他们未必会体谅你的心思。就说跑反吧,我估摸着躲藏起来的老百姓时间一长就有很大怨言。肯定有闹着要回家的,把自己往鬼子刀头送,这些人哪——算了,不说了。”
英子抿紧了嘴巴,好半晌才长长地叹了口气,陷入了沉默。
尽管困难重重,尽管要花费极大的力气,但沈宸所说的并不是异想天开,也不是敷衍英子的胡说八道。
围困战。就是对敌人的据点和碉堡实行封锁,把敌人围困在据点和碉堡里,或者把附近村子的百姓全部迁走,使敌人没吃没喝、走投无路,最后将其挤跑、赶跑或歼灭。
而抗日战争中最为典型的一个战例便是沁源围困战。
在这场历时两年半的围困战中,沁源抗日军民开展了空室清野大行动,把水井填死、碾磨炸毁、粮食运走,隐匿到深山老林与敌周旋,使日军失去了赖以生存的物质条件。
敌人占领沁源县城后,见不到人,吃不上饭,喝不上水,一切供应全靠外地。
一部分主力部队和游击队又密切配合,到处截击,袭击敌人的运输队,而民兵等地方武装则在城关和各个道口埋设地雷一万五千多颗,使敌人抢粮扑人的行动每每无功而返。
最后,在付出惨重代价后,敌人无可奈何地退出了空城沁源。
如果简单描述沁源围困战,可能只需要寥寥数十字,但其中的艰辛却很少为外人所知。
要知道,沁源百姓在深山老林中艰难度日,还能抱着“不打跑鬼子不回家”的坚定决心,终于取得了最后的胜利,这种精神和意志才是战胜敌人的最强大的武器。
而沈宸在英子的追问下,把围困战的大致想法说了出来,但他并没有对此抱太大的希望。
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却是一个相当复杂,需要综合各方面努力才能获得成功的办法。
最使他没有信心的还是老百姓的心态,对此,沈宸没有多说,但意思已经对英子说得很清楚,也让赵铁听到了。
赵铁若有所思,知道有着种种困难,但也不失为一个法子。特别是在武力不足的情况下,能把敌人挤走,解放一个村子,那也是不小的成绩。
沈宸想起何小山的事情,便开口问道:“除掉何小山,还是我去吧!兴师动众的话,也容易暴露。”
赵铁虽然也有这个意思,但还是很谨慎小心,很为沈宸的安危考虑。
“别急,先搜集情报,摸准了时间和规律再行动。”赵铁沉吟着说道:“刚开始我没细琢磨,凭你的枪法,也没太当回事。可现在仔细想想,要干掉何小山,在狙击地点上就不能轻忽大意。”
沈宸知道鬼子正千方百计地要干掉他,狙击与反狙击将是以后的常态。因为他有着别人想不到的技能,才有信心主动请缨。
不过,赵铁说得也有道理。潜入敌占区狙击目标,很有可能会被敌人围追堵截。如果地点选择得不好,确实非常危险。
要知道,狙击包括几个步骤。其中扣动板机杀人是容易的,但往往如何安然撤退却是很困难的。
就是狙杀黄斜眼的行动,也不是沈宸一时兴起,碰巧成功的。
研究情报,勘察地形,耐心等待……这些准备工作相当充分,更不是一日之功。
所以,对于赵铁所说的建议,沈宸用沉默表示接受。
反正沈宸主动承担任务,也没有定时定点,准备好了再行动,也是正常。
当然,要从赵大娘、英子、娟子口中得到有价值的情报,也是不太现实。
她们只是恨何小山恨是牙痒,又哪里会有意侦察何小山的行动规律?
况且,她们也不知道定点狙击,不知道要除掉何小山,只需要适时适地的一颗子弹。
第一百四十章 新计划()
计划没有变化快,狙杀何小山的准备工作刚刚开始,就被另一个作战计划暂时取代了。
原来,赵铁和老周商议并上报的计划是请主力部队也潜入进来,在敌占区狠狠地搞一下子,再全部撤回根据地。
这个计划得到了批准,但为了保密,主力部队并没有马上行动,而是要求游击队侦察清楚要攻击的目标,并做好准备。
老周带领的游击分队运送完物资又返回,传达了新的任务,并与赵铁等人进行了商议。
这时,一个从窑户庄传来的情报引起了众人的注意,也不约而同地把目光转向了矿井。
“就在前几天,矿上运来了不少人,有些还戴着眼镜象个先生。然后,鬼子把窑户庄的矿工们赶回家一大半,剩下些老实听话的,领着这帮人挖矿。”
“日本监工根本不把这些人当人看,别说是工钱,就是能吃上饭,也算是仁慈的。”
“几班轮流挖煤,不分日夜,累倒的,或是反抗的就打死扔到红水河,红水河比原来更红啊!”
听着这个以前老周发展的,留在矿上的眼线的述说,老周和赵铁对了下目光,心里都有了差不多的猜测。
抗日时期,在鬼子占领的矿山里面不但有战俘、农民,还有不少读书人。
没错,鬼子将中国抗日的知识分子当成战俘,驱赶到矿山进行摧残性的开矿,他们的结局注定非常悲惨。
“现在矿上不是何敬唐说了算了?”沈宸突然插嘴问道。
眼线很快就回答道:“换成一个鬼子矿监管着了,说是什么猪食,什么会社的。”
株式会社派来的。沈宸点了点头,明白了。
日本政府鼓励、怂恿日本民间的资本,进入中国进行掠夺性的开采。
而除了机械设备以外,其他的一切人力、物力资源都是从鬼子侵略军的手中免费、或者用极低的价格得到,鬼子侵略军则为那些强盗公司在中国的“生意”提供野蛮的安全保证。
“我看,可以把矿井作为目标。”老周首先提议,说道:“既然大部分矿工都没有了工作,咱们狠狠地破坏矿井,就不会造成太坏的影响。”
彻底破坏矿井,这是让鬼子没法掠夺的最好办法。但令人无奈的是,还要考虑到被压榨的穷苦矿工的生计。